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真的“吃”对了吗?关于食品安全的这些权威说法你该知道!

2020-11-23 09:15:01
相关推荐

普洱茶致癌、咸鱼不能吃了、喝王老吉能延寿……

当看到这些新闻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也给许多消费者带来了不小影响。但细想一下,这些关于食品安全的传言是虚假炒作,还是因为自己缺少食品科学知识导致的片面理解?

2017年关于食品安全最火的10个问题都是啥?来听听专家的权威解析吧↓↓

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继续稳中向好,但出现在网络上的各种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传言、谣言不仅对行业、企业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

1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协办的“2017年度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举行。在对2017年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上,选取了去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请食品领域的专家进行严谨、专业与权威的解析。

1普洱茶会致癌吗?

2017年8月一篇“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再次引发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关注,文章认为,普洱茶中有各种霉菌,其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黄曲霉毒素。随后,多位业内专家针对该事件予以辟谣。事实上,有关普洱茶致癌的新闻在2012年就引发激烈的争辩。而再次针对普洱茶是否致癌问题的质疑,又引发消费者的新一轮担忧。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宗懋表示,黄曲霉菌喜欢在含有一定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物质中生长繁殖,并形成毒素,而普洱茶是一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低的农产品,普洱茶的生产过程不利于黄曲霉菌的繁殖和毒素产生。同时,茶叶里的成份,比如茶多酚,对黄曲霉菌还有抑制作用。不过,陈宗懋也建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确保规范,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时间放长一些反而好。但是,在储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保持干燥,茶叶本身不能放在潮湿的环境下,但是很多地方环境不好,因此黄曲霉素有可能生长。

2保健品真的是“万能药”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类保健养生节目的盛行,人们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保健食品行业一度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全国多地老年人被保健品“忽悠”的消息不断被曝光,有消费者因迷信保健品而延误病情,甚至丧命,也触动网民的神经。根据新的食品安全法,食品允许声称功能的只有保健食品,而现在保健食品行业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现象久成顽疾;虚假宣传、违规声称现象屡禁不止。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食品安全问题,欺诈性营销是目前危害最大的主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蓓薇表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药物、个别企业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夸大宣传,老年人群为主要受害群体、少数媒体成为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平台。朱蓓薇建议,应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进一步加大对保健食品的科技投入,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科普宣传,让消费者知道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并无治疗疾病的功效,并有适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条件的限制。此外,应对那些长期进行违法夸大宣传的媒体,应当有考核并加大追责力度。

3“网红食品”安全吗?

2017年8月,因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广东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对一款名为“咔哇潮饮”的网红饮料进行了查处。无独有偶,被追捧的当红餐饮品牌“一笼小确幸”,也因食品安全问题,其在上海的店面全部停止营业,并从各大餐饮平台上消失。8月15日,国家食药总局官网公布,“三只松鼠”于2017年1月22日生产的开心果(225g/袋)被检出霉菌超标,其检出值为70 CFU/g,超出国家标准1.8倍。对于“网红食品”的安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凯表示,“网红餐饮”在营销、外形、口味等方面花样不断翻新,适应了餐饮行业热点快速转换的特点。但有些“网红食品”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游离于现有监管体系之外,容易滋生欺诈、传销和食品安全问题。钟凯认为,对“网红食品”的监管手段应当创新,落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强化社会治理,对大案要案从重从速处理,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打擦边球行为进行警告。打击违法关键在疏而不漏,而不是加重惩罚。“网红食品”不应成为创新的制约,但食品安全的底线不能放松。

4乳品真的卫生吗?

据外媒报道,因疑受到沙门氏菌污染,法国政府于2017年12月10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召回法国婴儿奶粉制造商兰特黎斯公司(Lactalis)生产的婴儿奶粉。法国卫生部门表示,2017年12月初以来该国已有26名婴儿因喝下该公司生产的奶粉而生病。随后,紧急召回问题奶粉近7000吨,召回涉及国家包括英国、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苏丹等。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在谈到2017年“法国奶粉因沙门氏菌感染召回”事件时表示,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引起多种动物感染。陈颖认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以降低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同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培训;加强生产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及其他肠杆菌科微生物的风险监测,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吃咸鱼影响健康吗?

2017年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发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列表。其中,被沿海省份喜食的中式咸鱼位列1类致癌物清单中。此外,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含酒精饮料、槟榔果、家庭烧煤室内排放、二手烟草烟雾等都在名单之中。该名单一经发布,引发广泛传播,人们对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致癌等级高低与致癌能力强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产生疑惑,咸鱼还能否正常食用?成为关注焦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表示,1类致癌物,只是表明有充足的基于人群流行病学证据或足够的机制性证据。但证据强度与致癌能力不存在必然联系,“致癌物等级”只是表达对于人致癌证据的确凿程度,跟致癌风险的大小无关。同时,还要认识到量效关系的影响,咸鱼虽然是1类致癌物,在人们食用频次、每次食用的量都很有限时仍然不失为一个美食,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吃咸鱼和患癌症划上等号。

6喝白酒真的能抗癌吗?

