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海淀期中看2022新高考语文备考方向

2020-11-23 22:55:01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是北京首届新高考,其考试的出题思路、考点侧重、题型设置等必定会呈现出与以往高考的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恰恰透露出2020年高考备考的方向。

历年来,海淀区的高三统考试题的变化趋势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高考出题的变化趋势,一则“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二则海淀区的教研员在历年高考出题人团队中都会占据相当比例。

以下大禹未来教育语文团队就来揭秘本次海淀期中考试中的“玄机”,给广大考生揭示更加明确的备考方向。

一、长文本阅读

出题形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有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1、出题材料围绕大兴新机场,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反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也就提示考生,密切关注时代,这是现在语文考试的风向标,不仅在阅读中如此,在写作中也是如此,脱离时代的阅读和写作都会偏离高考的方向。

2、题量和分数都有缩减,但是材料长度并未减少。因为考生已经熟悉了长文本的考试模式,长文本的得分率已经稳定在高位,所以本次考试压低分数,把分数分配到其他版块,实际上是压低了“简单题”在考试中的比重。也就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更高效地完成长文本阅读,为后边有难度的题目腾出更多的时间。

二、文言文阅读

题型基本未发生变化,还是常规题型。但是在文本上有一定的特点:

1、文本出自先秦诸子。是“地道”的文言文,部分词语生僻,文言语法更加纯粹,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

2、文章内容思辨性强。都是“论述性”文章,是《墨子》和《荀子》当中对于“乐”的论述,反映出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这种思辨+对比的文章,在主观题中也会着重出思辨、比较类的题目,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3、考查内容主题化。在随后的《论语》的考查中,也是考查了有关“乐”的内容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这种主题化的出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言文的选材,在日常的复习中,可以对《论语》的思想进行分类,通过对《论语》的深入理解来帮助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2019高考诗歌鉴赏出了重在说理的宋诗,难度很大,得分率低。这次期中考试规避了宋诗,又回到了传统的“文人情怀”的诗歌,在文本上,选择了谢灵运的写景诗。谢灵运这个诗人,学生接触过但是不熟悉,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写作技巧和情感抒发没有认识。但这首诗本身不难,就是传统的“文人心态”,围绕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抒发的情感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题目也比较常规,一个选择题侧重内容分析,一个选择题侧重手法分析,另一个主观题则侧重情感分析。情感分析题是我们要格外注重的一个题类,这个题类答题没有套路只有思路,只有通过对诗歌的情感和内容的深入理解才能完整答题。

四、散文阅读

这两年,散文阅读文本的“人情味儿”越来越重,通过作者对人的接触、与人的交往,反映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文章更有烟火气,距离学生更近,更能引发学生的“代入感”。往常那种以“陌生化”理论指导的文章可能不会再出现在高考中,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福音。

从出题上,依然没有跳出四大题类,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之前的“小道消息”在本次考试中得到了验证,散文的最后一个题目果然结合《红楼梦》来考查。

从这次出题来看,考查的是《红楼梦》的细节内容,在结合细节的基础上,还要谈自己的看法。这种散文最后一个题结合《红楼梦》考查阅读延伸题的形式将成为一个固定题型,考生在应考时,对《红楼梦》的一些经典情节一定要着重准备,不能停留在对大概情节的印象,而应该深入细节。

五、微写作

因为有了散文阅读中对名著的考查,微写作的重点就不再是名著了。本次微写作的3个题目各有侧重,也给考生提示了微写作的备考重点:

(1)第一个题是一个应用型的微写作,要求在图文信息转换的基础上提“建议”,这个题复合考查了学生信息理解的能力和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2)第二个题是论述型的微写作,围绕现代社会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的现象,很接地气,跟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3)第三个题是文学型的微写作,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写抒情性文字。

三个微写作给了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但是考生一定要有自己擅长的文体。在日常的备考中,要做到“擅长一类,兼顾两类”,要有明显的长板,但是不能有短板,以防在应试中遇到自己不擅长的话题。

六、大作文

大作文的出题趋势没有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紧贴时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本次考试紧贴建国七十周年,议论文以“赶考精神”为话题,记叙文则援引“共和国勋章”,要求学生写“一枚奖章的故事”,这两篇文章着眼于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和青年责任。在考前的复习中,我们着重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话题解析和素材积累,完美命中了本次期中考试题。

在议论文备考中,考生要格外注重思考“青年人”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青年”“国家”“责任”这一类话题进行主题拆解和素材积累。这是一类普适性极强的题目,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在记叙文素材积累中,也有必要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往事,在写作中可以根据题目进行适当的改写,做到背景、情节、细节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记叙性文章。

大禹未来教研密切关注考试动态,研究考试规律,以上是大禹未来教研语文教研组对2020届海淀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各位考生进行高考备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真实故事作文 三年级比赛作文 写幸福的作文 幸福的作文600字 尺子作文 写作文的素材 专升本语文作文 三年级人物作文 6级英语作文 修身 作文 作文攀登 出发的作文 感动500字作文 写温暖的作文 作文坚持600字 河北中考作文 萤火虫作文 童年500字作文 欲望作文 作文加赏析 作文校园欺凌 作文游记500字 写人作文500 人物作文500字 关于友情作文 致自己作文 青春500字作文 修身作文 生日礼物作文 小猫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