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郝景芳:这是我唯一的成长自述 也是我最想送给孩子的礼物

2020-11-23 12:30:01
相关推荐

很多人小时候,都曾经被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笼罩。那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就考年级第一,平时参加各种活动,该玩的都玩,到了高三高考,依然是年级第一名,毕业之后,又拿到硕士、博士和国际奖项。如果有这样一个孩子,是不是很遭恨?

很不幸,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遭恨的“别人家的孩子”。这点我平时都不敢讲。但其实我自己知道,我心中的自我,和别人看到的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一样。

我心中的成长岁月,失落多于骄傲。在我自己的眼中,成长并不是充满成功,而是一条永远朝向心中光亮奔跑却跑不到的路途,我不断靠近心中之光,可是一次次,总是达不到,而且离目标越来越远。我在不断失望的过程中鼓起勇气,慢慢长大。我的自我感知,就是向遥远的光亮奔跑的孩子。那光芒太远,令我忧伤。

1

遥远的光亮是什么呢?是一种“未来我的人生要像这样”的模糊的感觉。

我在学业上一直有遥远的光亮。但考试从不是我的主要目标。初中的时候,我平生最爱的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火与冰》,我和几个朋友后来一直追随先锋文学。语文老师鼓励我们自由写作,我于是写了幽默点评三国,也写了讽刺现实,还写了几个羞怯的小说。那个时候的我,心里野心勃勃想要高中的时候出版一本畅销书。

但高一之后,一系列阅读让我开始无法提笔。先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当时就被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写得这么好!他不动声色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转折、惊人的想象,一切都是更高级的写作手法。

跟马尔克斯的现实讽刺相比,青年先锋文学作家就显得太浅白而抖机灵了,看我的写作,更是幼稚得不忍直视。然后我读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又被惊呆了:怎么还能有人如此轻灵又深刻!没有任何炫耀学识的大段落,没有厚重历史,但就是能在每个章节读出哲学的闪光,看出洞察。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写作就谦卑多了。还是试着写了点小说,但一直没有贸然发表。我心里有了光,是马尔克斯、卡尔维诺、罗曼罗兰、福克纳、塞林格、博尔赫斯、加缪。

后来我尝试在文章里加一点马尔克斯似的非现实元素,但一直不太成功。我写细腻灵动的故事,远没有塞林格的微妙。写短促尖锐的小说,也比博尔赫斯的睿智差太远。少年作家的妄念打消了,我的全部愿望变成能写一些和我心中的偶像相提并论的作品。

大学时期的郝景芳

这些是我文学上遥远的光。为了贴近心中的光近一点,我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尝试,一直笨拙而艰苦地尝试。不断去读文学作品,不断尝试新的笔法。

大四开始写小说之后,写下的最早的科幻就是《祖母家的夏天》和《看不见的星球》,向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致敬。

因为心中有光存在,因此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成功。即使高考作文还不错,即使出了书,即使得了雨果奖,在心里仍然和那遥远的光芒差得太远太远。至今我仍活在时常的气馁中,但在气馁中继续给自己鼓起勇气。

2

也有人问我,你这么喜欢文学,高三又得了新概念作文一等奖,为什么不读中文系?

一方面原因是,我没觉得新概念作文获奖就能证明自己有文学才能,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心里当时还有另一个更远、更强烈的光芒照亮。

这要追溯到小学三年级,我爱上看《少年科学画报》,被里面趣味的机器人漫画迷住了。后来读《十万个为什么》,我在天文卷里读到,宇宙里有一种奇特的星星:“中子星上面每一立方厘米物质,都需要一万艘万吨巨轮才能推动”。我当时惊呆了。后来不止一次跟人讲过,每个人一生中可能都会有一些晕眩时刻,这就是让我目瞪口呆的晕眩时刻。

从九岁开始,我就想学天文学。中间虽有反复摇摆,但是最终我第一志愿填了物理系。为什么不报中文系?因为我最大的梦想是住在群星之巅啊!

