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凤山古镇的胡同文化

2020-11-23 02:25:01
相关推荐

凤山古镇的胡同文化

有历史的小镇都有伤痕。前后做过五六百年老县城的丰宁凤山古镇,风光早已是旧事,自民国后县城这个桂冠是摘了戴,戴了摘,折腾来去,颇蹂躏凤山人的情感,而老凤山足够淡定了。繁华逝去,向隅蜷身,由着混沌的虚土遮住眉眼,藏住光,管外界喧嚣几度,她循着自己的脉落缓缓行。人们从来没忘记诗人郭小川,也就不会忽视他的出生地。古旧的凤山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辉煌与伤痕都能揭开来看,一折苍檐就让你慢下来,嗅一嗅它的长街短巷。

1.古楼胡同的历史遗味

我不能忘怀八九十年代的凤山古镇,初秋,庄稼尚未开镰,一年一度物资牲畜交流大会,历时半月,那人,海了。百多个村庄倾村而动,布兜小筐,牵牛赶驴,从沟沟岔岔挪将出来,淌进镇子的曲巷胡同,又花红柳绿蔓延到大河上下。

河东最下游是牲畜交流地,驴嘶马鸣,腥膻浓重。挨着是来自吴桥、河间的马戏团,开辟两个大园场子,各自派出骑着高头大马的俊男靓女,到主街上游行,忽然狭路相逢了,初时绝不相让,唇枪舌战,人越发多了,才绅士起来,一队退到西边茶馆胡同,一队侧身上了石桥东。上游是林立的家常饭馆,村姑水灵灵地择菜擀面。旁边是著名的东河套小树林,郭小川幼时没少玩过,他记着“那西大河的的血色的流,那东河套的一片树林。”我上学时常去那里背书,度过许多美好的黄昏。

搭了三五块石板过河西,小商铺有两排长龙,卖衣卖布,农具山货,还有摆个碧水荷花假船的照相馆。顶头搭起大戏台子,紫幔拉开,挑长枪的男人和身上插满旗帜的女人对打,女人顺势来个《铁弓缘》里的十八转,一群雁呆了!

样长卷轴的清明上河图现在抻不出来了,人与集都分散到乡下,原地盖了商铺会馆。但是往前推,民国与清代古镇盛会连连,长卷长展。最盛大当属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农家静等庄稼出穗灌浆,以关帝庙和古戏楼为中心的大型庙会铿锵开锣了。

关帝庙

我愿意倚着关帝庙牌楼前的老石狮子,越过空旷的广场,看夕阳下的古戏楼,远一点凝视,淡了雕梁画栋,就现出朴素情味。它们同时建于雍正年间,一直承受小镇的沧桑喜乐,八方戏班子来到,各地的文化风俗也跟着就来了。而凤山是块盆地,天性懂得纳入与包容。

文庙前狮子

戏台底下八口大水缸,壮汉“呀~呆”那么一叫板,青衣“呜~哇~”一声悲调,十里开外人家的瓦片也颤动了。台上那都是名角,谭鑫培,杨小楼,筱白玉霜,高玉倩,叫得响。天兵天将真是从天上踏云而下,下地狱真是地陷七尺,杀奸臣铡刀口就按在脑袋上,真真的血流。穿绫罗绸缎的摇扇公子,提笼驾鸟的富豪商贾,坐小轿的官家小姐,骑毛驴的绾髻村妇,南来北往的商号,背筐握篓的百姓,杂耍卖艺的老江湖,人擦人,整条街巷那是曲水流觞,密不透风了。

散场后去寻声名在外的小吃,宫里传出来的手艺。芝麻油酥烧饼一层一层的揭着吃,糖稀可别烫着舌头,再来一碗嫩滑清香的豆腐汤;千张道道手工青石压制瓷实有味,撕一片边走边细细咂去;糖瓜一咬一粘牙,就爱那个咬劲儿;要吃驴打滚,你可不能说“来块驴打滚”,要说豆面糕,否则直接找骂;坝上的莜面窝子是纯拇指一窝一窑捻出来的,吃的是温度和耐心;木制的饸饹床子机枪一样架在沸腾的水锅上,饸饹面,经典的酸菜卤,那股酸香抛出三寸长信子,叼出你的根根馋虫来。这一角正熏猪头肉,刷一层蜂蜜再来一层熬好的红糖汁,放入熏炉,熏料可是秘密,丁香、陈皮、肉桂外,特别又加了柏木的锯沫,出炉了,好家伙,香,红,油,烂,切一盘下酒;石桥东胡同口突然甩出一嗓子“羊肚羊肝儿”,馋虫又振翅儿高飞了。

