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民教师周艳华: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2020-11-23 21:05:01
相关推荐

生于1970年的周艳华,有着30年的教学生涯。30年来,她始终以一个党员一名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后评为市明星杯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连续两届)、苏仙区十佳教学能手、苏仙区名师,苏仙区优秀教师,先后4次受区政府嘉奖。

春风化雨,播撒阳光师德,创班级特色

周艳华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30年来她从没有过离开过班主任岗位,30年来,每年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许多老师不愿意接受的学生,来到她班上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人问她班级管理的“妙招”,她都坦率地说出八字方针“爱心、耐心、决心、恒心”。

2012年她任四年级班主任,班上新转来的一名单亲家庭的学生刘俊杰。妈妈经常把他扔在家中去外地谈生意。因为缺少家庭关爱而经常逃学,甚至与人打架,每年都会“被”转学。人称 “调皮大王”。因插班面试刘俊杰的成绩极差,分班时其他班老师不愿意接收,而周艳华接收了他,因母亲不在家,家里没有其他人监管,也没有托付给别人照顾,只给刘俊杰留下几十块钱。他拿着钱一下花个精光,没有钱吃饭便到处游荡,就别说好好学习了。她了解情况后,每天中午带他到家里吃饭,下午放学后在办公室督促他做完作业,再送他回家。一天傍晚在送刘俊杰回家的路上,周艳华不心摔倒在路边,膝盖擦破了疼得站不起来,他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扶起她,感动得哽咽着说:“周老师,怎么样了?我以后要做一个好学生……”春风化雨,慢慢地他变懂事了,学习也进步了。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回老家就读,每年都向周艳华表示祝福问候。

白鹿洞小学62班的伍宏睿因父亲患病家里经济陷入困境,全家人的生活压力全落在打零工的母亲身上,周艳华知道后,先是想办法多方为该生争取困难基金,还自己掏钱孩子交学费、买文具、管理孩子日常生活。伍宏睿妈妈在2015年11月25日还写了一封感谢信交给校长,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016年其父因医治无效逝世。孩子虽已不在我学校上学,每年的六一、寒暑假,她都会去看望孩子,给他带些学习用品、衣物和现金。伍鸿睿逢人就说:“周老师就像我妈妈一样。”

本届的黄向东同学是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在监狱服刑,母亲改嫁,租了房子给孩子与外婆居住。前年中秋放假,同学们都回家了,只他一人在教室发呆。周艳华把他领回家中一起过节,晚饭后,她把他送回家,外婆七十八岁了,还是个半边瘫的人,一间三十平方米的房子,一半堆衣物用品,一半是床连灶,孩子生活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令人心酸难过,周艳华决定每天接他一起上下学。小向东被她的关爱所感动,表现学习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新冠肺炎疫情出行限制期间,她特意给小向东送去学习资料,在线上指导他学习。疫情出行解封后,她每隔两天就去他家走访,辅导孩子学习。

平时一些学生有伤风感冒,她都亲自护送、护理,及时就医,先后为学生垫付医药费,买学习用品等,光是到白鹿洞学校工作以后就有4000多元。

白鹿洞村小是典型的城中村小学,生源主要是来自城中村的农民和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校周边的环境复杂,学生家庭文化背景也参差不齐。2007年,周艳华调入白鹿洞村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率先开办了“家长学校”,每期请郴州民间机构“百善堂”到班上给家长讲座2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家长与孩子的多次互动中,家长们逐渐被感化,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重视孩子教育就是为自己的美好生活投资。”“要做好事先做好人!”的道理,对孩子的教育力度加大了,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学生养成习惯更好了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每期都会有学生找各种关系要求转入周艳华的班级。由于效果明显,其他班级也纷纷效仿,学校风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以班级荣誉为自豪。2012年周艳华班4名学生参加县级体育竞赛获总分成绩第二名。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征文、演讲、才艺比赛获奖达40多人,其中指导李毅写的文章在《语文世界》发表,指导邵孔信写的文章被《梦如夏花》收录;指导陈静香参加“湖南省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另外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指导学生参加《小溪流》征文比赛获奖达30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小学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大赛获一等奖三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指导唐秀丽、李易参加全市“传承文明,做新时代好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演讲比赛获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少儿才艺大赛”获三等奖12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区级征文、经典诵读、绘画、艺术节、等各种竞赛活动,获各种奖励达60多次,她本人也在这些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精通业务,营造教研团队,培养青年教师

周艳华担任督导室主任及教研主任期间,大力推动课改和教研组的建设,坚持每星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要求做到次次有计划、次次有主题、次次有收获,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这样持之以恒的活动中,一大批年轻老师不断成长。

2011年1月指导李红果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jqx》一课录像送评,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一五”优秀论文及教科研成果征集评选活动录像课类一等奖;2010年指导谢玉霞老师在白鹿洞镇学校教学比武中获语文组一等奖;2010年参与指导李伟娟的英语课获区级一等奖;2011年参与指导邓美丽老师的数学课获片区一等奖;2012年参与指导杨静老师参加区光盘教学比武获一等奖......

2016年9月,非科班出身的李婧老师主动找她结对子。通过一年的帮扶,李婧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大的提升,结合她从教数学成功经验,逐步把语文课堂“活”起来了,语文教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去年党支部送教下乡,她成功送了一节语文课《贺年卡》,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并有多篇教学论文获奖。2019年,新进教师陈婷、周红艳两位老师与她结对,经过一年的传帮带,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做有情怀的教师

她深知“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

为此,她不断研教材、悟教法、做教改、谋发展,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基本理念,知识结构,章节的内在逻辑,教学重点与难点,都熟稔于心。

备课时,她会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兴趣爱好、学习障碍、行为习惯。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激发学生活力,以生活化教学、实用性教学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她全身心地投入,经常把教科书、备课本带回家加班加点,也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她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得到了领导、同仁和学生的高度赞誉。

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收获了累累硕果。近几年在苏仙区举行的质量监测中的、与全区同类学校同年级相比,她所教的班级成绩每次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工作之余,她还不忘努力学习,坚持做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通过在《陶行知教育》《行动研究法》《儿童心理学》《创新教育》《心智的启迪》等理论的学习中,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回顾以往的工作,周艳华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甘心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为做一名不愧于时代的优秀教师不懈奋斗。

【来源:红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朗诵作文 重庆旅游作文 出彩中国人作文 学会沟通作文 秋天的葡萄作文 白居易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辅导 老师你好作文300字 感谢的作文300字左右 植树作文二年级200字 妇女节的作文 玩作文 晚霞的作文600字 把心儿打开作文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500字 南京明城墙作文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 中国成立70周年作文 熊出没作文150字 美丽的公园作文400字四年级 西游记作文350字 变化的作文500字 高考英语作文句子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 那一次我感动了作文600字 秋游四百字作文 书包里的争吵童话作文 勤学好问作文 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作文 不要放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