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原市委副书记安永全的高考 看哭了无数人……

2020-11-23 03:05:01
相关推荐

32:48

这是一个真实的现实的写照,在即将高考的日子里,希望可以帮到莘莘学子!

安永全,男,汉族,1945年8月生,山西省霍州市人。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2000年9月任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

工作经历:

1961年8月霍县搬运公司工人;

1964年9月在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68年12月任霍县矿务局宣传部干事;

1971年1月任省电台驻临汾记者站记者、站长;

1983年10月任乡宁县委副书记、县长;

1987年7月任临汾地委副秘书长;

1988年12月任浮山县委书记;

1993年3月任晋城市副市长;

1995年7月任临汾行署副专员;

2000年6月任运城地委副书记;

2000年9月任中共运城市委副书记;

2003年7月兼任中共运城市委党校校长;

2005年4月任中共运城市政协党组第一副书记,在政协第一届运城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被选举为运城市政协主席;

2006年2月任中共运城市政协党组书记;

2006年5月在政协第二届运城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运城市政协主席;

2010年安永全同志当选为运城市市慈善总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我的高考》

安永全

晚来有闲,到康杰中学高三的文科班看了看就要面对高考的同学们,或者说是备受磨难的孩子们。三十八年前靠自修两次高考之事涌上心头,多少年来我羞于谈这些事,真的发生过吗?不提也罢,但几天下来却又恍恍惚惚神不守舍,终于还是按捺不住把它写了出来。如果这篇并不优秀,当时的心理也不健全,但确是真实的东西,能为一些同学们增加一点勇气,我将是非常高兴的。

我愿把我经历了失败的成功献给你——希望你能用避免了失败的成功回赠我。

没上高中,我也要考大学

我没有上过高中。

我至今都为此感到遗憾。

我于一九六零年在霍县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属于前五名,那一年开学并不考试,而是分配,我自然是要被分配上高中的,但我知道不行——家里的情况不行。

当时我家住在县城,八口人,弟兄六人我为长,父亲是售货员工资三十四元,母亲早就对我说,上完初中就别上啦,不然弟妹们连小学也上不成,能认得钱就行啦……

我总是说不出来话来。

毕业离校的那一天,我把脸贴在霍县中学的匾牌上,泪流满面。

以后,我当过小商贩,小工区装卸工,什么样赚钱就干什么。那时的工作很好找,但学徒工赚钱又很少,我的年龄也不到。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份固定的工作,就是拉人力车,主要是从离城十里路的副食品加工厂给霍县四个副食品店送酱油、醋,活少时就从大沟煤矿拉煤上街卖,一天大概能赚四元。

那年,我十五岁。

当时,霍县的东大街是一条长坡,用砖石和碎石铺的,坑坑洼洼,而第四副食品店又在坡顶上。拉车时,我狠低着头,伸长脖子,腰弓得几乎贴住地面,两手紧抓着辕杆,拼力向前,汗水常把眼睛打湿,前路一片迷茫。到最陡的地段,我简直怀疑自己是否长着腿,不然,怎么麻木得一点感觉都会没有呢?

不管寒暑,不管风雨,我每天都要在这条长坡似的大街头上,展览一两回自己的狼狈。一九六一年的端午节,我多拉了一百斤,在东大街的最陡的地方,由于用力过猛,挣断了肩上的拉绳,脸撞向了地面,开了红花,失控的平车向后骤滑,穿过路边的行人和小摊。遇阻而翻过来,车上拉的酱油和醋满街乱流,惊叫声和责骂声混为一片。

当我终于糊里糊涂地弄清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承受着被撞伤的行人无情的责骂和拳打脚踢,面对着围观的人群中冷淡的目光,看着从脸上抹下的双手鲜血,特别是发现围观的人群里竟然有我初中时的同学,我脆弱的自尊心终于被撕破了,竟横躺在地上号啕大哭!

古云: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好男儿。

但我终于明白了,生活不相信眼泪。

穷,真是太可怕了,太残酷了。

因为穷,你就要忍受痛苦和屈辱;因为穷,一样的胳膊一样的腿,人家能上高中,你就要天天拉平板车。人家能上大学,高中,而你的青春就只能这样被消磨。

大学,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在想象里大学里的一切都放光芒,大学里的人都伟大高尚,前途无量,出来就能当教授、科学家、作家、将军、首长……更别说让全家吃饱穿暖!大学啊,那是我从小如痴如迷、如饥如渴的想往,为什么就和我无缘呢?

什么上帝,什么神仙,什么沉沉大地,什么朗朗苍天,苍天啊!你究竟有没有长眼?

