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动态〡大咖齐聚 中秋共话家书与亲情 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受邀参与

2020-11-24 00:35:01
相关推荐

阅贵 阅多彩

9月11日,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新闻部、《27°黔地标》文化周刊、天眼新闻APP文化频道、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秋话思亲·远去的家书”分享会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举办。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副编审刘晓岚作为分享嘉宾受邀参加。

分享嘉宾

刘晓岚(贵州人民出版社编辑、副编审,心理学硕士)

吴俊(文化学者、贵州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张超(音乐人、贵阳荷塘月色音乐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凌云(贵州经济广播电台“凌云夜话”节目主持人)

杨宛(散文家、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

唐定坤(文化学者、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张达(记者、黔南日报《大美黔南》周刊部主任)

特邀主持

索良柱(文艺学博士、贵州省美学学会副会长)

索良柱:

大家下午好!

欢迎来到27°黔地标读书会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一站——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秋话思亲·远去的家书”分享会现场。

我们都知道,现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尤其进入2000年以来,贵州修有那么多高速公路和世界级桥梁,有时,我都觉得有点太科幻了,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短短十几来年发生的巨变。我们现在交通是很方便,高速发展也给我们生活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困惑,比如说信息媒介。

其实,任何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即时通讯,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技术上也没有问题。甚至仅从技术条件来讲,我们的交流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两个人,都可以打通电话,接通视频。

人与人之间似乎前所未有的接近,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好像又前所未有的疏远。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就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就是我们当下的一个困境。甚至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多数人也在玩手机。

与高速发展沟通便利的新媒介手段相比,我们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它是慢时代的一种产物,它已经退出了历史。

现在,绝大多数人不再写信,不再写家书。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更是如此,后天就是中秋节,这一期读书会,我们邀请大家坐到一起,来聊聊家书那些事儿,聊一聊亲情之贵,谈一谈书信之美。

我们的第一位发言嘉宾是:凌云老师。

我读本科甚至读研的时候经常听您的节目。过去这么多年了,“凌云夜话”节目还在,可谓广播电台节目里的一棵常青树。

您听过那么多人的吐槽,您跟我们聊聊,当代人的情感有什么普遍的问题?这中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肯定涉及家庭与亲情问题?您肯定收到过很多粉丝来信,也可以聊一聊您对书信对家书的看法。

凌云:

常幻想老去后

坐摇椅上重读那一万封来信

今天打电话发短信到节目组来的人,比以前少一些了。在过去的21年中,我还是听了不少大学生倾诉的情感问题,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爱情,同时也有很多亲情的问题,他们向我倾诉自己与家庭、与父母的关系。当下,独生子女比较多。所以,谈到家庭,多半都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有关,特别是在青春期,最容易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这种冲突有时还不是因语言引起,有时是因肢体语言、语气等激起的矛盾,相信不少父母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反复唠叨,犹如古老的唱片在你耳边播了千遍,容易让人烦躁。

但文字不一样,我认为文字交流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它让你沉下心来思考如何沟通,如何更加柔和地表达。

由于职业的原因,书信我是常常收到的,现在家里都还有一万多封,存在一个大箱子里,很多纸张都已泛黄。

我常幻想:自己已老去,坐在摇椅上重读这些书信……应该也是很棒的事情。

但是,时代在变,现在人们都用短信、微信,很少再写信了。

我最近有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信,让我激动很久。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写信,或许邮票在哪里买都已经不知道了,但是书信始终承载着特别的东西,纸张上承载着对方的体温,能够长久保存,这是不变的。

我个人认为,语言太过碎片化,是无助于自身文学修养的。我没有写过什么家书,但我研究过写情书,甚至还专门买过《中外情书鉴赏》之类的书籍,里面有郁达夫等名家的情书,甚至会背下来。

我也给中学时期的女朋友写过情书,全文没有一个爱字,但却爱意满满。

虽然我现在不会再用笔写书信,但我还是很愿意用电脑写一封信给亲人、给爱人。

索良柱:谢谢凌云老师。

说着家书,突然转到情书。

刚才凌云老师的发言,他一直讲啊讲啊,我没怎么听进去他讲的内容,因为注意力完全在他的声音上了。

摆嘉宾座牌的时候,我有意把凌云老师的座牌拎过来,离我最近。

但是他的声音一出场,就在我身边说话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不真实,好遥远,总感觉在桌子上摆放一个收音机可能就真实了。

