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心之年|全国人大代表杨善林:在床板上搞研究的“拼命三郎”

2020-11-23 16:15:01
相关推荐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 高艺宁)“如果能把个人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科技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那正是人生的幸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在70岁时,写下了这样的人生感言。

为科学事业奋斗了40年,他身上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从未改变。一年365天,杨善林大部分时候都在实验室中度过。他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工作,无论是在轰隆隆的火车上,还是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接受记者专访。(央广网记者李帅 摄)

“科学技术水平上去了,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少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就大了,我们的制造业就能走向世界。”通过长期从事复杂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理论及应用研究,杨善林认为,作为科学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专长,把全部的力量贡献出来。“每攻下一道关,对于国家就是一个贡献。”

“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

回乡务过农,又在冶金建设公司当了8年工人,20多岁时的杨善林只有高中学历,但他与工友们不同,有着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那时候我就想当科研工作者,每当有技术工程师来我们厂,我都拿着个本子,认真地向他们学习。”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当时这篇文章我是反复地读,反复地看。就觉得中国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也就是说,科学发展的春天就要来了!”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开始在科学技术领域加速学习、追赶。但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已经拉开了很大距离。那时候的杨善林觉得,作为一个祖国的热血青年,应该投身到国家最需要的行业中去!

也是在那一年,30岁的杨善林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这也成为他此后40多年科研生涯的序曲。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的他,对于知识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和好奇,他这样解释如此“拼命”的自己,“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

在床板上搞研究

如今,年过7旬的杨善林已经为科学事业奋斗了40年,那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从未改变。“每当给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了一个实实在在、有价值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驱使着我不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去奋进,去努力。”杨善林说。

1992年,网络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新鲜词。当时,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批准立项的重大课题“安庆石油化工总厂计算机辅助管理及生产过程实时监测系统”公开招标。

消息一出,刚刚从德国进修回国的杨善林就蹬着自行车,在校园里四处张贴招募团队人才的海报,迅速张罗起了一支“摸着石头过河”的科研队伍。

班子搭起来了,可科研方面的“拦路虎”还有不少。企业需求难以调查、系统需要不断变化、维护系统队伍不稳定、组织机构存在变动……这些问题哪一个不解决,项目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杨善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研究。(受访者提供)

杨善林带领团队日夜拼搏,开启了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

“在家里能放得下这么大的画图板的,只有床。”由于工作条件有限,这一套光纤系统的网络图,是杨善林花了20多天的时间,铺在床板上画出来的。

早上醒来后,杨善林把被子掀掉,图板一放,便开始画图。由于床位较低,时间一长,杨善林的腰落下了毛病。“我记得这套图纸画完后,我的腰就直不起来了,走路的时候只能弓着腰。”忍着病痛坚持了几天后,杨善林还是倒下了。身体稍好一些,杨善林又把团队成员悉数叫到病房,围在病床边讨论项目。

经过三年研发调试,国内首个企业管理局域网在杨善林团队手中建成,这也标志着中国的企业管理从此步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时代。

把“论文”写出“诗意”

“一个科研成果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一个没有用处的成果,我想它是没有社会价值的,就像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将科学研究比作文学艺术的杨善林,把“论文”写出了“诗意”。

多年来,他一直注重将科学研究与实践结合,始终把国家的重大需求作为凝练科研的方向。

卫星发射升空后,改变轨道成本高昂,而我国在太空中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数量有限,如何统筹规划才能发挥最高效率?钢铁公司生产过程中铸造废品率、耗能成本居高不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经过杨善林和其团队反复攻关,都得到了圆满的答案。

杨善林指导团队科研项目。(受访者提供)

2016年4月16日,由杨善林主持研发的智能微创诊疗装备系统,登上了“辽宁舰”。在装配该舰后,随舰官兵在长时间远洋环境下,再不会因为卡了鱼刺、急性阑尾炎发作等问题就要转运陆地医院;发生危重病患时,也不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

目前,这套移动微创装备已经搭载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等多艘我国海军大型舰艇。在第19批亚丁湾护航和也门撤侨任务中,海试8个月未出现一次故障。杨善林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还被应用到全国一百多家三甲医院和一千多家中小医院中,在军用和民用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至诚至善 务实求真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杨善林,又把对科学的钻研劲儿用到了履职中。他总是深入到经济科技发展第一线,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与困难。杨善林说,“把来自科研一线的呼声变成一些好的建议,能够为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科技强国做出一些贡献,这是我的责任。”

“学术造假是科研的大忌,这个风气不扭转过来,我们的科学研究很难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参加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讨论时,杨善林还是“三句不离老本行”,针对近期频出的剽窃、伪造、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他提出了“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联合惩戒机制”的建议。

杨善林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做了很多笔记。(受访者提供)

“学校里,学业成绩的判断标准往往与科研水平挂钩,多出几篇论文,多获几个奖,关系到科研经费的多少;职场上,发表论文也成了许多行业评职称的必备要求,只要有几篇论文,就可以评高职,也不去管每篇论文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价值……”

在杨善林看来, 一些畸形的考核体制机制是促成学术造假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但作为科研工作者,最关键的还是要静下心来,要把真正取得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成果,作为工作目标。”

杨善林指导学生做科学研究。(受访者提供)

“假如我是一个大学教师”“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崇拜的名人”……杨善林带的研究生新入学时,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他布置的3篇命题作文。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杨善林心目中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

“至诚至善,务实求真。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上,我认为是一个道理。”杨善林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讲诚信,也要与人为善,要想真正实现科学求真的目标,必须要有务实的行动,这也是我激励自己要永远做到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