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伏尔泰传记之理性人格

2020-11-23 10:55:01
相关推荐

1746年,33岁的狄德罗已经因为发表无情攻击基督教的处女作《哲学思想录》而蜚声文坛. 书很快就被高等法院下令禁止并模拟焚烧.1749年,他又发表了被认为是公开宣扬无神论的著作《供明眼人读的盲人书简》。

不幸的故事总是反复上演. 如果说头一本书的发表已使卫道士们焦虑不安地在注视这位年轻哲学家的理性干预,第二次,他就在劫难逃了.他被卫道士们“以国王的名义”关进监狱,步了伏尔泰后尘,去尝铁窗之苦了.好在时间不算长,没有影响更重要的工作.编纂百科全书的准备工作是1746年开始的.狄德罗与另一位杰出的年轻学者达朗贝尔共同主持这项艰巨工作. 一开始就团结了卢梭、霍尔巴赫作撰稿人,后来又陆续吸引了哲学家孟德斯鸠、经济学家杜尔哥、作家马蒙泰尔、财政学家内克等众多的杰出思想家,形成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于1751—172年间出版28卷,176—1780年间又断断续续出版7卷,总共35卷.《百科全书》不仅是当时一切学术活动中各种新思想代表人物的陈列柜和批判旧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伟大喉舌,而且是一批优秀作家团结在一起着手在一整套著作中去设计一个新世界的尝试.头10卷刚一出版就引起巨大的反响,赞誉与声讨蜂拥而至.《百科全书》影响之大、声誉之高,以至于在巴黎几乎每个贵妇人的梳妆台上都摆有一部《百科全书》。

但这并不妨碍当局把它和它的撰稿人置于搜索、追逐和迫害之下. 实际上,当它的内容介绍广告单刚一发出,教会人士就从中嗅出一种亵渎宗教的气息、一种怀疑主义和自由探讨的气息. 这倒一点不假. 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宣布,在《百科全书》中,人就像在宇宙中一样,占有中心和起点的位置. 可上帝在《百科全书》中占何位置,他只字不提.至于百科全书的宗旨,狄德罗是这样写的:“百科全书的宗旨是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要以知识驱散愚昧的宣言. 针对各种顶着神圣光环的偏见,针对那些舞文弄墨、专为这类偏见作论证献颂词,在愚弄人们上起了极坏作用的伪文人,狄德罗写道:”每当一种民族偏见以值得人们尊崇的面目出现,就有文章要对之毕恭毕敬地加以陈述,附以种种溢美之词和貌似有理的宏论. 但这种泥塑楼阁应予摧毁,无益之粪土应予抛弃,代以与之相反、以坚实原则为基础的真理的论说.此类破除迷信的办法,对具有正确思想的人能及时发挥作用,而对各种人的思想也必能潜移默化,不致招引纷扰.“

这一段写在“百科全书”一词下的话,阐述了百科全书的设计思想.这个设计思想更加明白无误地表明百科全书的主要任务是伸张人类理性,因而是自由主义的伟大喉舌和一切迷信、偏见、伪科学、伪价值及其维护者的劲敌.在1751年出版的百科全书第一卷中,由狄德罗撰写的“政治权威”一词以惊人的大胆和雄辩宣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 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 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者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者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而表示同意.”

“凭借暴力取得的权力不过是一种篡夺,只能维持在支配者的实力胜过服从者的实力之际……“

“来自人民同意的那种权力,必定要有一些条件使它的行使合法,有益于社会,有利于共和国,并且使它固定,把它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人不应当也不能够把自己完完全全、毫无保留地交给另一个人……服从是凭理性、有节制的,而不是盲目的、毫无保留的……”

“所以,真正的、合法的权力必定有限度.”狄德罗在这个词条下还写下了“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当契约已无必要时,全民恢复权利,享有完全自由去同他们所愿意的任何人以他们喜欢的方式重订新契约”。

在狄德罗说过这些话10年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才问世.“鹰”一词的矛头则针对教会权威:“迷信并未静止,而想象出最荒唐、最粗俗的幻觉. 这些幻觉随后因时间的推移和人民的轻信而被接受了;让那个……不了解人民却要去教育他们的人见鬼去吧!”

