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看完民国版李小璐贾乃亮婚变故事 我更心疼甜馨了!

2020-11-22 12:30:02
相关推荐

前晚,就在八八发出推送之前没多久,贾乃亮发出声明,让号称“可以承受三对明星同时离婚”的新浪微博服务器一时瘫痪……

于是留言区里有粉丝催八八周日加班,继续贾乃亮。

很抱歉,八八没有满足这位粉丝的愿望。不是因为懒,而是思虑再三后,更倾向于接受另外这两位粉丝的建议。

关于这场风波的是是非非,每个围观者在心里各有评判。此前当事人和作证者口供各异,搅得事态暧昧不明,也难怪争议久久难息。

但随着贾乃亮的发声,旁观者继续追究已经没有意义。无论谁是谁非,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血淋淋的伤口已经撕开,安静走开让他们自己处理,是我们起码可以给予的一点温柔吧。

最心疼的,还是孩子。在事发第一天的推送中,八八说希望甜馨可以不受影响、继续快乐健康地长大。但这个愿望,恐怕会很难很难。事到如今,只能希望对孩子的影响,能够尽可能地减少。

当一桩向来被视为模范的名人婚姻,变成众口喧哗的丑闻,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八八想起了一对民国文坛伉俪。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其实李小璐贾乃亮式故事,80多年前已经发生过。

当然,那时的风波与今天的情节并非完全相同。当八八回看那桩民国旧事时,关注点也更多在于那样的轩然大波,给他们的独生爱女以及再下一代,曾带来怎样的影响?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发现,上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既有令人心疼的唏嘘,也有意料之外的欣慰。

——我是文坛公主的分割线——

凌叔华和陈西滢,曾是民国文坛上耀眼夺目的一对夫妻。

网上有个说法,称凌叔华与林徽因、冰心并列民国三大才女,虽然八八觉得才华这种事没法评高下,萧红张爱玲难道会不如这几位?但起码从这头衔可知,凌叔华曾经的知名度和人气之高。

而陈西滢虽然业务能力出众,但若论文坛的人气和人缘,就比不上妻子了。

说凌叔华和陈西滢的婚恋,是民国版李小璐贾乃亮式故事,是因为双方家世背景的差别、模范婚姻渐渐崩塌的轨迹乃至掀起的风波,都有不少类似之处。

但文人和演员专业领域不同,成就差别较大。如果将他们个人分别做类比,各自的粉丝可能都会觉得委屈了自家偶像。所以只是故事相似、主角各有不同,特此声明,请勿对号入座。

八八在此前的推送中曾经说过,李小璐是电影厂长大的星二代小公主,一出道就站在父母铺就的起跑线上,轻轻松松一举成名,15岁金马封后。得来轻易也就不知珍惜,无论事业还是婚姻上,她似乎总抱着一颗不想长大的公主心。

而凌叔华的家世背景,比李小璐牛多了。少女时代,她是人人羡慕的京城第一大小姐,众星捧月的文坛公主。

许多人知道,林徽因有间“太太的客厅”。文坛名流定期在此聚会,林徽因作为沙龙女主人风光无限。很多人不知道,在那十年之前,凌叔华就有间“小姐的大书房”,画坛大腕文坛才俊,都以成为书房上宾为荣。

凌叔华1900年出生。23岁那年,她以苏东坡诞辰886年为由,在小姐的大书房举办画坛盛会。齐白石等众大师合画一幅《九秋图》,献给女主人凌叔华珍藏。

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八八想起自己朋友圈里,也有晒齐白石画的——但都是那种“有几只虾快不行了”的搞笑山寨版。

现在的白富美们晒的那些个包包豪车啊,当年凌小姐只要轻描淡写说一句:“齐白石经常在我家书房画画,随手就送一幅给我”,瞬间就把她们统统秒杀了有木有!

作为京城最受欢迎的沙龙女主人,凌叔华是个顶顶伶俐的水晶心肝玻璃人。那次画坛盛会参与者中,有一名美国女画家马里金。她写了篇文章盛赞凌叔华的社交才能:客人有需要时她就恰到好处地出现,说起话来让人如沐春风。

众星捧月的女主人之位,就像现在女明星们最爱争抢的C位。八八前两天刚八过李小璐姐妹的C位之争,如今不禁感叹,历史真的常常是重复的:假脸姐妹团C位变迁史:她们千算万算,没算到竟是马苏笑到现在

凌叔华春风得意之时,跟她争夺C位的另一位才女出现了,那就是林徽因。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坛盛事。凌叔华是负责欢迎的燕京大学学生代表,但泰戈尔身旁的陪同翻译之位,却被林徽因占去。

