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解放军报推出系列文章:人民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启示录

2020-11-23 18:4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习主席日前签署通令,嘉奖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全体人员。嘉奖令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军部队和广大官兵是一场大战和大考,执行疫情防控任务全体人员,以坚定信念、过硬能力、顽强作风、牺牲奉献,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

这份答卷铭刻了什么、昭示了什么?我们该从中汲取怎样的精神、经验和力量?回顾抗疫一线的日日夜夜,我们更加坚信: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忠诚品格,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从来都是这支军队的鲜明政治品格。传承和发扬好这种品格、精神、作风,我们才能从苦难走向辉煌,才能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拥有磅礴的力量。

弘扬抗疫精神,阐释抗疫经验,汲取强军动力。解放军报从今日起推出“人民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启示录”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2月2日凌晨,一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从兰州中川机场乘坐空军运输机出发,驰援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刘一波摄

江城见证:我们永远的军魂

——人民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启示录①

■解放军报记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陈小菁

“当……”长江之畔,武汉江汉关大楼静静矗立。整点响起的钟声,仿佛这座城市的心跳。

滔滔长江水,巍巍黄鹤楼。穿越沧桑岁月,目睹时代风云,一条江、一座城见证了什么?

时间是可以触摸的,也是可以聆听的。

上图为1月26日拍摄的武汉地标江汉关大楼(无人机照片);下图为4月8日拍摄的武汉地标江汉关大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2年前,一首献给抗洪英雄的赞歌《为了谁》,在祖国大地唱响。这首歌的MV拍摄地,就是抗洪一线的英雄城市——武汉。22年后,歌手祖海再次为武汉唱响这曲献给英雄的歌,献给抗疫一线的英雄——白衣战士。

一首歌曲,穿越时空。“你是谁?为了谁?”老百姓的声声传唱背后,是一支军队的永恒叩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答案,就在一支支闻令而动的队伍中,就在一次次舍生忘死的冲锋里,就在一声声舍我其谁的请战间。

答案,铭刻在习主席的嘉奖通令中:“全体人员牢记我军宗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

“忠于党、忠于人民”——从历史走来,我们当牢记:听党指挥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军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

“忠于党、忠于人民”——向未来走去,我们当牢记: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到绝对忠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党旗、军旗增添光彩。

资料图

有一种召唤,叫“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解放军来了!”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际,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的医疗队雷霆出征,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支援湖北的第一支医疗队。

这一夜,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迷彩列阵的画面燃爆网络,给焦虑中的武汉市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星夜驰援,急如星火。进驻金银潭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进驻火神山医院、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个个“第一时间”,见证着分秒必争的“军队速度”。

军令如山,闻令而动。不分军种,不分战区,不分隶属关系……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的4000多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抵达武汉后,由联勤保障部队统一指挥和管理,确保第一时间攥指成拳、冲锋陷阵。

2月13日,一批增援武汉的军队医护人员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记者 黎云 摄

在抗击疫情的80多天里,荆楚大地不仅见证了一次举世瞩目的陆空兵力大投送、卫勤力量大集结,更见证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后全军卫勤力量的第一次大抽组、大联合、大协同。

是什么凝聚着他们的力量?是什么激发着他们的能量?

这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号:“不分你我,只有我们。”细细品之,令人不禁想起罗荣桓元帅的一句话:“我军有特点,历来就是反对‘我’的,用只是用‘我们’。”

罗荣桓元帅讲这番话,是在1929年。那一年的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

穿越时空,军魂永驻。抗疫一线按下的“快门”,锁定的是人民军队转型重塑再出发的“大景深”,彰显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永恒底色。

打开医疗队队员们的微信朋友圈,记者发现许多类似的表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算死也有意义”“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尽管无数次唱过这首《当那一天来临》,但此时此刻,凝视着鲜红的党旗,火线入党的年轻医生梅波,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是军人,就要随时准备上战场!” 22年前,面对那场特大洪水,无数将士请战出征时,说的是这句话;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白衣战士奔赴抗疫一线时,说的还是这句话。

从当年的抗洪到今天的抗疫,从当年的小汤山到今天的火神山……在国家、人民危难时,人民子弟兵赴汤蹈火,从未缺席。

“这是党的召唤,也是人民的呼唤。”一位队员在请战书里写道,“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军人,兑现入党誓词、入伍誓词的时候到了!”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自南昌起义始,这支英雄的军队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自哪里?

答案,在今日的抗疫一线再次彰显——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响应人民的呼唤!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宋彩萍鼓励大家奋勇努力,战胜疫情(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有一种答卷,叫“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九省通衢之地,汉江与长江激流交汇,孕育出一座灿烂的城市:武汉。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武汉桥多,一座座跨江大桥就像一道道脊梁,支撑着这座城市的雄心和宏图。

“你们就像那一座座桥,背负着我们走向生的彼岸……”那天,收到一位出院患者发来的短信,军医李文放看着每天都要往返的长江大桥,感到一种别样的亲切。

2月24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内,李文放(右)与患者交流。新华社发(吴浩宇 摄)

80多天里,包括李文放在内的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累计收治7198名确诊患者。

“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荆楚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正如那首《武汉之歌》所唱,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再一次见证了一支英雄的军队交出的时代答卷。

这是一张怎样的时代答卷?