这些条目把一切成见和神圣都置于理性批判的审查之下了. 它们使百科全书一出版就引起了普遍的激动和亢奋. 伏尔泰大喜不已,官方则惊恐愤怒. 才出头两卷,官方就以惊人的效率通过御前会议发布命令查禁《百科全书》。

狄德罗受到通缉追捕而逃之夭夭.在以后的年月里狄德罗和达朗贝尔在不断的禁令夹缝中百折不挠地继续组织这部书的撰写和出版. 在断断续续出版的百科全书中,基督教教条的荒诞、教士的奸诈,他们的伤风败俗、宗教狂的残忍、排斥异己的罪行、教廷的不合理……

全被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专制暴政以及暴政必定拥有的各种坏蛋在理性之光照射下,其丑恶也暴露无遗. 对于从事这项工作的百科全书派作家来说,经常受迫害和围攻就不可避免地成了他们的宿命.

正值狄德罗受到当局迫害、达朗贝尔遭到教会和政府围攻、《百科全书》的工作陷于困境之际,伏尔泰以他的崇高威望支持了《百科全书》。当时伏尔泰尚在普鲁士宫廷. 他热情接待和安排了在法国受到通缉的一位百科全书撰稿人普拉德长老,又建议狄德罗把《百科全书》运到德国出版. 他从波茨坦致信达朗贝尔盛赞他们的工作:“您和狄德罗先生创作了为法国增光的作品.”在另一封信中又写道:“写吧,勇敢的狄德罗和无畏的达朗贝尔,向宗教狂热分子和恶棍们进攻吧:批驳他们愚蠢的夸夸其谈、卑鄙诡辩、历史谎言、自相矛盾的荒诞无稽之谈,阻止那些思想健全的人变成没有理智的人的奴隶;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将因为他们所获得的权利和自由而感谢你们.”

伏尔泰在这封信中提出的“为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的权利而工作的号召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响应. 他自己也参加到《百科全书》撰稿人行列中.1754年到1755年,伏尔泰离开了普鲁士,但又不为法国当局接纳回国.其间,他有半年时间不得不在普法边境旅行,躲避法国当局的迫害,后来又暂居日内瓦乡间养病. 他就在这种情况下为《百科全书》撰稿. 他以此为荣,致信达朗贝尔,保证他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百科全书》的光荣的作者们效劳”。还说:“如果我能为最伟大和最美好的民族和文化作品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认为这对自己将是最高的荣誉.“

为了撰写百科全书的条目,他非常认真地准备材料. 他在给达朗贝尔和狄德罗的信中说:“我每次给你们寄送文章时,心里着实不安……请把你们不喜欢的文章丢进火里烧掉吧!”

他在信中表露的对这些后辈思想家的推崇和他自己的虚心,本身就是对《百科全书》的巨大支持;由他撰写的大量词条又极大地增加了《百科全书》的分量,他为《百科全书》写的词条内容涉及哲学、社会学、宗教、文学、美学多方面,1764年,他把它们重写汇编成书,就是他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哲学辞典》。

从1755年开始,伏尔泰在与狄德罗等人的通信中针对法国教会——即自认为“具有迫害特权的正统派”提出了他们的共同战斗口号:“粉碎败类!”

两代启蒙思想的巨人如同战友般地走到一起,这是因为他们都痛恨专制暴政和愚昧. 他们都清楚地看到,用暴力进行统治的专制本身就是邪恶而愚蠢的政体,它又源源不断地制造着邪恶和愚昧;他们都认为,教会这种精神垄断机构提供给社会的是扭曲心灵和粉粹个性的机器. 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百科全书》是要以理性来开导人们的智慧和改造现实.这也是伏尔泰的主张和目标.他早在20岁就写诗号召人们摆脱偏见、粉碎专制枷锁:

陈腐的谬见、幻想的尊敬,早已逐出我们反抗的心灵!

昏睡把我们禁锢在枷锁之中,我们把它统统抛弃.人民啊!让火焰熊熊燃烧吧!

……在斗争中争取所希望的自由吧!

他一向反对文人远离现实、逃避现实,反感那些专门制造无聊的消闲文学的文人,他把这类无聊文人叫作“腹中空空的行家”。这样,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来介入生活、改良社会的狄德罗和达朗贝尔自然要赢得伏尔泰的尊敬和支持.

