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呼和浩特:写好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2020-11-22 23:40:02
相关推荐

生态对于呼和浩特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福泽后代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

蓝天、绿水、青山……多少艰辛,多少坚持,多少不曾动摇的誓言,才换来如今呼和浩特风华绝代的盛世容颜。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87%,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完成生态修复37万亩……

天蓝地绿水清的呼和浩特

近年来,在呼和浩特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我们没有为经济增长牺牲掉宝贵的生态环境,而是让生态成为呼和浩特最突出的优势和战略资源,最为闪亮的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呼和浩特有着最为生动的实践。

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全市发展的首选目标。

清水河县国有南壕赖林场满目绿色

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和林格尔县的白二爷沙坝,当初,这片黄沙漫漫被称为“魔鬼大三角”的不毛之地,曾经有5个村落在流沙的逼迫下只剩下残垣断壁遗址。如今,这里却成为绿意盎然的“绿洲”,成为百鸟的乐园,城里人度假休闲的胜地,野兔、野鸡、天鹅出没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不时“走村串户”,与当地村民“亲密接触”。

与之相同,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的大青山,曾经山石裸露、采石场遍布。而如今,通过多年的治理,这里已经成为绿树环绕、青山碧波、鸟语花香的城市“绿肺”,各种鸟类在这里翩翩起舞,为呼和浩特市生态“代言”,成为呼和浩特市的一块生态优先的试金石。

……

生态文明建设,激发了人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斗志。

呼和浩特开始了一场场为大地增绿的绿色革命:截至目前,大青山各类生产开发活动全面停止,93家采探矿企业一律关停;全面实施“揽山入城”、沿黄生态走廊、阴山北麓绿化等重点工程……今年,呼和浩特市启动建设生态文明大数据管理平台,启动实施“九大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林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出符合实际的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新路径。

就在大青山脚下,呼和塔拉草原也成为呼和浩特市生态变化最有力的见证者。

茫茫草原,碧草连天,在阳光下就像铺了一层碧绿色的地毯,呼和塔拉草原别有一番韵味。过去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生态遭到破坏后变成了砂石遍地的荒滩,从2012年开始,我市对这里进行生态恢复。修复后的呼和塔拉草原,植物从播种时的20余种恢复到50多种,干草产量、年固碳量、年释氧量等关键监测数据总体提高近12倍。

而这些只是呼和浩特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道路,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大力整治环境、大气和水资源污染,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实践了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

呼和浩特市在一以贯之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日渐优越。

如今,一张生态蓝图已绘就,且还在不断延续。

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再到“心中播绿”,“绿色化”发展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到每个呼市人的心里,并在呼和浩特的广袤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走进呼和浩特市的诸多乡村,节假日期间,这里成了不少本地市民、外地游客眼里的“世外桃源”,许多人慕名前来体验远离大城市的“慢生活”。

青城公园水波潋滟

据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旅游业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政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反思和再定位。

的确,生态文明产生绿色效益,是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结果。

近年来,伴随全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呼和浩特市也开始积极思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考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治气、治水、治土工程,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落实“谁污染、谁治理”主体责任,开展污染地块修复,加大大青山生态恢复治理力度。通过一系列治理,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中心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14万户棚户区居民燃煤实现清洁化,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实现监管“全覆盖”;我市还聚焦重拳治水,近年来全面落实“水十条”,污水处理率达到95.2%,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2018年“水十条”考核的地表水断面全部达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全市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为此,呼和浩特市意识到,城市的崛起,必须赢在“下一步”,要绿色崛起,而不能再走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立足于此,呼和浩特市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相继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行动方案和制度设计,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绿色发展,带来的是焕然一新。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呼和浩特市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好生态的无形价值是青城儿女赖以生存的根本,是首府实现后发赶超的希望所在。

呼和浩特是座有颜值、有温度、有质感的城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随着生态韵动的频率而愈加充满活力。

绿色是呼和浩特市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是呼和浩特市前进的最佳引擎。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呼市人的梦想。实践证明,把生态环境呵护好了,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白二爷沙坝绿意盎然

立足于此,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把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物质成果的同时,也获得生态文明带来的“绿色福利”。

“暑假期间,前来旅游的游客特别多,客栈全部住满,忙得不可开交。”新城区保合少镇恼包村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而旅游产业也使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

的确,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资源逐渐在百姓的手中“变现”:越来越多的人被呼和浩特的绿水青山所吸引,来我市游山玩水,特别是夏季,大量外地游客来呼避暑,领略草原风光,尽享塞外风情。

在呼和浩特,绿水青山已经化作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不断快速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食用菌、马铃薯、设施农业、小杂粮、紫花苜蓿、甜玉米、草产业、扶贫林果基地,以及奶牛、肉羊、肉牛、肉驴、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在我市已渐成规模。

而这些年间,呼和浩特的生态之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惊喜不已、刮目相看。

山的青,水的绿,天的蓝,与高山、溪流、森林、村落……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这就是今天的塞外青城,美得张扬,活力无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冬天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 亲情的作文 关于爱国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 感动作文600字 感恩父母的作文 兵马俑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 堆雪人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 奇葩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关于诚信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