如果要追问原因,我想,听广播,也就是像听主持人是在跟我们读信一样。

下一位,有请杨宛老师。

杨宛老师是写散文的,我想她对书信一定是很敏感的。

我们请杨老师讲一讲自己家书里的一些故事。

杨宛:

书信是个人独一无二的情感档案

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是永远的纪念与慰安

我是临时代一位女作家救场的。之所以敢答应前来,乃因为主题是家书的故事。我有故事,你们有酒吗?(“没有!”听众笑,鼓掌。)那就以水代酒吧。

对我而言,书信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没有它们,或许就没有我了。

许多年前,我父亲的中学语文老师在路上偶遇一位女子,惊为天人。他觉得她应该嫁给他的爱生——即我的父亲,于是就牵线介绍,我的父母自此开始书信往来。

通了一年的信,他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奔着结婚。

我四岁多开始识字,而我之所以愿意学习写字,就是因为想写信给妈妈。写的第一封信是:“我亲爱的马女马女,你是世界上最好的马女马女。”我把“妈”字写反了。这是我丢在这世界上的第一个“古迹”。

那个年代,不少家庭都是两地分居。我一时跟着父亲,一时跟着母亲。父亲和母亲,都写给我很多信。我们这个家,就是以信为纽带维系着的。

我家里有两个大箱子:一个大箱子是父母写给我的信,另一个是朋友们写给我的。

父亲日常不苟言笑,对我也比较严厉,从来没有当面夸过我,就连刚刚过去的暑假,他来贵阳避暑,都还在数落我,不上心评教授、不写小说啥的,但给我写信时,开头却是“亲爱的宛儿”……

现在,我们也会用电脑发邮件。但不管是宋体还是楷体,都是格式化的,千篇一律,没有温度。而每一封手书,不论字迹好坏,见字如面,都是有个人特色,有情感、有温度、有生命在。

因为要来参加今天的分享会,我特意翻看了一些以前的信件,并且带了几封来。

譬如这封,来自重庆大学对外部,亲切地给我不少学习英语的中肯建议;又比如这封,寄自天津商学院,内容是一起编写的《公共关系学》……

这两位老师都不曾谋面,但他们或清秀或飘逸的字迹,谦和的语气,让我念着他们的名字,也觉得温暖。

二三十年过去,我已记不得一些和我通信的师友。当我打开信,发现好多事情我也都忘记了。然而,当我打开信封,展开信纸,当时的情景,写信人的音容笑貌,就又浮现在我眼前。

因为书信,又衍生出更丰富的文化。信封、信纸、邮票等。

我在家父处看到过张伯驹与某才女的往来书信,大多是诗词唱和。印着梅兰竹菊的宣纸信笺,特别适合张伯驹的鸟羽体,像鸟儿停栖在花木上一般。你不仅可以读到诗词的芬芳,也会看到书画的美好。

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生的环境在不断变化,很多事情都会淡去和忘却。然而,当有一天,你打开书信的时候,你会想起所有的事情。

试想,当你人到中年,工作、孩子,头绪纷繁,面对一地鸡毛,满腹怨毒,心情沮丧得几乎要得抑郁症了。

某个午后,偶然翻开那些泛黄的书信,看到那些傻傻的字语,阳光明亮,信上残留的泪痕,炫目如那颗痴痴的心。你会想起,你曾经也被人这样赤诚地爱过。你觉得又有了力量,继续前行。

传统远去,都在一个“化”字,情感淡化、生活物化,但白纸黑字间封存的那些情愫,依然鲜活,不曾硬化、不会老化。

马上就到中秋节了,我不知道今天的大学生,会不会给你的家人、朋友,写一封真正的信,写一封有温度的、真诚的、白纸黑字的信?

我们不应只是读着名人的家书,唱首书信的挽歌。可不可以拿起笔来书写:家书、情书,友谊之书,让思绪飞一会儿,优雅地温柔地栖息在笺纸上。

所谓走心的礼物,还有什么比一封情真意挚,独一无二的手书更好呢?

