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家族群里的爆款文章 盯上了爸妈的养老钱

2020-11-23 18:00:01
相关推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深燃财经(shenrancaijing),作者丨唐亚华,编辑丨黎明

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老年人市场这片蓝海,成了内容灰产盯上的新阵地。

“秋天不要错过这个水果,一个等于5味药”、“村民发现山上有‘野人’,吃生鸡生玉米,原因是……”、“为满足丈夫,十年女子不穿……”

你一定有这种感觉,每次看到类似标题,不点进去后悔,点进去更后悔。内容标题党、打色情擦边球、伪养生,夸张离谱不说,从字体到画面都透露出一股浓烈的低俗、山寨之风。

你以为屏蔽了朋友圈,忽略家人群就可以眼不见为净,你以为转发这些内容的父母只是小打小闹打发时间,殊不知,背后的牟利者投其所好制造爆文,正在等着他们上钩收网。

内容提供者可以赚取来自腾讯等平台的流量分成和广告费只是第一步。只要有老年人不断转发传阅,他们就能坐享收益,有人已经凭此日入5000元。更别说,附在文章或视频上的“关注公众号XXX了解后续”、“加微信群免费领取XXX”的坑大多数老年人都绕不过。下一步,付费色情视频、保健品推销、培训,甚至传销、诈骗都会找上他们。

老年人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大量空闲时间和休闲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遇上灰产团队就容易成为被收割的对象。老年人这一波被遗忘的互联网过剩流量,让灰产团队背后的利益链不断延伸。

土味内容攻占老年人社交圈

老年人在社交圈刷存在感的方式,或许就是转发养生、鸡汤文章和视频。

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在家庭微信群里,让聊天不中断、群热度持续的就是每天有父母乐此不疲地转发文章、视频、图片。再翻翻他们的朋友圈,清一色的营销号大作,年轻人看了辣眼睛,但老年人看了就是会拍手称快,疯狂转发。

简单分个类,这类型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养生。“长寿还是短命,40岁过后,有这4种表现,一看便知”、“这三种习惯都是在喂养癌细胞”、“吃南瓜子还有这效果,早知道就每天吃一把了”、“用醋泡过这三样东西有益健康,一定要给亲人看”……一惊一乍,噱头十足,配上“专家解释”、“教授分析”,老年人想忽略都难。

排第二位的是鸡汤文。“人有德,必有福”、“最好的人生:适度善良、懂得拒绝”、“人生最贵是磨难”。分分钟让你变身圣人,与世无争。

参与最新热点的讨论,是老年人为了保持不落伍最低门槛的做法了。事件最新进展和专家发言一定不会落下,“刚刚,云南传来大消息,速看”、“钟南山又发话了,抓紧看看”、“特大通知!国庆假期有变化”、“特朗普骂人了”,妥妥的抓住老年人“求知”的心。

土味、搞笑甚至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又是一大类。其中有不少是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等演员的小品片段,还有一些是土味视频,“老汉路边卖老母鸡,不笑你打我”、“小孩子坑爸,看一遍笑一遍”、“光棍租老婆,太搞笑了”、“一个女人八个老公,真人真事”。只能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生产不出来的内容。有的视频甚至只放了一张色情封面照片,内容和照片毫无关系,显然是为了吸引对封面好奇的人点击。

另外,一些爱国、祝福、正能量、军事题材也是中老年内容的选材方向。

这类型图文视频有几个共同点,字体大、声音洪亮、画面花哨、标题很玄乎,把眼花耳聋、阅读不畅的老年人都照顾到了。但点进去以后,相关内容常常显示由于涉嫌诱导分享,已停止访问。

诱导分享被封链接

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他们有钱、有闲、有圈子,有极强的互动性和粘性,对互联网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因为市面上满足中老年人需求的娱乐方式有限,给了很多营销机构可趁之机。

这些在年轻人看起来粗俗、无聊、标题党、伪科学的内容,不仅俘获了老年人的信任,让他们自发转发分享,还盯上了他们的钱包。低辨别能力的老年人正在被这些游走在规则边缘、打擦边球的营销号利用。

被收割的老年人

老年人为什么对这些内容有这么大的热情?

