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林克欢:与戏剧休戚相伴五十载 从“刺儿头”变“教头”

2020-11-23 22:30:01
相关推荐

2018年9月,林克欢的旧作《戏剧表现论》再版为《戏剧表现的观念与技法》。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易名重印,为了让这本从30年前的授课讲义中衍生出来的旧作能更好地为今人所用,林克欢自前年接受了出版社的邀约以后,就开始着手对书稿进行改写与扩充,眼疾的困扰让他只能用笔写下潦草的文稿,再由夫人林荫宇代为校录。

当读者拿到这本《戏剧表现的观念与技法》时,林克欢已经冒险做完了眼部手术,开始谋划两本当代戏剧史的撰写。作为两岸戏剧发展史的知情者与见证者,他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后世留下更多的文献,拂去时代偏见的悲哀,还历史以本来的面貌。

1“我至今仍见不得对穷苦的小孩不好”

林克欢一直与港台戏剧界交往甚密,且普通话中带有粤语的痕迹,这让不少人都以为他是来自香港或是台湾的戏剧家。事实上,林克欢虽然在1941年出生于香港,但真正的故乡却是广东汕头,在他尚未记事时,爷爷就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他这个长孙逃回祖籍。

回到广东的林家人避开了日本的炸弹,却甩不掉贫穷带来的困窘。林克欢自称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在贫困中求生是他孩童时代唯一的主题。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撂地摊卖小零食或背着冰棍桶去各种场所叫卖,横眉冷眼乃至欺辱打骂都是他的家常便饭。说起这些往事,林克欢依然动情:“那些事情对我一辈子都会有很深的影响。我至今见不得别人对穷苦的小孩不好。”

林克欢的父亲在他17岁时离世,这让家中生活更加艰难。“我其实几次都要退学,生活实在熬不下去了。我母亲一直坚决不肯,她虽然自己是个文盲,却一定要我读书,这是她一辈子对我最大的恩德。”自幼在社会上打拼的经历,把林克欢磨练得成熟且强健,中学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阿横”,在潮汕话里是粗壮之意。他们把林克欢视为大哥般的存在。在谋生和求学的双重拼搏中,他成为班上少数几个考上大学的人。

1960年,林克欢进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学习,依旧是学业生计两不误。古典文学和明清笔记是他所读最多,最为擅长的类目,教授他古典文学的郑孟彤先生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郑先生一则是要求林克欢厚积薄发,不允许他在学校里急于发表文章,二则是鼓励他独立思考。大三的时候林克欢在作业中批评郑先生的观点,郑先生却给他打了满分。林克欢当时十分得意,自以为学识过人,待到后来他回看自己文章深感浅薄之际,才恍然领悟师恩:“他给我打五分让我记一辈子,其实他不是说我写得有多好,而是鼓励我独立思考、勇于表达。”

林克欢大学毕业之际,正逢文化部要在全国抽调50名文科生。调令传到暨南大学时,林克欢正被系主任留在农村写“四清”运动的工作总结。等他闻讯赶回学校以后,得到一张巴掌大的纸条,定睛一看:距离报到时间只剩三天。搭上两天一夜的火车,风尘仆仆赶到文化部门口,收发室接过林克欢手里的报到单,又给了他一张介绍信,说“你到青艺去报到”。

就这样,一张纸条换了另一张纸条,林克欢被派进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那是1965年的8月,夏虫开始沉默,秋风正欲袭来。

2 “谁的意见不是个人意见呢”

林克欢回忆起初进青艺的往事,连说“好笑得很”。那会儿他被派去给演员队写小节目,第一个任务便是要写段山东快书。这个初次听说世间有种曲艺叫做“山东快书”的广东青年一头雾水,只好找来一些作品,看罢便提笔硬上。林克欢的这篇快书处女作,让演员们在排练场上笑得东倒西歪,直说“这哪儿是山东快书,简直是七律古诗嘛”。面对这全然陌生的一切,林克欢只好从头学起。彼时的青艺是以国际戏剧交流为首要任务的,所以林克欢在文学组的主要工作就是阅读大量的外国剧本,同时还要处理全国作家与爱好者投给青艺的作品。

