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8年前父子共游杭州 李戡说李敖从不给他传授恋爱技巧

2020-11-24 00:40:01
相关推荐

浙江24小时客户端-钱江晚报记者 张瑾华

上周末,李敖先生唯一的儿子——李戡,带着《李敖自传》,从上海书展又下杭州,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跟杭州读者分享他父亲李敖的一生。

李戡1992年出生,是个标准的90后青年。说到名字的来历,“我父亲和我母亲想到用这个字,这个字在《尚书》里出现过,“戡”有平定的意思,平定乱世这种意味。”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李敖,生前一直心系两岸统一,他对大陆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李戡在北京大学读的本科,读的是经济学,现在是在剑桥大学读博士,读的是近现代史,相当于他从自己当年选择的经济学,慢慢走到父亲特别擅长的专业近现代史,他主要研究的是外交史。

分享会上,从李敖的自传出发,李戡给大家分享了他眼中父亲的生活细节,包括他自己感受到的李敖先生作文、治学方面的风采。

2010年的时候,李戡曾经跟父亲李敖一起来过杭州。

现场很有意思的一个花絮。当有人问李戡,作为父亲的李敖有没有给他传授过恋爱技巧时,李戡说没有。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看不起我们这一代人的方法,他觉得他的那些绝活是独门绝学,认为没有资格学。”

“他本身也经历时代的变化,他过去那样,比如他可以很技巧的写一篇小句子给女孩子,完全靠才气去吸引到女孩子,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教得来吗?你有这样的才华跟才气去写那样的情诗,应该不是教会的,否则让他教会的话,全世界的人都是写情诗的专家了。他出过一本书,里面有他所有的有代表性的情书,书名大概是《李敖情书集》,这个很了不起,作为一个文人把自己的情书编成一本书,当然我也知道那个书并不全,因为他很多书都烧掉了,比如家里要被抄了,他必须毁掉这些东西,他最早年的一些情书,可能并没有完全留下来,这是可惜的,要不然我们从他的情书的演变也可以看出他青少年,我不知道,我猜的,也许在北京读书的时候那种情书那个写法,包括他青少年、包括他成年、包括坐牢出来以后的变化,我觉得是很有趣的。我想他也不会觉得我不如他,他不会跟我谈这些东西。”

一个有趣的父亲形象,就这样在儿子的笑谈中呈现。

我父亲对杭州印象好得不得了

李戡说,他从上海搭高铁到杭州,这段路只有不到一小时,他内心却非常的感慨。记得八年前,当时他陪着父亲参加上海世博会,也是搭高铁到杭州。“我父亲对杭州印象好得不得了,他说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把它倒过来说上有苏杭。因为他没去过苏州,他指的就是杭州,他认为杭州是最棒的,他去过有限的地方,他对杭州印象是非常非常好的。”

8年前,他们在杭州住了三天,去了西湖,去了好多地方,去了省博物馆,当时为了看《富春山居图》,第二年,《富春山居图》到台湾展出。李敖还说他对西湖特别喜欢,他说想在苏小小墓旁边留一个他自己的墓。这些回忆在我这次从上海到杭州路上一个一个回忆起来,我非常感慨,我很荣幸能够到杭州来跟各位见面,跟各位分享一下关于我父亲的一些故事。

《富春山居图》在台北的合展,李敖先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媒体当时也是特别关注这个话题。

李戡说到这本《李敖自传》,在台湾和大陆都是李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在台湾它的名字叫《李敖风流自传》,引进到大陆之后,李敖先生自己说风流的时候,既是说自己风采风流,又是说自己作为一个男士,对写情书、对女士有很高超的技巧,也有人上的风流之意。到了大陆,书名改成了《李敖自传》。

李戡说,父亲写过三本自传性质的书,这本《李敖自传》最特别,因为它是全面性的,算是很简单的总结,从他出生在东北的时候一些经历和见识,到他到台湾,包括晚年来北京、上海,包括到杭州、到厦门,他都有记载。但他的表达方法非常特别,这不是一本很严肃的自传,比如过去一定要按照章节,第一章到最后一章,幼年身世、家族身世。他不是那样写的,他写的完全是很短的文章,一则一则像故事一样,小段子一样,把它串在一起。所以书里有几百个小故事,写得特别风趣,很幽默。