书信就是一个人的情感档案,一生所遇的情感都可以收藏起来。论岁月如何远去,当你把书信捧在手里的时候,那些亲人都会在你的眼前,他们的爱就在你的身边。

如果要给“家书”下个定义,我认为:家书,就是独一无二的情感档案。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是永远的纪念与慰安。

如果突然遇到不测,我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舍弃,唯独两箱书信不能丢,因为这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索良柱:杨宛老师讲述的语言,确实就是散文的语言。

“情感档案”这个界定,我觉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有请黔南日报《大美黔南》周刊部主任张达老师发言。

之前看过您有篇文章叫《再见家书》,我当时第一印象,就是您怎么会看那么多家书,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当年您写过很多情书的事,我也知道一点。前面凌云老师谈情书的时候,有点内敛,我觉得待会儿您可以放开来讲。

张达:

为了让她知道我的想念

我写信给她并电话念给她听

我与书信的结缘,是通过读他人的家书。

我初中时读到刘墉写给他儿子的信,顿时感到像是写给我似的,十分动容,于是燃起了对书信的兴趣。

当我读曾国藩的家书,里面细致地教导后辈怎么写毛笔字,怎么读书,怎么与人请教,都非常触动我。我珍藏的家书:

一是来自别人的家书。比如沈从文的,我去湘西采访,就带了他的家书,在当地读时,仿佛能够体会他对家乡的情感。

二是我喜欢买旧书,无意中书中也会夹带翻出一些家书,那些书信时隔三四十年,字字句句依然跳动在眼前,它们就好像别人写给我的一样,而我扮演了他们一家人的角色,读到了他们彼此的情感。

我自己的书信也很多。

我是少数民族,到了初中才开始学说汉语,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

当我遇到中意的人时,于是就写信给她,传达我的情意。

这些书信由我们双方持有,以见证我们的爱情。

当时,我的爱人在凯里,我在都匀,我不能每天都去看她,为了让她知道我的想念,就选择写信给她,并打电话念给她听。现在已累计有16万字。我是这个时代爱读家书、还在读家书的人。情书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承载写信人的真情实感,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很多人不敢把心打开,把真情实意记录下来。但是如果不表达,那就失去了情感的真。敢不敢把情感记录在纸上,把心灵清清楚楚呈现出来?除了情书,我和我的朋友都保持书信交往。

只是现在都不贴邮票了,直接快递。

现在我手上拿的,是我的朋友最近给我写的信。

见字如面,好像朋友就在眼前。

另外,现在接触网络多了,我会打开书信,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索良柱:谢谢张达老师!

刚才您提到了张超老师,我们下面就请张超老师发言。

说到张超老师,我要强调一下,张超老师是从我们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是我们的校友。

我们两个同级,但在读期间,并不认识,因为那个时候我也很封闭,像张达老师讲的,其实农村出来的孩子们挺自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关起门来读书。

后来听人说,写《自由飞翔》《最炫民族风》的,就是你们贵州的音乐人,我说是吗?

后来又说,好像就是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的,我顿时好惊喜。

我就觉得总有一天我们会认识的。今天终于在这里对上了。

我听说中秋节,您给你们荷塘月色公司员工的父母发了月饼,关键还给他们的父母写了一封感谢信,我很想听听,您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做这么一件事情?

另外,跟我们聊一聊与书信有关的音乐作品。而且,我也感觉您的《我在贵州等你》,有点书信的味道。

张超:

《我在贵州等你》是一封给游子的家书

前不久,我给公司所有同事的父母寄了一盒月饼,并在盒子里写了一张卡片,“叔叔阿姨,中秋到来,花好月圆人长久。张超敬上。”

公司的同事都很惊喜,带回家后,他们的父母还和月饼合照,然后发给我,让我又收获了很多感动。我认为,每个员工的父母都不容易,只有家庭的鼎力支持,员工才能更好地工作。

这只是一张卡片,甚至谈不上信,都能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动,能够激励员工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对于写信这件事,我很有感触。

我和我爱人就是通过书信认识的,我和她是笔友。通过写信,慢慢了解这个人,了解她的性格、她的喜好,真的能体会到见字如面的感觉。

直到后来见面时,在茫茫人海中,我就能一眼认出她。

文字是有美感的,所以我也想给员工送上这份礼物。

和书信有关的音乐,首推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这首歌我本身非常喜欢。

李春波把书信的形式放到音乐里,这种方式本来就具有开创性,整首歌基本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观念,其中有父母的唠叨,也有作者对家庭的思念。

受这首歌启发,我在创作《我在贵州等你》时,也用了一些书信的手法。

这首歌就像一封家书,让我和父老乡亲无限拉进距离,让我和听到这首歌的人的关系,都变得很近。记得有一次在河南演出,一个贵州的知名酒品牌在当地展出,一个销售员跟我倾诉他做销售的辛苦。