1966年,残酷的休止符迫使林克欢停下修行的脚步。因为资历尚浅,林克欢在文革期间只是偶尔在报纸上发发“豆腐块文章”。1970年,林克欢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林荫宇结婚。婚后第13天,林克欢就以“反革命”罪名从家中被抓走,关进了故宫东北角的角楼。这个年轻气盛的倔小子怎么都不肯认罪,两只眼睛被强光不分昼夜地照射,以致双眼“像红枣一样鼓出来流着血水”,就此眼疾贯穿余生。

99天以后,林克欢被下放到河北涞水县,在四面墙都被报纸糊住的小房间里改造思想。被允许读书以后,他把妻子送来的四卷本《马克思和恩格斯选集》从头至尾读了两遍,就此多了一份通透。1973年,林克欢在不幸中迎来了万幸之事——他的冤案终于以“查无实据”而告终,但医生判定他的视力已不可恢复,嘱咐他哪怕去传达室看大门,也不能再看书写字了。一向乖乖服从分配的林克欢这次却怎么都不肯遵医嘱,固执地端着高倍放大镜与文字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

1976年林克欢恢复工作,被借调去“批判四人帮写作组”撰写理论文章,虽然那时的文章中并没有什么真理论,却顺应着时代的强烈渴望。与此同时,林克欢也开始参与剧本创作,与人合写揭批“四人帮”的话剧《转折》。1978年被青艺调回以后,又参与到缅怀周总理的话剧《报童》的创作中去。那时的林克欢已经具备了历史意识,演出散场后,他与在戏中扮演周恩来的王铁成说:“此事过后,没人会记住我们。”

很快,青艺也认识到新时期的戏剧舞台有新的需要,遂邀黄佐临北上,与陈顒一同排演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名作《伽利略传》。这是新时期的第一部布莱希特剧目。正是这场轰动了整个文艺界乃至科学界的演出,悄然改变了“编剧林克欢”的人生轨迹。

一台大戏的首演不能没有先导声音。1979年初,时任青艺党委书记的白凌连发了两份电报,把正在温州创作剧本的林克欢急召回来。“那时我哪懂布莱希特,也是第一次听说,只能把能找到的资料都找来看。”林克欢一面苦读文献,一面在排练场里观摩排戏,最终交上了一篇4000字的《略论<伽利略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白书记很满意,马上又找林克欢谈话:“手头的剧本就别写了,你以后改搞理论吧。”

38岁再调船头,为了不以文学批评来简单地替代戏剧批评,林克欢拎着一个小马扎把自己钉进排练场,接连记录了多位知名导演排戏的过程,修炼出了一身场记的本领,以至于陈顒去北京人艺复排《伊索》时,还把林克欢“拐”去跟组。

初入戏剧批评界,林克欢就显露出新一代戏剧人的锐气。1979年8月,他去参加民委与中国剧协联合召开的《王昭君》研讨会。此剧是曹禺先生在搁笔近20年后秉承周恩来遗愿所做的,以歌颂民族团结为主旨的历史剧,其地位可想而知。满屋白发苍苍的前辈都不吝赞美,到了最后十分钟,才有一个让年轻人发言的机会,林克欢当即举手,提出了数条批评意见,现场一阵惊诧,惹得主持人连忙说“这是他个人的意见”。林克欢则反问道:“谁的意见不是个人的意见呢?难道说你们都代表组织,只有我代表个人?”

经此座谈会,剧协不少人都记住了青艺有个年轻的“刺儿头”。林克欢为自己在戏剧批评界的起跑打响了发令枪。

3“戏剧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表达和表现的自由”

1980年,一个激情澎湃的新时代拉开了帷幕。正如林克欢所料,《报童》式的戏剧很快便不再被观众理会了,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让一大批戏剧人急切地想要打破陈规,尝试新的舞台表现形式。林克欢也深受西方理论的滋养,开始以笔为戈,与戏剧界的同道中人一起,竭力声援那些给戏剧舞台带来新突破的创作者们。“1980年,马中骏他们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创作了《屋外有热流》,到了北京以后只演了一个内部场,文化宫的领导很害怕,北京的一批老专家也都持否定意见。我和杜清源、童道明几个人当时都是中年人,笔头比老专家们快,马上就给报社写文章肯定这个戏的革新意义,这样第二天各大媒体上就全都是我们几个人肯定的意见。” 那时的戏剧舞台仍被封闭僵化的理念所占据,是否肯定“现实主义”在各种创作方法中的主导地位,更被视为非常严肃的、远远超出艺术本身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理论界对《屋外有热流》的肯定就变得格外重要。