“我记得他谈到在世博的行程,也谈到在西湖。”李戡说。

他还写到父亲在北大,写到在北京的新鲜胡同上小学,写到后来去台湾这些过程。

儿子怎么看待李敖式“吹牛”

我们对李敖的印象是,他太独特了、太有个性了。首先他给大家第一个印象就是李敖吹牛。李敖这个吹牛有很多代表性的言论,我们听了就不会忘掉,比如说书上写的“要想佩服谁,我就照镜子”,这是他最经典的话。还有他会说“李敖的白话文天下第一,如果五百年来有前三名的话,那就是李敖、李敖、李敖。”他有很多类似的表达。

作为他唯一的儿子,李戡是怎么看待父亲的“吹牛”的呢?

李戡说,他的吹牛有一些他的特殊原因。他必须得吹牛,为什么?因为他到哪都被人排挤,他在学术界,不管是近代史研究圈子,或者文学圈子里,他都是被边缘化的,因为人家都是批评他。比如很多学者嫉妒他凭什么有钱,凭什么可以做节目赚钱,不愿意他属于学术圈的一分子。台湾的《中华民国作家名录》一大本,几百个甚至接近千位台湾作家里面没有李敖的名字。显然是不公道的,不可能一千人都排不进去的,在台湾作家里面。

一个事实是,《中华民国作家名录》里面,有胡因梦,却没有李敖。

李戡认为父亲的吹牛虽有炒作的成份,但关键的是他必须突破这样的封锁、这样的打压,他必须杀出一条路。

按李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之所以吹牛是因为你沉默”,周围的这个沉默给了他很大的自我突破的可能。他在这个书里面反复表达自己之所以这样,第一是他不扎圈子,因为所有文坛或者学术界都是有圈子的,包括社会性,其实在中国社会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不依靠体制,不依靠各种圈子的利益,这个是很难很难的,所以可能李敖最独特,或者最有人格魅力的地方也在这。另外,他说他不收徒,因为没有门徒,自己就没有追随者和吹捧者,所以他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徒弟。

“我认为他这步走得特别漂亮,而且非常精彩。他的所谓吹牛本身,有些人觉得好些话是不是过了,但我认为总体上,他除了说他的杂文写得好以外,他书里经常说,古人说有三不朽——立功、立言、立德,他说他符合其中两个,他除了立功以外,立言、立德,他认为他做到了,因为他没有太大的功劳可以记载,我想这是很公允的。立德的话,人的品格来讲,我认为他这个人一辈子完全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活出了自我,坚持自己的原则,这很少有人能做到。立言更不用讲,他的著作太多,而且写的书横跨历史研究、文学批评,甚至艺术史,这是很少见的,而且他绝不像很多嫉妒他的人说他是什么稗官野史,是什么散文随笔。他的心就是正正经经的,比如著作,他的表现方法不一样,甚至他提出一些构想、一些观念、一些假设,到后来都被近代史给承认了,当然不会谁提到那是他提出来的。”

生活中的李敖完全是一个和蔼的老先生

李戡说父亲,其实生活中的李敖非常低调,而且是很随性、很平和的一个人,对人非常好。

“我无数次和他一起在台北街头逛街散步,很多人跑来合照、签名,他全部答应,没看到一次拒绝的。这一点我觉得他很了不起,很有耐性,来者不拒。而且特别照顾弱势,包括我们大厦管理的清洁阿姨。我们的物业费已经包含了他们的薪水、年终奖金,但我父亲坚持自己每年过年额外给每个人补贴,还不少的一笔钱,这是他非常细腻、很照顾人的一面。有些人对他有一些误解,只看到他在电视上宣传自己,吹牛一样的,但是看不到他真正的底下的一面,他完全是一个和蔼的老先生。虽然叫他老先生,但是内心里像小孩子一样。

