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主题书单丨这些图书 献给多面的“她”

2020-11-24 00:25:01
相关推荐

记者丨何安安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也是这个节日自诞生以来的第110个节日。虽然疫情尚未过去,但在这个独属于女性的特别日子,祝愿各位女性同胞节日快乐,同时,也为大家献上这份特别的书单。正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的那样:“若以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

为此,我们从五个角度,为大家挑选了诸多与女性有关的图书,它们或由女性所写,或为女性发声,或讲述了女性的故事,或关注女性的成长、健康、婚姻、家庭等问题……疫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便,但希望一直在前方,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阅读中获得一些力量。

关于自我与成长

《女性与权力》

《女性与权力》,[英] 玛丽·比尔德著,刘漪译,后浪丨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3月版。

“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构建的?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揭示有权势的女性是如何为历史所对待的。她选取了自古典世界直至今日的众多案例,探寻“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这本书中收录了两篇比尔德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讲稿,分别是《公共场域的女性声音》和《女性与权力》。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

《因为性别》

《因为性别:改变美国女性职场环境的十个案件》,[美]吉莉恩·托马斯著,李明倩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9月版。

1964年,美国众议院就《民权法案》议案进行辩论的最后一天,一位议员提出,在法案第七章“就业机会平等”的条款中,应该在“种族”“肤色”“宗教”和“民族”之外增加“性别”。当《民权法案》正式颁布时,“性别”一词得以保留,该法案因此成为美国性别平权运动的里程碑,成为美国职场女性的福音。

育有幼儿的母亲遭遇招聘歧视,产假归来的新手妈妈被迫离职,男上司对女下属频频性骚扰,职场“女强人”因“不够有女人味”而升职无望……本书中的十位主人公遭遇不同形式的职场性别歧视,她们以法律为武器,勇敢地提起诉讼,最终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她们的故事鼓舞人心,她们的胜诉界定了《民权法案》第七章的范围和影响,让所有女性得以寻求曾经仅对男性开放的工作职位,争取平等薪酬,不再因结婚和抚养儿女而失业,不必忍受性骚扰和恶意的工作环境。作者吉莉恩·托马斯是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高级专职律师。通过细致调查和深入访谈,托马斯描绘了近五十年来美国反职场性别歧视的历史变迁。在维护平等、公正的漫漫长路上,那些敢于跨出第一步的女英雄们,值得被铭记。

《漫长的旅行》

《漫长的旅行:瑞典、挪威和丹麦短居书简》,[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卢屹译,文俊绘,中信出版社2020年1月版。

玛丽深深爱着她心目中的完美男人:吉尔伯特·伊姆利。玛丽并不要求伊姆利给她名分,拒绝与他结婚,并生下女儿范妮。伊姆利同样为玛丽的魅力倾倒,却也因她的睿智、她的鞭辟入里而烦恼不已。最终,伊姆利决定抛下她们母女不管,玛丽痛苦至极。她第一次企图自杀,被及时救回了性命。在最后一次试图挽回伊姆利的尝试中,玛丽踏上了这趟北欧之旅,替他寻找一艘丢失的商船。

在漫长的旅程中,她写下这25封文学史上的经典书信,详细地描述了她的旅行以及思考,涵盖主题非常广泛,从社会议题、性别话题、个体与社会、人与城市、自然关系的反思,到对个人身份的哲学探究,及她与恋人之间关系的沉思。因受卢梭的强烈影响,本书也探讨了与《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相似的主题,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而在给男友的私人信件中,玛丽更多地呈现了感性的一面,焦灼且急切地请求他告之真相,讲述着悲伤和忧虑,让人动容。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评价说:“独立自主是女性的首要必需品,她们不可或缺的品格不是优雅迷人,而是将意志付诸实施的热情、勇气、能力。玛丽最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我决意去做的重要事情,至今从未有心不甘情不愿的。’”

