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旅游业信息业煤矿业高度发达 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2020-11-23 15:35:01
相关推荐

北湖区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石墨之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湖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区之一。

名称来历因城区有一处面积为12.5公顷的北湖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1′34″~113°05′11″,北纬25°25′53″~25°52′49″。地处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南岭中段骑田岭北麓,东北与苏仙区相连,南与宜章县和临武县接壤,西与桂阳县毗邻。区人民政府驻骆仙街道骆仙西路2号,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3000。

政区沿革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郴县,属长沙郡。区境为郴县属地。民国十一年(1922年),郴县直属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郴城为第一自治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湖南省第八督察区,治郴县。同年,第一自治区改为“在城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第八督察区改第三督察区,治“在城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在城镇”改为升平镇。1949年10月郴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1月,郴县隶郴县专区,升平镇改为城关镇。1958年8月,改城关镇为郴县郴州市(县级市)。1959年11月,建立湖南省郴州市,辖原郴县市郊、板桥、马头岭3个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区6个居民委员会。1960年7月,郴州市隶郴州专区。1963年5月,改为郴县郴州镇,仍为县级建制,辖五岭、北湖、许家洞3个街道办事处和郴江人民公社。1965年5月,郴县市郊、许家洞人民公社划入郴州镇,分别与郴江人民公社、许家洞街道合并,改名为市郊、许家洞人民公社。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78年3月,市郊人民公社分设为市郊、郴江2个人民公社。12月,撤销五岭、北湖街道办事处,设立相当公社一级的南塔区、红卫区、北湖区、许家洞区。1980年11月,南塔、红卫、北湖、许家洞区改为街道办事处。1982年3月,红卫街道办事处更名人民路街道办事处。1983年4月,许家洞街道和许家洞人民公社合并许家洞镇,北湖街道办事处分设为北湖、下湄桥街道办事处,新设苏仙街道办事处。1984年4月,郴县安和人民公社划入郴州市。同年,所有公社改乡。至1994年11月,市辖人民路、北湖、下湄桥、南塔、苏仙岭5个街道,许家洞镇和郴江、市郊、安和3个乡。1994年12月,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原县级郴州市和郴县分别改为北湖区和苏仙区,原县级郴州市人民路、北湖、下湄桥3个街道和郴江、市郊、安和3个乡以及原郴县的华塘、鲁塘2个镇和小溪、南溪、永春、江口、芙蓉、月峰、大塘、保和、同和9个乡共3个街道2个镇12个乡由北湖区管辖。1996年1月小溪乡改石盖塘镇,城区新设燕泉街道办事处。2000年12月,安和乡改万华岩镇。2001年7月,郴江乡改郴江镇。2012年4月南溪乡与鲁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鲁塘镇;同和乡与华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华塘镇;江口乡与石盖塘镇合并,设立石盖塘镇;撤销郴江、万华岩2个镇和保和、市郊2个乡,设立郴江、骆仙、增福3个街道和保和镇。

