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生吞》:善与恶的边缘 是蠢蠢欲动的私心

2020-11-23 02:00:01
相关推荐

在东北,严寒可以为一切罪恶开脱,比如懒惰。过年就是集中体现,越冷的地方年越长。——《生吞》

东北,一块风雪打磨出的神奇黑土地。这块土地上,既不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率性而为的东北汉子,又时刻弥漫着昔日的工业重地逐渐破败衰落带来的萧索感。

广袤冷冽的黑土地赋予的黑色幽默、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时代阵痛,始终是根植于东北人骨子里的两大特质。

黑色电影《白日焰火》里那场发生于世纪之交的东北罪案,呈现出的是历史浪潮冲击之下独具破碎美感的东北,以及在社会巨变之下苦苦挣扎、寻求出路的底层小人物。而这,几乎是东北文艺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时代的巨变,对小人物命运的冲击最直观、也最为致命。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80后东北作家,是世纪之交巨变的亲历者,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东北的没落、人们生活的衰败。

越是艰难的时刻,越能窥见人性复杂的一面。这一点在悬疑推理小说《生吞》中展露无遗,东北作家郑执以90年代大改革浪潮为背景,选取发生在千禧年间的一起“鬼楼杀人案”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地揭示了那个年代里底层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以及五个少男少女不堪回首的青春往事。

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恶,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郑执《生吞》

在郑执笔下,青春的成长是残酷的、疼痛的。这些在巨变里长大的孩子,被生活的浪涌推着向前,为了生存、为了保护家庭、为了虚荣的小心思,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而在私心之下,一个又一个无人关注的小恶行,最终酿成一起无可挽回的时代悲剧。

“生吞”,是一场通往社会、通向未来的血腥成人礼,是那个时代落下的悲鸣,更是复杂人性敲响的警钟。

01

出于私心的保护,能保一时却难保一世

唯一能证明我们仍不过是孩子的理由是,只有孩子,才会把“未来”跟“美好”误解为同一个意思。——《生吞》

关于东北的故事,总是要从江湖义气说起的。

《生吞》开篇以江湖赫赫有名的七兄弟为引,铺下了一条贯穿全书的暗线。

道上有兄弟七人,在部队一起扛过枪、拜过把子,陆续复员转业后下海经商。七兄弟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社会上没人敢惹,见了面都得尊称一声爷。七兄弟在市内开了多家以“金”字命名的洗浴中心,七爷开的金麒麟生意最好。

虽说七兄弟江湖权势大,但照样有人敢砸场子。

2003年的一天,中年男人老宋揣着一把剁骨刀,直奔金麒麟洗浴中心,当着几个小弟的面,生生将七爷的司机砍伤。整整十三刀,被砍司机泡澡的池子成了一片血海。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老百姓头上,就成了一座扛不住的山。90年代末期,国营企业体制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汇集多家大型重工业国营企业的东北,自然无法置身事外。声势浩大的裁员风波,一时席卷了东北的国营企业。

下岗工人老宋一家的悲剧,不过是世纪巨变投射在底层小人物现实生活的缩影。

老宋下岗后,在南市场支了个摊儿,靠修自行车挣钱养家,老婆丢下女儿,跟人跑了。

老宋唯一的奔头,就是攒够钱,让女儿能够上大学,好好过日子。但,就这么点希望,全让七爷司机给毁了。

七爷司机仗着七爷的权势,胡作非为,凌辱了老宋十五岁的女儿。小姑娘一时想不开,割腕自杀,幸亏发现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眼看女儿遭罪,老宋气得肝胆俱裂。可他就是个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能想到的、唯一能保护女儿的做法,就是以暴制暴,为女儿讨回公道,让她有活下去的勇气。

明知道暴力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但为了女儿重新站起来,老宋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即便他可能为此承受牢狱之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是作为一个父亲的私心,保护孩子是他们的本能。这道理,老宋懂,亲手把老宋送进监狱的刑警冯国金也懂。

只是,在法律面前,老宋的私心固然值得同情和理解,却无法改变犯罪的事实。

好在被老宋砍了十三刀的司机没有死。不过,因为坏了道上的规矩,他被七爷发落到偏远的乡下养狗,最终死于狂犬病。

在七爷和冯国金的斡旋下,老宋被判了6年,女儿读大学的费用也有了着落。原以为人生柳暗花明,孰料,女儿却在大二那年跳楼自杀。

仅仅因为无法接受与男友分手的现实,她再次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一次,身陷囹圄的老宋无能为力。即便他再次豁出命去,也换不回女儿鲜活的生命。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几乎击垮了老宋,五十多岁的人,头发全白了,看着像是七十多岁。