《亲爱的安吉维拉》

《亲爱的安吉维拉》,[尼日利亚]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著,陶立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在当下,女性应该如何定义并塑造真实的自我?几年前,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收到昔日好友的一封信,好友询问这位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尼日利亚裔作家如何将自己的女儿养育成一个女权主义者。《亲爱的安吉维拉》即是阿迪契给好友的一封回信。在回信中,阿迪契提出了十五条建议,直接、有力而坦诚的讨论了如何将女儿培养成一个强大、独立的女性。

从给予女儿(如果她渴望如此)选择一架飞机模型而非布娃娃当玩具的自由;到和女儿开放讨论穿衣、化妆或者性向的问题,让她不要将婚姻视为一种“成就”;作家鼓励读者破除陈腐的性别观念,抛弃那种认为女性的生活就该以厨房、家务和丈夫的需求为中心的褊狭之见。同时,作家还反驳了那种看似进步、公平的表达背后的不公平预设,比如女性“被允许”去获得成功,本质上其实是认为女性不应该拥有权力的落后意识。

关于勇气和坚持

《黑箱》

《黑箱》,[日]伊藤诗织著,匡匡译,雅众文化丨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4月版。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我并非勇敢,只是别无选择。”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年,4月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

性侵的案发现场,隔绝的私密空间,被称为“黑箱”,而揭开这个“黑箱”时,暴露出来的则是调查机构与司法体系中的更为巨大的“黑箱”。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作为事件当事人,伊藤诗织是日本首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从迷茫无助,到勇敢发声,伊藤诗织凭一己之力改变社会认知,以坚韧之姿直面司法壁垒,用莫大勇气反思社会沉疴。

《熊镇》

《熊镇》,[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郭腾坚译,大鱼读品丨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

我们该如何活?如何爱?如何赢?如何保护那珍贵的事物?如何选择和做一个更好的人?熊镇是一个小镇,它偏远,落寞,冬天很长,雪很多,镇上的人们,懂得沉默和忍耐;熊镇是一个小镇,一座冰球馆,几个家庭,一个酒吧,一片森林,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一群男孩和几个女孩,一群男人和一群女人。它是安静的。它的爆发在一个夜晚,当一个女孩的衬衫被撕破,一枚纽扣掉在了地上。正如书中所言,“对施暴者来说,强暴只不过持续了几分钟;对受害者来说,伤害从未停止。”

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性侵”小说,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弗突破了自己擅长的叙事模式和视角,讲述了一个即将衰落却又因为冰球运动而崛起的小镇上,一个冰球明星强奸一个女孩的事件,巴克曼弗将描写对象从老人和小孩延展至小镇群像,借由这次事故之后人们的选择,透彻地检视了人性的柔弱与坚强,直击人心最深处的伤痛和温柔,并希望借此激励人们勇于反抗暴力。

《坡道上的家》

《坡道上的家》,[日]角田光代著,杨明绮译,文治图书丨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版。

这本书被称为是女性的发声之作。事实上,一个女人,在是一名母亲的同时,也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也是一个想做自己的人。新手妈妈里沙子,被选为了一名陪审员,接受审判的是一名杀害幼女的“恶母”。随着庭审的深入,里沙子却发现被告和自己是如此相似……为了育儿放弃职业生涯,却因此失去了最后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再多的辛苦都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丈夫帮忙再少都会被外界赞扬;育儿中有无数的疑问和困难,却只会被敷衍“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里沙子开始怀疑:“是不是每个母亲,都有可能因为这些遭遇,变为被告席上的嫌犯?”

