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母亲的“老古语”

2020-11-23 02:30:01
相关推荐

文/孟西周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母亲是在95岁那年在睡梦中平平静静去世的。

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母亲也是缠着小脚并且不识字。如果说经历,像母亲她们这一辈人,从过去的纺棉织布、缠足放足、兵荒马乱到解放时的土改、人民公社、改革开放等等,可以说是把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及动荡都浓缩到这几十年给过了。

但经历的复杂并不等于思想丰富,洞明世事母亲她们除了一日三餐逆来顺受外,真的对这个万花筒一般的世界不大了解,遇到别人需要劝勉或自家有不顺心事的时候,就近比拟随手拈来的“老古语说”成了面对人生、坚定信念的一把万能钥匙。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晌午不会常晌午”“忍忍忍,饶饶饶,‘饶’字没有‘忍’字高”“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记得是小时候母亲常常劝勉我的“老古语”。在那些年头,因为“社会关系”问题,我不但被剥夺了推荐上大学、当兵当工人的机会,在村子里也有些自觉低人一等。面对如此处境,情绪自然是非常低落,这时候母亲的这些“老古语”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唯一安慰和精神的支撑。

——这里需要说的是,限于认知水平和善良心性,母亲的这些“老古语”不存在任何怨谁、恨谁的想法和念头,更没有任何“变天”的想法,是老百姓那种纯粹的自我慰藉和精神疗法。但正因为这种不带任何“个人恩怨”的归纳、总结,反倒揭示出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运行规律。提醒人们在处于逆境情况下,最需要的是心平气和地等待与坚持,如果是“钱权在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切莫忘记除了自己的“能干”外,冥冥之中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掌控者你的命运,你的一切。

“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话到嘴边留半句”“能叫人见面不叫话见面”,等等一类“老古语”是母亲教导我们无论什么时候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知晓这“话”的厉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肯定没有把母亲这些话当真,口无遮拦地想说啥就说啥,通过几十年酸甜苦辣亲身体会,确确实实知道了这“说话”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情,大到国与国之间的邦交、生意场上的往来,小到学校老师地一句批评、夫妻之间的闲言碎语,多少矛盾、暴力的引发甚至命运发生逆转还都不是因为“说话”不当而闹出了问题?尤其或因一时得势或因政治需要而说的那些过头话、伤人话,即使千百年后也永远是“发明者”的一种耻辱。

孔子曰:“庙堂之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古之慎言人也’”,孔子又曰:“不学诗,无以言”。“三缄其口”与“不学诗”并不是不是指一个人发音器官出了问题,而是让人知道“说话”里面的学问,“言出似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要说就得先想想清楚,把话说好。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伸手不打笑脸人”“损人家害自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地没赖地,戏没赖戏”“地靠人种戏靠人唱”“猫狗识温存”“光看贼吃饭别看贼挨打”“恶人自有恶人磨”“人是官来(属于)肚子不是官来”“秦椒(辣椒)红了值钱人红(脾气太傲太直)了不值钱”“谁掂刀谁杀人”“人没尽水没份(人不容易知足)”“抬头三尺有青天”“人多是靠(相互依赖)龙多不下雨”“穷家难舍”“慢工出细活”“人敬人大人抬人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等是母亲解释诸多社会现象是常用的“老古语”。

多少年过去了,对照其间社会、人生发生的许多事情,看似云里雾里道理讲了许多,其归根结底也还都是这些直白的“老古语”的不同版本而已。

母亲为了劝勉我们做什么都要尽心尽力,别老是抱怨条件不好,喜欢常说“地没赖地戏没赖戏”这一句“老古语”。想想也是,同样的一块地,耕种者不同,那长出来的庄稼也肯定不一样。那还是国家允许社员每人拥有3分自留地(自留地都是拣最贫瘠、难于管理的分)时,我们队有个姓马的老汉,为了多打一些粮食,拿自己家那一亩多自留地简直像孩子一样对待。每天早上天还不是太亮就起床拾粪往地里送。有人甚至嘲笑说他憋着也要等到了自家的自留地再尿。自留地被重新收回,归集体所有后好几年间,他家自留地里的庄稼都是绿油油的格外茁壮,和左右两边形成鲜明对比。过去的山西、安徽,土地贫瘠民生困顿,但就是这贫瘠的土地,不是照样走出了赫赫有名的晋商和徽商?探究其中的根由,不还是“老古语”里所说的“地靠人种戏靠人唱”?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贫与富的抉择中“人”的主观因素尤其显得重要。

最近从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人性”这东西异常复杂,如果没有监督没有制约人人都容易变坏甚至嗜血的动物。一个实验是选择24人其中12人假设是警察12人假设是犯人,12个假设是警察的人有任意处置犯人的权力。这项实验第6天被紧急叫停,因为“警察”的行为太可怕了。我们中国古时候虽然在人性的“实验”方面有所欠缺,但通过长时期的观察、思考,总结出来的经验一点也不比西方落后,而且语言更加简练、形象,如母亲口中的老古语“谁掂刀谁杀人”——要想呼格吉勒图、聂树斌等冤案不再发生,除了把“权力关进笼子”外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供选择。

母亲不识字,但从她的口中,我知道了、记住了这些“老古语”,铭记、品味其中关于社会、关于人生、关于人性的真知灼见,不但有益身心,也是对母亲的一种最好怀念。

(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赞和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