苍天有眼

一九六一年秋天,我给澡堂送煤时,认识了高中学生谢俊杰(现任临纷市文联主席),闲淡中,他说:高考招生简章中有一句话,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后一类对象大概就是指你这号没有上过高中的人,你可以考文科,文科只考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和俄语,不考数理化。

天啊!真是这样吗?我问。

我到教育局再给你问问,他说。

第三天,他拿给我一份去年招生简章,并告诉我教育局肯定的回答,但又告诉我,教育局的人说,没上高中考大学,在霍县可是没有先例。

我惊喜异常,暗暗下决心,我决不能这样活,我要自修考大学,什么先例不先例,我就为什么不能成为先例呢?

阴暗的心灵的天空透出了一丝亮光。

我很快就找齐了文科的全部课目,堆起来像座小山,又把家里放杂物的小房开辟成学习间。我订了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早上六点起床学到八点,吃饭后去干活,下午六点再学习到十二点,除了拉车就是学习,什么都有不干,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一本书一本书地啃,一段一段地念,一道题一道题地攻,一个词一个词地过,雷打不动,军令如山,三年课程两年半学完。

但是,没多久,我就发现,当初实在是意气用事,可谓不以其事,不知其难呀!

最难学的是俄语,我以前就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外语,翻开一看,哎呀!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古怪的字呢?我越看越犯愁,越看越沮丧,好几夜,我就对着天书般的俄语课本在发愣,听着院里的鸡叫声,看着窗外越来越亮,一筹莫展,心情坏到极点,就拿起根棍子,又敲桌子,又打干墙,胡喊乱骂。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外国语言呢?人家苏联高考又不考咱汉语,咱们为什么要考俄语呢?真他娘的!

可是顶什么用呢?我越骂越感到绝望,后来只好到霍中去找我曾经的化学老师,那时他也教俄语。

张老师非常同情我,但又说,外语不是其他课,在家自修根本不可能,可他还是答应利用晚自习后在他家教我,然而去了几次后,我就觉得不行。张老师家四口人,房子很小,母亲卧病在床,爱人上班,孩子上学,第三次去时,他爱人的脸色很不好看,学习中间,他爱人还和他吵起来,使我非常难堪。

我已记不清,我是怎样走出张老师家的,只是觉得怎么也不能来了,谁想张老师又半路上追上我来赔情道歉,弄得我更加尴尬。他又告诉我不如让我上初中的弟弟双全在家教我(那时的霍县中学也开了俄语课),学起来方便一点。根据前几年高考俄语试题的情况,初中俄语知识要占60%的量,如果把初中课程学懂了,能考40分左右,其他四门考得特别好,补上俄语的失分,也许会有机会达到分数线,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是很难很难,不是一般的难。

亲爱的张老师啊!我将永远永远记住你的恩情,在那时,只有你把我当人看,当你的学生看。

以后,我就以我弟弟为俄语之师了,他现学现卖,虽然他水平有限,他的进度也完全制约着我的进度,但比此前有较大的改观。每天早上,我外出拉车前,我在两个胳膊上写五个单词,一边拉车一边念,念一遍俄语再念一遍俄译文,到第二天早晨再复习一遍,对了,擦掉再换十个单词写上,好几次,念着、念着,把车撞到了人身上,好几次过往汽车几乎撞在我身上。我已经顾不了这些了,一定要搬动俄语这座大山,全搬不动,也要搬它一少半。

其他几门课,我除了地理课辅之以画图的方法外,基本上都用中国最传统的学习方法——背课文。背呀背……背呀背……

在家学习的时候背,拉车时边拉边背,平时走路背,吃饭时心里背。有时集中一门背,有时五门课文叉着背,没人时大声背,有人时小声背,能背下去就继续往下背,背不下去就查随身带,再背。新学的要十遍八遍地背,已经背过的也要反复地背,背得人晕头转向,背得人心烦意乱,背得人脑袋好像要爆炸,嘴也快要说不出来话,古今中外,政、史、文、理内容那么多,跨度那么大,一个人的脑袋无非那样点,但要在很有限的时间,装进那么多东西。还要不间断地一门一门、一层一层、一句一句理清楚,背出来那种感觉不亲自经历,绝难想象;而一旦经历,便终身难忘。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花开花落,暑来寒往背书声给我换来一个又一个太阳,又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梦乡。

一九六三年夏天。

我虽然觉得我自学的时间不短,按计划还要学一年,学得很不扎实,很不条理,明显存在着很多的空当,但又觉得还不是一塌糊涂,还是掌握了许多东西,特别是觉得应该体验一下高考的滋味,摸一摸各科试题的深浅。当然又想——也许啊,也许、也许一侥幸会有奇迹出现。

