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日本的小学生又火了!在教育这件事情上 日本人从不会手软

2020-11-24 02:40:01
相关推荐

对于教育,日本绝对是自己的一套,不吹不黑,我们应该认真审视。 本文来源于网络,希望对读者有帮助 -- 我是给你带来财富的财富哥,如有收获,请关注我!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日本人从不会手软。”

我们总是赞叹日本国民素质高,安静的电车、干净的街道、得体的礼仪。「高素质」不仅体现在这些日常小事,越是大型事件和危难关头,越能体现国民的素质。

2014年巴西世界杯散场的时候,唯独日本球迷的区域干干净净,甚至还有部分球迷自发为对方球迷区域清理垃圾。这一举措让国际足联都公开称赞。

那么,难道是日本人天生就素质高吗?不是的,它归根结底,来源于“教育”。

日本人坚信,只有教育才能改变贫穷,提高社会的文明层次。他们在1907年普及全民6年义务教育,英国达到这一水平用了70年,德国用了80年。

50年代,日本政府开支的一半用于教育,其他发达国家的教育开支在7%。

迄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包括2名美籍日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除欧美诸国之外,日本是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

※首次获奖的日本人,出现于1949年。时任京都大学教授的汤川秀树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左一)汤川秀树(中间)与约翰·惠勒(右一)在普林斯顿(1954)

而这两天,一则日本小学生作文的新闻,又刷爆了微博,他为了纪念自己未诞生的妹妹而写的作文,文字纯真善良又充满感情。让人感动落泪的同时再次感叹,娃娃的素质,日本确实抓的不错。

01 日本的儿童教育:素质比成绩重要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日本人从不会手软。

他们教育上的投入,让日本全境学校多如牛毛,教育资源分布均匀。

而且,日本的小学生教育,最注重的不是功课成绩,而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素质教育”。

他们的作业大概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除了少部分语数外之外,作业更多偏向日常生活的体验,比如:观察昆虫、独立做菜、养花并每天画画记录等。他们更希望孩子在儿童时期,可以拓宽视野、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他们作为一般的人的兴趣与爱好。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问到小学生将来的理想的时候,他们会说:当一个厨师、一个面包师傅、一个理发师、一个花店店员。

但是,他们书包的重量也并不轻,只是书本的重量只占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他们要背很多东西去上学,比如:有为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手帕和牙刷;有为了上游泳课而准备的泳衣和泳镜;有为了上体育课的运动服和装备;还有为了上画画课的彩色笔。

在日本小学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储物柜,用来存放这些东西。虽然书包一点也不轻,但是从来不会有父母帮忙背书包,都是孩子自己亲力亲为。

之前有记者拍到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儿园的照片,发现不论晴天还是下雨天,皇室家族的孩子也都要自己拿包包。

日本体育课的教育重点是在于超越自己。这里不会有跑多少米,跳多远才合格。体育老师会记录孩子们每一次完成了多少,如果这次比上次有提升,那么这个孩子就可以获得满分。

日本对于礼貌的教育很重视。每天要拥抱父母;对于父母做的饭要说辛苦、表示感谢;在路上要和行人打招呼......

日本性教育“从娃娃抓起”。目前日本的大多数小学都已普及性教育,而到了中学,学生们已经可以从课堂上学到一些粗略的避孕知识了。

寺院的周围通常建有幼儿园,寺院的主持又兼任幼儿园的园长,这在日本各地都是非常常见的。

幼儿园每个月都要到寺庙里受一次教诲,园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定要拜佛。日本人相信,从小对孩子进行佛教思想的浸透,会使孩子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日本幼儿园没有高档玩具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社会似乎形成强烈的反差。但这正是日本教育的特色之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02 日本教育:要尊重不同

日本的「融合教育」让日本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日本的幼儿园中,「混班」非常常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会在一起玩耍至少4小时,一方面让孩子们增强沟通能力,一方面让他们明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存在。

我们常说3岁一个代沟?在日本的幼儿园可不存在。

很多时候,残疾、自闭症、智力障碍儿童,是很难被社会正常接纳的。很多人认为特殊儿童就应该待在特殊机构中,但是日本很多学校,都选择让有缺陷的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们都有一种天然的接纳能力。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就不会轻易歧视他人,更加尊重他人、尊重差异。他们大多时候不会与人激烈争辩,因为他们觉得,你之所以有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

曾有一个视频感动了日本600万人:《日本幼儿园小男生数十次跳箱失败,最后居然实力爆发!》

小男孩叫,因为家里原因不得不转学。而在这一天,学校为他举办了一个毕业典礼以及挑战。

作为一个幼儿园的毕业生,凌的发言让无数人泪目。我们没有想到,他小小的肩膀也勇敢承担了家庭一员的责任。

“请坚强点!”

这是老师们经常对爱哭的我说的话!

“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人要一起加油啊!”