原因有两大类,一种是被内容打动,甘当“自来水”,另外一种是为了赚钱。

生活在山西的湘湘每天转发数十条这样的文章到朋友圈。几个月前,她被朋友拉入一个群,群管理员告诉她,每天只需要转发指定APP上的文章就能赚钱。她在客服指导下下载了玉兔网、豪猪网两个APP,转发平台上面的一篇文章能赚1元钱,发展下线还能赚得“人头费”,下线转发文章赚取的钱,上线也有收益。

湘湘的朋友圈

“每天能有十几元收益,闲着也是闲着,赚个零花钱。”湘湘告诉深燃财经。

深燃财经发现,不少该类型产品有分享激励机制。小程序“好友点播”每天签到可以领取福币,“看视频得5倍,收徒弟100福币/徒”,每日签到、邀请群友、浏览和收藏视频、做任务都可以获得福币。但是,10000福币才能提现1元钱。

另一类人就是被内容吸引,不计回报,在自己的社交圈无私转发,还苦口婆心劝别人一定要好好看。小玉的母亲不仅在家人群里转发类似内容,还会单独发给小玉,叮嘱她“要仔细看,说得太好了”,隔一段时间还会追问“看完了吗”。

面对铺天盖地的内容轰炸和精准植入的广告,老年人很难有抵抗力。

58岁的孙源看到朋友转发的文章中植入的女士裤广告,100元2条,她觉得便宜又好看,数次让女儿代为购买,买回来后发现裤子外观与图片上相差甚远,图片上显示的长裤上身后是七分裤,她才觉得自己上当了。

此前还有报道提到,老人被“土味视频”骗了6000多块钱,买了号称能治高血压的保健品。

无奈这种年轻人一看就是套路的营销方式,身处其中的老年人总是不自知。

宇飞跟爸妈为此都吵过架。“他们看了一些文章和视频,就从人家的微信群里买保健品,自己还不承认被骗。我跟他们吵过架之后,我爸妈还把行动转移到‘地下’了,我偶尔回去能看到他们的微信群一直收到语音,有时候老太太偷偷摸摸做笔记,至于买了什么我也不知道,都避着我,买了偷偷收起来。”

就这样,老年人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却在一些保健品或养生课上慷慨解囊。他们疯狂转发那些所谓的至理名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被收割的对象,成了这条灰色利益链上的一环。

杜撰爆文、精准收割,一张为老年人织的网

如此大规模、定位明确、内容风格一致的产出,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背后煞费苦心的团队。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营销号专门招收写手,策划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把国家大事、养生保健、人生哲理等整合包装。这些内容中,绝大部分不是原创,而是在各处搜索、复制、整合,类似的内容在多个平台都能看到。

他们搬运、洗稿、打擦边球,攒出流量局,目标就是不善于使用互联网、辨别能力差的老年人。老年人不仅乐此不疲地为产业链贡献日活、流量、广告费,更严重的是,很容易在被洗脑之后,踏入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被割韭菜。

科技媒体“懂懂笔记”曾报道,一位前营销机构的文案写手李乔讲述,引发中老年群体热烈转发的视频和文章,基本都是出自90后、95后之手,他们每天开会探讨中老年群体爱看什么,如何把社会热点融入他们喜欢看的内容中去。他总结,有关家风道德、夫妻相处、育儿之道、养生保健的内容,基本上都能迅速打动他们。

他们团队也会将AI、区块链、流行疾病、国外政要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中老年喜闻乐见的养生保健、道德伦理等内容中。李乔对懂懂笔记表示,“那些极富民族情绪的热点话题,只要煽情、热血一些,把时政热点夸张、编撰后,就能轻松造就10万+。我们还会特意调大字体、加醒目颜色,配音柔和,语速适中,别小瞧这些细节,这都是老人们喜欢看营销号的原因。”

