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37岁的韩寒 活得到底有多明白?

2020-11-23 00:15:02
相关推荐

韩寒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聪明人都是名利场的老司机,比如在博客时代他就对各种话题拿捏得非常准,从不趟雷,进退自如。

而通过这两年的变化我们又不难看出:

网络舆论这种事儿,韩寒早就玩腻了,也不想再在网上扮演一个令他分裂的角色。

于是在2018年1月10日,韩寒发布了一篇《我所理解的教育》,侃侃而谈昔日往事,总的看下来只有一点:

读书是有用的,退学是失败的。

曾经的他以笔为器,冲锋陷阵,针砭时事,嬉笑怒骂各类不平之事。。

而现在的他正在把外在的棱角逐渐磨平,逐渐褪去年少时的“凌厉锐气”。

不少人多说他变了,可37岁的韩寒真的变了吗?

1

韩寒是以叛逆者的姿态走红的。

1998年,韩寒进入松江二中,按照韩寒自己的说法:

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

只是相比于普通的中二少年,韩寒的动静稍微有点大。

普通少年中二是逃学泡吧谈恋爱,而文艺少年韩寒中二则是逃学泡吧谈恋爱,然后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

高一的期末考试,韩寒七门功课全部不及格。他自我解嘲说:

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高二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语文老师发现他不记笔记,说了他几句,他就顶嘴说自己语文好,根本不需要做笔记。

也是在那一年,韩寒在松江二中得了浑身奇痒的疥疮,回家养病一个星期。

趁着那段时间,韩寒写了篇《求医》的文章。

父亲韩仁均看了以后觉得挺幽默,建议他去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

后来稿子寄出去后一直没有回音,韩仁均和儿子都有点失望。

直到一个上午,一位萌芽编辑将电话打到家里,问为什么不去参加复赛?

父子俩才知道原来评委们早就相中了韩寒,只是住在上海郊区的韩寒并没有收到复赛通知,大概是邮局出了差错。韩仁均赶紧找了辆黑车带着韩寒奔赴市区。

参赛很戏剧化,考题也充满随机性——考场中,评委拿出一张纸,揉成一团扔进一个水杯里,让韩寒即兴写篇文章。

一个小时后,一篇《杯中窥人》浮出水面。开篇口气就很大: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评委看完,无一不被少年的锐气和才华所震惊。

那段时间,人人都说他是个天才。

除了他的老师。

比赛后,韩寒的功课依旧门门挂红灯,语文老师讥讽他:

出了名就不用听课了?

权衡再三后,韩寒决定退学。

退学前夕,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问韩寒:退学了,打算拿什么养活自己?

韩寒回答:

稿费啊。

在场的老师哄然大笑。

同年,韩寒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由曹文轩为之作序。该书刚发行即销售一空。

后来,很多媒体都去采访他,想从他口中挖出一些对重返课堂的渴望和对退学的后悔,可他面对媒体依然表现得淡然而不屑:

“我不需要别人引导”“我在家也可以受教育 ”。

2001年,复旦大学宣布愿意破格录取他为旁听生,他不仅公开拒绝,还说:

就算复旦请我当教授,还要看我有没有空。

2

2004年,时代发生剧变,互联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占据市场,新浪网、新浪博客成为网民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许多在传统媒体上不方便说的内容,都可以在博客上呈现。

2006年,韩寒也开通了新浪博客。

进入博客写杂文,要比小说难的多,写博文者数以千万计,能写好的万中挑一。博客讲究犀利的角度、风格幽默不死板,大家更想看到毒辣眼光的深度文章。

而韩寒鲜衣怒马,骨子里却是个彻彻底底的思想反派。

大部分人看事情,总喜欢看表象,而他看事情却能看到深处,并且什么都敢写,一写就是几百字。

他在网上针砭时弊,随便一篇文章都有成千上万的拥护者。

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凡发生了热点事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看看他又写了啥。

那几年,他哪怕只是三言两语,冷嘲热讽,传播效果就相当惊人,每一篇博客的点击率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博客点击率破6亿。

2006年,体制内作家白烨在博客上发文,从整体上批评80后作者:

实际上只是进入了市场,但尚未真正进入文坛。

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而是文学创作爱好者。

言下之意,无疑是在讽刺韩寒这类青年——虽有众多拥趸,但其实根本不入流。

可韩寒这个小后生不是吃素的,不仅很快举旗反攻,更是抖尽机灵,单枪匹马闹开了花,直接表示:

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

在那个年代,韩寒一直是孙悟空一般的存在。

站在属于他的“神坛”之上,张扬着自己的观点。

3

2011年,任谁也没想到,互联网的崛起再一次把韩寒带到了风口。

博客时代短暂一瞬,人人都能发言的微博时代到来。

2012年,杠精方舟子挑起“微博第一大仗”,直指韩寒代笔。

这一次,韩寒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拿证据、讲道理,通通都没用,甚至还陷入了“韩寒是韩寒”的自证问题,百口莫辩。

经此一役,韩寒发现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对错,根本不在乎他到底有没有代笔,相比博客上的长篇大论,他们本身就倾向于微博上寥寥几十字的娱乐八卦。

于是,他选择了闭嘴。

韩寒的博客写作止步于2012年底,2014年之后,他的博客总共4篇文章,最新两篇还是《乘风破浪》的宣传文。

2014年,正是韩寒停止博客写作的时候,他启动了《后会无期》电影项目,并频繁更新微博,微博画风大变,成了段子手+营销号,晒女儿一度使他成为“全民岳父”。

到了《乘风破浪》,他的微博几乎都是广告、海报、宣传曲、抽奖,那个劲头和郭敬明宣传《小时代》和《爵迹》有得一拼。

总而言之,从2012年底开始,韩寒,已经逐渐消失在公众领域中了。

比韩寒大一辈的许知远曾为韩寒而懊恼:

为什么一定要和父亲和解?在西方是弑父啊,做你自己啊,痛苦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啊,无需改变,不能假装。

但韩寒哪有改变什么?哪有假装什么?

韩寒最了不起的地方,不就在于他总是突破想象,没有活成一个公式或者一个定式?

写小说、开赛车、拍电影……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打破那一层“你该做什么的”天花板。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会下一个定义:

你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事。

可其实人应该活出各种可能,活成一个未知数。

韩寒是真的把“人”这个字活透了。

年少时的他勇敢无畏,就如同《后会无期》中试图对抗全世界,却被现实打击的遍体鳞伤的浩汉和江河。

而如今人到中年,韩寒就像是在《乘风破浪》中选择去理解父亲的阿良。

学会了与自己、与一切社会和解。

4

有人说,韩寒本质上跟郭敬明是一样的。

文学造诣半桶水,经商倒是一把好手。

也有人说,中年韩寒活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模样;还有人说,韩寒这是真的聪明:

在哪个年龄就做那个年龄该做的事。

其实,看过他的那部《飞驰人生》你就会明白:

无论是作家、赛车手、导演或者是韩寒本人,十几年过去,他其实才是真的做到了一直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在他的同龄人都在经历中年危机,甚至逐渐对生活麻木的时候。韩寒依然在用电影告诉我们:

我知道这将是我的一生热爱,我将为此一直奋斗。

正如他的微博所说:

《飞驰人生》中只有对手,没有反派。我们的一生看似没有大反派,其实反派就是生活本身。

很少有人能做得到可以在热捧和怒骂的激流中保持清醒,韩寒做到了。

甚至你能从他的文风、他的电影中清晰地看到一个中年人对自己的反思和审视。

这不是“反叛”的过程,而是一个人在从青涩最终走向成熟。

他拥有强大的自省能力,这也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省,才能够成长。

如果他停留在17岁的状态里,活成了一个愤怒的中年,那今天又有多少人喜欢他?

几十年如一日的鼓吹同一种情绪,那不是长情,而是大脑停止发育。

36岁的韩寒的的确确打了17岁韩寒的脸,清脆响亮。

但我却想为这一记耳光的勇气叫好,因为这是一个什么都经历过了的“过来人”,给后辈的一点发自内心的真诚建议。

不是所有人都会自省,也不是所有人都敢自省,敢去否定自己。

没有人能永远和自己保持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

而成长,就是一个打脸的过程。

这个道理,少年韩寒不懂,中年韩寒一定知道得最清楚。

全文完

是结束也是开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 春天200字作文 低头族 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 臭豆腐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 作文批改软件 关于篮球的作文 100字优秀作文 雪的作文怎么写 优美作文开头 挑战自我 作文 舍得 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 写大海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