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只有不会聊天的父母内附沟通技巧

2020-11-23 16:20:01
相关推荐

文:余淮

睿妈导读

很多家长非常希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可是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却并不愿意与父母深聊,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很痛苦。今天,睿妈就为各位家长支几招!

先来看两组对话:

对话1:

爸爸: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小明:还好吧。

爸爸:“还好”是好还是不好,老师又批评你了?

小明:哎呀,没有啊!

爸爸:那就是挺好的啊!

小明:嗯,还行吧。

爸爸:真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不知道你天天心里在想什么!

小明:真的没什么,爸我去做作业了。

对话2:

妈妈:来,多吃点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

小明:我最烦吃胡萝卜了!

妈妈:胡萝卜很好吃啊,怎么会烦呢!而且对长身体很有好处的啊,不许挑食。

小明:(吃了两口)嗯,我吃饱了。

这两组对话,家长的用意都是好的,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想让孩子多吃蔬菜。可是,在两组对话的结尾,小明都主动结束了聊天立场,一种“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是小明太逆反?恐怕未必。

在这两组对话中,家长的聊天方式都有很大问题。

什么问题?就是目的性太强。

1

和孩子聊天时,请放下目的性思维

目的性太强的对话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来看个生活中的例子,这是两个初有好感的青年男女间的对话——

姑娘:真倒霉,电脑又死机了,刚写的文档没保存,55555

小伙:怎么会突然死机呢,中病毒了吗?

姑娘:不知道,可能吧……

小伙:装个XXX杀毒软件吧,或者XX杀毒软件。

姑娘:谢谢,可是我好像装了。

小伙:那就是配置太低了,内存多大的?

姑娘:呃,忘了。明天再说吧,我去洗澡了。

小伙:好的,明天把电脑带来我给你修。

真是一段人神共愤的聊天记录。

姑娘的重点在表达情绪求安慰,小伙却始终被目的性思维主导着,想解决姑娘电脑的问题,整个对话看起来无趣且无聊,姑娘只好用“洗澡”的借口结束了聊天。这样的对话,应该存在于电脑用户与技术客服之间,而不应该存在于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之间。

目的性思维,是自原始狩猎生活起至今一直推动着人类发展的思维。原始社会,如果没有目的思维(打到猎物),人类就满足不了生存需求。所以伴随这种思维的是警觉性、对立性(哪里有猎物、怎么打死猎物)。

而聊天和谋生、打猎不同,情感交流是第一位的。家长和孩子聊天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目的性太强,不仅使对话看起来缺乏情感互动,也使得孩子的心理、情绪处于应激状态。

例如在“对话1”中,爸爸和小明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这小子神情有点不对劲,是不是在学校又惹事了?)

(警报!警报!爸爸在刺探军情!)

爸爸:“还好”是好还是不好,老师不会又批评你了吧?

(别想糊弄我,肯定有事!)

(糟了,老爸要发飙!)

(真的没事??)

(实在没啥要和他聊的。)

(问什么都不说,怎么和他交流啊!)

(赶紧撤……)

2

避免观念先入为主,忽视了孩子的情绪

还有的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急于下结论,或急于用自己的观点否定孩子的观点,比如对话2中的妈妈,就是急于纠正孩子“讨厌胡萝卜”的看法,结果孩子并没有因此就顺从地多吃一些胡萝卜,反而直接结束了对话。

我们再看一组例子——

对话3:

小明:爸爸,我不想学数学!

爸爸:为什么?

小明:数学太难了,很多题不会做。

爸爸:你这是畏难情绪,要不就是听课不认真。

小明:可我上课认真听了,也努力学了。

爸爸:数学很重要,将来还要学物理、化学,数学是基础!

小明:我知道很重要,可就是感觉学不会。

爸爸:那是你还不够努力,学不会也得学,多做练习题,把每道不会的题都弄懂了,还能学不好吗。

小明:哦。

可以看得出,小明的爸爸在积极地“引导”小明,他认为小明对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用“畏难情绪”“听课不认真”直接贴标签、下结论,还给出了“多做练习”这样的“解决方案”。可是,孩子并不是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多做题”、“改错题”,道理都明白,可为什么还是不想数学?