消化食儿看庙会去,南佛爷庙起会,路过大商号就停下来,舞狮弄幡,二跶子摔跤,二姑娘骑驴,小车会,吵子会,落子舞,抖中幡,细听“十不闲”小词儿十分有趣:

一阵狂风真叫大,碾子碌碡飞上天

一口井刮到庙沟里,两头牛刮到北京边

庙里老槐树

衣食未必饱暖,惯会穷欢乐,这是苍生的活法。待戏听足了,茶喝透了,买卖一宗又一宗谈得妥妥的,也有街头偶遇结下怅然的暗胎,这厢一月已过,鸣锣收兵。骆驼大队、骡马队逶迤出城,驼铃声声,路漫漫水纵横的绰约。

偏僻塞外,好大的关帝庙,好棒的古戏楼,千年古镇凤山有担承。秦汉时期,凤山做过290年古县城,开四门,以土夯墙,叫土城子。清代设四旗厅,属察哈尔镶白旗。乾隆爷一高兴,特赐土城子“丰阜康宁”,丰宁就叫响了。20万人心中的老县城,300年基业无可撼动,上达塞上高原,下接热河,沿古北口入京,皇老爷一大家子木兰行围狩猎的必经之路。

凤凰山下,牤牛河畔,养名满天下的诗人郭小川,也养好姑娘。史上真有一位水灵灵的村姑,做了康熙的塞外妃子。一日大酒良宵后,康熙爷慨然题诗:“烟沙一片塞天围,旧说秋高苜蓿肥。今日边屯皆乐土,茅檐松火接金微。”怀柔天下,气魄东来,概关外四大名镇除了承德,康熙最爱凤山了。热河米,八沟面,要拉骆驼去喇庙,凤山的姑娘不用看。这一来,小镇有了京城的阔亲戚,腿肚子都粗了。

晚清最后一任知县王文瀚也赞道:“丰宁旺气四川收,众水通归岸口流。”我听见他们的骄傲之心,端祥寂静的古楼,风吹过,惊雀铃簌簌响动,好像在问:谁的舞榭谁的台?

记起我读书时,五四青年节,少男少女在戏台上舞起了大红绸子,红彤彤一片暖流,顿感时光错落。戏台是个风流台,唱假戏也唱真戏,战乱让一切变化。军阀击杀有志青年,小日本残害无辜百姓,英雄热血喷溅,恶人脑壳同着檐角的风铃摆荡,红卫兵尖利号叫,严打公审大会,一惊一乍好些年。尤其诗人县长郭小川那一声迫切而正义的高呼,多年后我听到了,感觉到了。那一刻,我挥舞绸缎的手,在北方绵延的青纱帐里,触摸到了古镇的两枚琥珀:郭小川和古戏楼。他们都已度过了劫难,精神不死,是古镇凤山的象征。他们何时再铿锵亮一嗓子,震醒凤山、承德乃至整个中国呢?

2.衙门胡同的文化脉络

这里是凤山文脉的渊源。凤山一中是由县衙大院改造,方正宽阔,青砖瓦房,虽拆了县衙大堂,朱红大门和砖石结构的门房还在,穹顶门楣上写“丰宁县凤山中学”,门口一对昂首啸天的石狮子,确是厚重庄严。郭小川任县长时也在此办公,或许我上课的教室就是他的大堂,我靠窗的课桌就是他朱笔批文的台案,他和杜惠在后院打球,我们追逐玩耍也和着杜惠的笑声。老师的教鞭没有变成惊堂木,倒是春天的柳条,抽在调皮捣蛋的男生屁股上。

校长张儒三乃饱学儒雅之士,幼时在县衙书史书法绘画艺术家秦敏清门下读过私塾,身板高挺,面堂红润,行事利落,有板有眼。先生太忙,直到我们高考前才有幸得其赐教三二堂作文课,印象最深一句话是“你们要做干柴,一点就着,不能做湿柴,还等着烘干。”态度温和,词章隽永,真是不软。另一位教务处付主任赐教数学,脸沉得像独木舟,吓煞了,堂堂课冒一身汗,但先生思维严谨,点拨得当,实在不孬。是读书人的福气。

