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阅读技巧:拿走拿走别客气

2020-11-23 19:45:01
相关推荐

一位很皮的语文老师

作者的话:语文学科,前期的积累,很多都是通过阅读进行的,不论是语言组织能力或口头表达能力和大量的阅读密不可分。我国当下的中高考制度都在革新,稍往长远一点,三门主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考试分数,越往后英语的应试比重逐渐下降),数学则是稳步适应新的考试变化,只有语文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提升学习广度,相应的难度也是逐渐提升,因此根据改革方向,语文将在重要考试中占据最高的比重,在分数这块最容易拉开学生最终考试成绩。

在语文学科比重逐步拉升的当先,针对高考阅读速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1、阅读速度,以前的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未来可能增加到10000字。

2、相应的题量也会增加,就是你答题的字数也在悄然增加,今年比上一年悄悄增加了5%-8%。

作为语文学科教师,我个人的确看到这种变革满心欢喜,但投射到实际,现实情况给我泼了一盆凉凉的水,大多数学生阅读量的缺失,在今后更高年级的发展会逐步感到语文学科对于考生的压力,因此我更加愿意整理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学生。这些学习方法,通过我给学生的传授,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因此分享给更多的学生已经辅导学生作业的家长,希望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这个过程中,不要出现:不谈作业父/母慈子孝,一谈作业剑拔弩张的场景。

有点皮的语文老师

一、文章开头的作用

①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记叙文)

②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③用故事或者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

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结尾的作用

①深化主题或中心,升华感情

②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③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三、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

①结构上的作用是:总结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

推动情节发展

②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

1、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2、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3、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物的特征)

其乐融融 溢于言表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

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五、“这”、“它们”等代指什么?

①一般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②找到之后,将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遍,看是否合适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六、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

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

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等

七、拟写标题语

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

也可巧妙地应用古诗文、谚语、歇后语等改动后切合语境。

八、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点名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承上启下作用的 过渡句);

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反复、反语、设问、反问、提别是引用的句子)。

总结: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作者

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以及思想倾诉等。

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等。

父母与孩子互为老师

九、句子比较分析题常见题意

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删除某个词或者句子?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原句缺点。

十、给文段拟题目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要求语言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一、根据阅读短文感受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采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

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

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积少成多 积水成河

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十三、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

但一定要准确人物、事件,切记张冠李戴。

2、也可举普通人事例,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勿过于夸大。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十四、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

也应包含

十五、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语文:感知文字魅力

十六、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

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

意人物的出场先后顺序。

十七、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 往往就是限定不能够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

从另个层面来讲,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因此先从文

中找到相关语句;

2、找到后就是考虑如何变成自己的话,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中有生僻词;

④变化句意法,适用于文中使用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但

未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字:让你了解全世界

十八、开放性阅读题目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察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

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创新

有机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启示;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积累,对选文内容进行延伸;

7、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重点进行赏析。

腹有诗书气自华

编者的话: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透过语文这门学科我们可以学到贤者的伟大思想、绚丽的世界历史文化、感知最新科技带给人的影响,提升自我外在气质。语文学科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语文学科的位置越来越高。希望每位父母能够与孩子一起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小编独白:语文学科上什么问题,私信小编。其他问题不一定能够解决,语文学科里的问题那还是可以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生日作文 记事优秀作文 各种英语作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作文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 作文写景的 榴莲的自述作文 关于坚持作文的结尾 在逆境中成长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老师 看烟花的作文 推己及人作文 坚持的作文题目 青年 作文 化腐朽为神奇作文素材 新闻类作文400字 给妈妈洗脚作文450字 一次快乐的经历作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夏至的作文 春节600字作文 爱画画的同学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 网络暴力英语作文 信心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宠物的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四百字 关于性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