其实,孩子发出“不想学数学”这样的牢骚,并不是真的不打算学数学了,他只是在宣泄苦闷的情绪,寻求抚慰。

你会发现,强目的性、直接下结论、聚焦于解决方案,具有这些特点的对话方式,都无法让聊天进入一种放松的氛围,用此方式聊天的家长,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孩子当下的情绪,而是把注意力指向未来。

那么,好的聊天方式是什么样?

3

令人愉悦、放松的聊天方式是怎样的?

让人放松的聊天方式,是将事情说得具体而非概括,是彼此回应对方的情绪和情感而非将问题当任务一样解决。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和朋友聊天时,我们不会像面对客户或领导一样紧张,不会绷紧了神经总想着揣摩对方的目的和意图,而是回应朋友的情绪、讲述自己的感觉。比如——

“秋天真的来了,感觉好凉爽。”

(当下的感觉)

“是啊,这个温度让我想起去年我们几个去红叶谷玩的那次。”

(回应对方的感觉,讲述和对方有联系感的回忆)

“哈哈,我记得你还带回几片红叶做成了标本。”

(回应对方的回忆,把对话进一步具体)

“我已经收集了好多种红叶了,还有前年在XX采到的……”

(再具体,发散)

同样地,像对话1,本来可以这样聊——

改进版对话1

爸爸:今天的课有意思吗?

(话题切口很具体)

小明:还行吧,语文课文挺无聊的。

(表达感受)

爸爸:有的课文是不太有意思。自然课会好些吧,你不是很喜欢自然课吗?(回应感受)

小明:自然课好玩,今天讲了好多识别方向的方法。

(具体化)

爸爸:都有什么方法呢,爸爸只会看太阳辨别方向。

(谈自己,再具体化)

小明:爸爸好笨,晚上还可以看北斗星啊,还可以看树冠哪个方向更浓密。(情绪互动,进一步具体化)

……

你会发现,把注意力放在回应对方情绪,进行适度发散的聊天方法,可以让话题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聊天能持续进行,那么想获知什么信息都是很简单的事了。

4

这样和孩子聊天,根本停不下来

1.从具体话题切入。

“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种话题切入,显得很抽象很笼统,孩子很难回答。切入话题越具体越好,课程、课间游戏、课间餐……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2.从别人的事谈起。

孩子对于家长直接询问自己的情况可能会本能地警觉,那么不妨先聊聊别的孩子,邻居、同学等等都可以。比如这样——

爸爸:我刚才在楼下看到李雷,他好像不太高兴?

(从孩子的同伴聊起)

小明:嗯,今天他上课和同桌讲话,被老师批评了。

爸爸:被老师批评的滋味肯定不好受,难怪他不高兴。

(共情)

小明:是啊,放学和他一起回来时,都没说几句话。

(描述细节,进入聊天气氛)

爸爸:你没有被老师批评过吗?

(话题迁移)

小明:呃,很久前了,李老师说过我一次,说我做题粗心。

爸爸:那老师说了你,你会难过吗?

(关注情绪)

小明:当时觉得有点,后来我做完题都会好好检查。

3.不否定,先共情。

孩子表达了消极情绪,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先表示理解。比如对话2,其实可以这么聊——

改进版对话2

妈妈:来,多吃点胡萝卜吧,妈妈觉得挺好吃的。

妈妈:嗯?你不喜欢它的口感还是味道?

(不否定,先认同孩子的感受)

小明:味道。

妈妈:妈妈以前也不太喜欢它,后来听说多吃胡萝卜对眼睛有好处,慢慢就吃得多了。

(谈自己,共情)

小明:(尝了一口)下次放在炖汤里吧,我觉得比这样炒的好吃。

妈妈:好啊,下次和你喜欢的排骨一起炖汤。

4.只倾听,不说教。

很多家长和孩子聊天时,总是想着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忽略了创造良好的气氛,让孩子自己说出心里话。实际上,做一个倾听者,更容易让孩子说出很多心里话,这样的一次长聊过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会有很大提升,会越来越喜欢和家长倾诉。

图、文、声并茂,促进孩子语言能力锻炼孩子作文技巧,穿越古今,平仄转合

让你的孩子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润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

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情感的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介绍家乡作文 打开 作文 鸭子作文 家乡英语作文 太阳的作文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 爱好的作文 500初中作文 态度作文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机器人作文 作文尝试 作文素材句子 青岛作文 语文作文怎么写 美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