如此费尽心机,因为这背后,藏着一门大生意。

翻看这类文章和视频,上面通常标有:关注公众号XXX,更多知识,免费学习。

例如,一篇养生文章内附指示:“长按二维码,进群免费学习艾灸课程,前90人免费”,深燃财经在某篇文章的引导下加入了一个“艾灸入门班”的微信群,该群在几小时内就加入了99人,助教称该课程是免费限时的,要求每天晚上7点半听课,同时完成当天的作业并交到群里。

但随后深燃财经发现,该团队还有免费学面诊、学刮痧、学脾胃调理、学穴位、学拔罐、学肩颈调理、学推拿等数十个矩阵号,每个号每天推送七八条相关文章,文章内都附有引导加入微信群领取免费课程的二维码,各公众号之间互推引流。

吸引眼球的标题,以及土味十足的内容,最后都被幕后的商业机构变成了生意。

这些积极浏览、疯狂转发的老年人,都被转化为私域流量,被机构各种名目的培训、卖课、卖产品攻占,所谓的养生知识科普就是一个低成本获客的工具。

另外,利用中老年的活跃度,赚取商家广告费和平台流量分成也是一大流量变现途径。看的人多了,开发商就可以通过“流量主分成”拿到广告费。不止如此,这些团队也会招揽广告主。

跟着转发量较大的几个视频,深燃财经追溯到了该视频背后小程序的运营主体厦门怡宾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销售人员表示:“公司运营有一个小程序和多个微信公众号,江西微生活、我是重庆人、山东热门事、河北周边事、河南新鲜事、河南热门事、我是河北人、河北热门事、今日江苏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有1000万40-60岁的中老年粉丝,小程序日活20万。”

当咨询到广告投放费用时,对方表示,“按点击率收费,每次点击单价是0.4-0.8元,一天1万点击量问题不大,微信公众号上的文案由广告主自己出,收费按照阅读或者一口价”。

这类公司收入十分可观。南方都市报曾报道,李先生曾管理20个公众号、5个小程序,一天收入能有1000多元,好的时候一天5000元不是问题。

也有一些营销内容最后引流到付费色情视频、付费小说平台。

在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看来,这些商业模式是在收割过剩流量。“这些流量一直存在,但一直没有载体承载。2014年以来4G网络普及,小米、OPPO、vivo等把智能手机的价格降到了1千元以下,移动互联网使用门槛下降让一波下沉市场用户触网,这一波用户虽然活跃度低、付费意愿低,但是这些流量获取成本也低,简单粗暴,四五亿用户基数会让任何一种看起来没空间的商业模式放大。”

至于为什么不是正规商业形式收割这些流量,王超分析,因为这些流量质量低,老年人对电商等价格敏感,正规的商业模式在这一领域转化率低,最终导向了一些高利润率的诈骗、暗网、保健品营销。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闭环之所以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老年人自身。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差,更多的是吸收了一些他们看起来感兴趣的内容。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多,爱贪小便宜的人性弱点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再加上大多数人被骗后仍不自知,或对投诉渠道不了解,并且故意向子女隐瞒,导致很多套路不为外界熟知,一些性暗示、伪养生、伪科学、毒鸡汤的内容不断被诱导分享,背后的利益团伙顺势持续收割用户。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湘湘、小玉、李乔、孙源、宇飞为化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作文200字 作文好的开头和结尾 以小见大的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字 小学生优秀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 散步作文 梦想的作文 初中作文题目 关于美食的作文 消防作文 关于挫折的作文 悔作文 荷花的作文 游玩作文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我的同学作文500字 我的老师作文500字 作文我的乐园 离别作文 民俗作文 写信作文 动物作文 优秀作文600字初中 荷花作文 遗憾作文 五年级 作文 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写植物的作文 作文中惊艳的神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