2017年11月初,在“中国传统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一项中国白酒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表示“首次在国际上检测并鉴定了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然而,这一内容被关注的焦点由最初对活动本身的报道,到“白酒中发现脂肽类活性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进而演绎为“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喝两口了”。该文章一经推送,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引发热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表示,白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有的酒含少量的糖、肽或氨基酸,还含有其他非营养化学成分。乙醇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适量饮酒有精神兴奋作用,产生愉悦感。但过量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带来危害。地衣素是一种非挥发性的大分子脂肽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功能。但在白酒中发现地衣素不等同于白酒就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功能,也不能得出“在白酒中发现活性成分,所以饮酒有益健康”的逻辑推理。马冠生建议,科技工作者在发表科学研究成果时,要基于证据、尊重事实,切忌过度解读和推断。企业应加强科研投入,尊重科学和事实,不急功近利,不进行夸大、虚假宣传,建立成熟的品牌发布体系,以科研成果为依托,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媒体在报道时应遵从客观、公正、严谨的原则,尤其是对科学问题的报道,应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发挥正确引导而不是误导作用。

7“无矾油条”含铝还能吃吗?

2017年12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在其对上海市油条进行消费体察过程中,发现部分餐饮机构所制作、售卖的油条产品存在铝超标的情况。根据报道,上海市成山路一家网红餐饮店油条铝超标9倍。那么“无矾油条”究竟应不应该有铝残留,检测出的铝残留是不是都归结为非法添加以及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等问题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表示,“无矾油条”不等于无铝油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含铝食品添加剂(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又名钾明矾、铵明矾)可以在油条等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但要求铝的残留量≤100 mg(干样品,以铝计)。 国内外对含铝食品添加剂有充分的研究,并对其使用范围、使用量及残留量均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只要食品中铝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谭斌认为,在该报道中,共抽检26个样品,只有一个样品铝残留量超标9倍,这些样品中铝残留的可能来源,除了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可能来源于食物中天然存在的铝。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认识膳食中铝的摄入风险,通过平衡膳食控制含铝食品的过量摄入。企业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规,严禁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8喝王老吉能延寿?

2017年12月6日,在《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广药集团负责人宣布,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此番言论一出,便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质疑。王老吉凉茶的品牌持有方—广药集团当天发文回应称,这一结论是通过对576只大鼠样本为期两年的安全性实验中得出的。实验发现,王老吉凉茶实验组的大鼠存活率优于对照组,显示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可延长动物寿命。而早在2013年6月王老吉就曾公布“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可延长动物寿命”的结论。对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表示,对于“延长寿命”这一说法既无科学依据,更不是国家“863”研究计划的研究成果。报道中所提到研究项目是通过大鼠实验进行观测,而由于大鼠与人属于不同物种,在大鼠试验中取得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人体。孙宝国强调,试验的性质和目的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而不是功能评价;试验没有得出延寿的结论,纯系企业的有意商业炒作。他建议,企业不应对科研成果随意加工、肆意宣传。消费者不要相信单纯依靠吃喝就能长寿的谣言,而更应该关注如何去提高生命质量。

9网络餐饮监管效果怎么样?

近年来,网络餐饮的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餐盒的环保问题、派送员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和入网商家暴露出的后厨问题等。2017年12月底,为了进一步要求国内各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能够明确责任,落实好即将实施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约谈了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点评等国内主要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负责人。该《办法》对“入网商家要有实体店 线上线下需同质”等一系列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网络餐饮快速发展面临三大挑战,即入网商家资质与餐食偷工减料问题,考验网络平台的管理智慧;外卖餐盒、配送箱的环保、安全问题,是必须跨越的门槛;对派送员安全送餐的教育与培训,决定行业的社会影响。网络餐饮的特点是在快捷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餐食。冯恩援认为, 消费者是网络餐饮服务的参与者,也是食品安全的最终感知者和受益者。他建议,消费者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发现的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和隐患,应积极监督、投诉举报。此外,监管部门和平台应对违规商家,建立分级与黑名单制,严重违规的应永久不再进入平台。

10“挂面可燃”是因为添加了塑料?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挂面可燃的报道时有发生,并将“挂面可燃”的原因归结为“添加了塑料”等非法物质,或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效仿,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能够被点燃的食品还能不能正常食用?其实有关挂面可燃的谣言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却时常被冷饭热炒,以讹传讹,引发恐慌,成为动摇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的经典谣言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沈群表示,面条在被火加热的情况下,面条中的少量水分会迅速蒸发,就很容易燃烧。面条能燃烧,不能判断是否含有添加剂,更不能成为有毒有害的依据。

沈群认为: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对企业、产业的发展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她建议,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热点的舆情监测,防范和治理网络谣言。

对违反规定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行业组织、科技界以及媒体等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增强消费者自身识谣、辨谣能力,破除这种低端、可笑的食品安全谣言,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关注食品安全!

远离谣言!

其他人都在看

中国人形象在老外眼里能打几分?调查结果来了!

是不是都该换购电动汽车了?请先算清这三笔账!

天然气价格回落,“气荒”解决了?

还在从海外抢购电饭煲?你已经out了!

编辑 / 张苇杭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吉蕾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寒冷的一天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生日 名人写人的作文 作文谢谢你我的妈妈 观察作文800字 关于地球污染的作文 高中万能英语作文模板 关于调查的英语作文 特写作文怎么写 听歌有感作文 三百字左右的作文 校园里的雨作文 中国高铁作文 家乡的竹林作文 假期生活作文450字 真诚的道歉作文 三年级关于关爱的作文 随遇而安的作文素材 描写陀螺的作文 我不再胆怯作文 以笑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制作飞机模型作文 鬼屋探险作文 关于写朋友的英语作文 民宿作文 成长经历作文600字 稻草定律作文8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六年级 我最喜欢的地方作文450字 遵守纪律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