政区划分郴州市北湖区现有 北湖、人民路、燕泉、下湄桥、骆仙、郴江、增福、涌泉、石盖塘、安和10个街道办事处;华塘、鲁塘;仰天湖、保和二瑶族乡。

人口面积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2.2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52万人,城镇化率79.28%。另有流动人口14.9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2.15万人,占52%;女性20.13万人,占48%;14岁以下8.16万人,占19.3%;15~64岁31.27万人,占73.96%;65岁以上2.85万人,占6.7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1.6755万人,占98.57%;有瑶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满族等32个少数民族,人口6045人,占总人口的1.43%。上百人的少数民族有瑶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回族、满族6个民族,其中瑶族428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87%;土家族450人,占7.44%;苗族339人,占5.61%;壮族223人,占3.69%;回族211人,占3.49%;满族123人,占2.0%。2011年人口出生率13.36‰,人口死亡率6.82‰,人口自然增长率6.54‰。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9.0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9.85千米。总面积830.15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0.0086%,其中山地占57.8%,丘岗地占29.6%,平原占10.6%,水面占2%。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面积73111.2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6873.8公顷,未利用地1868.22公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9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处南岭丘陵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地貌齐全。岭谷相间,冲垄溪河纵横交错。境内主要山岭有二尖峰、平头寨、邓家山、黑山里、仰天湖等。最高点为西南端芙蓉乡境内的二尖峰,海拔1654米;最低点为北部华塘镇梨园村大回湾,海拔135.2米。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9.0℃(1955年1月11日);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1.3℃(1953年8月12日)。1951~2011年最低月平均气温1.9℃(1977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32.3℃(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3.3℃,最大日较差22.7℃(1989年12月4日)。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10℃)平均249天,无霜期年平均288天,最长达337天,最短为210天。1981~2010年平均日照时数1337.6小时,年总辐射量9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天数364.3天(一般为1月23日~次年1月22日)。1981~2010年平均降水量1503.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3天,最多达221天(1953年),最少为140天(1963年)。极端年最多雨量2247.6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01.6毫米(195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水文境内河道属湘江、珠江两大流域,其中湘江流域面积656.23平方千米,占79.05%;珠江流域面积173.92平方千米,占20.95%。主要河流有西河、郴江河、同心河、章溪水(白沙水)、土坡河、宜章水等12条,总长203.1千米。最大的河流为西河,长43.04千米,发源于北湖区南溪乡,经桂阳县、苏仙区、永兴县注入东江。主要支流有鲁塘河、土坡河。

矿产资源境内已发现固体矿产3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墨、煤、锡、钨等13种。其中隐晶质石墨地质储量3585万吨,居全国之冠。南方石墨矿位于鲁塘镇,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089万吨,可采量180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石墨品位60~80%,少数高达90%以上。煤炭储量5499万吨,主要分布在鲁塘、华塘矿区。华塘矿区的大排冲煤矿矿区面积4.03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506万吨,可采量1359万吨,发热量在6500~8000千卡,含硫在5~8%,灰粉15~30%,锡矿主要分布在芙蓉矿区。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矿矿区面积0.608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锡金属量3.2万吨,可采量锡金属量2.7万吨。

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冰雪等。洪涝灾害每年会局部发生,一般在5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8月12日至13日(史称“8·13”洪灾),为北湖区历史上罕见,日降雨量294.6毫米,过程雨量369.6毫米,城区大部分被淹,最大进水深度达7米,致29人死亡,2943人受伤,受灾人口26.9万,倒塌房屋6282间,冲毁公路36.7千米,冲垮桥梁103座,山体滑坡405处39.8万立方泥土,农作物受灾面积10278.49亩,粮食减产15031吨,经济损失5.84亿元。冰雪灾害一般为 三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12日至2月5日,持续23天,导致全城和部分乡镇连续停水、停电达10天之久,交通和通信中断,京珠高速、107国道北湖段滞留司乘人员上万人,受灾人口34万人,饮水困难11万余人,林业损失64.57万亩,死亡牲畜1949头,倒塌住房110户204间,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

经济概况

农业耕地面积13.725万亩,人均0.3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4.5702亿元,比上年增加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红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4695吨,人均151.5千克,其中水稻46529吨,玉米2551.1吨,高粱104.3吨,大豆666吨,红薯1606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花生、油茶、蔬菜、茶叶、水果、药材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081万亩,产量1900.1吨,其中花生611.1吨,油菜籽1289吨;蔬菜种植面积16.065万亩,产量272301.7吨。

畜牧业以生猪、牛、羊、鸡、鸭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7.19万头,年末存栏14.69万头;羊饲养量6.3万只,年末存栏1.96万只,收购山羊板皮4.34万张;牛饲养量1.92万头,年末存栏1.25万头;家禽饲养量262万羽,上市家禽10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2916吨,其中猪肉17928吨,牛肉753吨,羊肉694吨,禽肉3233吨,禽蛋产量1204吨,鲜奶产量187吨。畜牧业总产值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82%。