李敖被媒体称为“文化顽童”,也有人把他形容为像孙悟空一样的人物,老是把天地搅得很热闹,他还骂人。

李戡解释说,父亲骂人也跟他的吹牛一样,是他的一种表现方法,但是他真正要传达的是内容。

他说了一件去年他父亲在急救的时候的一件事。“护士给他插呼吸管,他知道给他插呼吸管,因为他是清醒的,他想讲话但是很不舒服,他一直想讲话,儿子在旁边让他别讲,想说什么就写字条,他憋了好几天,后来终于把呼吸管拿掉,护士要确认病患的名字,就问他叫什么名字?我父亲就很大声回答了五个字,我叫王八蛋。这是他的回复,我印象很深刻。这个并不是拿来恶毒攻击别人,不是像有些人误解的那样,而是他的一种口语化的表达,不光说别人,也说自己。”

陈文茜刘长乐,李敖的两个好友

李戡现在也做近代史研究,父亲的言传身教,都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李敖作为一个作家,写了那么多的书,出几千万册的书,作为一个治学者,涉及到那么多的话题,比如蒋介石研究、胡适研究、孙中山研究,这些都是大的话题,在儿子眼中,父亲是个特别扎实的人,

《李敖有话说》在大陆播出之后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很多人后来成为李敖的读者都是因为《李敖有话说》,但不知道,李敖那种一板一眼的治学态度。

李戡谈到,他总结跟父亲关系最好的就是两位。一位陈文茜,他们认识二三十年,在他出生之前就认识了,陈文茜对他的关心非常非常周到,包括李敖住院,陈文茜也是很关心,推荐了最好的医生,第一次的危机让他度过了。

刘长乐是凤凰卫视的行政总裁、董事局主席。“我认为他是我父亲真正的贵人,因为在他的帮助之下有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的节目,才使我父亲真正从台湾走向大陆,走向世界。这是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在那之前,我父亲在大陆有很多的支持者和读者,但是仅限于图书而已,确实通过电视节目可以把我父亲真正的(他自己也说把真正的李敖)表达出来,因为听他亲自说才知道这个人多么有意思,多么跟人家不一样,光看书还不一定完全看得出来。包括我父亲刚过世一周以后凤凰卫视做了追思的节目,当时我也去了,陈文茜也去了,刘老板本人也去了,把我父亲生前几个最好的朋友聚到一起做了一期节目,这个节目做得还不错。”

“我爸绝不是在录节目之前拿资料狂背速成的,背完转身讲完又忘了。他那些讲的话,已经在他脑海里反复推敲思考几十年,很多李敖讲的话涉及近代史的部分,都是过去台湾节目公布的,他发掘新的史料再加进来。”

在儿子心目中,父亲的治学态度印象很深。“他有很多资料,我记得他每次录节目,很厚一沓资料做成一张张板子做出来,然后拿着棒子在那指。那些东西都是他收集了好久,他回到家里把这些东西再归档回去,比如一个历史的主题,一个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比如说“九一八”事变,他有专属的资料夹有所有相关的资料,如果这期节目想讲那个,就把那个东西带去电视台,整理完以后再把它带回家。这是一个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因为搜集史料从古代开始都是做历史的人必备的技能,搜集得越好对他越有帮助,现在很多人也开始这么做,做卡片,有按年代分的,按主题分的。”

李戡提到,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多重身份的李敖,还是一个艺术鉴定专家,艺术史专家。“他没有那个精力做到像启功先生这样的专业,但他在某些领域真的可以和这些人并驾齐驱,比如说中国书画方面,他的功夫太好了。启功先生对他有过肯定,他们过去对一幅画的真伪有过交流,后来我父亲证明他对了。而且他过去在台湾,因为时代的原因,很多大陆的宝贝、那些字画,非常突然地到了台湾,突然出现在台湾小贩的地上,一开始不懂,看着就是很简单的一条布、一卷画,一般人看都不看的,但是我爸爸看得出那些玄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很意外的达到了。这一点是他的特殊本领吧,他书里也提到这个。”

现场读者趣问:

读者:很高兴你今天来到杭州,对你的父亲我特别尊重,李敖先生在人生的过程当中肯定收到不少礼物,包括他送出去的,我想问一下,他收到最有意义的礼物是什么?