泰戈尔所到之处,媒体记者围拥报道。一直伴随左右的林徽因频频入镜,人气爆棚。

凌叔华当然不服气。她想方设法,安排了一场在小姐的大书房举办的茶会,款待泰戈尔等一众名流。聚会后,凌叔华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理想及现实的泰戈尔先生》,详细记述泰戈尔与自己愉快聊天的经过。

这次茶会后还冒出一则传闻:泰戈尔跟徐志摩说,凌叔华的才华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诗人竟会这样踩一捧一么?八八有些怀疑。这倒像是两位C位女王互不服气,引发的营销炒作。

众所周知,林徽因是徐志摩的白月光。而凌叔华呢,是他的红颜知己。他们俩曾经一个月通七八十封信,最后却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据传徐志摩父亲很希望儿子娶凌叔华,无奈他却钟情有夫之妇陆小曼。某天徐志摩父亲和陆小曼丈夫王赓都突然到他住处,撞见徐志摩正在看信。

那天徐志摩同时收到凌叔华和陆小曼的信,他就拿出凌叔华的信给父亲看,却错给了陆小曼的。王赓不动声色地在一旁看完太太写给别人的情书,回家就与陆小曼和平分手。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了婚,把凌叔华当成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出国长途旅行前,他将自己的几本日记、跟林徽因陆小曼之间的通信等许多涉及隐私的文稿放在一个箱子里,托付给凌叔华保管。

后来徐志摩不幸坠机身亡,他父亲特地请凌叔华题碑。凌叔华为题什么字斟酌许久,还写信与胡适讨论,最后题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名句“冷月葬诗魂”。(八八注:87版红楼梦中用了另一个版本的诗句)

徐志摩去世后,他托付给凌叔华的八宝箱成了各方争抢的目标。林徽因跑去凌宅索取,凌叔华不给。胡适又以编纂徐志摩文集的名义派人去要,凌叔华只好给了。

后面的事情乱成了一锅粥。凌叔华说胡适把箱子给了林徽因,里面有些内容是徐志摩不想让她看到的,这很不妥。胡适反过来指责凌叔华截留了一部分文稿。陆小曼哀怨地说,林凌二人吞了本该属于她的文稿,两人又双双否认。

直到如今,真相到底是怎样的还是没人清楚。经过名媛圈这轰轰烈烈的一顿撕,几位原先还能维持表面友好的娘娘从此彻底反目。

这些是非虽然有些闹心,但怎么说凌叔华都还是最受重视的焦点。真正给她带来失落的,是嫁给陈西滢后,云端上无限风光的公主生活,便在不知不觉间结束了。

有不少网文称陈西滢和凌叔华,是在泰戈尔那次访华活动中认识的。但据他们的女儿陈小滢记述,凌叔华在燕京大学时投稿给《晨报》,而陈西滢是报社编辑,因此相识。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凌叔华写信邀陈来干面胡同家里喝茶。

陈西滢应邀而去,在干面胡同走了大半天才找到门。敲门后门房、老妈子先后带他走了一段路,最后走到个院子里再出来丫鬟相迎。陈西滢万万没有想到,来投稿的小姑娘竟是排场如此大的超级富二代。

凌叔华说家在干粮胡同,实际上她家大宅有99间房,前门在干粮胡同,后院直达著名的史家胡同,占了整整两条街。

这样的大宅,才有林黛玉进贾府般庭院深深穿过几重门,小厮老妈子丫鬟分段迎接,小姐居处绝不见男下人的讲究。

陈西滢这才知道凌叔华是高官之女,她父亲凌福彭和康有为是同榜进士,当过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在官场一直备受重用。

凌福彭有几房妻妾,15个孩子,凌叔华排行第十。六岁时,凌叔华在墙上随手画画,来凌家做客的宫廷画家王竹林惊叹这孩子有天赋,主动收她作弟子。从此凌叔华脱颖而出成为父亲最宠爱的女儿,常常带她一起见客。

凌福彭的座上宾都是各界名流,于是凌叔华又多了好些名师。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宫廷画家繆素筠也教她绘画,精通多国语言的名教授辜鸿铭教她英语和写作。

财貌双全的凌叔华,自然是文坛单身汉们争相追求的目标。民国文坛曾流行一句话:“嫁君要选梁实秋,娶妻先看凌叔华”。

高傲的文坛公主,最后选中了陈西滢为夫婿,让一众追求者大为不服。于是文艺圈内盛传,凌叔华是出于跟林徽因争抢C位女王的心结,自觉唯一遗憾是没有像林那样留过洋,于是选了个从中学起就留洋一路念到博士的陈西滢。

其实陈西滢家族在无锡也属名门望族,表舅是民国名人吴稚晖,妹妹陈汲嫁给了科学家竺可桢。凌叔华父亲对这桩婚事也是满意的,大手一挥将通往后院的28间房送给了女儿做嫁妆。

