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艺”起脱贫丨济世情怀!张伟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背后的故事

2020-11-23 18:15:01
相关推荐

三年前的情景,张伟还历历在目:“我力主选择最偏远贫困的地方,县里就给我推荐了长发村。”2017年年初,四平市委决定派一批扶贫干部进驻四平市的贫困村,其中就包括四平市文联副主席、四平市作协主席张伟。对于长发村的贫困,四平市作家们印象颇深:村部院子没有一块砖,只有一口压水井,围墙倾斜,用木杆子支着,两垛苞米秆子之间就是解决内急的地方。走访了八九家贫困户,也是同样的破落。大家开始替张伟担忧,这样艰巨的扶贫任务,能完成吗?张伟说,梨树县最贫困的就是长发村。2017年,这个居住着493户的小村有37户贫困户。

作家张伟

2017年3月,张伟作为长发村扶贫工作队员正式入驻长发村。他与长发村村民同吃同住,对每家贫困户了如指掌,每家贫困户都走访过上千趟。2018年长发村只剩下9户贫困户,2019年所有贫困户脱贫,“扶贫队员”张伟全心投入,功不可没。张伟将在长发村的所见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篇真实的故事,2019年9月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这本凝聚着张伟两年心血的书也使他得到了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进个人”的荣誉。

“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记在老百姓心里的日记”

三十年前,张伟就是最年轻的副乡长,如今他是最年长的扶贫队员。因为他曾当过副乡长,村干部对他没敢小瞧,多了几分敬畏;因为他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三十多年写作的主要题材就是农村的发展变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感情,他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长发村民,为他们做点事,使村民们感到他很亲切。

长发村村部

2017年年末,上级发了日记本,要求扶贫干部每天干了什么都要记下来。张伟这些年的作品不少,长篇小说五、六部,还有散文随笔、电视剧,却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起初几个月就没写。后来与村民一起偶然谈到节气,张伟的脑子忽然像放电影一样,清明、夏至、立秋等这些节气前后做的事一下子都清晰回放起来。二十四节气有固定规律,到了某个节气就有某个节气的事情,比如夏至他到田头调查贫困户抗旱情况,立秋去村民家商量把孩子送韩国打工。趁着这次一捋,他把几个月的日记写出来了。从此,他养成了写扶贫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不是“流水帐”,而是一篇篇生动的故事,也像一篇篇散文或小小说。张伟说:“看来老祖宗不仅给我们留下‘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还给我们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做事规则。对于我,留下的是日记。不过,我们干没干什么都在老百姓的心里。相比这本写出来的日记,我们更应看重记在老百姓心里的那本日记。”

张伟与扶贫干部

学人的“使命”,文人的“宿命”

长发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共有三人,张伟是其中之一。对于贫困户最主要的工作是帮他们领取低保、减免学生学费保证上学、大病救助、危房改造和土地流转。这些工作其实做起来很繁杂,每家张伟都去过上千趟。有的贫困户脱贫后,还要对他们观察、验收,尽量避免返贫的工作更繁重。其中,甄家老两口让张伟印象很深。他们平时话很少,是朴实木讷的庄稼人。脱贫后由于被电话诈骗借钱给诈骗犯,一股火都病倒了,又成了贫困户。张伟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有一天甄老到村部给张伟送来了自己做的鹅毛垫子,让张伟靠着“别着凉”。拿着他们亲手制作的鹅毛垫,张伟心里温暖异常,感觉胜过千言万语。他说,这个鹅毛垫他会永远珍藏。张伟常为这份工作搭钱,他曾把中国作协给他“深扎”的补助拿出来给村里买砖。村干部受了感动,知道他爱吃大豆腐,悄悄把大豆腐放到他的窗台上。大队会计晚上有时来陪张伟喝两盅,已经和他亲如兄弟。村里人,就是只会用行动表示真心。

脱贫户养的大鹅

面对土地和乡亲们,“文化人”张伟是谦卑的,他的样子就像个农民。一位北京的评论家曾说他是“最土的作家”,他一点不反感这个说法;他甚至从来不坐飞机,因为不想离开地面。只有脚踩大地,他才感觉踏实。在书中他写道:“我父亲告诉过我,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他也是这样做的。

张伟走访脱贫户

长发村的扶贫工作让张伟不仅记录下一个个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总结了很多心得。他说,“精准”扶贫的工作原则太重要了,纠正了以前扶贫的很多弊端,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最重要的“公正”。他坚信,公正就是精准扶贫的核心,也是让所有贫困百姓受益,与党员干部心连心的重要保障。

张伟说,扶贫工作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放得下身段,看得见问题。乡村的土地哺育了我,我的乡土情怀让我为此竭尽全力;文人的良知也时常告诉我,使我必须关注苍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兄弟做点什么。就如他在书中的肺腑之言:“我不是为了讨到什么‘好’,也不是为了‘份’,我是因为一个‘命’。不是领单位的授‘命’,到农村发现美是一个学人的使‘命’,和泥土结缘是我本人的宿‘命’。”

将扶贫进行到底

《扶贫笔记》出版后,张伟继续着他在长发村的扶贫,将一直到2020年年底。他也仍在写作,目前,他已写完了60多篇,以后还要整理成书。

2020年4月,记者来到长发村,跟随张伟一起度过了他工作的一天。他踏上了防止脱贫户“返贫”的新征程。这一天,张伟告诉王美玲家的姑娘要考研,不要着急挣钱,家有困难大家会一起帮。王美玲感激地说这孩子总想快点挣钱给我治病,这回心里有底了;他对老甄头说他春节收到了他儿子的电话拜年,真是又惊讶又欣慰;他询问李春江的病情,与他的小儿子一起念诗,屋里顿时有了笑声;他又拿起了李凤江老人的“老人手机”看是否正常,连说老人的手机越简单越好。终于学会用手机的李凤江连说你们啥小事都帮我,我这心里暖和呀……他就像村民们的自家人。

张伟对记者说,防止“返贫”的任务更重了。工作越深入,觉得需要做的就越多,他也有很多力所不能及。扶贫注定是艰难的重担。对他来说,即使载不动所有,至少可以载动一颗乡下的草。不是每个人都能济世,但人不能没有济世情怀。孔子说“求仁得仁”,做的一切无非是求得良心的安定,他会抱着这颗初心把扶贫进行到底。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溪/文 张丹/策划 编辑:徐青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