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编辑手记|“好的学术著作不轻言褒贬 更不刻意作翻案文章”

2020-11-23 07:40:02
相关推荐

《国学与王朝:罗振玉大传》是我担任责编后编辑出版的一部大书,从传记文学的角度讲,罗振玉这样的大学问家,纵横晚清民国年间的政学两界,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本就值得为其立传;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位从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极具标本意义的人物,研究罗振玉对了解中国近代学术、政治发展历程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能见证本书的出版,并深度介入本书的编辑校订,是一件十分难得且荣幸的事。

写这本书准备了几十年

罗振玉和王国维很难分开谈论,他们的学问被称为罗、王二家之学,学术界公认没有罗振玉就没有王国维。辛亥革命前,罗振玉曾资助王国维赴日留学,辛亥革命后,他们二人又一起东渡扶桑,做清朝的海外孤臣。他们亦师亦友,又是儿女亲家,王国维死后,罗振玉帮助料理了王国维的后事,向溥仪转呈“遗折”,讨来了“忠悫”的谥号。与此同时,罗振玉和王国维关系又十分微妙,不少人认为王国维之死与罗振玉有莫大的关系。罗振玉和王国维同为国学大师,无论是二人学问思想上的交流碰撞,还是日常琐事中的交结往来,人们对此的兴趣从未因为时间而衰退过。

罗振玉陈鸿祥先生是著名的王国维、罗振玉研究专家,三十年以前他起意撰写一部反映罗、王交往的著作,然而深入之后发现二人之学浩大如海,难窥涯涘,很难在当时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他决定从王国维研究入手,由王而罗,最终完成大作。2007年《王国维全传》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因考订翔实、研究细致,甫一出版,就被视为王国维传的权威之作。而在那之前,他的《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也很见功力,深受学界好评。在钻研王国维时,他细心搜集罗振玉的研究材料,像《永丰乡人行年录》《洹洛访古游记》《五十日梦痕录》这类专著资料必定要一网打尽,另外罗振玉早年在上海所办的《农学报》,陈先生竟然也全部搜罗了来,至于他所获取的罗振玉和友朋宾客间的往来书信,那就更多了。从开始搜罗到动笔写作,资料积累了近二十年。陈先生写罗振玉传还有一个常人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他同罗振玉的后人关系非比寻常。罗振玉的长孙罗继祖同陈先生是好友,罗先生在吉林大学执教,陈先生在南京寓庐治学,两人书信往来不知有几多,信中谈的不仅仅有学问的问题,还有一些家常琐事。罗继祖18岁就协助祖父罗振玉作《朱笥河年谱》,他和祖父有直接的接触,因此他的口述资料,价值之高是毋庸多言的。罗振玉的侄女罗守巽生前长住南京,陈先生得闻这一消息后,经常上门讨教,由此结下深厚的情谊,发展至后来,老人竟想认陈先生的女儿为女儿,临终前又将珍贵手稿交给了陈先生,陈先生细心整理,不少资料也用到了《国学与王朝:罗振玉大传》的写作中,这是另一段佳话了。

《国学与王朝:罗振玉大传》罗振玉传,从开笔到终稿,耗时8年;从交稿到出版,耗时两年。从起意算起,到现在则整整过去了30年。“写这本书准备了几十年。”陈先生所言不虚。十年磨一剑已经十分了不得了,而陈先生竟磨了30年!“到时候要麻烦你到医院来”

陈先生生于1937年,今年已83岁。他的住所在南京龙江,距离出版社所在的玄武门还有些距离,考虑先生高龄,每次校改后的清样都是我拎着送到府上。初到陈先生家,是出版社的前辈王宏波先生引见的,他知道我本科时代就深受敦煌学的熏陶,罗振玉的研究里就有敦煌学的内容,他觉得我是合适的人选。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先生的判断是对的,我同陈先生交往十分顺畅愉快。在编辑稿子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问题需要请教陈先生,比如我对罗振玉收藏的金石拓片感兴趣,会和他探讨拓片的下落;又比如我对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各本真伪存疑,就和他谈论罗振玉日记和书信中的有关内容,谈论罗振玉在日本售卖字画的往事。陈先生很爱护后学,知无不言。能和这样一位专家近距离接触探讨学问,获得的满足感难以言表。2020年春天陈先生将日本藏《王忠悫公遗墨》线装影印本转赠于我,里面夹着一张颇为雅致的便笺,上有行草书墨迹两行:“鸿祥先生惠存,丁酉仲夏王亮敬奉。”王亮是王国维曾孙,复旦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专家。足见此书的珍贵了。

一年多以来,去陈先生家的次数已多到记不清,多数的时候他身体看起来都很好,但这只是看起来的那种好。去年陈先生因肺部有恙数度住院,情况好转后就回到家里静养,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家里购置了一台家用呼吸机。陈夫人已经过世,家里多半都是先生一人,他是读书爱书之人,一辈子潜心治学,客厅沙发旁边有一张褪了色的小书桌,这部70多万字的稿子就是在那张书桌上一笔一划诞生的。学问是从寂寞中来的,到了他家里就会明白为什么陈先生虽不在大学教书,却能够写出这么多让学术界震动的著作来。

去年年底,陈先生遵医嘱又要到医院住院,去之前他打电话跟我说:“我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编稿子遇到什么问题,要麻烦你到医院来了,我的房间号是……”他生怕我没听清,又说了好几遍。陈先生对罗振玉传的出版很是关心,心心念念都围绕着这本书,为了写书,从身体好写到不好,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全都在里面了。

好的学术著作不轻言褒贬,更不刻意作翻案文章

有人说谈罗振玉,写罗振玉传,除了传主的学问精深,没有一定的水准很难写好以外,还有一点就是视角不好把握。这一问题在任何人物传记中可能都存在,过于褒扬会近乎谄媚,过度贬低则又近乎轻狂。陈先生写罗振玉,是下了真功夫的,他对罗振玉的了解程度在当今学界少有人能出其右。比如谈到王国维之死,学界多认为王国维上奏溥仪的“遗折”是罗振玉伪造的,伪造的原因是罗、王为儿女亲家,出于姻亲关系,罗振玉要为王国维营造一个殉清的光辉形象。很显然在这个叙述中,罗振玉是圆滑的、世俗的。然而在陈先生的研究中,却并不仅仅如此,他认为罗振玉替王国维上奏的那封“遗折”是罗氏自我心境的表白,他把自己殉清未成的所有惭愧都写进了那封奏折,他对王国维之死怀有愧疚,事后编纂出版王国维的遗著也是这种心绪的展现。

罗振玉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一方面,他先大清,而后民国,之后又投身溥仪的伪满洲国,这是他人生的污点。另一方面,他精通国学,在甲骨文研究、敦煌研究、简牍研究等艰深学问上成就斐然,是近代学术史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座高峰。这是他值得称道的地方。作为研究者,陈先生作传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姿态,一份材料一句话,言必有据。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适合评价陈先生所做的工作:“好的学术著作不轻言褒贬,更不刻意作翻案文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片段 我美丽因为我坚强作文 那一次我真高兴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踢足球 锲而不舍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可爱的弟弟 一个拥抱作文400字 老师生病坚持上课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写事 综合素质作文立意 这是我的作文 四级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留点回忆给自己作文 写爱的作文450字 三年级课余活动作文 勤劳的人作文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与父母相处的英语作文 六年级上一单元作文 英语名片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题目 什么也是我的老师作文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 难忘的时刻作文 暖作文800字 开学的作文700字 我是向日葵作文 去天津旅游的作文 开学了作文200 关于雨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