高三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一些有关量子力学的科普作品,被深深吸引住了。后来,顺着这条线,我读到了玻尔、海森堡和薛定谔。

在这个时候,我正式找到了人生最大的偶像:薛定谔。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有关宇宙与人的意识,让我一下子有开窍的感觉。有关意识的本质,有关感官与现实的关系。

在那之后,我热烈爱上科学哲学。又找了薛定谔和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的一些文章。我后来了解到,薛定谔三十几岁发表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他写的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直接影响到克里克发现DNA。他对古典哲学和古印度哲学有深入研究。他懂六国语言,曾经把《荷马史诗》从古希腊语翻译成德语,他业余时间喜欢写诗,喜欢雕塑,喜欢和生物学家友人一起散步,讨论生命哲学。他低调、内敛、思辨,对经历的二战磨难讲得云淡风轻。

他就是我最想成为的那类人:洞悉世界,洗尽铅华。

大学时最大的失落就是发现,我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成果,恐怕永远也赶不上偶像的衣服一角了。我对物理实验现象的理解只能做到皮毛,没办法参透出更高层次的规律。我的数学能力也很局限,心里的图景,完全没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时才知道偶像轻描淡写的方程有多不容易。

有人问我,大学时的失落和焦虑是不是因为在班里排名不好。这只是很少一部分原因,我心里巨大的忧伤,是发现自己一辈子也达不到偶像的思维境界了。

3

我的成长就是这样,与不断的忧伤相伴。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心中的光很遥远,只能做到期望的一小部分。如果目标是100,那么我的人生成就,无论是清华、出书,还是雨果奖加起来,也到不了10。

我的努力是因为心中有光,忧伤也是因为心中的光。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心中也有“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是真正值得追寻的光。

在这样反反复复失落和忧伤的过程中,我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所得。

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00,最后哪怕只做到10,内心失落,但也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很拿不出手的成绩已经比环境的要求高一些了。对周围来说,做到10已然不错。

我心中对高考的感觉就是这样。我知道自己需要通过高考,但从来没有把高考当作目标。高考只是我摘星之梦的一小步,距离洞悉宇宙的秘密,还有十万八千里。我渴望找到宇宙的宝藏,因此必须学一些基本技能。虽然最后的结果显示,我可能永远找不到宇宙的秘密了,但由此积累的技能,应付高考还是绰绰有余了。

这是我近期才想明白的事:把梦做大一点没坏处,梦做大了,现实中的挑战都是小事。即使充满失落和忧伤,在别人看来也已经挺成功了。

如果希望我给后来的孩子们一些建议,那可能只有这一点:把梦做大一点,看得远一点,即使做不到也没关系。即使到不了宇宙尽头,也强于只看到水塘尽头。

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忧伤都是值得的。忧伤是因为有追求。

4

那我是如何生成这种自我推动的梦想呢?

“我也没怎么特别培养,平时都不管她,她都是自己学的。”我母亲总是这样说。

我母亲说的话并不是藏着掖着,也不是假话,我父母确实从小不怎么管我,基本上任由我自己长大。

从小到大,父母没有检查过我写作业,也不会催我写作业。放学先在楼底下跟小朋友玩,写完作业看动画片和电视剧到十点多。不会做的题并不问父母,都在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除了学校推荐的辅导班,父母不曾给我报培训班。高考报考专业父母也没有任何干预。

但我的父母是完全放养,毫不过问我的成长吗?或者说,放养就是父母的养育密码吗?

