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知道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吗?这篇文章的梳理会让你收获满满

2020-11-22 16:25:01
相关推荐

胡适不仅是著名学者,还是著名语文教育家!你知道的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吗?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胡适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至于语文教育,好像同胡适不沾边。实际上,语文教育不仅同胡适沾边,而且还可以说关系密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上个世纪20年代,胡适发表了两篇专门讨论语文教育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是:《中学国文的教授》、《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这两篇文章结合当时的实际,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均提出了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的看法。下面,笔者根据相关材料,对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从三个方面做一梳理,以期有助于今天方兴未艾的语文教育改革。这三个方面是: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胡适语文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胡适对语文教育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于语文教学的目的,胡适在1920年发表于《新青年》的《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共罗列了四点:(1)人人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2)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3)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4)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1924年胡适又写了一篇专门讨论语文教育的文章《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在这篇文章中,胡适将之前的四点精简为三点:(1)人人能用国语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都能明白晓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2)国语文通顺之后,方可添授古文,使学生渐渐能看古书,能用古书;(3)作古体文但看作实习文法的工具,不看作中学国文的目的。

将胡适关于语文教学目的的这两次论述综合起来看,笔者以为,胡适所认为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其实就两点:一是能运用现代汉语,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能作文、能演说;二是能读懂古文古书。很显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胡适先生的这个“目的说”是有缺陷的,但却是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熟悉语文教育的人都知道,就是今天的语文教育其目的也就两个方面: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说穿了就是能读文章,能读整本的书;运用说穿了就是能作文、能演讲。

那么,胡适先生的这个“目的说”缺陷又在哪里呢?缺陷就在于他把理解仅仅局限在读懂古文古书上。我们知道,当今语文教育中的理解能力不仅包括能读懂古文古书,还包括能读懂现代文现代书。当然,胡适先生的“目的说”把理解能力仅局限在读懂古文古书上很明显是时代的缺陷,作为后来人,我们是不能苛求胡适先生的。

(二)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

对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胡适是分两个阶段来规划的:小学和中学。小学阶段有三点:(1)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2)适当增加古文的教学;(3)作文教学上能用白话写作。中学阶段也有三点:(1)注重文学教育和文法教育;(2)在小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古文的教学的份量;(3)作文教学上,仍然以能运用白话写作为目的。

把胡适的这些看法归纳一下,胡适对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可以这样来理解: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2.注重文学教育;

3.注重文言文教育;

4.注重以白话为主的作文教学。

把胡适关于语文教学课程设置的这四个注重再做个二次提炼,胡适关于语文教学课程设置的构想就是:(1)基础知识教学;(2)阅读教学,只有两项:文学教育和古文教育;(3)作文教学。

从上边我们对胡适关于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构想的分析上,我想读者诸君不难看出,胡适关于语文教学课程设置的构想同现在的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区别只在于每一部分学什么、学多少上。只此一点,我们便可看出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高

(三)语文教学的教材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手段。历来的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比如古人多用可单独成书的整本书做教材,现在的教材基本上均为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教材不同,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很大。那么,胡适先生是如何看待教材的呢?从《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两文来看,胡适先生构想的语文教学的教材有两类:国语文教材(即白话文教材,下同)和文言文教材。

1. 白话文教材。可分五种:(1)小说;(2)戏剧与诗歌;(3)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4)古白话文学选本;(5)国语文的文法。

2. 文言文教材。胡适构想的文言文教材可分两类:一类是用于教读的文言文教材,一类是用于自修的文言文教材。用于教读的文言文教材有三种:(1)近代文言文;(2)文言小说;(3)古文选本。用于自修的文言文教材也有三种:(1)史书;(2)子书;(3)文学书。

综观胡适关于教材的论述,有这么5个特点须注意:

1. 教材分白话文教材和文言文教材。

2. 教材所定作品在文体上主要两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但以文学作品为主。

3. 教材以整本书为主。比如就小说阅读而言,胡适就提到一个中学生应该看“二十部以上,五十部以下的白话小说”,这些小说包括:《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镜花缘》、《七侠五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恨海》、《九命奇冤》、《文明小史》、《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侠隐记》、《续侠隐记》等等。就文言文教材,胡适所开列的教材有:《资治通鉴》、《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陶潜集、杜甫集、苏轼集等等。

4. 教材分教读教材和自修教材。

5. 教材十分重视传统文化。这一点,不论是胡适所开列的白话文教材,还是文言文教材,都可明显地看到。

反观一下胡适所构想的语文教材的这5个特点,我们以为,虽然在份量上可能有些重,但绝对是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的,是科学的。我国的语文教学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教学质量几乎就没有让社会满意过,当今的语文教学依然是这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教材出了问题。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固执地坚守着极不科学的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对整本书教材一直持拒斥态度。正是这种态度,才导致了百年语文教育的低效。

(四)语文教学的教法

综观胡适于上世纪20年代写的两篇专门论述的语文教学的文章,其对语文教学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三点:

1. 以学生读整本的书为主。他的这种看法集中体现在他在《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所说的这么一段话中:

从前的中学国文所以没有成效,正因为中学堂用的书只有那几本薄薄的古文读本。我们试回头想想,我们自己做古文是怎样学的?是单靠八九十篇古文得来的呢?还是靠看小说看古文书得来的?我自己从来背不出一篇古文,但是因为我自小就爱看小说,看史书,看杂书,所以我还懂得一点古文的文法。古文的选本都是零碎的,没头没脑的,不成系统的,没有趣味的。因此,读古文选本是最没有趣味的事。因为没有趣味,所以没有成效。我可以武断现在中学毕业生能通古文的,都是自己看小说看杂志看书得来的,决不是靠课堂上几部古文选本得来的。我因此主张用"看书"来代替"讲读"。与其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不如看《史记》的《四公子列传》;与其读苏轼的《范增论》,不如看《史记》的《项羽本纪》;与其读林琴南的一部《古文读本》,不如看他译的一本《茶花女》。

2.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讨论。在这个方面,胡适反复强调,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讲堂上没有逐篇逐句讲解的必要,只有质疑问难,大家讨论两项事可做。”

3. 演说与辩论。胡适认为,这是现代文最实用的教学方法。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国语文既是一种活的文字,就应当用活的语言作活的教授法。”胡适这里所说的“国语文”就是现在的现代文,这里,可以看出,胡适对这两种教学方法十分推崇。

二、胡适语文教学思想产生的原因分析

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已如上述。从我们上面的述评中,读者诸君不难看出,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就是放在今天来看,也很大胆,很先进,很前卫!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情况呢?笔者以为,原因有三:

1. 是时代潮流造就的。在上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学人中,胡适可算得上是一个极具影响的人物,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可算是一个领军的人物,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发表的众多的理论文章和文学作品上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查一查。作为一篇讨论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文章,这里没有必要一一列出。单就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而言,我们前述的胡适的那两篇专门讨论语文教学的文章,也发表于这一时期:《中学国文的教授》发表于1920年,《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发表于1922年。由此可见,胡适对语文教学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他所提倡的白话文运动的一个有力的组成部分。

2. 蕴含着胡适早年所受教育的影子。同“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那一批学人都受过私塾教育一样,胡适幼年在家乡接受的教育也是私塾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一提到私塾教育,许多人心目中都暗含着批评的意味。实际上,如果客观地评估一下私塾教育,笔者倒是以为,私塾教育在它所产生的那个年代里,不但是合理的,而且在底层民众的识字教育方面、在古代的人才培养方面可谓是无法替代、功不可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和私塾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从许多前贤大家回顾自己的私塾教育经历的文章看,私塾教育有三个最鲜明的特点:(1)私塾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甚至可以说,以语文教育为主;(2)私塾教育的基本方式是背诵;(3)私塾教育所用的教材均为整本书,比如“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等。私塾教育的这种教育模式,自然有缺陷,但是,他所去的的成效却是当今的语文教育很难比拟的。