每个当过母亲的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书中类似的绝望时刻。正如书中里沙子所困惑的那样,“要是自己说想离婚,应该没有人会理解我吧。‘你到底对那么温柔的丈夫有何不满?’任何人,搞不好连自己咨询的律师都会这么说吧。而且如果真的想要离婚,自己必须先找份工作,还有住的地方,也得帮文香找托儿所才行,还得考虑如何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想到这里,里沙子愕然意识到:我竟然什么都没有。或者说,全被阳一郎巧妙地夺去了。我根本无处可逃。不过,那也是因为我自己选择了温顺地放弃,结果搞得自己毫无立足之地。”社会上围绕女性的争议从未停止过,但显然,妈妈们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

关于爱情与婚姻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性、婚姻和外遇的自然史》,[美]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著,倪韬、王国平、叶扬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3月版。

“如果人类这一物种要存活下去,往后的一百万年,我们还是必须坠入爱河,并与对方结为终身伴侣。”本书是二十世纪关于两性情感与婚姻的经典之作,二十五年后,该书的作者,美国生物人类学家、金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交友网站Match.com首席科学顾问海伦·费舍尔根据当下的社会趋势,对本书进行了增修再版。新版中加入大量更新资料:包括三万人网络交友数据的分析,针对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原理,以及为何某人会爱上甲而不是乙的原因,关于外遇的行为学分析,关于现代人约会习惯的建议性意见等等。

每对夫妻都希望白头到老,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对夫妻劳燕分飞。费舍尔博士在这本书中精准剖析了人类情爱行为的进化,研究了五十八个社会中的结婚与离婚的案例,四十二种文化中外遇出轨行为的起因:我们如何求爱、如何选择伴侣、如何结为夫妻;为什么有些人会出轨,为什么有些人会离婚;我们为什么需要庞大的亲友团来帮忙带孩子?男女思维为何如此不同?未来的婚姻与爱情又将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收场。费舍尔坚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最有机会结成恩爱伴侣的时刻,就是现在。

《为爱成婚》

《为爱成婚:婚姻与爱情的前世今生》,[美]斯蒂芬妮·孔茨著,刘君宇译,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2020年2月版。

什么是婚姻?它跟爱情是什么关系?它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未来又会走向何方?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在这部开拓性的著作中,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婚姻探索之旅。从古巴比伦的婚姻密谋,到维多利亚时代情侣们的性苦闷,再到当前关于同居、离婚、同性婚姻的争论,作者用真实、丰富的婚姻故事,粉碎了诸多关于婚姻生活的神话。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婚姻并不基于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而是一种专门用来获取财富和权力的制度。到了19世纪,当妻子成了“家庭的天使”而丈夫成了“养家者”的时候,婚姻才得以进入人们感情生活中。然而,当人们期待婚姻中有浪漫和亲昵的时候,它也就变得脆弱易碎了。20世纪50年代开启了一段短暂的婚姻的“黄金时代”。节育技术的进步和女性争取平等、自主事业的迅速推进,一方面使婚姻变得更加令人满意,另一方面也侵蚀着其稳定性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一场影响广泛的婚姻革命已经山雨欲来。近30年的时间里,婚姻的变革超过了此前5000年的沧桑变迁,古老的婚姻“法则”已经基本上不再适用了。这本书并不提供婚姻生活的指导方案,但它用形态各异的婚姻制度及其演变规律搭建了一个关于婚姻问题的理解空间。这一空间为我们定位自己的婚姻和爱情状况,提供了足够的线索和可能性。

《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韩]赵南柱著,尹嘉玄译,大鱼读品丨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版。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出生于首尔某医院妇产科。成长于公务员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三十三平的房子里。她就是那种你每天都会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从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优先给弟弟,她和姐姐只能享有剩下的食物,共用一间房、一床被子。上小学时,被邻座男孩欺负。上了中学,常要提防地铁、公交车上的咸猪手。在学校也不能掉以轻心,也有男老师喜欢对女同学动手动脚。可她们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公关公司。她发现虽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却几乎都是男性。三十一岁结了婚,不久就在长辈的催促下有了孩子。在众人“顺理成章”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金智英感觉自己彷彿站在迷宫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脚踏实地找寻出口,却发现怎么都走不到道路的尽头。