他说他每天工作完回家,都会和家人通视频电话,然后会打开我在《中国梦想秀》上演唱的《我在贵州等你》,边看边哭,哭完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去开拓市场……

这首歌对他来说就像家书一样,落款就是家人在贵州等你。还有一次在天柱,有个小朋友非要我抱着,我在现场演唱《我在贵州等你》,唱完后这个小孩竟然睡着了。

他姐姐告诉我,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天晚上,她都会唱着这首歌哄弟弟入睡,如今已成习惯。

我觉得我写这首歌是值得的。

我认为,不管是家书也好,音乐也好,只要情感是真实的,就是最有价值的,这也是我在家书中学习到的东西。

我认为,书信不该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其实也能回归到生活中。比如,我和我爱人发生争执时,也是用书信来解决的。这也是一封家书。

关键的是,我们的心愿不愿意慢下来,花点时间去处理它。

索良柱:谢谢张超老师,我也特别期待您的下一个作品。

下面,我们要请到吴俊老师。

吴老师是今天我们嘉宾中最年长的一位,感觉他是把美学做到生命里面去了的一位老师,我羡慕这种状态。

请吴老师给我们讲讲你们那一代人的家书故事,并希望您能从美学理论的层面,来谈一下家书之美。

吴俊:

慢下来,还原我们的诗化生活

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

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唤起了我对家书的记忆。家书,是我们那个时代最重要的部分。

我老家在四川,1970年,我家支援“三线”来到了贵州。当时我很小,来到贵州,我的心里还是很恐惧的,是一个孩子来到新环境的那种恐惧。

我很想念我在四川的同学,于是就开始写信,他也给我回信,这让我的童年不至于那么的没有色彩。

当时我们那个厂里,没有高中,读完初中就下乡去了,在厂子附近搞了一个集体农场。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很美好,后来有的人去当兵了,有人接替父亲去工作了,于是,我们又开始拿起笔写信,和朋友、战友交流沟通。

第三阶段写信,是开始恋爱了,把思念和理解写在信中沟通。

另外一个阶段,就是读大学。开始跟战友、亲人写信,把疑惑和思考写在信中。

我的第一封信不是写给父母,而是写给同学。这个同学没有继续读大学,踏入社会后,很迷茫,他给我写信,倾诉踏入社会的巨大落差,以及对社会的不理解。

我跟他通信,为他解答排忧。他的父亲担心他跟坏人通信,还悄悄偷看了我的回信,非常诧异我在信中的回复。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是用毛笔写的,厚厚的,那是同学的父亲写来感谢我的。

他也在信中告诉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还引用了一句话告诉我:不要抱怨起点太低,要有雄鹰一般的眼光。后来,我还把这句引用来的话抄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我们那个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那就是写信和等信,当你写出信的时候,你就开始等待对方的回答。

我的儿子2008年到美国读博,当我看着他要走那么远,心里还是很难过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通信。

但我把很多思考都写在了我的笔记本上,代替了我对他去美国后的思念。人们写信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这就逼着你把字写得好一点。

写信是两个人最私密的对话,真正的信,有一种真情在里面,美离开了真,就假了,关于书信,就是真。我们写信、读信,都是延展我们的情感。当你写信一笔一划的时候,就会反复斟酌,时光也会慢下来。

书信的慢,可以把我们的情感信息记录下来。

信给了我们慢下来的生活感受。时代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召唤书信的回归,召唤我们诗化的生活。

索良柱:吴老师讲的,大家也听得出来,我们做理论、做美学的,讲话背后是有理论框架的。

我们在座各位,不一定都是做理论的,但是都跟审美相关,都跟艺术相关。

我觉得现在有些搞艺术的,特别装。其实没有了真诚的前提,你就不要谈艺术,更不要装,因为没有境界。

吴老师的讲话让我想起一件事情。

小学时我就开始写信了。大概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写给同班最漂亮的石文翠。

书信的开头就是:“亲爱的石文翠同学……”大概就是表达“我喜欢你”的意思。

写完后我用纸把它包起来,然后写上“石文翠 收”。

我没有直接交给她,而是拿给我弟,因为她弟和我弟在一个班。我给我弟说:“你帮我把这个书交给你们班那个男同学,然后让他回家交给他姐姐。”

这个事情在我的记忆中像做过的梦一样,一点都想不起来,因为刚才听吴老师讲,勾起了我的记忆。

其实文学作品也好,书信也好,艺术也好,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唤醒我们生命中的那些沉睡的记忆,可以把很多美好的东西保存。

唐定坤老师写诗作赋、做古代文学研究的,我们想请他谈一下中国古代家书有些什么特点?

