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共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 围绕资源做大文章 谱写转型发展新篇章

2020-11-23 17:00:01
相关推荐

宣汉,置县两千年、巴人有仙踪。

这里巴风土韵源远流长,拥有全国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罗家坝遗址;土家民俗风情独具,薅草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创造了“一县成军”的传奇,孕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和新中国10位将军。

▲宣汉县城全景

这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天然气储量1.5万亿方,有全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煤炭储量1.6亿吨,富钾卤水储量1.5亿吨;农副产品、旅游资源丰富。

今日的宣汉是川东北经济区县域发展强县。近年来,宣汉在生态文明、文化旅游、脱贫攻坚等多方面谱写了跨越转型发展的新篇章,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对此,我们专访了宣汉县委书记唐廷教,分享他对宣汉转型发展的愿景与行动。

▲巴山大峡谷罗盘顶雪景

发展与方向:围绕资源做大文章、大做文章

宣汉是一个资源大县,县域经济发展也名列川东北经济区前茅,这个时候,宣汉为什么要提出转型?朝哪里转型?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宣汉的经济发展,在过去一度时期主要是依靠煤矿,天然气开采出来以后,又主要依托于天然气开发,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整个宣汉县GDP的贡献一度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宣汉县委县政府研究发现,仅仅依托资源开发来提升县域经济这条路子走不久也走不远,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必须及早转型才能推动宣汉的可持续发展。

地处内陆相对封闭,交通相对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宣汉这样一个偏远的山区,怎么转型?县委县政府研究提出了一个基本思路:围绕资源做大文章、大做文章。把宣汉的四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政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做深做强产业链,全面加快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均衡发展,完成“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总目标。

▲唐廷教在渔禅寺公园调研

旅游与扶贫:全域旅游与开发扶贫相结合

我们注意到,去年宣汉县的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45%,而且,今年巴山大峡谷又将开门迎客,旅游发展态势迅猛。宣汉的目标是构建“一区四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要如何实现?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我们将紧紧围绕“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开发扶贫”战略,走出一条“以开发促产业助增收”的山区旅游脱贫新路子。

这首先需要重点项目的带动。我的扶贫联系点在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以前去一趟得走八个多小时山路,在这么穷的地方怎么转型发展?没有一个大的项目带动是很困难的。为了让宣汉这些最穷最差的地方变成宣汉最富最美的地方,2015年开始,宣汉县委县政府研究推进了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把当地的山川河流、乡村风貌、巴人文化资源结合起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作为引领宣汉旅游发展的龙头项目,该项目投资200亿元(一期投资130亿元),按照国家AAAAA景区标准进行打造,预计用3—5年时间完成建设,建成后将带动周边近9万群众脱贫奔康,今年9月开门迎客。

除了突出龙头带动,宣汉还将全力构建“一区四圈”全域旅游格局,将全县80%以上的贫困村纳入全县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布局,以景区建设拓展城乡发展,做到旅游与扶贫有机融合、整体推进,以全域旅游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转型。

▲唐廷教在巴山大峡谷调研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对整个宣汉县产业结构调整有何影响?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发展全域旅游不仅让宣汉最穷困地区的老百姓有了一个重大项目的支撑,有了一个脱贫奔康的依托,更重要的是让宣汉现有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更好的态势,从过去依靠工业、农业带动变为由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转型发展格局,它们也成为了宣汉县域经济发展的两架马车。

▲马渡石林

工业强县:资源优势反推产业发展

说到县域经济发展的两架马车,除了服务业,工业方面我们如何围绕资源做转型?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我们判断,要让宣汉成为经济强县,必须紧紧抓住“工业强县”牛鼻子,走工业强县的道路。发展工业我们要围绕资源要素来做文章,不能仅仅成为一个资源的原料提供者,而要依托资源来形成产业链,走园区集群发展这样一条工业转型道路。

为此,我们创新了产业发展模式。首先依靠本土资源优势和地方政府努力降低入驻企业的发展成本(比如天然气资源、低成本电价等),然后围绕这个低成本优势进行研究、选择发展有竞争力的产业,让宣汉成为工业发展的成本洼地、技术高地和环境宝地。因此,找到转型的承载点和支撑点是非常关键的。