习主席在嘉奖令中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军部队和广大官兵是一场大战和大考,执行疫情防控任务全体人员,以坚定信念、过硬能力、顽强作风、牺牲奉献,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之时,彰显硬核之力。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利,是人民军队永远的追求。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张考卷,人民军队牢记习主席嘱托,冲锋在阻击疫情第一线,接收最危重的病人,接管最危险的病区,接手最危难的任务。

这支军队为什么能赢?一直以来,无数研究人民军队的中外学者追寻着答案。他们的答案虽各不相同,指向却异常清晰:这是一支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

奔流不息的时间河道里,或风平浪静,或激流险滩。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却意外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一个民族的品格、一个国家的风骨、一支军队的军魂,正是在一次次大风大浪的洗礼中焕发光彩、昂首挺立。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68年前,惨烈空前的上甘岭战役,美军倾泻的炮弹把上甘岭山头削低了2米,也没有让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后退一步。68年后的今天,来自这支部队的战士胡欢报名参加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他清晰地记得那天下达命令的场景——连长问有没有人想上抗击疫情一线,包括他在内的全连所有人都往前跨了一步。

22年前,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某舟桥旅官兵同数十万军民一起发出震撼天地的誓言:“誓与大堤共存亡!”22年后的今天,这个旅接到为火神山医院运送医用物资的命令,四级军士长陈正君主动请战:“我去!”

12年前,一声令下,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赴汶川抗震救灾。12年后的今天,这个团受命空运兵力驰援武汉,再次交出一份“硬核”成绩单:4次出征、15架飞机、8个不同机场、近5万公里航程……

对于人民军队来说,信仰和灵魂是最锋利的武器。

从“上甘岭答卷”到“汶川答卷”再到“武汉答卷”,人民子弟兵用一个个胜利,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

人民军队交出的抗疫答卷,再一次向世人昭告:这支军队赢得的一切胜利、创造的一切奇迹,无不根源于不变的军魂。

资料图

有一种承诺,叫“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

信仰二字,“信”字里有承诺,“仰”字里有崇敬。

“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 武汉天河机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马凌这句展示中国军人忠诚的誓言,响彻神州大地。

“请全国人民放心,疫情面前我们誓死不退!”这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马凌2月2日刚刚抵达武汉时,接受采访时立下的誓言。

誓死不退,只为一个承诺:人民生命重于泰山!这句铿锵誓言,不仅是向党和人民的报告词,更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宣言书。

“为什么人民群众信任解放军?”前不久,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这个问题再一次被网友提出来。众多答案中,一位军事记者的回答获得最多点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个亲切的称呼:人民子弟兵。子弟兵,是人民母亲在呼唤这支队伍的乳名,让人想起血浓于水,让人感受到母子深情。”

明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习主席说,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白衣作战袍,“红区”照初心。那些昼夜奋战的身影告诉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正怀有这样一颗赤子之心——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人民军队的军魂,是靠一个个子弟兵擦亮的。回顾抗疫一线,那些舍生忘死的身影,叠印成红色基因的标识和初心使命的密码。

那是呼吸系统专家李琦的身影。55岁的李琦,是背着呼吸机上“战场”的。他说:“这是我们的阵地,这是我们的战位。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

那是护士吴亚玲的身影。那天,得知母亲去世,吴亚玲泪如雨下。病房里的她,“没法送母亲最后一程,没法给母亲最后一个拥抱”,只能面向家的方向,含泪三鞠躬……这位坚强的姑娘说:“守住阵地、守住战位,就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吴亚玲——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

深夜,火神山医院上空星光璀璨。天上的星星,给人方向。李琦、吴亚玲等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身影,就是这支军队在抗疫战场冲锋的路标。

冲锋的路标,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陆军军医大学退休老教授钱桂生已经78岁高龄,得知他的学生李琦即将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专门打电话叮嘱:“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

李琦自豪地向老师汇报:“不光您的学生来了,您学生的学生也来了……”

翻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花名册,你会发现一支军队生生不息的年轮——

一大批具有丰富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的“60后”老兵站了出来,一大批参加过汶川、玉树地震一线救援的“70后”中坚力量站了出来,一大批刚刚转为文职人员的“80后”医护人员站了出来,一大批“90后”“95后”站了出来……

习主席深刻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

一支军队何尝不是如此!90多年过去了,伟大的军魂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熠熠生辉。它穿越时空追附万物,赓续人民军队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照亮我们砥砺奋进的漫漫道路。

资料图

这是胜利的光芒。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个月又一个月……在江城武汉,白衣战士们用生命践行使命,和这座英雄的城市一起迎来一个个捷报。

这是信仰的光芒。在神州大地,人民军队汇聚的强大力量,带来无数暖流,熔炼着顽强不屈的精神,也熔铸着永远不变的军魂。

这是红色基因在特殊战场的传承和生发,这是人民军队用初心和使命凝聚而成的红色基因最新序列。

本文刊于5月8日解放军报01、03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来源:军报记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4 03:46黑咖啡[北京市网友]IP:3407533809
    这些报道让人更加敬佩我们的解放军,他们一直都是保卫国家的坚强堡垒。
    顶4踩0
  2. 2020-03-27 15:15余伞[四川省网友]IP:3407550447
    真正的英雄!国家有需要,人民军队必定不辱使命。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植物作文怎么写 坚持作文素材 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春日作文 雪人作文 作文句子摘抄 关于自己的作文 温度 作文 趣作文 习俗的作文 生活作文400字 防火作文 成长经历作文 作文掌声 结婚作文 暗恋作文 一年级作文怎么写 好的作文结尾 爱的作文600字 我就是我的作文 拼搏的作文 作文大扫除 写一封信作文 三亚作文 草莓的作文 三年级植物作文 心声 作文 作文100个字 三年级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