2011年,全年造林3.6万亩,其中完成封山(护)育林2万亩,低产林改造1.5万亩,中幼林抚育4万亩。无节良材培育0.12万亩,优材更替0.2万亩。“十一五”期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6.8万亩,年均1.36万亩;新增封山育林7.5万亩,年均1.5万亩。

渔业以鱼塘、水库和稻田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549公顷。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227公顷,水库养殖面积322公顷,水产品产量2574吨;稻田养殖面积4万亩,产量539吨。渔业总产值29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

2011年,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963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裕湘面条,绿色环保农产品有万华岩红提、同和雾柚、华塘草莓、吴山柑橘等。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6元。

工业 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50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1.9444亿元,2011年达到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实现工业增加值8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2%,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交税金20.4亿元,增长1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0.14%。

2011年规模工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1.6万人,新增0.24万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60.93亿元,增长13.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45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和高技术行业分别增长33.88%、40.12%,增速分别快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的10.24个和16.48个百分点;6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速0.3%,低于规模工业13.1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28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其中省级有1个;工业园区3个。2011年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4.97亿元,增长15.1%。非公有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6.81亿元;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8.44亿元,增长21.8%。

信息产业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0.8亿元,增长50.2%。100%的乡镇接通宽带。

商业外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900余个,各类专业市场20多个,湘南国际物流园、同心市场、罗家井市场、北湖市场、五岭市场、马家坪市场等大型市场成为全市乃至湘粤赣省际区域的商品集散地。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2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总量的33.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达到102亿元,占全市的24.5%。

2011年新批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6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32%;实际到位内资2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22%,其中出口1.9亿美元,增长245.8%,主要产品有微晶石墨、白银、钢锄、扳手等4个品种,销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口3.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31.3 %,主要产品有铅锌矿、银精矿等1类2个品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建设标准厂房80230平方米,出租率100%。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6.57亿元,因受2010年城区财政体制调整影响,比上年减少5.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44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6亿元,增值税1.56亿元,企业所得税0.33亿元,个人所得税0.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1.92%、13.38%、9.59%、43.34%。人均财政收入1823.89元,比上年减少5.55%。2011年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比上年增加6.68%,占GDP的0.66%,实现税收0.14亿元。年末有中国工商银行北湖支行、农业银行北湖支行等5家银行,下设网点44个,各类存款余额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2.6%,人均储蓄11000元;各项贷款余额61.44亿元,比上年增加9%。有北湖金源小额贷款公司1家,注册资本金0.5亿元。有郴州汇源、明大、鼎源、银海、信隆等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4.69亿元。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1%;人身险保费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增加22.98%。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辖区内有文化艺术团体7个,会员500人。文化馆(站)18个,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16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藏书75万册。辖区内文化娱乐设施有北湖公园的“水上乐园”、梦里故乡的野外拓展、天湖歌厅等场所。辖区内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占全区社会从业人员的10%,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60人。近年来加大了非物质文化保护力度,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有“ 北湖之夏音乐周 ”与“市民大舞台”。 “ 北湖之夏音乐周”(原县级郴州市为“南国郴州文艺节”)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北湖区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的影响。数十年来推出了许多的精品节目和文艺人才,其中大型室外演出《神奇北湖》和过山瑶情景剧《山魂》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原创歌曲《美在水月间》荣获湖南省第四届艺术节金奖。“市民大舞台”文化活动创办于2011年,目前有北湖公园和龙女景区两个演出场所,每周五晚演出,节目大多是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郴阳对子调”。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85个,在园幼儿15005人,专任教师939人;小学28所,在校生45401人,专任教师15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初中18所,在校生13989人,专任教师8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小升初升学率100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8% ;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4996人,专任教师32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4632人,专任教师191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23 所。公办学校主要有郴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郴州市三中、四中、五中、九中,北湖实验学校。民办学校主要有郴州明星学校,郴州菁华园学校。

2011年教育经费5.12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97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9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9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7%、40.6%、11.3%、30.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1.46%,比上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