作为父亲,老宋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女儿,希望女儿能好好地活着。他可以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牺牲自己,阻止女儿第一次自杀,却无法阻止女儿人生里可能到来的第二次、第三次自杀。

老宋出于私心的保护,只能守住女儿一时,却无法保护女儿一辈子。

人生漫长,世事无常,很多不期而遇的事情,足以给平静的生活带来灭顶之灾。父母也好,爱人也罢,他们出于私心的保护,无法永远保护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得学着自己面对,学着在伤痛和苦难里汲取活着的勇气,如此方能在俗世里坚强地走下去。

02

善与恶的边缘,是每个人蠢蠢欲动的私心

人性的最初,都是非黑即白,两者势均力敌,终己一生像在打一场灵魂的争夺战。——《生吞》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曾经写过一本小说《蝇王》,书中描绘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一群小孩子流落荒岛,在失去现代文明、社会秩序以及成年人约束的情况下,人性丑恶的一面逐渐被释放出来,导致孩子们自相残杀、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海岛几乎被毁于一旦。

人性是复杂的,在文明、秩序和道德的约束下,人尚且能保持理性,不至于作恶。然而,在欲望和私心面前,人性又是经不起考验的。

作家郑执说,“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恶,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

在不谙世事的小孩子眼里,对和错、善与恶,界限分明,鲜少有似是而非的灰色地带。在生活一次次的拷问和考验下,他们终究还是学会与私心妥协,成为一个背负着原罪前行的成年人。

一个少年开始觉得自己属于成年人的决定性时刻,不是吹十八岁生日蛋糕蜡烛,而是真正被成人世界无差别地对待。——《生吞》

《生吞》是一部写实性极强的悬疑小说。“鬼楼凶杀案”是小说两大主线之一,这桩案件发生在铁西区艳粉街鬼楼,十年间两名花季少女的尸体相继在此处被发现。

熟悉东北的人大多知道,沈阳有个非常出名的地方——铁西鬼楼,这两栋9层的连体楼正好位于沈辽中路31号、33号。从地址、场景的相似程度,不难判断,《生吞》中的鬼楼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铁西鬼楼,小说写实性可见一斑。

然而,最能体现《生吞》写实性的,却是男主角王頔人生态度的转变。他原本是个纯良、优柔寡断的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受到生活暴击,逐渐屈服于现实,做出违背良心与道义的事情,成为一个满怀罪恶感的“合格”成年人。

王頔父母下岗后,摆了个烧烤摊,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王頔知道,父母的烧烤摊不地道:一串鸡排里80%是面包糠和面粉;牛肉串里放了嫩肉粉,虽然能让颜色变得更好看,却有毒性。谁都想凭良心做生意,可是,这份良心太沉重了,对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他们来说,实在要不起。

在小说里,王頔说,“这一盆盆的不是肉,是钱,我不能拿钱当饭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頔知道家庭的不易,懂得父母的艰辛,更会为了守住这个家而付出努力,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友情、背离道德。

对王頔来说,只要顺利地考进全校前200名,就能给家长省下9000块钱的建校费。这笔钱,王頔一家不知要省吃俭用多久才能攒够。

偏科,是王頔迈不过的坎儿,也是他的机遇。王頔作文写得特别好,在北京的作文比赛中拿了奖。老师答应帮他向校方申请加分,减轻他在成绩方面的压力。

前提是,王頔愿意检举揭发好朋友秦理。

少年王頔被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起早贪黑的父母,一边是最好的朋友秦理。理智告诉他,为学校作伪证、把秦理变成替罪羊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不应该背叛好朋友的信任。

但,出于一己私心,王頔还是捏造了一封证明书。这纸证明,让秦理“名正言顺地”提前被开除出学校。最终,学校仅仅用两万块,就打发了在校因公致残的秦理。

那大概是我灵魂里打过的第一场硬仗。黑方完胜,白方毫无还手之力。卑鄙战胜了高尚,我输了。——《生吞》

多年后的王頔,依然无法从当年的背叛中走出来,他不知道要承受多少内心的谴责,才能换来心安理得的下半生。年少的他,或许不知道自己的私心会害死多少人。但如今的他,看到了好朋友秦理短暂而悲惨的一生,看到了秦理的恋人黄姝为救秦理不惜自我牺牲的行为。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因于他当年诬陷秦理的那封证明书。是他的私心,让秦理、黄姝本就无望的人生彻底走向绝望。

