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倒计时两个月:改革后 想做个中等生太难了

2020-11-23 15:15:01
相关推荐

高考改革有些日子了,这几年的改革不只是在录取和规定上,命题甚至学科都发生了深度的改革,在一些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也必然发生了一些问题,小石头带着大家看看事情的发展和变化。

一、高考改革暴露出的问题和影响

1.高考改革让上海的新大学生大学物理挂科严重

根据复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数据,2017年复旦大学在第一次统考"大学物理"时,浙江、上海生源的大一新生整体不及格率达到了30%以上,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往年。很多学生的物理水平仅仅是初中水平,和其他省份考生物理认知水平存在极大的差距。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2014年浙江和上海实施的新高考改革,物理由原来的必修改为了选修。而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省"物理弃考"事件相信大家还有印象,全浙江30万考生,网传最终选择物理的考生仅仅有1.2万人。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的高中物理老师甚至都痛哭,呼吁大家重视物理。

教改后,中等生放弃物理就成为了必然。到了最后,报考物理的仅剩下那些优等生,甚至一些高中的老师也劝学生放弃物理。高考成为了一场算计,为了获得好的结果而选择最容易的。高考变得如此功利化,相信和高考改革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2.教改没“省劲儿”,反而牵扯更多精力

以英语为例,《钱江晚报》2016年10月19日的报道做过计算:“假如考生每一个事关高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那么学考加选考的场次最多可以达到22场。本来各省的高考改革是在淡化外语,但是现在变成一年两考,加之总分150,使外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的一门课。对于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得考第二次,哪怕考了130分,也不会死心,还有20分的空间,那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但是学霸不一样,可能一次就考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

3.非重点中学师资和硬件跟不上改革速度

高考改革后,理论上7选3学生可以享受多达35种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从所有组合中敲定N种供学生选择。这个N浮动很大,少的话有的学校只开了三四个组合,多的话重点中学甚至可以开十几个组合。作为中下等学生居多的非重点普校,选修课的老师更难保证。

4.赋分制争议不断:中下游的孩子实际分数可能会低于自己卷子上答出的分数

所谓赋分制,也就是说最终计入高考总分的单科成绩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不同等级的人数比例不同,整个分数分配呈现两端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另外,如果学生的高中学考成绩不合格,则不赋分。赋分制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学生最终得分多少并不一定取决于自己的实力,还取决于其他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水平如何。

在2016年4月的选考当中,出现了扎堆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因为过于激烈的竞争,实际取得的成绩低于自己的卷面成绩。而这两次成绩都具备计入2017年高考总分的条件。

考不到40分算0分,为什么考不到40分算零分?方案上说因为40分是学考的及格分,所以不到40分就相当于学得非常糟糕,连及格分都拿不到就不给分了。

5.高三压力分给高中三年:中下游的孩子愈加吃力

浙江某高中在高一年级加大了化学等学科的课时比重,在高二第一次选考之前完成教学任务并让学生具备参加单次考试的能力。选考完成后,这些课程的课时就被极力压缩。一些学生表示新高考模式下,高一上来就有高三的感觉,新高考其实是把高三一年的压力都分散到了高中三年。

与原来的高考制度相比,7选3中的所有学科最迟都将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结束考试,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当中,语数英就成为学生唯一拼杀的科目。由于每名学生考试次数的限制(每个学科最多2次,每次考试之间时间跨度大,因此没有“随便考考,感受下”一说),学生不得不提前规划好高中三年的考试日程,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集中攻克选考科目。

分摊压力的初衷是没问题的,但中下游孩子的教育本身就需要指导,改革和学校管理的鸿沟反而会增加中下游孩子的适应成本,已经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

二、关于高考改革的网络上的吐槽

这部分简直是铺天盖地,说啥的都有,小石头随便挂几个你们感受下。

上海高考作文题令考生们吐槽

启动题库引争议,学霸撞题概率更大

学科融合性强,答题不好下手

三、试题的变化已经明确

教育部针对2017年高考试题说的很明确了:2017年高考发力,服务选材,以高考评价体系框架新理念为指引,加强试题试卷整体设计,创新命题方式方法,整体提升考试的选拔效果。

两个关键词很重要:“新理念”、“创新命题方式方法”。怎么“新”?怎么“创新”?教育部也给了解释。

1.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大段的解释中最重要的是把基础能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了,并列举了语文中各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地理以某行业为线索展开考查的例子。总结起来,基础不止要过硬,还必须实用!

