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清代俞樾书法创作的阶段性

2020-11-22 18:50:01
相关推荐

《春在堂随笔》最初出版于一八七一年。这个时间有两层寓意。其一,俞樾篆隶书法的水平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其二,此时的俞樾又开始用行书写作信札。如同回避『馆阁体』问题与改写篆隶如影随形一样,俞樾在自己的篆隶大成时开始转回帖学,只能证明这是一个对书法有非常清晰思路的人。

俞樾 为沈均初书《春在堂随笔》 1871

俞樾在《春在堂随笔》中说:『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这也是一句被广泛引用的话。引用者可能会有些纠结,因为传世的俞樾书札中有太多行书作品,部分隶书书札中也夹杂着行书。面对自述与作品的矛盾,除了避而不谈,解释者往往显得底气不足。如果再由这句话引申出俞樾自幼不喜欢『馆阁体』是因为更喜欢、更擅长篆隶的结论,更是令人十分骇异的。

俞樾 致陆心源手札共二页之一 1871

其实,只要注意到《春在堂随笔》的写作时间,了解到俞樾书法是有阶段性的,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寻常书札,率以隶体书之』这是俞樾对自己书法的阶段性总结,而不是创作宣言。

俞樾 致陆心源手札共二页之二

俞樾生前就备受推崇,找他求字的人很多。求字的人一般都会直接要求俞樾写篆隶。《国朝书画家笔录》《俞樾传》中有一句『求书者多,率以行草应之,篆隶不轻作也』。有论者认为这是说俞樾一八五八年开始学篆隶之前的情况,或者认为这句话可以用来证明俞樾平时多写篆隶和行草而很少写楷书。其实,这句话是俞樾自己说的,时间是一八九○年。之前的一八八九年,俞樾就已经表示过:『日有求书者,且约必作八分书,甚厌之。』说的是一个意思。引用者没有弄清楚出处原委,所谓的结论当然也就不可靠了。

俞樾 致吴绍正手札一页 1873

一八九○年,正处于俞樾书法由李邕向颜真卿和『宋四家』推进的过程中。这一时期的俞樾书札,用的都是行草书。一八九一年,俞樾说:『远近书札,仍力疾亲写。』可见俞樾对自己此时行草书法的自信以及亟欲为人所知、所识的急切心理。

俞樾 致汪鸣銮手札一页

以上所指出的几点误解,直接关系到俞樾书法是否存在明确的分期和阶段的问题,也关系到俞樾对书法、书体的态度。只有澄清了这些误解,才能真切地认识到俞樾书法的演进过程。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真切地去认识将中国书法史整个儿地『走』了一遍的俞樾是如何的不可思议和伟大。

俞樾 致冯崧生手札共二页之一 1878

俞樾 致冯崧生手札共二页之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风景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同学我想对你说 作文 以书为主题的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作文五百字 我的同学作文350字 教师节作文五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三年级 不一样的美作文 执着作文600字 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 感谢老师作文400字 mymother英语作文 雅思作文真题范文 快乐的一天400字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 人物描写作文600字 我很感激她作文 植树节作文300字 自由与束缚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300字 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中考满分作文亲情类 短作文50字 自然感悟类作文 家里来了客人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以创新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