科技2011年末拥有各类科技人才1.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48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28万人,技能人才0.17万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0.37万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9个,其中医院22所(综合医院7所、中医院1所、专科医院14所);22所医院中,三级医院1所(三级甲等),二级医院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所;卫生监督所2所;乡镇卫生院14所;村卫生室106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病床49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4张。专业卫生人员5527人,其中执业医师1837人,执业助理医师234人,注册护士252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6.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96万人次,住院手术41631台次,出院病人14.8万人次,病床使用率为97.61%。拥有市级及以上医学重点专科4个。区属重点医院有郴州市第三、第五人民医院,其中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曾先后荣获“郴州市文明单位”、“湖南省消费者最信赖的医疗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开设有急诊科(急救中心、ICU)、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及糖尿病内科、肾及风湿免疫内科等)、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 泌外科等)、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肿瘤科(肿瘤治疗中心)、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肛肠科等三十多个临床科室。医院还开设有心脏介入中心、外周血管介入中心、电子直线加速器放疗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等。医院编制床位700张,安装了中央空调、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床旁呼叫、热水系统等先进设施。影像中心拥有全套西门子影像设备,包括1.5T核磁共振、全身64层螺旋CT机、大型数字化X光机(DR)、C臂X光机、血管造影仪、B超、彩超、四维彩超等。临床检验中心拥有省内领先的检验设备,并建立了ISO15189质量认证体系;腔镜中心拥有腹腔镜、膀胱镜、胸腔镜、支气管镜、前列腺汽化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电子胃肠镜、结肠镜、数码阴道镜、利普刀等检查治疗设备。急诊ICU(重症监护室)拥有洁净层流设备和心电监护仪等高科技设备。手术室拥有9间包括百级手术间的最先进层流手术室。是全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省工伤保险的定点医院。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834.7/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4.7万人,参保率99.4%。孕产妇死亡率25.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9.7‰、6.4‰、3.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85%,免费婚检率69.14%,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9.98%。

在辖区内的1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64.2%。以区为单位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以上。

体育2011年末有体育场地76处,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体育社团1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6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全区职工乒乓球赛、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华塘镇、鲁塘镇、石盖塘镇的农民体育节等。承办省级以上的体育赛事有“云锡杯”第七届亚洲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等,其中“云锡杯”第七届亚洲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开创了全国由县级城市承办洲际赛事先河。44%的城市社区和21%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本地体育健儿累计取得全国以上比赛金牌21枚。北湖籍运动员李娜获得泛太平洋地区跳伞比赛金牌3枚;刘甜获得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金牌1枚;残疾人运动员肖海英先后获得全国以上田径比赛金牌12枚。

广播电视1959年1月原县级郴州市广播站建成开播。1970年,全市城乡广播线路增加到440多千米,农村广播喇叭入户率达到78%。1982年广播站专杆专线389公里,用户2776只喇叭。1987年,建立“郴州市广播电台”。“十·一五”期间,在为民办实事中帮助553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解决了北湖区6.4324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42%。到2011年末,已形成一个设备先进、质量可靠、标准较高、规模较大的区域有线电视网,网内用户2.6542万户,全天不间断传送70套数字电视节目。2009年至2011年,共放映公益电影3062场次,其中2011年送数字电影下乡1531场次,放映村庄覆盖率达100%,放映监播单的回执率达100%,放映数字化率100%,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每个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要求。市广电北湖分局放映员廖全山同志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农村电影优秀放映员”。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80户,人数14152人,支出3267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长29 %;城市医疗救助276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50人次,共支出2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 %;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863人次,支出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47户,人数5851人,支出58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 %,月人均83.60元,比上年增长19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73人,支出81.9万元,比上年增长15 %;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0人,支出55.5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农村医疗救助243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00人次,共支出111万元,比上年增加26 %;城乡临时救助1800人次,支出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

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6600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860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990.7公顷,倒塌房屋764间,直接经济损失4954万元,救灾支出278万元,比上年增长4.62%。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8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86人,接收无军籍职工2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04.1万元,比上年增长15.6%。

社会福利费170万元,比上年增长42 %;社会服务单位18个(含收养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生活无着人员救助机构),床位720 张,其中收养机构床位600张,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床位50张,社区服务床位70张。

