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阳明:一个读书人的逆袭典范

2020-11-23 04:30:01
相关推荐

王阳明:一个读书人的逆袭典范

原创玉至

台湾阳明山大屯芒花夕阳,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之旅系列图书之《台湾》

我们上学时候,大概都写过《我的理想》的命题作文,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航天员什么的,满是豪情壮志,只是渐渐长大,大多忘怀了,偶尔想起来,不过淡然一笑。《论语》有《侍坐》一章,说的是某一天,孔夫子命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众弟子谈各自的理想,其实也是这类作文题目。

古往今来,对于个人来说,最高也最难的理想恐怕是做圣人。自儒学独尊后,读书人进了学堂,总要朝孔夫子的画像拜上几拜,读圣贤书,仰慕圣贤乃是常事,可是真正立志者,恐怕并不多。因为一般的理想,总还有个标准,有些成功先例,圣人却差不多一无依傍,要凭空凿出一片天地的。

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是少数的几位成功者之一。

王阳明是思想家中的异数。他曾受命前往长期暴乱的南赣地区,采取灵活办法,将大小暴动一一平定,又订立乡约,移风易俗,被“远近惊为神”;得知宁王朱宸濠叛乱消息后,沉着冷静,以少数兵力,施奇计,拼勇力,力破叛军,一场惊天大祸被迅速弭息;晚年出征广西,攻心为上,思恩、田州之乱不战而平。因赫赫战功,受封新建伯,隆庆元年(1567),被追赠为新建侯,万历十二年(1584),从祀孔庙,取得了文臣的最高荣耀。清人修《明史》,对他激赞不已:“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其实,不但在明代,纵观东西方数千年历史,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也极为罕见。

王阳明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思想密不可分。作为心学大师,他对于人心,有深刻的洞察,又强调知行合一,其事功正是其实践的反映。他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虽屡立战功,但却更关注思想和教化的巨大作用。即便在戎马倥偬之际,也不忘广收徒众,希望求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学于天下”,以救“斯民之陷溺”。

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谓之三不朽。时间流逝,当年的赫赫功德早已消散,但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传习录》便是集中反映王阳明思想的著作,由其弟子根据各自记录受教内容加上一些书信汇编而成。正德十三年(1518),门人薛侃初次刊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此版经过王阳明亲自审阅,与同年刊刻的《古本大学》为王阳明生前公开刊行的重要著作。嘉靖三年(1524),门人南大吉命人在浙江续刻,加上了《论学书》九篇。嘉靖三十四年(1555),门人钱德洪再次续刻,增收了王阳明遗言,并于第二年将之前刻本合并刊刻,分为上中下三卷,《传习录》最终定型。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在浙江刻录《王文成公全书》时,在钱德洪刻本基础上,加以修订,成为后世通行定本。“传习”二字,出自《论语》“传不习乎”,隐隐可见王氏学派追慕孔门的理想。

在王阳明授徒期间,已有不少弟子暗自记录。王阳明听说后,不大赞同,认为自己的教导言论,与古圣贤一样,都是因事而发,对症而下药的。倘贸然汇集,旁人不知前后根由,难免误解本意。所以,他虽长于文学,却少有著作留世。要了解孔子思想,必读《论语》;要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也一定要这本被称为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的《传习录》。

笔者有幸参与编校的《传习录》版本,至今已重印20次

《传习录》内容丰富,其中有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对人生哲理的剖析,也有师生精彩的对答和巧妙的比喻。概括来说,本书主要围绕三个基本论点而展开:

一、心即理。关于人的主观意识与世界的关系,早期儒家一直很关注,比如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荀子提出“天人合一”,但不成系统。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强大的逻辑理论体系给儒学以很大的冲击。面对这种挑战,宋人提出“理”的概念,用以指代宇宙秩序与法则。二程、张载、朱熹一派认为要从研究具体的万物开始,达到领悟最高的“理”,所谓“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张载《张子语录》)。而南宋陆九渊则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道未有外乎其心者”。王阳明主张“心即性,性即理”,反对将二者割裂而论,正是由陆九渊心学发展而来。

王阳明年轻时,曾拜谒过明初大儒吴与粥的弟子娄谅,一心遵照格物致知的理论,以成圣人。中举后,遍求朱熹著作,端坐省言,并亲自实践,盯着竹子,要悟出其道理,却发现行不通。