狄德罗是一个把为人类寻找真理、消除苦难当作生活目的的人. 在他撰写的《百科全书》“人道”辞条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道是一种对全人类的仁爱精神,它仅能在伟大而富感情的灵魂里燃烧. 具有这种高尚而卓越的热忱的人,由于别人的痛苦以及想要解除别人的痛苦而极端烦恼;为了消灭奴隶制度、迷信、罪恶和灾难,他情愿跑遍天下.”这正是他自己生活的写照.他每天为人类工作20个小时却从不要求任何报答. 只要有一张床、一个写字台和一叠纸就心满意足. 他的生活经常处于拮据之中,平时衣衫褴褛、饥饱不均,每星期他的朋友多尔巴西男爵请他去饱餐一顿时,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然而,这样一个灵魂伟大、纯正、朴实、努力工作的人却不断招致麻烦,经常处于困境之中. 好在,他不是孤立的. 每当在困境中,他总能得到伏尔泰骑士般的支持.对于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伏尔泰除了以撰稿的实际行动全力支持,还在一切场合无条件地捍卫年轻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尽管他有时采取的捍卫方法令人啼笑皆非,但却是真诚感人的.1760年,反动文人巴利索以恶劣的讽刺喜剧《哲学家们》猛烈攻击百科全书撰稿人. 达朗贝尔、杜尔哥、卢梭、爱尔维修、格里姆无一能幸免;尤其猛烈攻击了狄德罗. 喜剧还在王储和罗贝克公主支持下搬上了法兰西剧院舞台.《哲学家们》的演出令教士们弹冠相庆. 演出时,主教们在剧院里对作者鼓掌欢迎.正当这出恶劣的喜剧在大肆败坏着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时,伏尔泰却一心在想着把狄德罗选入法兰西学院,企图借此来维护狄德罗和《百科全书》的声誉. 他忙不迭地到处写信. 在给达朗贝尔、杜尔哥、德皮内夫人的每一封信中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设想:“应该不顾狂热信徒们的反对把狄德罗送进学士院. 只要你们带头策划,我们就可以把所有哲学家争取过来. ……这对巴利索的卑鄙行径会是多么响亮的反击啊!着手干吧,力争成功,那我该

多么快乐. ……我至高无上的天使,把狄德罗送进学士院吧;这是在理智对荒诞及愚蠢的斗争中,人们所能做的最妙的一着. ……在他当选后,如果阿尼图斯们和梅利图斯们①在国王面前谗言诽谤,苏格拉底可以否认他们妄加的罪名……”

“但愿狄德罗帮助我们,不要在他该行动的时刻一味写文章消遣.”

他信心十足地在致达朗贝尔的信中替狄德罗作安排:“设法星期一介绍他去见××夫人,或××夫人,或××夫人,星期二同她共同祈祷,星期三跟她睡觉,随后,他就可以随时进入学士院了,爱进多少次都行.”

但他对狄德罗的性格实在是太不了解了,狄德罗没有听从他的安排,也没有进入学士院.第二年,巴利索挑起的风波未平息. 伏尔泰正准备上演他的悲剧《唐克莱德》,但他给“亲爱的狄德罗兄弟”的剧本《家长》让路了,以便让《家长》的演出来回击卑鄙的巴利索并安慰备受打击的狄德罗.狄德罗写信给伏尔泰:“我亲爱的大师……我的成功已够使我的敌人伤心了. 在池座中有许多声音在说:这对《哲学家们》那出讽刺剧是多好的回击啊!

这正是我想听到的话.我不知道观众对我的戏剧才能持何看法,我并不计较,但我要人们看到一个内心深处怀着道德意象和深刻人道感情的人;现在人们已经看到了. ……尽管阴谋集团愤怒,却成功了.“

虽然伏尔泰与狄德罗在宗教、政治、哲学观点上都有很大分歧,但他们之间由《百科全书》开始的友谊保持了终生.这两个性格急躁的人在通信中也常有冲突,但绝不影响他们的友谊和他们在共同事业上的合作. 他们经常发生不和,但总是很快又言归于好,争吵结束后,他又成了狄德罗眼中“人类可爱的和温存的朋友”,狄德罗又重新是他的“亲爱的兄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 假期感受作文 我的妈妈600字作文 有关学习的作文 端午节作文开头 我的英雄英语作文 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什么的爱作文 桂花糕作文 春天的植物作文 五年级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