想想看,史家胡同的28间房啊!陈西滢虽属名门,但财力一般,凌叔华这可是公主下嫁的气派。然而即使是公主,结婚后也得下凡。

陈西滢带媳妇回无锡老家,按规矩凌叔华要站在公婆身后端茶倒水。堂堂公主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凌叔华装病躺倒,拒绝伺候公婆。

可想而知凌叔华这样的举动,是会让陈西滢很难堪的,但他还是选择了默默包容。或许是因为家境的差距,他在心理上总有些低她一头;或许因为在这段婚姻中,他爱她始终比她爱他要多些。

当初谈恋爱时,有人发文质疑凌叔华小说《花之寺》有抄袭契珂夫小说的嫌疑。陈西滢怀疑是鲁迅指使,便立刻挺身护花,反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涉嫌抄袭日本作家盐谷温的著作。鲁迅大怒反驳,从此将陈视为头号敌人。

得罪了鲁迅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此后几次论战中,陈西滢被骂得无力回击,在京圈也难以容身,不得不接受朋友的邀约,南下去武汉大学当英文系主任。

——我是校园孽缘的分割线——

虽然陈西滢是为凌叔华出头,才弄到这般田地,但他的这一举动只能令凌叔华满怀怨恨。

只因她是个女人,许多事不能出面,否则以她玲珑剔透的交际手腕,何至于小事变大要流落他乡?只因她是个女人,不得不眼巴巴地看着他把事情搞砸,还要嫁鸡随鸡离开自家豪宅,去家居条件和文化环境都急剧降维的武汉。

于是她反复给年幼的女儿洗脑:女人绝对不要结婚,不要给男人洗袜子内裤,还有,坚决不能向男人认错。

陈西滢恪守当时的规矩,因为自己当了系主任,避嫌不让武汉大学聘妻子当教授。女儿陈小滢回忆说,凌叔华为此大怒,指着陈西滢骂道:我以后的成就只会比你大!

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他们被描绘成文坛模范夫妻。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她对他早已没有任何仰慕崇拜之情,只有不耐。

可想而知孽缘的发生,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那一年凌叔华35岁,与她卷入绯闻的,是来到武汉大学任教的英国作家朱利安.贝尓,他比她小8岁。

朱利安抵校当天,受到系主任和系主任夫人的热情款待。他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记录了那个愉快的下午,以及系主任夫妇的6岁女儿有多么可爱。谁能想到对自己关照有加的系主任,这文坛浪子后来却是如此报答。

朱利安.贝尔出生于文坛名门,母亲是位画家,姨母是英国著名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就是电影《时时刻刻》里妮可基德曼扮演的那位。

在英国文学史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文人圈中,维吉尼亚.伍尔夫是核心人物。朱利安从小就在这个圈里混,是备受长辈们宠爱的“金童子”。

这个圈的口号是自由激情才华反传统,最令世人惊诧的是性爱无间(基本上不分男女,互为情人,关系多角且和谐无争)。因此朱利安并非那种端庄规矩的名门子弟,却是个free style boy。

朱利安在与凌叔华相处时,既能表露出英国绅士式对女性的尊重,又能娴熟运用情场浪子的撩妹技能。他对凌叔华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如此形容她:毫不造作,非常敏感,极其善良极其美好,生性幽默,令人心爱。

他在中国期间给母亲写了许多信,细细描绘跟中国情人的交往细节。除了凌叔华他同时还撩了不少妹,但只有跟凌的感情最为浓烈。信中,他将她化名为K。

俗话说,男人出轨走肾,女人出轨走心。凌叔华是走心了,她把朱利安带去北京,介绍他给京城文艺圈认识。回到武汉后朱利安的花心让她焦灼不已,随身带上了老鼠药和一把蒙古刀,威胁他若不跟自己结婚她就自尽。

终于发现妻子外遇的陈西滢,没有发怒也没有张扬,而是提出了以下三种方案,任她选择一种。

让人意外的是,凌叔华选择了与情人分手,与丈夫破镜重圆。或许这是因为激情过后,她已发现朱利安并非理想的丈夫吧。然而朱利安按约定离开中国前,凌叔华又赶去相见,陈西滢写信指责他:你不是一个君子。

陈西滢在这件事上,确实是个君子。朱利安提前离开,令不明真相的学生粉丝们愤愤不平,以为陈西滢不能容人。陈西滢为保全妻子的声誉,一言不发。

朱利安来中国时,是怀着“革命理想”出发的,当时伦敦文艺界几乎全体出动,为他送别。哪想到他一到武汉就坠入温柔乡,把革命理想抛到了脑后。

离开中国后,他终于记起了自己的理想,奔赴西班牙战场。他在战场上死于空袭,据传临终前战友听到他喃喃自语:我一生理想是拥有一个美丽的情妇,参加一场壮烈的战争,现在我无憾了。