2.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这部分大段的解释实际上就在提醒一件事儿:那种一眼就看出考啥的题目越来越少,物理化学中相对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孩子综合运用,发现问题是什么,从而找到怎么解决。学不懂知识,只是会刷题的,不成了。

3.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这部分堪称BOSS级别。应用性强调与时俱进,明确了会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必须让孩子关注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2017年全国二数学的水产养殖问题,物理的冰球运动员训练情景,化学的废物利用,再到共享单车......死读书的孩子,可能会通过高考卷子认识新世界,那时候就晚了。

4.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说创新,那“戏”就更多了。官方的案例就让我们脊背一凉,数学全国一的“软件激活码”结合数列解决问题,全国二化学以“五氮阴离子化合物”的论文背景展开的新颖化合物稳定存在的结构方面的考查,包括全国三卷地理针对是否同意扩大温室农田的生产规模的观点性分析性考查,强逼孩子们要从知识中“解放”出来。但这对于目前应试惯了的孩子和学校而言,不是“解放”,是新的枷锁。

落实到学科层面的变化就更具体了,也更加触目惊心。

语文:不再是我们熟知的文学考查,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考查更加具体和清晰,读不完卷子答不完题的变多了,看到作文的一瞬间所有背下来的素材都废掉,必须自己写的多了。没有思维能力,没有阅读能力,语文都成了送命学科的学生变多了。

数学:硬难度的确降低了,不再是那个算死了,想死了的数学学科,中档题虽然多了,但题目新了,创新了,应用背景复杂了,很多孩子没有挂在不会做,挂在压根不知道题目说啥,挂在读不懂题,更挂在读了题压根都不知道这个题考的是不是数学,中下游的孩子懵逼一片。

英语:开始关注英语的思想内涵,但改革相对不大,没有那么可怕。

理科综合: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成了主旋律,化学、物理和生物都开始了不约而同的“讲故事”,一不留神以为走错了考场,考语文呢。复杂、实用、与时俱进的实际背景考验着孩子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是否牢固准确,新的问题更加要求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而针对知识本身的硬难度,其实并没有提高,反而轻微降低,但和数学一样,中下游的孩子挂在压根不知道是什么问题的环节,落不下笔,平时刷的那些考知识考套路的题都不见了。

文科综合:素养导向,看看语文的变化,也就可想而知政史地的变化了,地理的素材越来越难搞定,越来越多需要你实际思考的题目挑战孩子的知识库。政治更加的要求贴近时代,新新新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历史也不含糊,对思维过程的缜密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题目对于掌握足够强的孩子而言根本不算难题,但对于中下游的孩子,就是噩梦,你不光不知道怎么对,你甚至连怎么错的都不太清楚。

四、2017数据:尖子生不受影响,中下部影响极深

北京近三年的中高考试题改革力度很大,北京的成绩就反映出了很大的问题。

1.中下等学生并不觉得试题变“难”给他们“降分优惠”

在2017年试卷变“难”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上面说的命题新颖,变得灵活,真实难度并不高),2017年北京高考理科一本线下降了11分,文科一本线下降了28分,。而对于中下等生,被二本和三本录取的学生来说,得不到录取控制线降分的“优惠”。

2.越是高分考生段位波动越小

从高考分数上看,题目变难后,越是高分考生人数波动越小。中下等生受到题目影响更大,可以从累计人数的变化看出。

而纵观一分一段的所有数据,以2016和2017北京理科为例,在612分到522分之间,每一分两年的人数差距都在1500人以上,最高的接近1900人,这部分分数段的孩子在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表现出的问题最多。

高考的整体政策改革方向对不对?

目前的部分政策确实有问题,但大方向是对的。

高考的试题改革方向对不对?

从教育的意义来说,是对的,死读书死刷题本身也不是孩子最需要的。

但对于非尖端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从小学到初中就在接受死读书教育,孩子一时间很难变化学习思路和意识,想要帮孩子们走好这一步改革,学校的自上而下的决心和行动太重要了。

有多少学校面对新的改革还在做一样的历年真题?还在死读书?还在要求孩子一本本的刷千篇一律的练习册?

而孩子和父母,也没有除了刷题以外的更好的办法。

这应该就是高考改革中最大的矛盾。

而高考所涉猎的新颖问题的题目,很难在平时的学习中得到训练,没有内容更没有有效的方案,这对于目前中下游的孩子而言,对于那些211和985边缘的孩子而言,是最大的难题。

2018年高考就要来了,新的方向会出现吗?新的问题会出现吗?

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2-23 09:04疏影凝香[上海市网友]IP:1702899159
    高考倒计时,祝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顶6踩0
  2. 2022-09-10 11:22﹎坏尐メ絯℡[山西省网友]IP:2059954683
    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梦想一定能实现。
    顶0踩0
  3. 2022-03-28 13:40扇风点火[江苏省网友]IP:762425377
    中等生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好成绩,加油!
    顶0踩0
  4. 2021-10-13 15:58草原之梦[江西省网友]IP:3400175938
    改革虽然困难,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顶0踩0
  5. 2021-04-30 18:16雨飞儿[贵州省网友]IP:736221617
    希望学生们能够适应改革后的高考,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顶0踩0
  6. 2020-11-15 20:34花泽太太[山西省网友]IP:737865689
    考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但对学生来说确实很困难。
    顶9踩0
  7. 2020-06-02 22:52弥迦[青海省网友]IP:3409412398
    改革后的高考确实让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顶5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作文300字 静 作文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