胡同门廊嵌字“康宁”

住宿在衙门东南五十步,凤山文庙。道光八年绅士朱予德捐资修建,红墙青瓦,门口两座状态含蓄的老石狮子,内设魁星楼,春秋两次行祭祀大礼,凤山就有了头等文化大事。这个朱予德了不起。灾荒年,朱予德见街头卖女儿的,立马掏光钱,把女孩领家养去,等人家过好了又把女儿还给亲娘。这事儿办得漂亮不?说凤山人杰地灵,我信,有人杰,地才灵。

而上天又给书院送来一位人杰。八国联军入京,慈禧逃跑,翰林院的谢先生就此回乡避难,主持凤山书院,小镇的文化艺术上了大台阶。我特地到衙门西墙外寻谢翰林故居,果真有一所经常看到而忽视的宽阔老房院,蒿草丛生,残破的清式雕花木窗门廊,似有幽幽书声。

文庙和牤牛河西岸的文笔塔遥相呼应,一群参加科考的书生,令塞外古镇飘出浓郁的书卷气。光绪年间生员白仁玉留下《秋叶读书记》文,辞韵清澈,读之甚爱。录几句:“惟时一灯如鹭,千里音书,万家砧杵,追怀往哲,忆复自伤。且念宋玉何以悲,欧阳何以赋,古人人固别有怀抱也。学生当此长夜漫漫,甘心梦梦,弃可大可久之事业而不为,掷易纵易逝之光阴而不惜,玩愒酣嘻,将一生虚度,亦有如一夜一秋也。”有前辈暗中叮嘱亦是幸事。

日本占领凤山时,学堂里只教日语,学农学,控制极严。有民族气节的老师偷着教学生唱《苏武牧羊》,学生也编顺口溜表达憎恨。“小日本,喝凉水,扳倒缸,砸断腿。”“西葫芦,大海茄,日本鬼子过不了八月节。”甭说,还就没过去。清醒的不愿被奴役的师生,令文庙的文化种子清气内生,不为污淖。

但我读一中时文昌祠魁星楼不在了,书院大殿改为食堂,“凤山书院南窗下”那么风雅的地方,是我们打饭的窗口,口福还是耳福?住宿在配殿,对铺大炕,二十人一屋,因无知,梦中亦没有听见书生的子曰诗云。老瓦草萧萧,一晃二十多年了。一中的朱红大门没了,文庙大殿也没了。我们冒然失去了古镇的坐标,是不折不扣的劫数。集体的懵懂只能说是时代作祟,古镇在人们心头一片荒漠。退一步,懂了就能保住吗?是因为存在才要记得吗?幸好四座老石狮子恒在。

千年古镇必要有文化浸润,方得灵气,老而不朽,但是一中也将面临拆掉合并县城,如果重修衙门和文庙,甚好,做小学亦好,如果划成商业区,让老狮子们去守私财,凤山成排的牙根儿都疼,凤山的文化魂魄也就散了。

3.当铺胡同的砖雕艺术

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民居,旧时做当铺生意,二进三进大院,街面清静,木门半掩,仿佛刚有长衫马褂的先生掩门而进,兑换宝贝儿,一眼望到尽处,仍觉深深的。

当铺胡同砖雕门楼

我细致研究了其中一家大门楼,竟是十分繁复。从高到低看下去,清水脊,蝎子尾,饰雕花卉,檐头瓦当(勾头)滴水。房檐有六层方、圆砖椽干摆冰盘檐,另一家门楼是七层方、圆砖椽连珠混(一溜圆珠)冰盘檐。层数多少是级别的象征。方椽万字,圆椽栀子花。门罩为方砖雕饰的花板,雕有花卉、小鹿榆树、凤凰牡丹。板间折柱,帘笼枋,两端垂帘柱。门楣上有门簪,六角柱形木雕,角上做梅花线,雕四季花草或平安吉祥图案字样。取柱形有重男丁子孙旺盛美意,实为悬灯结彩之用,二支或四支,因于门户之上,亦称“户对”。