报名遇上大麻烦

那一天,带上居委会的介绍信和招生简章我战战兢兢地到了霍县招生办,我知道本县高三应届的毕业生和复习班的往届学生都是学校统一报名的,而我这种情况,只有我一个,总担心不会很顺当。

进门后,招办的人在打扑克,我恭恭敬敬地每人叫了声老师,把居委会的证明双手交给一个看上去像领导的人,说:“我想报个名”;谁想他看了我一眼,笑了笑,就一下子扔到地上,他问,小伙子你知道什么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我说:你说我是蛤蟆我承认,但我不是癞蛤蟆,我说我是好蛤蟆,谁想他一下子就发了火,大声责问我,好蛤蟆就能吃上天鹅肉吗?蛤蟆就是蛤蟆!他们又去打扑克去了,我站着等呀等,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等他们打完了,我又低声下气地说了不知多少好话,还是没人搭理我,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说,老师,我给你磕个头,求你行行好,给我报上名,让我试一试吧……

在霍县报名、体检领上准考证后,我就去了临汾。当时霍县的考场设在临汾一中,高考前一天我就坐火车到了临汾,我是第一次到临汾,又无亲无故,四处打听才找到考场,我不敢在外面住宿,怕睡过头了误了考试的时间,只好就睡在临汾一中的操场边上。

两天考完,又生气,又悲伤。

有些问题就没学过,只能看着试卷干瞪眼,有些是学得不扎实,影影糊糊知道,却答不上,有些题是时间没有掌握好,本来能答上,但还没有答完就被撤了卷,特别是心理素质不强,有的问题过去明明记得很牢,在考场却怎么也想不起,越想不起就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想不起来。最糟糕的是在考我自认为最强项的语文时,竟把作文题目“当我唱起国际歌的时候”看成“当我唱起国歌的时候”,一字之差,四十五分就全丢啦,至于我费了千辛万苦的俄语,下来和别人一对答案,最多只能得到五分。

唉,第一次高考就这样收场了。

虽然我本来就是把它当作一次试验,但还是使我想起了阿Q。

又想起了蛤蟆。

我终于站在了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第一次失败使我成为了别人的笑料。

第一次高考,引发了我对高考的思考。

高考究竟考什么?

好像通过答卷考文化知识,其实高考在考决心考你对高考的认识,考你是否知道高考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假如你能闯过高考的炼狱对大多数人来讲,才算具备了走向理想的起码条件;考你有没有信心做个有用的人,做个你所羡慕的那种人;考你有没有决心回报爱着你的人,关心着你的人,期盼着你的人,有没有决心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做点事情;贫家的子女有没有决心改变命运,条件优越家的子女有没有决心开辟更美好的人生,决心是成功的母亲。

高考是考能力,考吃苦精神,考自信心,是啊!美好世界,花季少年,却没有了消闲,没有了浪漫,没有了欢唱,看到的就是那些冰冷的公式,单词、试题、还有哪些也许除了应试而毫无用处的东西,它充斥着你,压抑着你,戏弄着你,折磨着你。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不是一年、二年,如果你能一刻也不减弱自己的努力,如果你能不间断,是把苦吃下,把苦嚼烂,把苦消化,能感到这是一种幸福,如果你能冲满自信去面对难关,成功也许并不太难。有人说高考是科举制度的翻版,但过去科举,每年全国只录取几百名举人、二、三十名进士,其中一名状元,一名榜眼,一名探花。而如今,虽然有人说高考是独木桥,但这个独木桥上每年通过的队伍毕竟是几十万、几百万,浩浩荡荡……

高考也是考学习的方法,虽然前人已归纳出不少基本方法,但理性的原则对个体来讲,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世界上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每个人都必须摸索具有个人特色的方法,高考即是战场,战场上就是讲究战术,只有冠军,绝不允许有亚军,亚军那就意味着死亡,正确的战术可以死而后生,正确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高考啊,高考,你可以诅骂它是残酷的,可怕的,沉重的,不公道的,充满弊病的,但在更完美的制度取代它之前,你还是要面对现实,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懒惰、脆弱、得过且过;战胜自己的迟钝、死板,粗枝大叶,以战胜高考来武装自己,武装到每一个细胞,武装到每一分每一秒。

我为自己重新制订了学习计划,调整了外语和其他课的投入比例,只学初中外语,放弃高中外语,以达到45分为目标,以90分的时间和精力使其他四门课均达到85分以上,以强补弱,强项让它更强。

不就是三十几本书?

不就是两千多道题吗?