朱利安的死讯传到中国,武汉大学为他举办了悼念会。陈西滢平静地出席了,还坐在第一排。

朱利安去世前后,凌叔华一直与他母亲保持通信。她也给朱利安的姨母伍尓夫写信,并在对方的鼓励下写英文小说。这本根据她自己家族生活撰写的半自传体小说《古韵》,经伍尔夫指导修改并在媒体上推荐,成为英国的畅销书。

凌叔华的这段情事,夫妻俩一直瞒着女儿陈小滢。虽然此事在武汉大学教师圈内也曾传得沸沸扬扬,但长辈们对陈小滢都很注意保护,从未让此事传入她耳中。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陈小滢一直以为朱利安是父亲的好友,在英国书店看到他上西班牙战场前跟战友合著的一本书,就买来送给父亲当生日礼物。陈西滢平静地接过书,还仔细翻阅并做了批注。

过几天陈小滢自己拿这本书来读,才发现里面有整整一章,记录着朱利安和自己母亲的情事。陈小滢问父亲这是不是真的,陈西滢沉默地点了点头。她又问父亲,为什么还和母亲在一起,他只答了一句:你母亲有她的才华。

如果说凌叔华当年是京城文坛公主,陈小滢也是武汉大学里被一众长辈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小时候母亲给她买了一本纪念册,朱光潜便挥笔在封面上题了“皆大欢喜”四个大字,丰子恺画了一个像小滢的女孩在浇花的图,题为“努力惜春华”。一众艺坛大腕,纷纷为这个小女孩的纪念册留下墨迹,哄她欢喜。

一直被保护着的姑娘,突然发现母亲这样的往事,心情自然大受打击。细细回想往事,她终于明白了很多事情。

比如母亲为啥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埋怨她为什么长得像父亲。比如他们一家从巴黎机场准备飞去伦敦时,父亲突然在男厕所晕倒,连来送行的画家潘玉良都急忙送父亲去医院,为何母亲却不理不睬,自己上了飞机。

知道朱利安的事情后,陈小滢从未向母亲提及。父亲陈西滢倒是主动告诉她,他曾经买过一些朱利安的诗集,每次放在家里就不见了。凌叔华有一个自己的书房,平时上着锁,除了她自己任何人不能进去。

母亲去世后,陈小滢进了这个书房,却什么都找不到。她感慨说:母亲的一生,都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

凌叔华是在北京去世的。1990年病危之际,她念叨着想回家,想看北海的白塔和史家胡同的家。于是陈小滢想方设法让母亲躺在担架上回到了北京,当年她的28间房嫁妆,现在已经变成了史家胡同幼儿园。

陈小滢是在长大成人后才知道母亲的往事,承受力已经比孩提时强大许多,但此事仍然不免在她心中投下长久的阴影。她忍不住会反复自问:为什么?不能问父亲也不能问母亲,她只能去看母亲的书,试图从中找到答案。

用了许多年,她对母亲怨恨的心情才渐渐消逝,变成了一种同情。

虽然放下了怨恨,她却不得不面对这段往事被重新翻起、甚至猎奇色情化的荒谬。

母亲妹妹的女儿出书《家国梦影》重提此事,记述还不算离谱。但是当某作家推出小说,把传说中的那段情事写成“房中术”肉文,陈小滢不得不动怒了。她将对方告上法庭,终于成功阻止了那本小说的出版。

值得庆幸的是,陈小滢没有因母亲从小的反复洗脑,而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恐惧症。她当bbc记者时采访英国汉学家秦乃瑞,两人坠入爱河喜结连理,后来一直恩爱到白头

对母亲的怨恨转为同情后,陈小滢感叹:父母都很可怜。如果他们能离婚,各自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会更幸福。但在那个年代,女人离婚会被各种指点,所以他们终究还是没能走出那一步。

陈小滢嫁给了自己爱的人,一生好好珍惜幸福,没有把阴影留给下一代。

前一阵,八八看到陈小滢的儿子、凌叔华的外孙秦思源上综艺节目。这个中英混血的帅大叔,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卡其裤,说着流利的中文。他在北京的小房子里,地上随随便便铺着清朝的地毯,柜子上摆着明朝的花瓶。

上几辈积累的财富,让他不需要为生存而工作。他不晒名牌不逛夜店,而是把时间和金钱用来找回童年记忆中北京城的吆喝和响器声。

过去老北京小贩走街串巷卖各种小吃,不同的吆喝声;各种动物身上的响器声,等等等等。他想方设法找到这些已经在生活中消逝的声音,记录下来。

他在姥姥凌叔华故居改建的史家胡同博物馆里放了一个仪器,让来访者可以听到这些声音。

大人们在感情世界中行差踏错,却让无辜的孩子受到影响,这真的让人感到难过。凌叔华的故事里,最让人心疼的还是孩子。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阴影过后,下一代终将有能力好好成长,过上比父辈们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