唐定坤:

古人虽不多写家书

但多有乡思,以诗表达

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

我想谈谈中国古代家书的特点,给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提供一个参照。

恰如索良柱博士刚刚谈张超老师的歌所说,《我在贵州等你》契合时代,所以流行。

其实,今天所谈的家书话题也很契合这个时代。

因为,如今人心已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发展太快,我们失重了,我们的内心应该有厚重感,才能承载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人从异化状态拉回来,在3000年大变局的时代坚守自己。

中国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古人怎么写信,我想我们有必要进行简单的梳理,以对今天的自我形成一种参照,看我们失去了什么,应该寻找什么。

书信的形态在古代具有精简的特点,在过去叫“书简”,发展到今天的交流用短信,也是精简。

刚才各位老师讲的书信,实际上是晚清以来从抒情性转化到新文化运动后的叙事性,到今天书信没落了,短信又兴起了,绕了一圈:又回到精简化。

所以,我认为从“书简”到短信,这里可以连成一条线,我们要考察的是,同样是短,什么变了,前者可以给后者提供什么参照。

古代书信一是短,二是多写给友朋,写给家人很少。

为什么短呢,可能是成本原因,纸贵,交通不便,不是邮寄,是通过驿站传达,很不容易。

也正是这样,才写给友朋多,因为友朋都同是士大夫,同为公门中人,好交流,算是公文传送,降低了私人付出的成本。

古代写给友朋的书信内容,大都是摆pose,这种pose摆得很有档次。

这可能与曹丕以来对文章“不朽之盛事”“不托飞驰之辞,不假良史之笔”的强调有关系,他们也想通过书信来名传后世,所以才在文章中讲人生、讲道德、讲作文等重要内容。

现存早期的书信大都是不完整的,三国开始有完整的书信流传,直到唐代才大量完整保存下来。

这方面开此头的,应该是韩愈,他给学生、友朋的书信,都写得比一般书简长,如《与孟东野书》《与李翱书》等,公家使用,成本降低了,同时讲道德修身的文章要以此留传。

现存的唐宋八大家的家书,大都此类。

曾国藩家书,也都是这样。

另有一部分短的,宋代以后的文人手札,讲生活细节,如苏黄等。

那么,为什么古人很少给家人写信?

我猜想,一是父母在乡下难以传达;二是可能家人不识字;三是士人升官,可能把家人搬到一块了,不必写。

但也有代表性的,刚才大家都讲情书,这方面恰有好作品留传。

现存最早的保存完好的夫妻情书,是东汉秦嘉和他的妻子徐淑互相写的信,写得很动人,不长。

到曾国藩这里,他则是为了给后辈立榜样,家书中就重讲为人了。

陆游《示儿书》,黄山谷的给子姪书,也教为文为人,当然整体上看更多是展示道德品质。

现在的书信,叙事性增强了。

虽然刚才杨老师讲的张伯驹写信,但还是抒情文言书简形式,他是前派作风,到了五四,如沈从文、郁达书这些,实际上整个语境改变,已经不同古人了。

古人虽不多写家书,但多有乡思,这种表达方式是写诗,写给自己。如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过诗来传达。

这种书信方式对今人的参照是什么呢?

今天的表达方式,其实以另一种方式又回归到短了,但是精神实质变了。

古代的“书简”,从文学层面来看,如刚才各位老师所讲,一是让人慢下来;二是这种简短是一种形式轨范,轨范自己的用词,用文言,写多少,怎么写,很讲究,是抒情性的,和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钢笔字叙事不同。

从内在讲,比较形象,关注细节,打动人心。

古代人生活节奏慢,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细节充盈,如他们会观察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刚才我讲的秦嘉写给他妻子的信,讲得到一面镜子,买了四种好香,一具琴,要送给她,细节动人。

恰恰细节的丧失,直奔目的性,是我们内心无法谐调自己去承载高速时代发展而失重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短信为什么没有文学性?因为生活节奏太快了,直奔目的。