并不是的。父母不管我,但他们做到了助推。去年诺贝尔奖经济学获得者泰勒有一本书叫《助推》,就是讲用一些无形的方式引导,让人不知不觉中行为被改变。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做到的。

父母对我的最重要助推是什么呢?回想我的成长经历,文学、物理的追求都是因为阅读。父母最重要的助推就是带我阅读。

从我一两岁的时候,母亲就每天给我读故事。三岁开始,母亲开始一边读故事一边教我识字,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就让我自己读一段。这样不知不觉间,到了小学一年级,我已经可以独立阅读纯文字的故事书了。

在阅读方面,母亲并没有强求教育意义。她知道,兴趣才最重要。我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全部阅读都是童话,读完了《格林童话》,读《红色童话》,还有《一千零一夜》。

三年级之后,母亲在预算很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常给我买书,例如《少年科学画报》,还有一套常看不衰的连环画版《中国通史》和连环画版《红楼梦》。

到了四年级我们跟随父亲去英国访学,母亲带我去的第一个玩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在那里,母亲推荐给我《简爱》。从这一本书开始,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宝库:是少年简装版世界名著,比原文好读。《双城记》、《蝴蝶梦》都是我那时候的最爱。我还看完了馆藏的所有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后面的人生已经不用父母推动。我因为书而树立梦想,从书中学习,以读书来自我提升。这个世界上,只要一个孩子掉进了书的海洋,他/她的一辈子基本上并不用担心走不好。因为这个世界的智慧,都是用书来传承的。

5

父母的助推,还体现在并不限制我的兴趣,让我广泛接触,自我选择。

我博士阶段为什么又转到经济学。追溯源头,要追到小学五年级。我从小喜欢画画,五年级发现了日本漫画,开始临摹。很快,一类历史浪漫主义漫画闯入眼帘,先是《凡尔赛玫瑰》,让我了解玛丽.安东瓦内特,联系到《双城记》,让我对法国大革命充满好奇。然后我读到最喜欢的《花冠安琪儿》,看到传奇动荡的文艺复兴,随着冒险的女孩,一路遇到博学风趣的达芬奇,年轻浪漫的拉斐尔,还有教皇和私生子、骑士和艺术家,所有这一切,在少年心里种下文艺复兴的种子。

我感谢父母从来没有禁止我看漫画。通过漫画,我爱上历史。中学时最喜欢的就是追溯历史上真实的法国大革命和文艺复兴,常找相关的书,乐此不疲。因为这方面的阅读,遇到令我追索多年的李约瑟问题:为何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在大学之后,开始阅读阿克顿的《法国大革命讲稿》、波兰尼的《大转折》、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和《启蒙的时代》,开始思索人类历史上“现代化”的大转折,后来,越来越发觉经济历史研究中强烈的吸引力。再后来,我就选择了转读经济学博士。

正是父母的允许,让我得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在我的心目中,阅读类型并没有高下,只有类型中作品的优劣。只要会读书、读好书,能从一切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见识的给养。广泛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各个类型之间往往产生奇妙的碰撞,产生跨学科思维。

跨学科思维,总在我意料之外给我帮助。高三去参加新概念作文竞赛的火车上,我痴迷于海德格尔的《人,诗意的栖居》,结果现场看到三维屏幕保护程序,就写了有关人的自我身份、对存在的认知、宇宙不确定性的文章,后来获奖。

在读博士期间,我去参加IMF北京办公室的面试,以物理引力场的概念阐述我对国际贸易的想法,也当场获得了专家认可。我写作《北京折叠》的最初灵感,是在国家大剧院听《布兰诗歌》音乐会,眼前浮现北京上空辽阔的灰色画面。其实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只是吸收的信息在头脑中相遇的火花。

6

回想这么多,我最想说的就是阅读的意义。

我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求知,都是因为阅读。我以阅读爱上知识,再进入学校学习,这是我学习主要的动力来源。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能了解广博宇宙,知道知识的联系和范围。学校的考点是知识海洋的小岛,先见到海洋,再学习小岛,自然不觉得费力。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能见到千奇百怪的人生,知道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人,内心追求的是什么价值。我读到什么是尴尬、什么是冲突、什么是怆痛,也读到外表下的思绪的水流。这让我明白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也让我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更容易建立心的沟通。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能见到这个世界上真正杰出的人、了不起的思想、伟大的作品都是什么样。因为有这些参照,自己永远有追求的目标。这些目标让我谦卑,不会因为现实中的一点点成绩自喜,会知道,那些真正杰出的灵魂,是绝不屑于为这点成绩而自得。这些目标也让我收获人生,即使失落而忧伤,追求也仍然高于现实。

