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钱钟书的两个父亲:一个很厉害 还有一个也很厉害

2020-11-23 09:50:01
相关推荐

钱钟书从小就有两个父亲,一个很厉害,还有一个也很厉害。

钱钟书被誉为“文化昆仑”,既是学贯中西、考证严谨的大学者,又是充满灵气、诙谐有趣的大作家,可谓才华横溢,备受世人推崇。他之所以能学术、文学皆臻顶峰,追根溯源,与他两位父亲厉害而又截然不同的教育和影响有关。

01 慈爱而又很厉害的父亲钱基成

钱钟书生于1910年11月21日。那时,他的大伯父钱基成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钱钟书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伯父。过继当晚,心情大好的钱基成冒着大雨,赶到乡下为钱钟书请奶妈。

钱基成,字子兰,晚清时期的附贡生,虽没什么名气,但出身书香世家,也是有志于学问之人。他重视家族文化,曾秉承父志,“犯霜露,触严寒,周咨博访,无滥无遗”,最终修成《堠山钱氏宗谱》一书。他兴趣广泛,曾开风气之先,研究重力之学;还旁通医药学,兼治风水家言。他对钱钟书非常疼爱,而且抱有很大的希望。

钱钟书从4岁开始,就由伯父钱基成他认字。但伯父却对钱钟书过于溺爱,加上在钱钟书6岁时,进入秦氏小学读书不到半年,因为生了一场病,钱基成就让他待在家里,不再去学堂了。

后来,伯父担心钱钟书的前途命运,又送到私塾去读书,但一段时间后,又嫌不方便,就干脆自己教钱钟书读书。

由于钱基成溺爱钱钟书,对他采取的是放羊式教育。每天下午的授课只是做做样子,上午由是带着他上茶馆、听说书、尝小吃。每次走过街头书摊,钱钟书就迈不开脚步。钱基成知道他想看书,就买来一个大烧饼给他,然后再丢一点钱给他,钱钟书就坐在书摊边一边啃烧饼一边看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把书摊上的所有小说看了个遍。钱基成这个父亲不怎么管钱钟书看书,他做得最多的事,还是领着他到处去吃。

除了让钱钟书自己在书摊看书外,大多时候,钱基成还会花两个铜板,到小书铺子租一本小说给钱钟书看,钱钟书因此又入迷地读了《说唐》《济公传》等等当时看来不登大雅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尤其让钱钟书向往。钱钟书曾自取别号“项昂之”,以“项”代表“项羽”,以“昂之”代表他想象中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每当看过小说后,钱钟书还会手舞足蹈地向弟弟们演说他看过的内容,并对各种兵器的斤两记得烂熟。这样自由的发展,无疑对钱钟书的成长很有好处,尤其钱钟书在文学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启蒙。钱钟书幼时“天真烂漫”“痴气盎然”等性情,也与钱基成十分相似。

不过,与大伯父在一起的几年,钱钟书虽然开心,但也逐渐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睡的坏毛病。

钱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的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耽误些功课,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无规律。这让钱钟书的生父钱基博很生气,但又不能当着兄长的面发火。

钱基博夫妇

02 严厉而又很厉害的父亲钱基博

钱钟书9岁的时候,“兹父”钱基成病逝,钱钟书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由生父钱基博教养。

很快,钱基博就发现了钱钟书有许多不良习惯,由于大伯的“溺爱”,钱钟书染上了晚起晚睡、贪吃贪睡的坏毛病,而且因钱钟书经常跟大伯去伯母的娘家玩,钱钟书的生活无规律,还有半夜加餐的毛病。为此,严父钱基博很是生气,对钱钟书更是严加管教。

8岁的钱钟书很是怕父亲,与父亲也有了很深的隔阂。虽然日日同进同出,但两人不亲近,也不讲话。除了每学期的学费和饭费,他几乎不向父亲伸手要钱。有时候,学期中间要买课本,因为手头没钱,他就不买,上课只是听讲。