现在看来,宣汉的县域工业转型已经迈出了很好的一步。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产业,建成了全国首个全产业链的微玻纤工业园,吸纳了全国最大的微玻纤生产企业、用量企业和全国最强的微玻纤科研机构;柳池和普光两个园区招商引资成效也非常明显,“一区四园”县域工业格局加快形成。同时,我们瞄准储量丰富的锂钾资源,全力推进锂钾综合开发,目标定位于打造千亿级产业园。这使得整个宣汉的县域工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扭转了过去天然气一“气”独大的工业发展局面,让转型发展呈现明显成效。

▲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

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红灯笼与文明齐挂

近两年,宣汉县通过“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凝聚了道德力量,在全省树立起了成功的实践模本。这是宣汉县解决精神扶贫的有益探索,能不能理解为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乡村治理模式转型的有效尝试?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我们说转型发展,不仅仅有经济实力的增强,有社会事业的进步,还要实现群众精神状态的改变。我在宣汉工作多年发现,为什么党委政府做了很多事情却得不到百姓的认可?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和老百姓交心少了,对大家的教育引导少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一个活动,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对他们实行有效的引导。

因此,针对群众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不讲诚信、不守法规、不懂感恩等突出问题,自2016年6月起,宣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诚信守法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将德治和法治、自治相融合,形成道德约束,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其中,挂红灯笼的活动影响最广。每年腊月20日,是我县“红灯笼”集中颁发日,县领导分赴各村(社区),为评选上“县级模范户、乡镇模范户和村(社区)达标户”的群众颁发并悬挂特制印有“诚信守法感恩”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每年,全县近80%的家庭门前“火红灯笼高高挂”,而另20%落选的家庭“门前冷清受刺激”,形成先进倒逼后进的氛围,唤起道德约束力量。一个小小的灯笼,让全县40万群众关注参与,效果非常显著。

此外,全县还广泛开展“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文化活动,推出极具“巴文化”地域特色的大型情景史诗剧《梦回巴国》,深入挖掘罗家坝遗址背后丰富的“巴文化”资源......所有这些努力共同促进了宣汉社会、文化的同步发展,形成一个新的转型格局。

▲唐廷教挂红灯笼

在您心中,未来的“繁荣美丽新宣汉”是怎样的一副画卷?

宣汉县委书记 唐廷教:

建设繁荣美丽新宣汉,不仅仅是一个目标、一个愿景,更重要的是要让130多万宣汉人民真正有获得感、幸福感。我相信那时候的宣汉,一定是政治清明的新宣汉,团结和谐、崇廉尚德,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一定是经济发达的新宣汉,产业兴旺、交通便捷,充满活力、欣欣向荣,跻身县域经济强县;一定是文化昌盛的新宣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贴近服务、精品涌现,铸就共同精神家园;一定是社会和谐的新宣汉,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守望相助、新风蔚然,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一定是生态良好的新宣汉,资源独特、环境优美,别具魅力、宜居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异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

【今日宣汉 邀您巡礼】

▲洋烈新村全景

▲巴山大峡谷秋色

▲壮观的千人巴人舞表演

▲庙安李花(王利、向海涛)

▲永安大道

▲巴人广场

▲巴山红军公园

▲俯瞰百节溪公园

▲达宣快速通道

▲明月桂花村(王利、向海涛)

▲南坝脱硫厂(王利、向海涛)

▲西区新城(王伟程)

▲双河蓝莓基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看望老师作文 友谊给我带来了快乐作文 苏州游记作文600字 环保小卫士在行动作文500字 小猫捉老鼠作文 学会生存作文450字 大城小事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400字 关于大自然风景的作文 歌唱比赛作文300字 勤劳的作文300字 难忘的小学同学作文 桂林的风景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有哪些 母爱的一篇作文 我听见的声音作文 我的亲戚作文 放风筝500字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200字 跑步作文100字 茶叶作文 动物小白兔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家规 一勤天下无难事作文 碰碰香的作文 介绍手机的英语作文 一场大雨作文200字 陈晓小作文 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校园秋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