社会服务设施40 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 36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100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30张。

慈善超市8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38万元,捐赠物资折款24.7万元,使301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职工217人,福利企业产值7948.92万元。

全年评定伤残等级10人,比上年增加2人。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0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4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1%。组织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基金支出合计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00人,其中参保职工3.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613人和10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54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0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参加失业保险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9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304人。参加工伤保险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00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138人,比上年增加98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29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07人。参加生育保险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00人,共有835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515人次。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840元,比上年增加237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2819元,比上年增加324元。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7.04%。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4件,其中调解组织受理(含仲裁机构案外调解)64件,结案率为100%;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3件, 当期共审结案件23件,涉及劳动者23人,涉案金额147万元,比上年减少52.1%。

环境保护 2011年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717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4.5%。污水处理能力为8.44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50%。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境内已形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京广复线、武深高铁线过境,其中京广线境内长 6.8千米,为双轨复线铁路,设郴州火车站、槐树下火车站(货运站)2个站,通往广州、珠海、长沙、北京;武深高铁线境内长21.36千米,设郴州西站,通往深圳、武汉。

京珠、厦蓉高速公路过境,京珠高速公路境内长3.973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广州、深圳、长沙、北京;厦蓉高速公路境内长18.63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厦门、成都。107国道(代号G107)过境,境内长21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北京、广东。S322线省道过境,境内长21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资兴、桂阳等县(市)。有县乡(镇)级公路67条,总长407.7千米,其中县道25条218.321千米,乡道42条189.386千米。 境内有郴州汽车总站、天龙汽车站、郴州汽车南站,日均发送1320辆客车,日客运量39600人次。 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1530辆8415吨位,客运汽车39辆741座位,货运量2680万吨,货运周转量431676.36万吨·千米;客运量107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4146.00万人·千米。

能源煤炭企业8家,2011年产煤8万吨。发电企业103家,2011年发电0.8亿度。有35KV及以上等级高压输电线路31条,总长度718千米;10kV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0.8千米,用电负荷49.06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1.63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487%,供电可靠率99.755%。

名胜旅游

旅游业概况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龙女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万华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义帝陵、邓华故居。旅游景点分布呈“一圈一线”格局。“一圈”即城郊生态休闲圈,依托龙女景区、梦里故乡、月形山公园、仙岭温泉等大型项目及周边50家星级农庄,构建城郊休闲圈;“一线”即旅游精品线,以龙女景区、义帝陵、小埠古村、月峰瑶寨风情园、南溪芙蓉寨、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安源石林等景点,串联成一条旅游精品路线。境内有旅行社21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11家。星级旅游饭店28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12家,床位15000张;其他宾馆、旅社、招待所210家,床位23000张。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旅游定点车辆51辆。2011年共接待旅游人数270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完成旅游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4.4%。

主要风景区龙女景区 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下湄桥街道铜坑湖村,距郴州市中心5千米,占地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景区因龙女牧羊、柳毅传书的民间传说而得名。内有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天然温泉——龙女温泉;有福佑天下、福气氤氲的天下第一大鼎——百福大鼎;有举办过第七届亚洲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的场地——跳水中心;有网球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健身场所;有环境清幽、祈福胜地的龙女寺;有祈福塔、官马大道遗迹、传说中龙女下凡的夹麻冲、柳毅山庄等古民居。

小埠古村 位于保和镇境内,坐落于鹿岭南麓、寨岭东麓,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距郴州市主城区15千米,有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从村前通过。现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有明代古民居建筑123栋;有古塔、花桥、宗祠和孔子学校等。古村有赶龙习俗和善行得子、五百只羊灭寨王等民间传说。