7

我现在有了女儿,也开始像母亲曾经给我读书那样,给她读书。

我给她看各种各样类型的书,有趣味图片书,有纯粹的童话,有情感哲思书,也有很多科学知识书。我挑选书的品质,但并不限定书的类型。最终她会在各种书中挑出她最爱的,反复阅读,反复探索。故事是所有孩子天性中的挚爱。这是最好的思维启蒙。

我女儿听故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记住其中的词汇和表达。她很喜欢《木偶奇遇记》,有时候突然蹦出来一句“我是在自欺欺人”,让我吓一跳,但仔细回想,其实是书中的词汇。她也会记得很多故事里的知识,例如地球表面下是粘稠的地幔。

这样的积累,是无形的学习。我喜欢在讲故事的时候和女儿对话: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做啊?你觉得他现在心里怎么想?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做?也喜欢在讲故事的时候闲聊知识:你知道他们在海上航行喝的水从哪儿来吗?你知道后来的恐龙都去哪儿了吗?孩子喜欢听,甚至主动要求讲。

这是文学和科学的双重启蒙。

再回想我阅读的三个阶段,或者说,母亲对我启蒙的三个阶段:

带我读书:通过每天温馨的夜读,让故事从耳朵进入我心里,让我爱上故事;让我寻找阅读的乐趣:在我的童年,让我自主阅读喜欢的书,从兴趣爱上阅读;带我接触更好的书籍:到我已经把读书当成习惯的时候,帮我找到文学经典。

后面的所有人生追求,都是由此顺理成章的事情。我的所有梦想与失落、忧伤与坚强,都源于阅读。阅读让我有骄傲的梦想,也让我有谦卑的自知,让我知道,自己没有做到的,永远比做到的多得多的多。

8

想到这些,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父母和孩子。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抱有对未来的期望和人生理想,那么最好的办法绝不是拿孩子去比较“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带他走入一片更广阔的宇宙空间。

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只会带来眼光狭窄、目标局限、自信心缺失,若有成绩也容易眼高于顶。而进入更广阔的宇宙,会知道这个世界真正的智慧在哪里,世界的深邃和美在哪里。能感受到世界的大、智慧的高,才有无限自我提升的勇气。

我很希望能让更多孩子进入书的世界,爱上阅读,感受到书里的文学、科学、历史文明。我想带着孩子们一起读故事,就像我小时候爱上故事那样,以故事为起点,通过故事,进入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我希望成为一座桥梁,搭在孩子懵懂的童年和自主的少年之间,让他们不知不觉熟悉书的世界,爱上书的世界。

我想把我读书的心得、我带女儿一起读书的心得,都转化为点滴分享,送给更多有共同心愿的父母和孩子。

*作者介绍:郝景芳,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获得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财富杂志40名40岁以下商界精英之一,《人物》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人物,也是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Young Global Leader);她是一生写故事的人,也是3岁女儿晴晴的妈妈。

本文转自WePlan童行计划,作者郝景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旋律作文 光盘行动英语作文 花谢香犹在作文素材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未来的笔的作文 作文范本 介绍九寨沟英语作文 秋天的记忆作文600字 角落里的爱作文 什么给了我什么作文 可爱的他作文 爱的体验作文 小学生美食作文 高考作文事例 中考满分作文感恩篇 写植物园的作文 沙滩作文300字 写物作文800字 西安之行作文 改正缺点作文 写自己爱好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70字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关于时尚的作文 化干戈为玉帛作文 关于梦想的作文300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00字 勇气作文开头 作文大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