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下)(3 全文完)

2020-11-23 21:45:01
相关推荐

“上海最高的楼里,有我的名字”。在浦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632米高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上海中心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8年建设周期中4000多名建设者的名字。新时代属于奋斗者,成千上万的改革者、创业者、实干者,正以孜孜不倦的探索、锐意革新的行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六)“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凝聚成发展的共识。1980年,浙江温州的章华妹领到了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态被打破,一大批“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不必再担忧因财产而造成麻烦。致富光荣,迅速成为一条人们认可的理念。

对个人利益的保障,突出体现在明确产权并保护产权。重新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迅速认识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迈过“姓社姓资”的争论、“姓公姓私”的迷茫,国有企业改革大踏步向前迈进,三资企业、外资企业纷纷设立,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公私分明、改革确权,充分运用法治保护个人权益、调处矛盾纠纷,极大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以每个人的奋斗推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奋斗。

只有少数人富起来,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执政党一以贯之、念兹在兹的政策基点;走出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亿万中国人的现实追求。

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山河破碎、举国悲恸。仅仅三年多时间,从八方救援到对口援建,灾区生产生活迅速恢复,整洁美丽现代的新家园巍然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令国外观察家感叹“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这样做”。中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彰显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天地可鉴!

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矢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也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特别是过去6年多,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统计显示,2012年到2017年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改革开放的中国,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有外国媒体评价,“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改革开放擘画的历史长卷里,最大受益者是亿万人民。承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利益,保护个人利益,发展个人利益。从历史中来,向着未来去,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思考“利益”命题,找到了一把启动“腾飞引擎”的钥匙。

(七)有人说,离开了人,一切发展都将失去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全面打开了人的自由发展空间,赋予了个体追求自身幸福的多元维度,从而拓展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伟大变革。

犹记1984年,55位厂长《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书登上《福建日报》,成就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段佳话。3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企业家回信提到此事,强调“各级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目的之一就是让市场更好发力,让企业创新创造源泉更加充分涌流,这是又一次重要的‘松绑’放权,也是企业家更好发挥智慧力量的历史新机遇”。

40年改革开放,为人的自由流动架设起一座座“立交桥”。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累计已有2.28亿人报名参加高考。无数人通过这场改变命运的考试,走入大学的知识殿堂,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今年,285万人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比上年多出47万人。调查显示,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人留学,只能迎回1人;现在,八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人才向上、人才回流,正因改革开放时代是重视人才的时代,改革开放的中国是富有活力的热土。在这里,无论是辞职下海还是打工创业,人的价值越来越被尊重,人的潜能日益得到释放,人的未来蕴藏着无限可能。

40年改革开放,为“体制内”工作者重新定义了价值。今天坐在写字楼里的央企员工很难想象,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在重庆,某钢铁企业使用的一套设备还是洋务运动时期的,能耗极大;只要改进一下动力系统,两年的能耗节约就能收回相关投资。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此后,从注重利润、改善经营,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到股份制改造、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职工的创造力和实干潜力被激活,不断为中国经济巨厦添砖加瓦。

40年改革开放,为“企业家精神”打造了开阔的生长平台。我们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肯定民营经济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刘永好与新希望,任正非与华为,马云与阿里巴巴,马化腾与腾讯,李书福与吉利……以改革开放为宏阔背景,不胜枚举的成功故事震撼心灵,激励着年轻人朝着梦想勇敢进发。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超过4万家;去年亚洲新增的18家独角兽公司,中国就占据了15家。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位外国记者用一个词来概括他眼里中国40年的变迁,那就是“选择”。改革开放,给无数人带来选择的机会,可以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成就更丰富的人生、拥抱更美好的未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亿万中国人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8年10月,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从今天到未来,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必将进一步打开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成长空间、发展空间、精神空间、梦想空间。

(八)“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1981年,受到改革春风感染的词作家陈晓光,一挥而就写下了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感受。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今天,我们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回望4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正是要为每个人开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历史新起点上,这是一个政党充满自信的宣示和承诺,也是一个民族面向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让我们共同携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用近14亿人的激情、梦想和奋斗点亮中华民族的历史星空,为中国锻造新的辉煌,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天地宽,改革四十正青春。(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情感的作文 假期作文英语 介绍家乡作文 打开 作文 鸭子作文 家乡英语作文 太阳的作文 优秀初中作文 美食英语作文 玩耍作文 高中作文600 作文长大了 蜗牛作文 作文等待 旅游景点作文 门作文 青少年作文 享受 作文 作文母校 狗狗作文 爱好的作文 500初中作文 态度作文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机器人作文 作文尝试 作文素材句子 青岛作文 语文作文怎么写 美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