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心中的百草园(散文)

2020-11-23 18:20:01
相关推荐

鲁迅先生似乎没怎么费劲就有了自己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真让我羡慕啊!我创建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竟花费了那么多的心思……

那是35年前年的秋天,我在山东汶上县第一中学教语文课,是当年语文教研组最年轻的老教师,教龄刚过两周年,青春22岁,刚送走一届初中生。这年新学期开学,我还是教初二两个班语文课,不过这两个班是招考班,我特有被重用的激动感,浑身充满了说不明的干劲。一天到晚就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才能把这些大多数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教好呢,让他们升高中考大学,成为有用的人才。在不遗余力地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开扩他们的视野,扩大阅读面,提高写作能力。说起来我们师生特别投缘,几堂课下来,我们便熟识起来。上课一周之后,我就想出一招,每晚备好课,批完作业,就用毛笔正楷写两张一样的古诗,或七言或五言,第二天检查晨读时,挂在两个班的教室里,希望他们在背诵古诗的同时学写汉字。没多久,我还发现许多学生爱好文学,一班学生赵伟经常诗不离口,有小诗人之美称;二班学生韦国栋、张雨东、徐辉,一班的廉燕、马宏平等许多文绉绉的学生,写作的欲望尤其强烈,重要的是我也喜好文学,也是那一年,我在联合日报发表了一篇两千多字的小文,对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不论是课间休息,还是课外活动,他们三五成群地找我询问,和我攀谈,无拘无束。

眼看渐近深秋,有一天,晚自习辅导完,我有点不舍地走出教室,校园通往教学楼路旁的榕花树煽情地私语,令人遐思……不知不觉竟走进那片核桃林,边走边想,突然想到了初中学过的课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少年鲁迅的乐园,“三味书屋”是他知识的天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鲁迅文学梦想起航,我何不为学生们建个文学社,名字就叫“百草园”。奇想不奇,马上落实,信息发出,仅一周就有3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还有一些同学担心自己写作不好,想报而未敢报。文学社成立了,百草园不难找,校园里就有好几片,可三味书屋何处寻。那可真是寻寻觅觅找不到,让我一连好几天愁眉不展,为此,我三番五次央求分管后勤的姬校长,找得他也不耐烦了,终于慷慨地跟我说,"你去找吧,只要你找着闲地方,就归你们用。”苦功不负有心人,万般无奈之下,降低标准,终于觅到了教学楼一楼东头还未起用的卫生间,离他们两个班只有一个楼梯之隔,很方便啊!这事让我兴奋了好久……难怪现在李继峰同学回想起那特别的书屋时说:“文学总要有点特殊的味道才引人入胜”。书屋有了,带领几位同学又一阵忙活,将搜索来的破桌子、穷板凳安置妥当,把我所有的藏书摆弄出来,同学们也捐了一些,约有300多册吧,那时的书还是很珍贵的。书屋诞生了,应该叫三味+一味书屋更合理。虽没有剪彩仪式,却照样门庭若市。百草园的同学自然是如鱼得水,没入园的刚开始不好意思靠近,后来沾亲带故的也不时的去书屋吸收点营养。那些别的班的同学每每过书屋隔窗探望,都流露些许羡慕嫉妒,不知道恨不恨。唉,不是我心眼小,是书屋容不下太多人,不然……在百草园文学社三十年聚会时,李继峰同学曾这样说“在百草园里,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名著,接触到结集出版的朦胧诗,知道了课本上没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聂鲁达,知道了北岛、舒婷……同学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课本之外的文学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学社成立了,小草们带着文学梦和大学梦行进在路上。我甘当他们的引路员,毫不保留地把我阅读时摘抄下来的经典片段、名言警句让他们传阅。百草园初期没有社刊,就把校门口路西的所有黑板报承包了,作为文学阵地。王宪伟、刘仁鹏同学把小草们的优秀作品镌写在黑板报上,就算发表了,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食粮。我坚持利用课外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文学知识智力竞赛,或者是写作交流座谈会,就在学校老实验室里,管实验室的何老师和郭老师还比较支持。知识竞赛有个抢答环节,没有抢答器,就找人弄了五个用干电池的电灯泡,合闸灯亮,视为抢答有效。那气氛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热烈,至今也忘不了刻在脑海里的一张张生动可爱的笑脸。写作座谈会上,论点双方哪一次不是争得面红耳赤,那天真、萌萌哒的样子至今都活灵活现。学生的中学生活极其单调,总是在榕花树下、核桃林里发掘,绝不是长久之计。没有鲜活的生活可写,文章自然是空泛无物。没有生活,要创造生活。有的同学提出去春游,还有的建议去爬山。爬山是新鲜,听说汶上只有白石的昙山可观些,我也没去过,有家在昙山附近的同学极力推荐,我犹豫再三,终于决定周末春游爬昙山。虽然决定了,可带着五六十个学生外出,可不是小事情啊,这可是学校以前从没有的事。为此,我在做足理论准备后,很小心地找校长请示,校长几乎是一口回绝,不得已,我只好软缠硬磨,最终还是校长逼我立下军令状,才勉强应允。从校长屋里出来,我高兴得差点唱出来,根本没考虑其中的风险。同学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像炸了锅,兴奋指数不亚于中国女排1982年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大家悄悄地装备着,我与张雨东几个骨干成员为这次行动作了精心策划。一切尽在不言中。