为了加深记忆,不仅要把记住、背会,而且要能基本写出来,历史课要做到,把课本书放在一边,拿两本稿纸把一个世纪一个世纪、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重大事情,重大人物,重要时间,统统写出,要做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差地写出来,写不下去就查书,再写时就容易记住了。

为了锻炼思维敏捷和临场应变能力,我将各门课的试题,分别写在纸条上,卷成纸捻子,大题是长捻子,小题是短捻子,放在五个小盒子里,每次先摆好闹钟,抽出五道大题,二十道小题,在两个小时做完,而后对照课本阅卷打分。

为了把作文的时间合理化,就自己出了各种体裁和类别的五十道作文题,随时抽出一道练习在50分钟内完成,各种试题都如此反复练习。

我觉得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想尽了能想出的办法,做到了扎扎实实,步步为营,我实在不敢拿我的未来去赌博,去侥幸。

然而,人还是无法预料命运。

一九六四年六月,居民小组通知我上山下乡到西张村,这将意味着我将丧失自修的条件,使考大学成为泡影。我只能改变再学一年,明年再去高考的计划,准备第二次仓促上阵。这时距离高考只有十七天。

我又一次来到县城招办楼,碰见了又是去年那个人,他说县上的报名体检已经结束,地区也只有明天一天时间,看着办吧。

我已经没有了选择。

我赶回家拿了钱,背上书,换了证明,跑到火车站,想坐三点半的车,到临汾报名,到售票口一看,只见贴着一张公告,因介休至灵石区间被洪水冲断,列车暂停,预计两天。

我也被命运激怒了,没有火车还有两条腿,干脆破罐子破摔了,我沿着铁路线一直朝前走,一百五十华里路走了十二个小时,第二天凌晨到达临汾,报名体验结束后,又由临汾沿铁路回霍县,回到家倒头便睡,睡了一天,醒来后,两腿肿得水桶一般,脚底像撕烂的红布片。

我一切都无从顾及了,除了不敢停止拉车,怕大学考不上又丢了饭碗,学得已近乎于疯狂,除了试题,除了答案,像是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世界,没有了月亮,也没有了太阳。

我实施了“头悬梁锥刺骨”的实践。

我不知道战国时的苏秦和西汉的孙致辞当年是如何运用这种办法战胜疲劳的,而我却难以奏效。

当我把头发扎紧,用绳子吊在屋顶上,不一会儿又沉沉入睡,那种程度的疼痛根本就无法战胜昏迷似的疲倦。

锥刺骨吧,锥了,刺不出血,不疼就等于不刺,刺得厉害了,倒是有效,三四个小时再也不会睡着,一边压着出血的地方,一边学习,但刺不上几次,伤口便发生了感染,溃烂。

我想了一个办法。

我想起了我妈。

我妈是个严厉的人,就属于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中二奶奶那种类型的人,记得小时候逃学时被发现,父亲把我吊到树上,拿一根木棍,训斥声和动作虽很大,但棍子落在身上并不疼,于是我们继续逃学,第二次父亲又打我时,我妈在一边看着,并不说话,拿一把钳子在腿上狠一拧,转身就走,我大声一呼,腿上虽没有出血却再也不敢逃学,我最爱我妈,也最怕我妈,一见我妈手里拿着钳子腿就发抖。

我需要我妈的钳子,就把这想法告诉我妈。

我妈问我,不考就不行吗?

我说,不考不行,让我再试一回。

我妈点了点头。

那一夜,我又瞌睡了。当然我猛然被大腿的剧疼唤醒时,看见我妈手里拿着钳子却满脸泪水就再也睡不着了……

在以后的十几天里,我妈就守着我学习,虽然她再也没有用过手里的钳子,但我也没有在学习时再瞌睡过,坚持每天学到凌晨三点。

那一段,是我生命里的极限。

那一段,是我妈对我的再生。

高考终于来到了,考试终于结束了,政、史、文、理我感觉很好,一想到俄语又十分烦恼。我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度日如年,渐渐地听说,霍县中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又听说文科三十七个人只有一个人考上了“山西大学”,就觉得这一次又完了。

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五号,这是我毕生难忘的一天,中午,我正在给家门口附近的商店卸货,忽见邮递员拿着一封信,打听我的名字。那以前,我和外界从没有信件联系,突发的预感使我飞跑过去,接过信,我手颤抖了,好久都不敢去拆,我简直没有勇气去聆听命运对我控制,当我终于咬着牙打开它时,一张高等院校录取通知书出现在我的眼前:安永全同学,你被录取为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请于九月十日前来报到,师院就师院嘛,高兴得简直要疯狂,竟像范进中举一样,在大街上高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我终于站在一个新的地平线上。

虽然,我不知道以后将要走向什么地方。

2001年6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