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陈雨露发表署名文章:书写“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新篇章

2020-11-22 14:20:01
相关推荐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与金融系统相关机构一道,认真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资金融通,取得了多项成绩。

一、全面落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资金融通领域成果

两年来,人民银行会同各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首届高峰论坛中“资金融通”类成果落实工作。

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顺利实施。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2018年4月,人民银行会同丝路基金完成了增资相关程序。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丝路基金使用人民币投资取得快速增长,人民币签约投资额已达180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进展顺利。人民银行在与相关金融机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范围,在11家金融机构先行开展试点,近期已扩大了试点范围。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000亿元。部分试点机构拟发起设立7只实体基金,规模合计约500亿元。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能力建设合作。人民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成立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能力建设中心,并于2018年4月正式启动。截至2018年底,中心已成功举办13期课程班,培训学员约400人次,覆盖东南亚、中亚、非洲和拉美的近40个国家。

支持商业银行与沿线国家主要银行建立“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该机制于2017年5月成立,机制成员积极探索相关区域投融资合作机遇,积极开展业务合作。目前机制成员已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的85家金融机构,已合作落地超过40个“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承贷总金额近400亿美元。

二、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对外投融资合作框架

在推动“资金融通”的实践中,我们注重及时总结、提炼开展“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的思路和原则,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对外投融资合作框架。

两年来,在“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动员多方力量。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精神,旨在动员各方力量,为沿线国家建设提供多渠道、中长期、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二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保障“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行稳致远。三是“更多使用本币”,这一原则贯穿整个对外投融资合作的框架。四是确保投融资合作可持续性,包括财务可持续和环境、社会可持续性。

在坚持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逐渐探索并构建了“一带一路”对外投融资合作框架。从政府与市场的维度看,以市场化的融资方式为主,政府资金则主要起撬动私人部门资金的作用。从资金提供方的维度看,充分动员国际金融机构、沿线国家、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形成多方参与、相互补充的发展态势。

从投融资模式的维度看,以商业性融资为主,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尽量减少提供减让式资金,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投融资格局。从投融资币种的维度看,更多使用本币融资,满足沿线国家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的维度看,高度重视可持续性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管理风险,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三、便利本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使用

近年来,除引导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发展以外,人民银行多措并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推动更多使用本币,同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推动建设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不断推进。CIPS二期已可支持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融资业务、跨境人民币资金池、金融市场业务等的结算,大大提高了人民币跨境清算效率,为“一带一路”相关贸易和投融资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便利。截至2018年底,CIPS业务范围已覆盖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双边货币合作不断深化。截至2018年底,我已与21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7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完善人民币计价结算功能。2016年4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了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2018年3月,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并以人民币交割结算。

大力发展本币债券市场。截至2018年底,匈牙利、波兰、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招商局港口等中外资企业发行熊猫债超过600亿元。与此同时,连通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的“债券通”正式上线,提高了我国本币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本币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不仅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拓宽了资金来源,也缓解了货币与期限错配风险,深化了金融市场,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韧性。

四、践行开放、共建理念,加强第三方合作

“一带一路”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倡议。人民银行一直重视加强第三方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最大程度调动各方资源,确保投融资合作的可持续性,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与多边开发银行开展联合融资。人民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以及欧洲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均开展了联合融资。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累计批准项目177个,覆盖欧洲、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涉及饮水卫生、交通运输、农业、青年就业等领域,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民众福利。

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签订第三方合作协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是中东欧地区重要的融资来源,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机构之一。人民银行与EBRD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双方优势,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提供新的动力。从2016年开始,人民银行就向EBRD的股权参与基金出资,并鼓励中资金融机构与其开展联合融资。2019年,人民银行与EBRD签署了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中亚地区的投融资合作。

推进与主要国际机构能力建设合作。能力建设合作对改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融资“软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与IMF成立联合能力建设中心外,人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以及西非开发银行等非洲国际组织设立了双边技术合作基金,通过联合研究报告、国际研讨会等方式促进了中国经验技术在非传播、支援非洲国家能力建设。与泛美开发银行共同设立了能力建设技援基金,并与泛美行多次联合举办“中拉政策与知识高端研讨会”,促进中国和拉美各国在小额信贷、海关、农业、城镇化等多领域交流。

此外,中方金融机构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沿线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工商银行为“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成员举办了多期涉及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产品设计和绿色金融的培训。这些培训的重点是项目层面风险管理,与官方部门侧重于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能力建设形成了有益补充。

五、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在要求。人民银行等部门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水平。

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议程。一方面,中国通过鼓励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市场化金融工具发展,大力发展国内绿色金融市场。2018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额达到28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是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发行国。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在G20、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等多边平台大力倡导绿色金融理念,动员资本进行绿色低碳投资,促进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英国伦敦金融城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截至2019年3月底,已有来自中国、英国、巴基斯坦、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近二十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该原则。

中资金融机构也积极投身绿色金融。国家开发银行于2017年发行了首笔中国准主权国际绿色债券。兴业银行2018年绿色债券发行量占全年中国发行量的23%,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人。中国工商银行将与“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相关成员共同发布“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指数。中国光大集团计划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金。

六、以金融科技助力“一带一路”普惠金融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发展不均衡,部分民众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金融科技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在物理网点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得被传统金融服务所忽视的群体能获得金融服务,为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工具。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带动下,各国可以更有效地推动以互联网、手机银行等为重要载体的普惠金融,加强经验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服务。

中国大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普惠金融。近年来,中国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倡导发展普惠金融,并在部分沿线地区和国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事实证明,金融科技先进技术可更好地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之间的“本土化”对接,盘活当地资源,同时培养当地人才,服务当地民众。

七、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投融资可持续

一是利用国际平台和双边合作加强宏观风险动态监测。充分利用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重要的国际多边平台,密切跟踪全球经济金融中的主要风险和主要沿线国家的经济金融形势,做好前瞻性研究和应对工作;同时推动在重大货币金融政策上的多双边协调,更主动地进行风险管理。二是鼓励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明确风险责任,加强风险防控,确保相关业务可持续。鼓励我金融机构借鉴国际通用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与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三是加强风险提示。通过风险摸底调查、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的信息沟通、专题会议、风险提示等多种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就相关风险进行沟通,提前预警。四是及时回应有关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探讨,面对质疑不回避、不躲闪,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增信释疑,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我“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核心理念。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新契机新起点,加快完善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政策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风险监测与管理,共同绘制好“资金融通”领域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动物的作文 初中生活作文 桂花的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 四级英语作文 童年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其乐融融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500字 写景的作文600字 感谢妈妈的作文 春天的故事作文 初雪作文 感谢老师的作文 春节作文开头 小学生作文400字 小白兔作文 妈妈我想对您说500字优秀作文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500字 中考作文2023年最新热点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 我成功了作文400字 关于声音的作文 珍贵的礼物作文 母爱作文500字 游记作文800字 节约用水作文 作文库 高考作文题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