正德三年(1508),被贬至偏僻的贵州龙场后,王阳明得以有机会深入思索这一重要问题。终于在一天夜里,他恍然大悟,想通了格物致知的道理,不在于向外索求事理,而要反诸内心。由此而提出心即理、天理不外乎人心、心外无物等观点。于是,长久的焦虑与困惑一扫而空,心中一片澄明,其境界也由此而升华,史称“龙场悟道”。

要知道,程朱理学至明代,已流行数百年,且是官学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他的学生徐爱回忆说:“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

心外无物的提法,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在当时更不容易为人接受,记得中学《思想政治》课本上举过例子,说王阳明和朋友同游南镇时,朋友指着岩石中的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课本上借此批评唯心主义理论,世界明明是存在的好吗?你看不到花,花就不存在吗?哈哈,太荒谬了吧!

回到原文语境,此处其实是讲修行。我们没有看到花时,花儿的存在与我们无关,当我们看见花时,花儿就与我们的心有了关联。

由此可见,所谓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提法,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探究人与外界的关系,并不是说离了人心,宇宙就不存在,而是说脱离了人的心灵之外的事物对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和禅宗有点类似是吗?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阳明心学与《坛经》吻合处很多。

不奇怪,王阳明本来就钻研过好久佛、道两家的理论。

还有个问题,既然心即理,是不是除自己内心外,别的事情都不必关心呢?也不是。

再举个例子,《论语》中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都要问别人。孔子既是圣人,应该无所不知,为何还要每事问呢?朱熹等学者解释说,这是孔子极为恭敬谨慎的表现。王阳明认为,此解释不通。他认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像“礼乐名物”等细节知识,孔子不可能也不必要都知晓,不懂了就问,也是天理所在,即为格物。换言之,所谓圣人,是通晓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最基本的规律的人;我们修炼心性,追慕先贤,也正为此。至于具体细节知识信息,有需要时当然也要了解,但不必事事了解,否则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信息的汪洋大海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是知行合一。这是承接上述“心即理”的观点而来。在龙场时,王阳明已有类似思想,不过当时人们还不易接受。当时通行的提法是内知外行、先知后行。王阳明认为认知和行为不可割裂,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或者说其实二者是一回事。比如我们称赞某人懂得孝顺父母,懂得敬重兄长,那一定是此人已做了孝顺父母与敬重兄长的事情。要了解寒冷、疼痛,一定是经历了寒冷和疼痛。所以他认为“格物致知”一语,“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了知识,但一实践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其实还是认识程度不足的缘故。

中年的王阳明,常年忙于处理各类政务、军务、教务,深知实践对于认知的重要性,要在事情上磨练心志,反对“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他反复强调,致知要在实事上格,“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中记载,王阳明曾有位属下,经常听其讲学,说心学好是好,只是自己忙于处理簿书讼狱等琐碎工作,没办法照做。王阳明听说后说:“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处理官司,心无偏私,不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了。“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致良知。这是王阳明晚年对心学理论的最集中概括,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所在,是达到知行合一的关键功夫。明代文学家袁中道赞扬说:“自东越揭良知,以开天下学者,若披云见日矣。”王阳明对此也甚为自得,认为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是人人皆有的。良知本是光明的,“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致良知就是通过个人的不断修养,去除心灵的遮蔽,发现并回归本心,从而合乎天理。

王阳明对良知的定义,还不限于人类。他认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天地万物和人类是一体的,“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这是“心外无物”的观点阐发,由此而打通了心物之间的隔阂。

既然良知人人皆有,那么通过修行,去体认固有的良知,“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见满街人都是圣人”也是常事,人人皆有成圣贤的可能。

嘉靖七年(1529),王阳明先生病逝于江西,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淡淡地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平静恬然,一派圣人气象。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贵州龙场内的悬挂的今人所书阳明遗言

与一切伟大的思想类似,阳明心学也经历多次禁止、流行、俗滥,再被禁,再流行而又再俗滥的循环过程。

当下,关于王阳明及其《传习录》的各种注译、解读版本大量涌现,不论出于何种心态,也不管阐发是否偏颇,人们愿意谈论这五百年前的思想,正表明其时代价值之所在。

原创玉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