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元宵节谈传统文化对高考的影响

2020-11-24 01:20:01
相关推荐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

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明确提出,2017年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2018年高考新考纲则延续了去年的要求,继续强调古诗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般说来,传统文化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玩器具、饮食厨艺、传说神话、中国对联等。

现在借元宵佳节来临之际,谈一谈元宵佳节的各类民间习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这些内容和高考命题有关的考核方向。

首先学习元宵节的文化传承与传播在高考作文中的可能展现。

元宵节主要习俗是吃汤圆,观灯,舞龙,猜灯谜等活动。表面来看这些都是大众娱乐活动,但是身为教育研究者要学着透过现象看本质。

元宵节的社会文化意义不仅仅是娱乐,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思考。元宵节之所以得以千年传承,为中华各民族同胞喜爱数千年计,是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包括了团圆,和谐,追求自由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广而言之,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世界各国各类节日得以传承的共同的根本的原因。

全国各地过元宵节都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所以说“团圆”是元宵节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可以说,没有吃汤圆就不叫过元宵节。当然,这和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传统也是一脉相承的。

和谐是元宵节另一个主题。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舞龙舞狮和观灯会是各地元宵节相近的节目。元宵节也被人们视为春节假期最后的高潮,过了正月十五,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开始忙碌起来。所以人们在元宵节的舞龙舞狮等节目强调的是团队的合作、动作的和谐。这个节日的活动也不再局限于小家庭小作坊,而是开始走向了社会化的合作和分工,这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架设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

狂欢,是元宵节的另一个特色。它的文化内涵是追求自由。元宵节的狂欢不是纵情欢乐,我们说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那是因为元宵节的狂欢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秩序、制度规范的突破来实现的。

唐朝的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为“放夜”。盛唐诗人苏味道有首《正月十五夜》的诗,被喻为元宵节诗的“绝唱”: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时间规范,但元宵节期间这个规范被打破了。

不仅仅宵禁被取消,封建统治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男女之防、贵贱雅俗之别等在元宵节期间也被打破了。在这一天大家闺秀都能结伴出来游玩,一时间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元宵节是古时候青年男女最为浪漫的一天,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赏花灯就是男女交友约会的机会,男女借着赏花灯开始为自己物色对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当时这类景象真实的写照。年年最美元宵节,相思的人儿是心有灵犀,同时出门看灯。也不知道是元宵节的灯好看,还是姑娘更好看。想一想那腮红齿白,艳若桃花梨花的魅力四射的姑娘们成群结队的逛着灯会,年轻的才子怎么能困守书房呢?

中华经典文化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在元宵节的文化传承中团圆、和谐、追求自由是每个中国人 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 。

我们再来看元宵节的文化自信与担当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高考的时候学生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所有内容都涵盖是不可能的,所以,和元宵节有关的文化自信与担当要在具体写作时拓展思路,从传统文化对一个家庭、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的角度去展开话题。

“传统文化”的概念抽象,写作时,建议考生用具体的节日习俗——逛灯会、对对联、解灯谜等去诠释抽象概念的内涵。在写作中注意从具体事件来表述人间情感,并以此突显文学之美,让自己的作文充满情感,给阅卷者带来心灵上的共鸣。

周国平说过:我们的国民素质,差就差在缺乏人文精神。

中国千百年来,文化主导思想,精神决定成就,文化繁荣如宋朝,是民族之幸,精神昌盛如汉唐,是国家之幸,历史是过去,文化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住泪目”“向文化传承者致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信、骄傲”。

百家号”疯了老陈“,用内容影响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自由的作文题目 温暖的角落作文 关于茶的作文 观察蚂蚁搬家作文400字 依赖作文 5年级400字作文大全 关于隆回的作文 优秀作文高三 写给我的一封信作文 关于害羞的作文 有趣的小狗作文 和生命有关的作文 春天作文高中 三年级作文勇敢的我 西瓜介绍作文100个字 假如我拥有超能力作文 泰山作文800字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大连的景色作文 难忘的照片作文500字 家长会作文450字 写老师和同学的作文 唐朝作文 一件坏事作文 体检抽血作文 孝顺作文素材 描写南瓜的作文 关于自强的作文题目 我身边的无名英雄作文 我为你喝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