我初次见小说家肖江虹,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古人赶考,没考上,千辛万苦的回到家,父亲过世了,好像这一趟没收获,实际上他一直在收获着过程的体验。但今人没有了,直奔目的,这就是文学的丧失,细节的丧失。

他讲得很好,有文学的触摸,我很感动,所以我见完面回来就写诗,说“羡君气质真朗朗,使我一见欲作诗”。

我现在也给别人写信,当然用短信、邮箱,写文言文的多,传达独特的情怀,作诗意的表达,甚至根据对象,对长辈,每一个细节、格式都力求做好,以示敬重,有时还会考虑用书法来写手札。

所以我讲这些,是想在这个时代,怎样让我们的情感更厚重,为之找到一个参照。

我希望今后所收到我们的同学写的祝福短信,不要千篇一律的抄,我们都是学中文的,我希望看到细节,看到形式轨范。

索良柱:谢谢唐老师的激情发言。

下面,我们有请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刘晓岚老师来聊一聊。

贵州籍旅美作家汪一洋出了一本新书,叫《国脉:谁寄锦书来》。本来她要来我们读书会现场的,但是因为工作安排没有来成,所以我们今天请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刘老师来谈谈《国脉》,谈谈邮政,谈谈家书。

刘晓岚:

写信收信的过程

情感会随之发酵

《国脉:谁寄锦书来》作者汪一洋是贵州人,这本书是在北京创作的,她是旅美作家,她对这类宏大题材的把握很准确。

《国脉:谁寄锦书来》小说名,语出周恩来同志为邮政人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邮政,我们今天在座的大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国脉》的书皮用的是邮政绿。

邮政系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从一个邮政工人的成长经历作为切口,融入我国的发展,写出了我国的工人运动历史。

前几天的孔学堂国学书博会上,这本书也获得“30本最受欢迎的国学图书”。

绘本也有与书信相关的书籍。邮政在全世界都很重要。

因为专业,我从事童书编辑,我们所说的书信,谈到它的美、它的情感等,但对传递书信的机构,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

让小孩子如何了解书信,童书、绘本就是很好的途径。

绘本是0-99岁都适合看的童书,它是一个成年人用一种妥帖的方式将世界介绍给孩子,融入了成年人对世界的理解。我们说到书信,现在的人们或许不了解怎么去送一封书信。

有本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叫《最后一封信》:

讲一个邮递员会与大家分享快乐的事,会帮老人读家书,与这个镇子上的人相处很融洽。

书中将整个邮递的过程,描述得很清晰。当他到退休的头一天,整个小镇的人都不在,他还要送一封到一个没有人住的海滩,到了那里之后发现,整个小镇的人都为他欢送,给他送上礼物。

写信、收信有个过程,其中的情感会随之发酵。

青春期,我和妈妈闹别扭,第二天早上发现床头有一封信,她说:“你已经12岁了……妈妈很爱你。”这件事我记忆犹新。

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感触很深的是,对孩子如果很凶的说话,反而效果不好。

现在,大儿子已经上小学,他如果犯错,我会给他写一封信,他看过之后会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是他的行为中一定会有表现。我们为什么要提到家书?

其实就是未来社会正在面临着大变革。发展在加速,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30年后他们面对的世界是我们能了解的吗?未来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机器能否替代人类?人和机器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我想,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有情感!

今天我想说的是,在情感方面,通过书信能将其丰富起来,或许是对未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索良柱:谢谢刘老师。一封家书,两个故事,给我们今天的谈话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听了这么多专家的发言,相信同学们很有感触,现在我们进入互动环节,同学们可以向我们的嘉宾提问。

书友互动

书友:非常喜欢张超老师!如果你选择的话,现代通信和家书方式,您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张超:现代通信方式非常多,我们可以视频、语音、打电话,很方便,人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需要这样的方式来完成沟通。

但在一定的特殊时间,我还是希望能用文字来表达,包括妻子生日、儿子生日等。

我儿子如今已上初中,他现在也会制作一些小卡片,这会让我很感动。

我是很感性的人,会因为一部电影,甚至一棵树来写一首歌,所以很喜欢书信的表达。

书友:张达老师,在工作中,您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您有没有采取书信的方式?张达:用过的。有一次我写了篇文化时评,有个老读者读了之后不同意我的观点,就写了封信来反驳,同时指出我引用错误的地方。我就用书信回复了。这主要是针对老年读者来做的。