仰天湖风景区 位于北湖区南部,在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之巅,与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相连,距郴州市主城区60千米,占地面积约40平方千米,大部分景点海拔在1300米左右。仰天湖核心草场面积约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南端的高山草原,被称为“江南的内蒙”。仰天湖泊与周围辽阔碧绿的草原交相映衬,湖光山色,如诗如画,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滴眼泪”。湖滨举世奇观仰天巨佛,宛如佛祖仰卧,眉目口鼻,雍容慈祥,栩栩如生,佛头上下高差达300多米,其相似程度不亚于桂林的象鼻山。景区还有平头寨原始丛林、十里杜鹃、竹海、梯田等景观。

重点名胜古迹 义帝陵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郴州市中心,其东西两侧分别是郴州市最繁华的街道——文化路和国庆路,现占地3539平方米。

邓华故居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点 北湖公园 位于郴州市中心,东起国庆路,南临人民西路,西至万花冲,北接郴桂路,占地面积0.3平方千米,其中湖区水面占整个北湖公园总面积的30%以上。入夜,月色水光,倒影如画,故有“北湖水月”之称,被誉为郴阳古八景之一。

梦里故乡 为五星级休闲农庄,位于骆仙街道骆仙铺村,距郴州市中心3千米,占地面积约为0.7平方千米,是郴城西区的中心区域。内有会议中心、葡萄园、篝火晚会演艺中心、户外拓展基地等场所,是一个集生态、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庄。

福仙峡洞 位于保和镇宋家洞村,距郴州市主城区18千米,有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从村前通过,占地面积约0.28平方千米,海拔890米,常年保持18℃左右的平均气温。有 “天然溶洞”(2300米长)、“原始森林”景观。是集天然峡谷溶洞参观、激情峡洞飘流、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四清湖 位于保和镇境内,距郴州市主城区16千米,占地面积约为2.8平方千米。风景区主体资源为中型的四清湖水库,动植物景观丰富,现存珍贵的丹桂树一株。岸边有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山庄、沙滩别墅等设施,可以开展垂钓、划船、户外拓展等旅游活动。

仙岭湖 位于石盖塘镇五星村,距郴州市主城区13千米,占地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风景区的主体资源为中型的仙岭湖水库,可开展垂钓、泛舟、游泳、沐浴、观光、烧烤等旅游活动。

重大事件

整合鲁塘石墨矿区 地处北湖区西南部的鲁塘镇是全国最大的土状石墨产地。现已探明微晶石墨地质储量3585万吨,占全国微晶石墨总储量的72.5%。当地从清朝开始办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1950年至1990年开采有序,但从1991年到2002年,矿业秩序极度混乱,疯狂的采挖致使矿区环境急剧恶化、民生问题非常突出。2002年至2010年,尽管北湖区委、区政府下大力先后三次开展了矿区整治,使690多口井减少到36个,矿区采矿权只保留了17个,但效果仍不尽人意,期间发生了3次大的矿难事故,共死亡20余人。该矿区被国土资源部和湖南省列为重点挂牌督办单位。为了根治鲁塘矿区混乱顽疾,区里作出了对鲁塘矿区彻底进行关闭整顿和兼并重组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0年8月,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15名区级领导任正副组长,抽调860人组成6个工作组进驻鲁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矿区大整治。一是实行“休克疗法”,封井断电,确保无任何生产。50多人的打非行动组,昼夜在矿区巡逻,对非法生产“露头就打”。对执意违法者,决不手软。有力震慑了非法生产的气焰。126人的整合组按17个采矿权分工,每个小组对一个合法矿山,宣讲政策,讨论拟制整合方案。二是分类评估补偿金额,确保公平公正。区政府遴选出30名专家组成分类评估工作组,展开充分调研,对各矿山资产造册摸底。为了确保公允,工作组实行异地全封闭的讨论评估,区纪委、区公检法现场全程监督。最后,确定把现有矿山分为9类进行补偿,一类矿1400万元;二类矿1230万元;三类矿1060万元……,最小的九类矿300万元。张榜公示后,99%的矿主表示同意。三是果断引进战略投资者。2011年1月30日,历经3个月的艰苦谈判,鲁塘石墨矿区的资源整合终于尘埃落定:由中国建材集团控股经营,按定价11.539亿元的价格进行补偿,原来的矿主全部退出。但预留个人股权3个亿,由原投资者自愿认购。8月前,所有补偿款分三批全部补偿到位,原来的矿主全部足额领取了补偿金。其间化解了1000余个各类纠纷,保证了整合的平稳过渡。四是积极引导曾经的“煤老板”改行创业。区里先后扶持他们兴建了陂副黄金梨、碧潭油茶、前进金银花、太山里养牛、新屋背养鱼五个基地等一大批精品农业项目,形成了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瓜果种植、药材种植和优质烤烟种植5大农业产业格局。同时镇政府还组建了鲁塘股权投资中心,融资7000万元,参股南方石墨有限公司,共同参与鲁塘矿区的煤炭石墨开发。下鲁塘、天堂、蕉塘、村头村等村党员干部牵头设立了7家公司,融资2个多亿,积极参与市、区建设。2011年全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5人,实现劳务经济4660万元。