因为之前看小说太多,钱钟书把眼睛看坏了,又坐在后排,根本看不见黑板上的字。老师一堂课讲了什么,他基本上一无所知。要买练习簿做作业他也不买,而是将家中的毛边纸订成册当本子写字。因为没有性格,写出来的字永远歪歪斜斜。他也不买笔,而是自己动手用竹子做成笔蘸着墨水写字,常常滴下一大摊墨水,把字和纸都弄得一塌糊涂。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父亲对钱钟书的管教越来越严,在学业上还亲自规划和布置,不仅让钱钟书系统地读古文名篇,而且还教他如何作文。为了让钟书戒掉“胡说八道”的毛病,钱基博在钱钟书10岁时为他改字为“默存”,希望他多一些沉默。没有了慈父护着,钱钟书在严父面前倒也规矩,再加上严父常在外地,钱钟书很多时候都在学校,父子间倒也相安无事。

时间就一天天过去,父亲对他的管教越来越严,他慢慢改掉了坏习气,恢复了聪明的小学霸模样,一路考取了江南最好的小学、中学。

03 严父钱基博痛打钱钟书

钱钟书15岁那年,父亲钱基博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

父亲北上,母亲慈爱,钱钟书又不专心读书了,他将宝贵的时间用于读“闲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1926年的暑假,钱基博从清华大学返回家,发现儿子老毛病又犯了,当即从霁红花瓶里抽出鸡毛掸子,将他痛打了一顿。钱钟钟书这时候已经长大了,他下意识地挥手去抵挡,钱基博将鸡毛掸子重重地打在他的胳膊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只好逃出门去。钱基博不好意思再追到街上打他,站在室内干生气。

就是父亲的这次痛打,对钱钟书起了作用,他将放飞的心完全收了回来,开始起早贪黑地读书。钱基博为他安排自修科目,指导他学习《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古文选本,为他日后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他学习父亲的文风写文章,钱基博很是喜欢。

后来,钱钟书在无锡辅仁中学读书时,渐渐展露了其文学才情,他不按父亲教给他的作文方法,而是别出心裁,在古文中镶入骈词俪句,翻新出奇,且辞藻华美,令人惊喜。平时,在生活中他也是出口成章,举止斯文,俨然一副小学者派头。

中学毕业后,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钱基博要求他每星期给父亲写一封信。因为长久替父代笔,钱钟博没事就拿出信来看,然后将每年的书信装订成册,亲手贴标签:《先儿家书1》《先儿家书2》《先儿家书3》……但钱钟书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一直到父亲1957年去世时他才发现,非常感动。

1933年夏天,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本来计划去外国留学,但因为《国外留规程》要求毕业生在国内服务两年,钱基博安排民钱钟书来到他任教的光华大学教书,父子首次成了同事。

钱钟书知识渊博,在光华授课幽默风趣,很快在学生间引起轰动。钱基博的课本来就讲得好,现在他儿子一亮相便引人注目,父子俩随即成为光华大学的热点人物。当时的《光华大学》半月刊上有人写文章这样描述他们父子:“父子俩在学校读书讲学,相互竞赛,一时传为美谈。入夜,二人的书房灯火相映,读书琅琅,长明不熄,引得夜归人驻足观叹。”

大家好,我是夜读:读书写作、谈古论今;有情有义,有料有人生!喜欢,请关注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400字写事 希望作文 作文传统节日300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家乡 快乐的元旦作文200字 关于法治的作文 一篇写人的作文500字 描写狗的作文450字 我的小院作文300字 礼物作文初中 英语作文短语 绿色文化作文 中考总结作文 英语评论性作文怎么写 考后反思800字作文 朋友给我带来快乐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季节作文 小学二年级写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同学特点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篮球训练的作文 小狗的作文三年级 乡情700字作文 关于抽烟的作文 想象作文ppt 作文愉快的一天 课间十分钟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