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的成功天赋占多少?还有这样几个因素你不知道!

2020-11-23 20:35:01
相关推荐

大学期间,读过张爱玲的许多作品。那时还年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整天躲在宿舍天蓝色的小幔帐里,贪婪享受着她带来的文字盛宴。读到《半生缘》中曼璐为了满足丈夫的私欲,竟然不惜牺牲亲妹妹曼桢一生的幸福,将她囚禁半年之久,我愤怒而悲伤;读到《倾城之恋》中,白流苏最终得以和范柳原在一起,有了后半生的依靠,我亦欣喜不已!

爱情看起来很浪漫、很纯情,可最终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她经不起油盐酱醋的烹制。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那是怎样的奇女子啊!那些平凡的字眼,经她的思索,从她的笔下倾泻而出,给读者带来的是扑面的惊艳!普普通通的汉字,一遇上她,就好像着了魔一般光彩四溢。

半生缘 顾曼桢

这位才华漫顶的女子,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曾经,我崇拜过,认为那是“写作的天赋”,上天恩赐,羡慕不来,追逐不上。当我了解了张爱玲的成长背景后恍然大悟,一个人成功,不是简简单单的“天赋”两个字来概括。我觉得,张爱玲的写作才华,更多的是这样几个影响因素。

张爱玲

01 厚重的家世

张爱玲的祖父是张佩纶是清朝末年的大名士。张佩纶40岁前也是起起伏伏,40多岁时得李鸿章赏识,委以重任,协助他进行政治改革。李鸿章还将自己如花似玉的大女儿李菊藕嫁给了他。后来因为与在协助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时,在对俄态度上与岳父意见不合,他辞官回家,不再参与政事。

李鸿章是张爱玲的曾祖父

张爱玲的祖父告别政治和祖母每日花前月下,诗酒相随。张佩纶的《涧中日记》里有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的记载:“午后与内人论诗良久”,“雨中与菊耦闲谈,日思塞上急雹枯坐时不禁心怃然”,“合肥宴客以家酿与余、菊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张爱玲的祖母能与丈夫谈论诗词歌赋,说明她的才华也是相当了得的。虽然二人年龄相差较大,但夫妇赌棋抚琴,唱和吟咏,颇得闺中之乐。俩人甚至合写了一部食谱和一部武侠小说。由此看来,张爱玲的祖母也是文化水平颇高啊。即使在当今社会,也应是一位高知女性了。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

后来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去世,只留下祖母李菊藕独自抚养一双年幼的儿女。李菊藕立志要让儿子担当起丈夫生平未实现的遗志。她对儿子的管教更加严厉,每日督促他读书背书。当日学习任务完成不了,就要挨打。因为张家也受过西方文明的熏陶,所以李菊藕也为儿子请过英文家教。张廷重英文很不错,能说英语、读英文信件,还能在英文打字机上打字……后来他曾在津浦铁路局做英文秘书,由此可见他的英文水平不容小觑。

02 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父亲,对子女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张爱玲在《对照记》中写到: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而女孩子,在语言能力上比较占优势,又最善于模仿。所以,童年与诗词歌赋相伴的经历,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也是她日后亲近文字的影响因素。

张廷重喜欢阅读,还将新文化的代表人物胡适引为同道中人,喜欢看西洋小说。爱玲在散文中提到,父亲的大书房里,有读不完的书,她钻进去就不愿意出来。父亲的书架是张爱玲的精神宝库,在那里,她读到了《红楼梦》《海上花列传》《西游记》等大量古典书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时下流行的鸳鸯蝴蝶派,父亲都颇有研究。父女俩也常常展开激烈的讨论。

张爱玲父亲和姐弟俩

张父读十几岁的爱玲写的《摩登红楼梦》,大喜过望,替爱女的《摩登红楼梦》拟了六个回目。张父读书、爱书、能吟诗作赋,也接受过西方文化教育,他的才华可见一斑。

再说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后改名黄逸凡)也是名门之后——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她美丽且个性十足,思想不同于一般深宅大院里的传统女性。

她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学钢琴、学外语、裁衣服、动手打扮自己——张爱玲的母亲不仅好学,而且学习能力也非同一般!后来,她甚至和张爱玲的姑姑一起出洋留学。

张爱玲后来创作的《谈音乐》《谈跳舞》《谈画》都是与小时候,母亲让她学钢琴、教她画画、带她听音乐会相关。可以说,她的聪慧,离不开母亲的悉心教导。

她和母亲生活的细节,在张爱玲的一些散文中都有出现:母亲爱读通俗小说,家里有新到的《小说月报》,正登着老舍的《二马》,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并且读出来,小煐(爱玲的小名)靠在门上笑……

所以人们说张爱玲从小聪明伶俐,三岁会背诵古诗,七岁写第一篇小说——这一路看来,我倒不觉得是张爱玲的智商多么高于常人,而是优秀的父母,让她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张爱玲的这些能力,无一不与父母的兴趣爱好相关!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早期的启蒙教育。所以说,多数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优秀的父母!