少年王頔以为,只有像秦理和黄姝这样命运多舛的人,才会被生活生吞活剥。其实,每个人都在被生活生吞活剥,从小孩到成人,从一心向善的好人到行事掺杂私心的普通人,从坚守理智道德的底线到屈从私心欲望的诱惑。

每一次“生吞”都是一场生活的试炼,有的人败在私心手上,最终犯下恶行,背上良心债;有的人坚守原则,却无力抗衡,最终被生活的洪流吞没。

03

私心酿成的悲剧背后,隐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要是人心也能像河,不管费多少年,只要一星一块地拼命捞,就能把所有秽物都澄干净了,该多好。——《生吞》

既然生而为人,必然有七情六欲,私心自然无法避免。人一旦有了私心、受了私心蛊惑,就难免行差踏错。老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即便是圣人,也有打盹的时候。谁又能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这一生从不徇私?

《生吞》里每个人的私心展露无遗:大老板殷鹏,为了把生意做大、发财,不惜走歪门邪道、坑害少女;黄姝的舅舅王海涛,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出卖亲外甥女,最终害得她命丧歹人之手;作为父亲的刑警冯国金,为了保护女儿,抓错罪犯,让其他无辜少女搭上性命……一个又一个的私心,让命运多舛的美貌少女黄姝走向了死亡的深渊,让身世不堪的天才少年秦理本就无望的人生彻底走向了绝望。

人生来本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但因了私心和欲望,白纸逐渐被染黑,纯洁不复。因为私心而犯下的错,终究需要自己来承担。

在十年前的鬼楼杀人案中,市刑警队队长曹猛为重大嫌疑人逃窜开了绿灯,甚至偷偷藏起了关键性证据。这导致案件真凶逍遥法外长达十年之久,最终害得又一个无辜少女为此而殒命。

作为一个执法人员,难道曹猛不知道这样做是违纪、违背良心正义的吗?他知道,但他依然明知故犯。

曹猛存了私心——母亲重病那两年,每天靠德国生产的蛋白药续命,一千二一支,他买不到,也买不起。倘若不是那个人不计报酬地帮他找药,一直扎到母亲去世,他这辈子永远无法面对母亲。

可是,就因为曹猛的私心,年轻警员小邓在追踪真凶的路上殉职;真凶十年后再度现身杀害了其他无辜少女。

打从十年前,曹猛遵从私心、决定藏匿证物那时起,他就背离了良心、正义,一瞒再瞒,最终一条路走到黑,彻底被私心吞噬,毁掉了顺遂的人生。

为私心踏错一步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明知踏错的情况下,为了掩盖踏错的第一步,一错再错,以至于让无辜者替自己的过错赔上性命,亲手断送自己的大好人生。

和曹猛一样,冯国金也是老刑警,也在鬼楼杀人案中徇了私心。

十年前,冯国金明知被害者黄姝是女儿闺蜜。他立功心切,却为了不让女儿在学习上分心,愣是隐瞒了这一情况,导致在侦察过程中抓错人,让真凶逃之夭夭。

冯国金是一个十五岁女孩的父亲,他知道,孩子受伤、甚至死去,对父母来说是什么滋味。可在父亲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捍卫公平正义的警察,他必须为自己的失职做些什么。

抽丝剥茧寻找证据、千里寻踪追查嫌犯、为抓真凶拘禁上司,冯国金想方设法地查清真相,只希望能为自己十年前的私心赎罪,还含冤而死的少女和秦天一个公道。

不管是秦天、秦理两兄弟,还是为追踪真凶而殉职的警员小邓,这些年轻生命的无辜惨死,都将成为冯国金的良心债。

在真凶被缉拿归案后,冯国金办理了提前退休,回家陪女儿。他害怕自己成为第二个曹猛,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一旦掺杂了私心,就会变味,而需要为此付出代价的,绝不止自己一个人。

尽管仍是寒冬,可还是妨碍不到凡人行立坐卧、吃喝拉撒,反正他们早已习惯了寒冬,几百年,几千年,老天爷冷他的,我们活我们的,这他妈才叫人性。——《生吞》

从开篇到结局,私心,始终贯穿着《生吞》这本书。不管是老宋、冯国金保护女儿的私心,还是王頔保护家庭、出卖朋友的私心,亦或是冯雪娇爱慕虚荣、刻意接近黄姝的私心,展现的都是真实而残酷的人性。

或许,我们穷尽一生,也做不到像秦理一样“灵魂没有败给黑暗”,到死也没有为私心和欲望而屈服。阳光无法照亮大地的每个角落,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一次次被生活“生吞”的试炼中认清自己,守住边界与底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