年轻读者,通常就是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

书友: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有意义的读书会。我想请问老师们一个问题,如果您今天以书信方式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但他用微信回复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矫情”,您会怎么办?凌云:这件事我真干过。我以前有个兄弟给我写了一张贺卡,声情并茂,然后我给他说:兄弟别这么酸了,大家都是男人……然后拉着他喝酒去了。

虽然说回应看似冷漠,实际上是很深刻的情感,时间已过30多年,我依然记得那张贺卡放在书柜的哪一层。

不管是什么回复,但那种情感是真实存在并且能够感受到的,所以这样的事情是非常珍贵的,有情感价值的。书友:刚刚听到吴俊老师谈到美学,我想问,如何将美学融入生活,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轨迹?吴俊:美学生活化。

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在研究和学习美学问题,但我们更多是在理论层面谈论。

在生活中如何融入美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最大的困惑是,我们的社会很功利,轻视理论,另外我们也很难去进行转化,这方面的功夫不够。从大学生来说,一定要走出象牙塔,要让理论学习和生活对接。

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我们看不到美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谁来开启?

作为学生,需要教师来开启;作为普通人,需要专业的人开启。

所以我们应该沉下心来,有利益但是不功利。

书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一名来自文学院的研究生,听了老师们的分享,我受益很大、感触也很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与看法。

大学本科期间,我看了一本动漫书叫《我叫江小白》,里面的男主人公在高中时给自己写了很多信,寄了很多邮件,当10年后他收到这些邮件时,他会回想到10年前的自己是怎样的,做过了哪些事,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期许。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很多在校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吵着想要认识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交际,但是大家大多都是嘴上说说,很难付诸实践,很多时候,大家更热衷于在虚拟世界里交际。

我觉得,其实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学会给自己留一点美好的记忆,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一点期待,在你某一天失落时,收到那封过去的自己写给现在的自己的信时,这也许会是你人生中最快乐的惊喜。

书友:听老师分享了很多东西,想起自己从小时候写过很多信,但都有一个共同主题:一封可能从来没有寄出的信。我很羡慕张达老师,也想听听您的建议,如何勇敢地把自己的信寄出去?张达:你认定了就表达,并非说两个人未来一定要走到一两百岁。我常聊这个话题,其实你表达出来以后,也是在试探对方,如果对方无回应,那他并没有看到你的光芒,不知道你的价值,就可以放手了。

书友:唐定坤老师是我的老师,您刚才谈到家书,我想请问,后天是中秋节了,您有没有准备一封家书?唐定坤:这位同学提得很好,这是个反求诸己的问题,和刚才那位同学说自己和自己写信,本质是一样的。

我经常反思,我推崇一个观点时,我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个问题我还真考虑过,只是表达的形式可能有点差别。

昨天教师节,我虽然非常忙碌,但到了晚上我还是写了篇文章,在公号上发表,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我的父亲是农民,给他写家书也不一定能认得全,因此我会换一种形式,我会经常给家里打电话、经常回家陪他喝酒。

那天我在微信上看到几张他拍的收稻谷的图,我瞬间被感动了,当时就写了首诗叫《老父割稻歌》,我可以读前两句给大家分享:“老父老父卓不群,手持镰刀割秋云。”

诗还没发出来,因为我还要改,我恰恰准备中秋节的天发出来,且要读给他听,解释给他听,算是另一种表达形式。

所以很感谢您对我灵魂的检验。

索良柱:听完各位嘉宾老师的发言,非常有收获,感觉特别值。

凌云老师是电台节目主持人、媒体人;吴俊老师,一位美学教授;张超老师,一名音乐人;张达老师,一个文化记者;刘晓岚老师,是图书编辑;杨宛老师,是写散文的作家;唐定坤老师是古代文学专家。

7位嘉宾老师,或偏感性,或偏理性,切入的角度各各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层次错落有致。互相错开又互相补充,让我们这场读书会的话题获得了丰厚度,多维、立体和饱满。

我们无法选择生活在哪一个时代。回望过去那些美好的事物,我想至少能表明我们的一种姿态。我们今天能坐下来思考,还能够反思一些问题,这就是有价值的。

如果这些思考、讨论,能够促进我们去处理好生活当中的情绪、焦虑,当然是功德无量的。

如果能影响到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我想我们所做的这一些都是值得的。

资料来源:天眼新闻 / 图文编辑:杨茗

文以载道,贵人善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