1985年3月31日,百草园文学社50多名同学骑自行车,早八点在汶上一中校门口集合,带着锅碗瓢盆,带上我新买的录音机,还有从老家弄来一蛇皮袋子地瓜,我还骑车带着一位小女同学。一出校门,小草们向出笼的鸟儿,一支春游大军浩浩荡荡向昙山进发。一路上,车铃声、欢笑声、鸟儿的鸣叫声,自然融合成一首美妙的春天交响曲。我们吵闹着春天,一路欢歌狂奔昙山脚下。社长带路打头阵,我压阵断后,约在九点半安全达到。放好自行车,各自带好行装,又临时组织了一场登山比赛,不记得是谁第一个登上山顶的。山顶虽不高,但也有一览众丘小之感。大家都登上山顶时,一幅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逐渐展开,有的吟诗,有的写生,有的沉思,有的寻觅,有的在远眺,还有的在采挖野草……把整个春天都逗乐了。昙山是我们县的最高峰,海拔160多米,山上虽没有名胜古迹、奇花异草,但对同学们而言,能走进大自然,能登上汶上最高峰,已是欢天喜地,更何况在百草园这样团结和谐的大家庭里。中午,我们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野餐宴会,安排一个排去拾柴,三位女将主动烧火煮野菜、煮地瓜,其余的布置宴会场地。炊烟袅袅,野菜飘香,大家自然围坐成一个圆圈,以水和可乐代酒,举杯畅饮,随着录音机播出的欢快乐曲,边喝边唱,边吃边跳,激动得天乐地笑。没有主持人,精彩节目自发呈现。当同学们把自己带的咸鸭蛋、火腿肠、蔬菜、水果、面包诸如人间美味送到我面前,捧着劝我吃的时候,我眼睛一次次地湿润,确切地说,激动得落泪了。这确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丰盛、最营养的午餐!历史记下了这永远难忘的美好一瞬。返校后,没用我说,大都呈给我一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习作。我对大家的习作予以详细批阅,并将优秀文章推荐出去,韦国栋同学的作文《十六岁交响曲》在《当代中学生》发表,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小草们劲头更足了。

草不知名随意生。1985年下半年,经小草们的共同努力,百草园文学社有了自己的社刊。载满稚嫩文字的社刊,散发着油墨的香气,渗透着小草们的智慧和汗水,捧在手上沉甸甸的。社员人手一本,如获珍宝。1987年,社员李继峰同学曾以“百草纷发晓春意,但求炎夏荫遮人”为题,报道汶上一中百草园文学社活动情况,在《山东青年报》发表,《语文报》也作过侧面报道,百草园文学社的名声渐渐外扬。当年,我的两篇教学论文获山东省教育厅奖励,我为学生组织的所有活动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并获得全国少工委嘉奖。1989年,小草们茁壮成长了,高中毕业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许多小草考取了包括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也是这一年,汶上一中高考再创历史新高。

高中毕业,小草们走出汶上一中校门,不是分散,而是随梦想放飞,无论走到哪里,他们一直没有走出心中的百草园。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百草园一直在我心灵深处,我一厢痴情地固守品味着那一园天真烂漫,辗转三地,离故土千里之外,尝遍酸甜苦辣,带着自己的阳光驻守一片心灵港湾、精神家园。劲草不随风偃去。三十多年,我从未停止怀恋,怀恋我的百草园…三十多个春秋,我都在想念,想念我文学社的每一位社员。是该让小草们回家的时候了。恰在2016年春暖花开时节,单位院前的草坪经春雨洗礼后更加葱绿,释放着勃勃生机,触景生情,突发奇想,想到用建立百草园文学社微信群的办法,把他们从天涯海角找回家来。果不其然,信号发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小草们都风雨兼程扑回家了。一时间,群情激动,心潮澎湃,回归家园的欣喜,奔赴爱巢的暖意,全都化作一腔诗情,奔涌而来。我天天感动着,时时被激励着,感觉不是当年,胜似当年。虽然我知道他们有的在世界著名科技公司就职,有的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显要岗位工作,有的在济宁、汶上不同领域建设家乡,更有的接过老师的教鞭在母校教书育人,但在我心里,他们还是那群天真无邪、爱好文学的少男少女,是我的心头肉。他们一直在追梦路上,勤奋工作之余,也有不缀笔耕。社员李继峰,在《山东文学》等各大报刊网络发表各类文字上百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络作家,社员孔令军出版了自己的诗集《有朵花儿在等你》,胡艳的作品经常在《中都文艺》发表。现在,我们虽没有社刊,但我们有百草园微信平台,很多同学用诗词乃至打油诗的形式抒写甜蜜回忆、人生感悟,描绘美好未来,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把文学给他们的美好,把百草园给他们的温暖传递下去……

三十五年一晃而去,百草园文学社似乎不复存在,可我的百草园已珍藏于心底,当年的“小草”们还在,分散在祖国各地,正竞绿吐芳,是我心中永远的风景…如今,踏上新时代新征程,百草园文学社的小草们依然鲜绿。再聚首,我们将拥有最美的春天,重温旧梦,不忘初心,紧揣文学梦想,继续前行。

作者简介:

房胜林,山东汶上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青岛税务培训中心副总经理,汶上人在青岛创业发展联合会会长,青岛市济宁商会书画院副院长。学生时代即爱好文学,在汶上一中任教期间,创办“百草园文学社”,培养了山东网络作家老泉,山东青年诗人孔令军等文学人才,得到国家少工委、省教育厅嘉奖。自1985年,已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读者》、《青岛日报》、《青年思想家》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人生悟语》(吉林人民出版社),名录被编入《山东作家小辞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见闻作文四百字 游雁荡山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两百字 初中生活作文800 做人要守信作文 直面困难作文 北京天坛作文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作文 关于火灾的作文 关于校园足球的作文 作文英文翻译 秋天的怀想作文 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目标的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100字 不安于现状作文 写比赛的作文400字 原来我很幸福作文 期中考试后的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作文人工智能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蚂蚁搬东西作文 用假如写一篇作文 小学四年作文 初三疫情作文 高中和大学的不同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窗外作文结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