有家大门槛框部位,木装修几尽清代官式,朴素大方,上中下三槛,槛、框,余塞腰枋,上、中槛间设置走马板,两门框间有余塞板,二门簪,实榻门,六角门钹,上下门轴称寿山福海。下槛两端还应置门鼓石,须弥座兽面石狮,可能丢失了。民间多称“门当”,即所谓“门当户对”之说。

有的门楼为一殿一卷式,上有二层小阁楼,菱花木窗,高壮精美。有的家门罩雕刻大叶牡丹,两旁各一寿字,之外一对盘长(吉祥结,永恒之意),美好的几乎可以触摸。一家大门外让人吃惊,高阔的廊心墙,从上到下层次一丝不苟:灯笼框,穿插当(三环相扣,半月,花卉),小脊子,小脊子象鼻,卧八字,搭脑,立八字,线枋子,方砖心,海棠池,嵌入大号篆字:福寿,康宁。岔角雕花,下碱墙青砖干摆。角角落落都那么精致大气,二门以里,花朵深开,老奶奶无事此静坐,真应了福寿康宁二字。

砖雕的戗檐,有松、竹、万、福字,有花卉为主,向日葵,荷花,兰花,马蹄莲,细腻明亮如生,见生欢喜。门是多么重要,主一门子的富贵荣华,真不可马虎。

凤山一家普通民居的门楼建筑尚且如此繁复庄重,整个古镇的建筑艺术可想而知。比如古戏楼与关帝庙;清真寺群,据说原楼大有岳阳楼之风生水起态势;南佛爷庙,曾有大小72殿堂。一勾一搭,一探一隐,无处不和谐稳妥,意韵流动。我贪恋繁复创意里的每一个小构件,都有郑重贴心的名字,竟无一是应付。壮观起于微末,万象在旁,你在这里。

4.城子里胡同的私塾年代

城子里胡同入镇,走了许多年。只知道胡同口有个著名的“老头商店”,定是全国独有,65岁以上“八个老头”一字排开,木讷温和,风情极了。却不知,这个胡同里还有两个老私塾四合院,一家辛先生,以严厉著称,另一家就是秦敏清老先生了。从民国到解放,乱世流离,正是这两个四合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夹缝里生存,艰难培植了老凤山文化的麦芽,凤山没有变成废墟,众多弟子一旦成长起来,就是郁郁葱葱的小镇了。

秦先生家贫,早年在“聚源有”当帐房先生,自习书法绘画,书法师承赵孟,又以《芥子园画谱》等学习水墨丹青,后到县衙门当课房书吏,衙门解散,回家办私塾,号“德兴书斋”。弟子张儒三校长这样描述那所小院:院外有石镌刻“泰山石敢当”,二门过影壁墙为里院,正房三间,西间卧室,中间厨房,东间为学习室。西厢房夏天读书用,东边辟有小花园,种名贵白芍药,端午前后开放,幽香四溢,秋季施鸡血肥。尚有桂花,无花果,石榴,丁香,海棠,花丛中有两个大鱼缸,龙睛,红鲤,自行繁衍。早里,星未落,灯亮读声起,晚上灯亮星出,读声不绝。

腊月登门求春联者颇多,学生可以代先生出头露面写大字,也骄傲。待大商铺求写宽大长幅烫金对联时,秦先生亲自动手了,郑重思忖,内容字体决不重复,大年初一展现在凤山街头,老门鲜字,赏者众多。

当年诗人小川有神童之号,年前为了弄点钱分担家事,也曾去街头挥毫写春联。小川家在街南,秦先生家在街北,一老一小,墨宝联香,古镇大风景!

老凤山出好文人,我一点不惊诧。单看秦先生一段关于剪纸窗花的日记就见可爱:“忆做童年期所见窗花熏样,咸丰年以形见长,花味不挑筋,人面不开脸。同治年间功夫日深,花蕊劈毛密细,垂柳千条镂空,吕祖鼻眼分明,衣纹粗细相宜。”在朴素深宅,名花异草间,男孩念书做画,女儿家随小师姐描龙绣凤,是一方清平小乐世,和了他的自喻对联:“性癖自娱养鱼乐,心闲每为种花忙。”

这样的乡村古镇就有丰子恺的缘缘堂画意,才有郭小川笔下“瑰丽的春天,暖和的金黄色的太阳光,照着我童年的香甜而安宁的梦。”那梦还在吗?