这段视频曾经在facebook上疯传,数百万网友都为这个日本小男孩点赞。典礼发言之后,老师们为他准备了一个挑战——10段跳箱。

要知道,凌在学校的时候,就很不擅长跳箱,也经常因为受到挫败而哭泣。

10段跳箱比他的人还要高出很多,对他来说,这将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

第一次尝试,第2分26秒,失败。

第2分41秒,又失败。

第2分56秒,再次失败。

第3分17秒,依然还是失败。

经过几次尝试失败之后,凌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这时候,指导的老师说:“大家一起把力量借给凌吧!”

于是,几十个小伙伴纷纷从位子上站起来,围成了圈,为凌加油打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凌失败数次后,旁边的孩子没有人会嘲笑他。旁边的很多家长都在流泪,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家长说:算了吧别做了太危险。

之后,小男孩带着大家的鼓励继续尝试,并在第4分33秒,凌一下越过了箱子!他成功了!

这一幕,发生在日本。有网友说:日本人从小就这么热血。还有人说: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得到的只是嘲笑和嘘声…

而在所有评论中,下面这条来自一位家长的评论,获得了最多的点赞:

“希望我的孩子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在经历挫折与失败时,社会和陌生人能给予宽容与鼓励。”

愿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人这样鼓励你!

03 日本教育的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学校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同时也在教育着家长。希望家长引导孩子尊重人权,也是在提醒家长不要忘记尊重他人。

学校在入学前不仅对孩子有考核,有的学校还会要求面试家长。孩子们入学后,孩子要上课。家长也需要不定期参与家长会、座谈会,和家长们讲解教育理念。

日本的单亲妈妈很多,而学校也会针对这部分困难人群,设立专门的指导和关怀方针。

社会就像是一个大集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分工。家长这一角色的责任不仅是把孩子养大,更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04 日本教育的目的:把礼仪融入到生活中

虽然“礼仪之邦”这句话出自于中国。然而现在恐怕有许多人都不得不承认,这四个字形容日本也十分贴切。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孩子们学会微笑待人和说谢谢」。

吃饭前,餐桌礼仪也是儿童的必修课。

比如饭前必须洗手,上桌坐下后要先双掌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然后才能开始吃饭,吃饭在我们看来是在家学的礼仪,在日本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

05 日本教育的核心:不给他人添麻烦

“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思想,也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日本人有多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呢?”“死都不愿意”。合葬墓曾经在日本大受欢迎,很多人宁愿和不认识的陌生人合葬在一起,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

不随地乱扔垃圾、在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插队……很多高素质的表现,其核心都是在「替他人考虑」。

不需要提一些行为是否文明,日本教育中只要注重了「不给他人添麻烦」。学会以已及人、换位思考,孩子们的行为自然会文明起来。

学习举手过马路

06 日本教育的目标:人,从小就要自立

我之前有看到过一个短片,里面记录了日本小学生在学校吃午餐的情况,日本教育孩子的,真的是深入骨髓!

纪录片里,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日本对小孩子教育的重视,特别是环保的意识,真的是让所有人震惊!

小女孩主人公,每天早上出门,书包里除了学习用品之外,餐巾布、餐巾布、环保筷、牙刷、漱口杯是她必备的物品。

到了吃午餐的时间,全校的学生都会排着队去洗手,完全不用督促和命令。

食堂的阿姨们会提前把饭菜以及牛奶准备好,整整齐齐的放在一个个保温盒里,等待着孩子们自己分配。

每天这些负责领取饭菜的学生们,他们都会穿上卫生衣,卫生帽,带上口罩,确保自身的卫生,才会去领取饭菜。

来到厨房后,这些学生们接过饭菜后,会一边鞠躬,一边对准备饭菜的阿姨们道谢,感谢阿姨们为他们做了食物,然后在一起抬回教室。

回到教室分发食物的时候,来领取食物的学生们也都带着口罩,每个环节他们都在注意。

最后大家吃完之后,如果还有剩下的食物,负责打饭的同学猜拳来将剩下的食物分完,是不是很可爱呢?

吃完饭后,他们会将碗筷整齐的摆列好,堆放在教室的一侧。

喝完的牛奶盒,会拆开折平,洗干净后摆放整齐,等待着环卫工人来回收,这样的细节都处理的如此认真细致,这种环保意识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一顿午饭吃完后,所有的同学都会一起来擦地板,打扫教室卫生,保留一个干干净净的学习环境。

这些孩子们,每天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着,环保节约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刻意的去做,而是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每在讨论如何环保环境,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

在日本教育学者曾经说:

教育不是传递知识,而是培养感觉。

素质教育绝不是要长大后才会自学成才,它也不是理论知识。它应该在孩子最早接触社会和面对他人的时候就开始被孩子们学习和感受。

从安全意识到传统礼仪,从生活细节到言谈举止。除了语数外那些基础知识,德性、尊重、谦卑、友善,这些素质教育的箴言,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日本在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路上始终步履不停。

而这可能,就是教育最根本的样子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02 03:17默然相望[天津市网友]IP:2416709133
    日本人对教育真的是非常重视啊,他们的小学生就是个好榜样。
    顶0踩0
  2. 2020-11-03 17:54落尹殇[香港网友]IP:763029727
    日本的小学生真厉害啊!他们在教育上的认真态度真是让人佩服。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