时代的“热流”终究是挡不住的,随着陈恭敏、胡伟民等一批戏剧家的发声,“戏剧观大讨论”很快在戏剧界全面展开了,林克欢全情投入到这场长达六年的论辩之中,他与杜清源和童道明思想相近且私交密切,便被视为“同党”:“因为恩格斯有本《反杜林论》,所以我们三个人就被叫做是‘杜林童’”。他们一方面如饥似渴的吸纳新理论,一方面与戏剧创作者密切互动,做他们坚实的理论后盾。林兆华的《野人》、王贵的《WM(我们)》、胡伟民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林克欢积极回应着新时期戏剧舞台上的每次突破,随着舞台活力的全面迸发,林克欢的文章也“多到满天飞”。“戏剧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表达和表现的自由。”林克欢在其中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1995年,应法国外交部邀请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

除了为探索戏剧摇旗呐喊之外,林克欢还是1980年代在大陆介绍台湾戏剧的第一人,这又是一个时代赋予的机缘。

1982年,陈顒提议要排演一部台湾戏剧,林克欢便拿着剧院开的特别证明,到北京图书馆的报库驻扎了两个月,看大量关于台湾戏剧的资料,又经由香港要来了一批台湾的剧本。这些文字不仅令林克欢看到了台湾戏剧与大陆戏剧的血肉相连,更让他意识到了早于大陆数年走上探索实验道路的台湾戏剧,应该成为大陆戏剧的良师益友。林克欢向青艺力荐姚一苇的实验戏剧《红鼻子》,并在陈顒的支持下去说服了艺委会的老专家。

后来,《红鼻子》在青艺连演了六十多场,社会各界反响之强烈,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林克欢也由此成为了青艺艺委会的成员。

1985年底,林克欢编辑出版了大陆的第一本《台湾剧作选》,“当年两岸均未参加国际版权公约,也无法与剧作者联系,所以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盗版书,其实也没错。”林克欢承认这是一本盗版书,但他很少与人说自己为了做这本“盗版书”,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那时的图书馆报库中,所有的台湾书刊都是以胶卷的方式留存的,林克欢只能拿着放大镜去胶卷上看那些真正意义上的蝇头小字。本就伤残的眼睛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只好以五个月的失明来回报。此时的他失去了自理能力,每天起床后就坐在沙发上,等夫人林荫宇从中戏回来给他读报。

1987年台湾导演王墨林来到北京,寻找大陆的台湾戏剧专家,经剧协介绍找到了林克欢。从此他开始与台湾戏剧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当时熟悉台湾的人还不多,所以台湾的戏剧人一到北京就都跑来找我,陈映真还跟我开玩笑,说你家已经变成我们台湾小剧场驻京办事处了。”

随着林克欢眼界的开阔与理论水平的提升,“剧院碰到一些新的戏剧理论问题,或者是要排一个新戏的时候,都是我去作报告,介绍剧目的创作背景,主旨内涵,以及在今天排演它有哪些意义和可能性等等。”那时国内还远没有“戏剧构作”的概念,连“文学顾问”都是一个新潮词,所以剧院里的老老少少,还有戏剧界的一批朋友们,都亲切地称林克欢为“教头”。

1988年,林克欢正式出任了青艺的文学部主任,依然在戏剧评论的领域里笔耕不辍,未被俗事牵绊。7月中旬,因北京人艺的新戏《天下第一楼》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于是之、夏淳等北京人艺领导在全聚德的前门总店召开座谈会,请评论人和媒体人吃烤鸭、喝茅台,还宣布每人可以拿走两只烤鸭。会上大家对此戏一致褒扬,只有林克欢一人当场泼冷水。酒席上,于是之在跟林克欢碰杯时说:“教头,手下留情。”林克欢笑道:“谢谢你们,我在北京吃了这么多年的烤鸭,今天是吃得最好的一次。一会儿的两只烤鸭我也照样拿走,但是呢,我明天的批评文章还得照发。”随后,林克欢果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重复不是创造”的剧评,但这丝毫没有破坏他与人艺的友谊。此事之后,于是之还约林克欢喝酒:“教头,还喝酒不喝酒?茅台没有了,只能请你喝二锅头。”喝下这杯酒的当口,一个黄金时代的大幕也开始徐徐下落。

4 “作为见证者,我们是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东西的”