5.石桥东胡同的小川故居

“远远的我望见那光秃秃的北山,那文庙的红墙。”小川回家乡任县长写下一段《老家》的诗。他离家时,“对面的南山还是那么乌蓝,罂粟花开得一片粉红色,天空飞翔着稳重的风筝。”13年后,他已成为诗人战士县长,老家呢:“大烟鬼铁青色的脸,在势力面前驯服得像狗似的眼睛。”形势异常复杂,他必须全力以赴,没有时间写诗,吃住在县衙,只有过年时,才与杜惠回到老家。

小川故居

家在古镇石桥东胡同。确有石桥暂时埋在地下,且是一座汉代石拱桥,能走四匹马拉动的铁车,名曰“万载桥”,桥墩马莲垛形,类同赵州桥。震撼了,有桥就有水,小川故居遥远的过去一准是权贵重地,或大家庭院,果然好风水。据说文庙魁星的笔尖分毫不差正对郭小川家的四合院,钦点文曲星小川下凡了。

郭小川家正门

我的小表姐误打误撞嫁进了郭家大院,很荣光。我刻意宿在表姐家,先路过小川家门口,蒿草微瑟,阳光朗照也有些清冷。小川父母虽然是民国教育局长和小学校长,算是镇上有头脸的人物,可家境只能算维持,故房院就是普通的民居,但大门二门影壁墙都齐全。家里雇佣了一个听差,一个大师傅,亲友往来不断,小川七八岁上见过这种派头。“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小川进家门时可流下杜甫一样的苍泪?如今他的名字真刻上大门了,配有好联:

小院朗魁星,享文苑千年清誉。

川流归大海,领诗坛一代风骚。

表姐公公郭叔那里收藏几幅当年大院老照片,十分珍贵。说他们目前所在院落,才是老郭家当年的正门大院。由小川家向东转个弯,进胡同,正门立在胡同右侧,果然,此处大门青砖卧顶,门楼是七层方、圆砖椽干摆冰盘檐,很是阔绰。进门青砖影壁墙,三间外宅,听差、师傅所住。隔墙建二重门楼,里面内宅。这两个大门文革时要遭强拆,是郭叔拚死守住的,但影壁墙还是拆走了。

因分家时一子一处院,小川故居也许不够阔大,重要的在人心。绍兴铺天盖地的鲁迅,也不能阻止他的文章被踢出教材,青藤书屋只在深深的胡同小院,三两间小屋几幅字画,就通向徐渭的心灵。小川本不讲享受,当年住老县衙门冰天冻地,缺柴少米,杜惠又怀孕,二叔请他们回家热炕暖窝都不去享受,如今断不肯侵占老人和旧忆。就让老家人继续在那无妨,来看小川的人转到前院,和小川的家人说说话叙叙旧,有多亲切。钗于奁内的古镇凤山,感念小川之余,更要思考的是,怎么能真正接过那把秋风中柔韧的梳子,梳理古镇的发展脉络,“喝三瓢雪水,放万朵花蕾。”

三伏天下雨哟,雷对雷,咱们今儿晚上哟,杯对杯。晚上喝二锅头聊古镇聊小川,我们都有些醉意。廊前飞舞着大红灯笼,月亮斜挂高天,瓦房,窗花,老杏树,石阶,这样的夜色,小川当年在厢房读书写字时,抬头就是。小川也定然在念:“房前那与祖父同年的杏树呀,你四伸的枝叶可又该,染上春天的新绿?”

当然,有诗人的召唤,整个古镇都将铺上新绿,它们在春天及时苏醒了。工业园一个个开进了青纱帐,高速路修到家门口,岌岌可危的老胡同,也将直起腰身呼吸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考作文素材 作文辅导 游戏作文 开在心中的花作文600字 三思而后行作文 学雷锋的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作文批改 600字作文初中 幸福 作文 写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的作文300字 有你真好作文450字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成长的脚步作文 作文集封面图片 团结合作的作文 愉快的一天作文 我的舞台作文 作文批改网 写月亮的作文 熟悉的人作文 植树节作文 描写风景作文 安全作文 考研作文 成功作文 500作文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漫画老师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