本书是在2014年底发生的“妈虫”事件后,作者感到社会对女性、特别是身为母亲的女性的苛责,深受触动之下动笔写成。“妈虫”是结合英文“mom”和“虫”的韩文新造单字,用于贬低无法管教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幼童的年轻母亲。这个新兴名词虽然用于指称部分管教无方的妈妈,但不分青红皂白使用在大部分母亲身上,造成了普遍的恐惧和伤痛。赵南柱说,因为身为女性而受到各种限制与差别待遇,导致没有办法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成就,甚至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无能而深感自责的女性,希望她们在阅读本书之后,可以获得一丝安慰。

关于兴趣与生活

《杂话建筑》系列

《杂话建筑》系列,张克群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一千余幅手绘稿,一笔一画,描绘的是古建筑的智慧与美韵;五部关于古建筑的小书,一字一句,记录的是隐藏在雕梁画栋中的点滴与烟尘。作者张克群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梁思成先生,她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浸淫于中外建筑尤其是古建筑的丛林当中,被人称为“清华奶奶”。全套丛书五卷可以说是张克群一生结缘建筑的总结之作,堪称图文并茂的中外“建造物语”。

《断舍离》

《断舍离(2019年新版)》,[日]山下英子著,贾耀平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

“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和新陈代谢原则,梳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先从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构想居所具体布局,然后通过杂物的整理了解当下自己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构筑令自我愉悦的生活状态。

作者将断舍离以“日常新整理法”作为入口介绍给读者,将整理原则归为五大类:“三分法”“7·5·1法”“1 out 1 in法”“one touch法”“自立·自由·自在法”。通过衣柜-壁橱-厨房-餐架-冰箱-书架-厕所-玄关-客厅&餐厅-再利用的物品的整理顺序,帮助读者逐步清理自己的生活空间,重新获得愉悦的感觉。

《樊锦诗自述》

《樊锦诗自述: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书中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筚路蓝缕,详细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风雨琳琅》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陈新华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月版。

林徽因属于从传统的士族,转往新型知识分子的路途上,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他们幼年时,接传统的余绪,立德立功立言是常念的道理,求学时期经“五四”洗礼,留学欧美,受现代的学术训练,又培养了一股子穷究事物本源的执着。这两者结合,就决定了他们的安身立命——是要以自己对知识的、专业的追求,传承文脉的使命和责任,给予战乱和变化中的祖国以“实质性”的影响,推动一个国家的艰难转身。

书中,作者试图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时代和价值选择为线索,勾勒民国初期留学归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底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就像史景迁为他们的一生做出的发问:“在外侮入侵和占领的苦难与内政如此的无道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目标明确的国家建设?在大众的贫弊被某些时期里市侩的贪婪无度与另一些时期里国家的极端集权主义变得日益深重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平衡的经济增长?在一个长期动荡不安的社会里,个人的创造活动和心智的探索怎么可能会得到普遍的展开?”

关于健康与心理

《女性呵护指南》

《女性呵护指南:一定要知道的关于女生的那些事儿》,六层楼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7月版。

从“大姨妈”的初次拜访开始,女生就和这位“亲戚”有了扯不断的关系。从小女孩逐渐成长为魅力女性的过程中,除了欣喜和向往,随之而来的还有迷茫、敏感、难言和不安。因为,她们不得不开始面对只有女性才会面对的那些事儿──月经、白带、炎症、妇科疾病、怀孕……

六层楼是医学硕士,妇产科医生,女性健康领域知乎大V,也是超人气女性健康自媒体“第十一诊室”创始人。这本书既是女生的私密宝典,帮助女生解决有关女性生理、妇科疾病、安全防护等的问题,也是了解和关爱女生的大百科,让你懂得如何呵护女生。轻松、幽默、贴心而又科学、严谨的内容会陪女生度过痛苦和迷茫的时刻,给予女生温暖的呵护。

题图为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剧照。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董牧孜

校对丨吴兴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 温暖的陪伴 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400字 读书经历作文 身边的美作文 拼搏奋斗的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桂花作文300字 团结作文600字 写人作文100字 作文写什么题目好 关于运动的英语作文 游泰山作文 关于压力的作文 自然之美作文 小升初满分作文 木棉花的作文 美食作文200字 想象作文200字 状物类作文 难忘的假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