正如《张爱玲传》的作者梅寒所说:

文字成为张爱玲生命中的持续存在,成为她一生最大的支柱、快乐的源泉,这与她童年时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对大的影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张爱玲的父母虽然门当户对,但因为人生观价值观大不相同,最终分道扬镳。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文学的爱好!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成为那样的人!

张爱玲

03 名师的教导,名校的滋养

经过母亲与父亲的抗争,张爱玲进入新式小学。中学时代,是在环境幽雅,教学严谨的圣玛利亚女子贵族学校度过。在这所学校,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以有机会到英美名牌大学深造。旧上海的很多名媛淑女、一些红极一时的影星,都出自这里。

学校的课程包括中英文两部分。英文部分包括英语、数学、物理、西洋史、地理等科目,由英美学者担任教授全英文授课。中文部分包括国文、国史、地理三项。教授的先生,初中以下是师范毕业的老小姐,初中以上多半是前清举人出身的老学究。都是高学历的老师呢!

在这里,张爱玲遇到了一位对她的写作影响至深的汪宏声老师。这位老师与以往刻板严肃的国文老师不同,他担任女校国文部主任后,改革课程,给图书馆添置书刊杂志,为学生争取用本国语言文字发表的机会与活动。他的作文课也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鼓励学生把学琴唱歌、观影的感想写下来,不限题材,鼓励学生自由命题。习惯了做命题“八股文”的学生,都被老师的新式教法深深吸引。

圣玛利亚女校

张爱玲的第一篇作文《看云》,就吸引了汪老师的目光,也得到了老师的赏识。汪先生利用组织,发动出版了小型刊物,他鼓励学生们用中文写作投稿。张爱玲被邀请出任编辑,只不过她拒绝了,只同意在上面发表作品。在女校读书的几年,她在校刊上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女校的校刊是她走向文学之路的第一方舞台。

所以,名校的氛围,名师的指引,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助推器!

04 努力亦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伤仲永》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神童方仲永,因为父亲把他当作摇钱树,不再让他学习,成年后成了一个庸碌之辈。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天赋可能是次要,更为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

张爱玲的成功,不仅仅有天赋的因素,更少不了她后天的努力!

张爱玲就读的圣玛利亚女校的校规非常苛刻,功课负担也比较重。每年都会有学生中途退学。张爱玲自进校后虽然也很少有快乐,但她的成绩却始终名列前茅。在那么多优异的同学中能够脱颖而出,一直遥遥领先,那是要付出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努力

1939年夏,19岁的张爱玲只身一人到香港大学去读书。香港大学的校园里,聚集着来自英国等许多国家的华侨子弟,多是富家子弟。爱玲与他们的求学经历不同,她的读书机会也是来之不易,为此差点丧命,也因此与父亲决裂。爱玲在求学期间,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去伦敦大学读书,她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所有成功的天才背后,无不有着一条洒满血汗的奋斗之路。在港大,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减轻母亲的负担,张爱玲几乎放弃了所有的闲暇与游玩。这对爱玩的年轻人来说,实属不易。一位来自英国的老教授,以严厉出名,学生很难从他的课上获得高分。但是,爱玲却做到了。教授说:“我教了十几年的书,可从来没有给过这样的高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要从小向孩子灌输努力的思想。让孩子知道,成功没有快车道,所有的成功,都必须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

结语:

个人认为,张爱玲的成功,“天赋”更多只是个将主角神秘化的说辞,更多的是家庭文化的影响,高知父母的引领,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自身的努力。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过多强调智商和天赋,而应该鼓励孩子付出努力,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成长作文600字 我爱你老师作文 机器狗作文 一年四季的田野作文 无声食堂作文800字 可以更好作文 借物喻人300字作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 我的姐姐400字作文 我喜欢篮球作文 面对自然作文 高起专作文范文 高中疫情作文 中学生禁毒作文 我的人生作文500字 关于我生病了母爱作文 暑假见闻作文700字 描写小动物的作文50字 关于小学生成长的作文 我需要什么作文600字 游庐山三叠泉作文 描写冬天的作文300字左右 生活因诚信而精彩作文 知足常乐作文600 醋溜土豆丝作文 我喜欢你作文600字 天上的云作文300字 人与自然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为主题的作文 不只是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