李戡:他的礼物确实收的太多了,因为他从小到晚年跟很多人来往,他很爱交朋友,有一部分闹掰了,有一部分自然就不来往,所以他的晚年比较孤独。

据我的了解,对他最难忘的恐怕还是胡适先生给他的一千块钱,那真的是雪中送炭救命的钱,所以他对胡适感念一辈子,一直到他过世以后,我想这是他收获最特别的礼物,也是他最难忘的礼物。至于他送的礼物什么最有价值我也不知道,因为他送给很多人,包括很多女孩子,我也不知道。他送给我的,也许他认为送给我的礼物是最好的。如果不谈给我的礼物,他送过我很多很有趣的小收藏品,没有太大价值的那种小玩具,比如他逛一些印章店看到很有趣的刻印会送给我,他有一次送给我一个很大的印章,放在我面前,我看了一下就想把它怎么样盖在纸上,盖下去发现“意外财莫贪”五个字,我的印象很深刻。他送给我很多小礼物,那不像是一般的父亲会送小孩子的礼物,那是带有他的风格,他自己个人的风格,还有他作为父亲的关爱,两者结合,他送的礼物真的很特别。

读者:大家知道李敖有很多收藏,包括他的书房,李敖先生过世之后,他这些书、收藏,你接下来会不会拿走?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是这些书之后可能没有了,或者变卖了,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更加幸运的是,以后搞一个展览馆、纪念馆,我们到台湾的时候还可以接近目睹李敖先生的真迹,他生前的房间。

李戡:非常实际的问题,他的收藏问题,很简单,那个完全不用担心,肯定不会变卖,那绝不可能,只是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规划,短期内不会有什么动作,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读者:我们知道李敖先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人,他很多身份,有很多特性展现出来,他是那种活的很明白,而不是活的很明确的人,在这个时代我们很多人都是活的很明确,我一定要拿到什么分数、什么薪水、什么工作,但是很多人少一种明白的心态,你觉得现在这种时代,对于像李敖先生这样的旁视的精神,能不能值得提倡和推广?

李戡:他的生命的风格,他跟我讲过,过去能这样做事有它的时代背景,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可以那么做,他是一个很不容易的成功者,所以过去他可以那样做,可以引以为自豪,可以对外宣传,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不会盲目的对他的支持者散布奇怪的观点,他很明确现在这个时代不应该做他这样的人,因为会把自己毁掉,什么也做不成。所以很清楚,他不鼓励现在年轻人动不动突然突发奇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或者干出很不切实际的事情,因为结果都可以预期,过去他那个年代很多事情,只要肯闯就有成功的机会,我父亲在他那个领域也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有机会的。但现在这个时代机会就是零,创业还没成,有一点点可能,虽然机率也很低,如果按照马云的标准那就是零。在其他方面想要真正的,如果年轻人一位的想在年轻的时候突飞猛进一步登天,他是很不鼓励的,这是他负责任的表现,他并不会因为过去那样成功就这个作为典范让别人这么做,他并没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6-07 14:11大伙伴! 泡泡糖![河南省网友]IP:3700982497
    感觉这对父子关系很有趣,希望他们的亲情能一直保持下去。
    顶6踩0
  2. 2021-07-09 20:14皖西[湖北省网友]IP:3405810072
    李敖果然是个独特的男人,连儿子都不给传授恋爱技巧。
    顶3踩0
  3. 2020-08-11 02:17辉瑞药局[吉林省网友]IP:2033974063
    父子共游真美好,希望他们有个愉快的回忆!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中生活作文 节日英语作文 小学毕业作文 春游的作文 名人作文素材 关于我的作文 关于年的作文 友谊 作文 经历作文 放风筝作文三年级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你是我最什么的人作文 他生气了作文400字 我的发现作文300字 北京烤鸭作文 雨过天晴作文 吃团圆饭作文 关于故乡的作文 免费作文300字 牵牛花的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 写景抒情作文 写事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大全 童话故事的作文 初二语文作文 春节的英语作文 包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