整合鲁塘矿区取得预期成功,由中国建材集团组建的南方石墨有限公司进驻矿区后,重新进行规划,尽快恢复生产,在郴州布局石墨粗加工和精深加工基地,矿业秩序井然;昔日依附在石墨矿的3万多鲁塘人的生活方式如今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著名人物

邓华(1910~1980年),原名邓多华,字实秋,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人,著名军事家。1925年秋,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他在《论青年人生观 》的作文中写道“嗟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当舍身报效祖国,挽救国家危亡,解放亿万生灵涂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和参与指挥过湘南起义,反“围剿”战斗、红军长征、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平津战役,解放广州、解放海南岛等重大革命战争,担任过团、师、兵团政委、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务,战功卓著。1952年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共和国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4月,奉命回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中共第九次、十次、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中央委员,并任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因彭德怀“反党集团”问题受到株连,被撤销职务,离开军队。“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冲击。1977年冬,邓华重返军队,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7月3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0岁。

邓允庭(1879~1931年),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十寺村人。家贫苦,少有奇慧,得塾师邓宇振赏识,免费教读6年,大有进益。1897年,外出求师习武,闯荡两广近10年,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同学,加入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1911年入粤,任粤军某部第五团参谋长。

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后,邓允庭愤而辞去军职。返乡途中被九峰山绿林请为副寨主,通过说服寨主,树起“民国独立师”的旗帜,实行劫富济贫并逐步改造绿林习气。五年后,寨主病逝,邓自任司令,远近来投者甚多,队伍发展近2000人,1000多支枪,名扬至京。1921年,黎元洪邀其赴京任职,途径长沙,被何键截留,委任师参谋长。邓谢绝后,借为父祝寿回乡。1926年,国民革命兴起,邓允庭随月峰乡共产党员李安梓办农民协会,打土豪,成为农民运动积极分子。“马日事变”后被何键列为要犯通缉。1927年底,参加湘南年关暴动,攻打保和挨户团,镇压了大土豪邓传岳等。后被地方党组织派去粤北,向朱德、陈毅汇报郴州情况。回郴后扩建工农武装,做迎接朱德和湘南起义军入郴的准备工作。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初,朱德在郴组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委任为师长,全师官兵6300人,成为湘南起义主力之一。三战桂阳,筹建桂阳县苏维埃政府;回师郴城,平息反革命叛乱,阻击许克祥、范石生进剿部队,屡建战功。是年4月,邓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独立七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邓任副师长兼团长。5月,中共湘赣边特委成立,毛泽东为书记,邓为委员,从事根据地建设工作。曾任井冈山大井乡工农政府党代表、根据地防务委员会主任、政治委员会主任,主持过井冈山红军医院工作。1931年4月,因其曾在何键部任职,被错划为“AB团”分子遭杀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其革命业绩,陈列于井冈山革命纪念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这一次我是主角作文800字 我想对你说 作文350字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600字作文 从什么到什么作文600字 爱国作文500字左右 小学英语作文范文10篇 这天我回家晚了作文 体育老师把林渺渺C了一节课作文 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作文600字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作文400字 以告别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这件事真给力作文 以选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以和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我们的心近了作文600字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600字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