1990年代市场经济浪潮拍打着剧院的大门,戏剧界的热门话题从“探索戏剧”变成了“戏剧危机”,戏剧界到了不得不深化体制改革的时刻。此时,林克欢接任了青艺院长职务。

1996年初,林克欢正式走马上任,摆在他面前的是观众的冷落与戏剧人才的严重流失。“一个演员出去随便拍一个影视剧就是几十万,可是留守在家里的演员一年到头才几万块。再不把机制搞活,戏剧舞台根本留不下人了。”林克欢带领剧院做出了一系列的尝试:不拘一格地吸纳人才;先后建立了监制人制度和制作人制度,剧院的全体员工都可以来竞选制作人的岗位,让剧目的盈亏与制作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同时还招收了专业人才成立营销部,与部门签订全年的经济指标合同,尽一切可能让青艺恢复活力,也尽一切可能让坚守舞台的戏剧人得到回报。“后来我和领导班子商量买了几十套房子,给在青艺工作多年的老职工调整了住房,工作三年以上的人都分了房,这是我当院长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功德。”

林克欢的六年任期过后,刚好是一个新世纪的来临。文化部开始规划一个重大改变,欲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建成中国国家话剧院。林克欢坚决反对,在他看来,世界各国的剧院都会为自己拥有古老的传统而骄傲,而青艺1941年诞生在延安,他希望看到青艺代代相传,成为百年剧院。林克欢见与自己谈话的几个官员连青艺的历史都不了解,便更加气恼:“你们根本不知道文化的传承。”此后,林克欢开始拒绝出席任何有关新剧院建设的会议。林克欢早已把青艺当成了家,一草一木皆不忍别。

2001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宣告成立,随着60岁的青艺告别历史舞台,60岁的林克欢也开启了新的生活。

林院长退休以后,又勤恳地做起了林教授、林顾问与林导演。他应邀去到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实践表演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讲课,还在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话剧团、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剧团等诸多机构与院团中担任文学顾问。除了授业解惑,林克欢还破天荒地做起了导演。“我导戏不是为了当导演,而是为了去熟悉排戏的整个流程,这对我做学术研究和戏剧批评非常重要。”在剧院里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林克欢,竟仍嫌自己对排戏这件事不够了解,他在香港排了《乌布王》《傻姑娘与老枯树》等五个剧目,还为太原杂技团排了一个大规模的儿童剧,带着一群十来岁的娃娃到香港去演出。“在自己导过戏以后,再下笔写文章就不会那么冷。搞创作、搞评论都是个人的事情,但导演在排戏过程中是要不断做出调整与妥协的,有了自己导戏的经验以后,就知道下笔不能武断。”

到了2015年,74岁的林克欢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唯有戏剧评论人这个“职务”他割舍不下。即便是眼前的阴霾日渐加重,时常是举着高倍的放大镜都看不清字迹,但每逢业界有重要的演出,林克欢还是会亲往观看,评论文章也在夫人的协助下照发不误。

两个半月前,林克欢冒险去做了眼部手术,十分幸运的,手术结果令他恢复了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于是他又开始谋划两本新书的撰写。林克欢的心中正惦念着一批台湾戏剧家,“从艺术史、观念史和思潮史上来说,他们极端重要”,但是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的创作至今无人言说。同时他也惦念着大陆戏剧发展进程中的几多人和事,“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场合还没有留下资料”,“作为见证者,我是有责任给历史留下东西的”。

对于林克欢而言,与戏剧休戚相伴五十载之后,再著书已不为立说,而是为着对历史尽到自己的责任。“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不多了,但是该干的事情还有很多,肯定有很多事情是做不完的,我也已经想通了,或许大多数人都是无法在生前了结自己所有心愿的。”

本文刊发于10月16日北京日报人物版

来源:北京日报人物版

流程编辑:RB013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做手工花的作文 美丽的漓江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500字 好老师的作文 三只小猪的作文300字 我的长生果作文仿写 让时间慢下来作文 说说我这个人作文 向着自己的追求作文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杨树作文300字 什么不容易作文600字 自立作文600字 师恩难忘作文四百字 新学期的所见所闻作文 说说我自己400字作文 学期作文 我的家国情怀作文 关于运动会跑步的作文 动物园作文结尾 神笔作文 初一作文自我介绍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怎样写人的作文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作文 开学第一周作文六百字 我的烦恼优秀作文 与书香为伴作文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