著名学者敏泽在《私塾教育与我》一文中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读完让人感慨很深。原话是这样说的:“这5年私塾所学到的东西,说实在的,比后来的正规大学中文系4年所学的东西都要多。前几年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听到北大的费振刚先生谈:现在大学学生中认真读书的风气很令人忧虑,他带了一个博士生,指定那个学生在一年之内必须将《诗经》通读一遍,不想一年之后问他,他竟然基本上没有读,正令人不胜感慨!”由此可见,私塾教育对一个人的读书生涯的影响。由此类推,我们不难看出在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中其早年所受私塾教育对其语文教学的思想的深刻影响。

3. 蕴含着胡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因子。胡适留学美国期间,受业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恩师的这种思想在胡适的学术思想中处处可见。就语文教学思想而言,比如他主张课堂教学只有读书、质疑问难和讨论,没有其他事情;这里,胡适把那种至今还被一些人奉为圭臬的讲授法纯粹弃之不顾!其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可见一斑。

三、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回顾历史不是钻进历史的故纸堆中去,回顾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下的问题,这篇文章梳理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目的正在于此。认真地梳理一下,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在当代有何现实的借鉴意义呢?笔者以为,有五点:

1. 胡适提出的整本书阅读的思想对当今仍然以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为主的语文教学思想有很强的纠偏意义。我们知道,无数事实证明,就语文教学而言,整本书阅读优于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这一点,古今中外许多著名学人的求学历程就是明证,笔者也写过多篇文章做过论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这里,不再赘述。另外,2017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整本书阅读”写进了标准的“课程内容”之中,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思想的先进性。

2. 胡适所规划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依然有借鉴的价值。综观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其所规划的语文教学内容共有四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文学作品阅读、实用类文章阅读、文言文阅读。把胡适的这个构想同当今的语文教学内容比较一下,可以说有惊人的一致!但是,我们现在所确定的这种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独立设科100多年后的事,而胡适的却早在100年前就这样认为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胡适语文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3. 胡适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理解为“读书——质疑——讨论”是再恰当不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理解同当下看重的比较先进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4. 胡适的文言文教学思想对当下语文教学回归传统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这个方面,胡适构想的《中学国故丛书》包含了从《诗经》到清代的传统文化经典几十部,这几十部经典学生果能在中小学阶段全部读完,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文化资格也就有了。这一点,对我们当下的“传统文化热”不无指导意义。

5. 胡适将“演讲和辩论”看做是语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授法在现在仍不失其先进性。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演讲和辩论”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学习方法、训练方法,而且这种经由这种方法培养成的能力和素养更是当今的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

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在《存在于超越:穿越时空的语文学》一书中这样评价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他说:“胡适在那一时代的语文教育论者中,堪称‘大学教授派’的代表人物。胡适没有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疏离。这从弊处看,如同有人所说,他的观点不太符合实际,不太具有可行性;从利处看,也正由于这种疏离,他对中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更为真切,议论也更加大胆、自由。胡适的语文教育观,可以说是较为‘出格’和‘超前’的,然而其合理性和深刻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理想主义的语文教育观,给安于在传统轨道上作惯性滑行的语文教育界以巨大的震撼。”可以说,潘新和教授的这个评价极为中肯地道出了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的缺陷和巨大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说,胡适的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来说,不啻是一剂良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立恒语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生活中的发现作文300字 玩具小白兔作文 我有这样的朋友作文 smile作文 古文作文 抓鱼作文500字 家乡的呼唤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包饺子 最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生活中的小镜头作文200字 给爸爸写一封信作文 我心目中的什么作文 童年乐事作文 有一种力量叫希望作文 感悟的作文600字 关于动物的作文英语 桂花作文200 中考诚信作文 随便写一篇作文400字 我懂得了坚持作文400字 小学义卖活动作文大全 介绍家庭成员的作文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作文 美好为题的作文 a4作文纸模板免费下载 你画我猜作文 议论文作文标题大全 团结合作的作文 高三计划作文 秋天的杨树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