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刘润:教育行业的未来 是可复制的服务

2020-11-24 02:45:01
相关推荐

今天是9月1日。终于开学了。疫情,让教育行业受到了不小冲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教育。

有一次,我和晨兴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刘芹聊天。刘芹是中国最知名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也是小米最早的投资人。

我常常从他的深刻洞察里,获得启发。

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线下教育,聊到在线教育,聊到教育行业的未来。

教育行业的未来,是什么?他说:

教育行业的未来,也许不是无差别的产品,而是可复制的服务。

突然,我眼睛一亮。感觉一团被迷雾遮挡的思路,立刻清晰起来。

果然。果然一个好的概念,总是能帮助人们纲举目张、瞬间抽象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可复制的服务”?为什么这个概念让我如此兴奋?

今天,我试着用一篇文章,讲讲这概念背后的逻辑。

以及,这逻辑背后的机遇。

—1 —

要理解什么是“可复制的服务”,你要首先理解什么是“服务”。

你参加一个好朋友的婚礼,想做套显气质的西装,于是去找老裁缝。

老裁缝很负责任,仔细给你量身材、选面料、定款式。过了两周,他给你打电话,说做好了。

你一试,哇,太合身了,太有气质了。私人订制就是不一样。满意,非常满意。

这,就是服务。

服务的核心,是个性化。

老裁缝让你如此满意的关键是什么?

是做了一套“对你合身、也只有对你才合身”的西装。这就是个性化。

裁缝是个性化的,理发是个性化的,我做的战略咨询也是个性化的。它们都是服务。

那么,教育呢?

教育也是服务。

因为最好的教育,永远是个性化的、1对1的“因材施教”。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对的事,就该去做吗?孔子说:别急。

另一次,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去做。

公西华很迷惑:老师,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不同呢?

孔子说:子路勇猛,我提醒他退让;冉有谦退,我鼓励他进取。

这,就是服务。

服务的关键,就是个性化。

但是,但是,但是,看似美好的个性化的服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边际时间成本太高。

什么是边际时间成本?

边际时间成本,就是每多服务一个客户,服务者所必须额外付出的时间成本。

比如那个老裁缝。水平非常高。但是水平再高,给我量身材、选面料、定款式,至少也要1小时的时间。

老裁缝每多服务一个像我这样的客户,就要多付出1小时。

这1小时,是老裁缝的“边际时间成本”。

边际时间成本,是刚性的,是独占的。给我服务的时候,他就不能给其他人服务。

所以老裁缝再努力、再勤奋,一天顶多也就只能服务10-20人。

规模的天花板很低。

那老裁缝怎么赚钱呢?提升不了规模,就只能提升单价。

所以,越好的裁缝、越好的医生、越好的战略顾问,价格就越贵。

服务的优点,是个性化。服务的缺点,是边际时间成本高,价格贵。成本高,价格贵,所以服务的可复制性就很低。

再好的老师,也只能1:1辅导很少的学生。

那怎么办呢?

从做服务,变为做产品。

老裁缝为了解决服务“成本高、价格贵”的问题,决定不再1:1的量身材、选面料、定款式了,而是用标准化的版型,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成衣”。

这样,因为每件成衣所包含的,老裁缝的“边际时间成本”大大降低,甚至降到几乎为零,所以衣服的价格也因此非常便宜。

这,就是产品。

产品的关键,就是标准化。

但是,但是,但是,标准化的西装也有个问题:因为不是1:1定制的,所以很难完全合身。

领口对了,腰围不对;腰围对了,袖长不对。总有地方不对。所以穿着效果,终究不够完美。

教育的产品化,出版,也是一样。

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把MIT的一些明星课程(比如BirgerWernerfelt教授的《2003春季课程:营销策略》),录成视频放在网上,供所有人免费学习。

这就是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Briger教授在现场讲学,边际交付时间很高,是服务,是对少部分人的个性化。

但录制成视频课程,边际交付时间很低,是产品,是对大部分人的标准化。

慕课的本质,是教育的产品化。这是个了不起的想法。全世界都为之振奋。

这个创举,迅速获得了哈佛、耶鲁等很多全球顶尖大学的响应。大家都纷纷免费开放自己的课程。

我有两位朋友,还专门组织了来自14个国家的700多名志愿者,呕心沥血地给这些英文课程加上中文字幕。

网易,还专门上架了“网易公开课”,把这些慕课免费提供给中国学生。

但是,但是,但是,慕课并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

为什么?

有的同学需要老师的答疑,有的同学需要排名的激励,有的同学甚至需要考试的他律。

但是这些,慕课里都没有。

自学都是反人性的。再好的课程,如果缺乏互动、缺乏他律,大家很容易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去了。

慕课的完课率,特别低。

那怎么办呢?

如果产品无法替代服务,出版无法替代教育,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性,一条道路,可以融合服务和产品优点,同时避免它们的缺点呢?

所有消费者的巨大挑战,都是创业者的伟大机遇啊。

无数创业者,开始苦苦探索。

—2 —

一位创业者想,我能不能从最右边的出版往左走一步,保留产品标准化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但增加一些服务,以大幅度提升教育的效果呢?

这就是“得到APP”的“知识服务”。

2016年,我受罗振宇邀请,在“得到APP”上开设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

《刘润·5分钟商学院》,本质上是一个音频出版物(ISBN:978-7-900840-26-4),是标准化的产品。

但是,罗振宇提出一个要求:你要提供一项“服务”,每天回复学员们的留言。

罗振宇希望通过“回复留言”这种“一对多的服务”,从出版,向教育迈出关键一步。

9月26日,专栏上线。我收到了潮水一样的留言。一讲课程1800字,但留言有7600多条,累计几十万字。

天啊。大家太热情了吧。

我也被这些留言激发,认真地精选留言,逐一回复。

学员又被我的回复激发,更热情地留言。

如此循环。

从产品端向服务端迈出的这关键一步,让“得到APP”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那另外一端呢?

有没有创业者在尝试,从服务的最左端,往右迈出关键一步呢?

那就太多了。

比如小班课。

1对1的私教虽然效果好,但边际交付时间太高,所以当然贵。

不过,老师的时间虽然不可复制,但学员的人数可以复制啊。

把1:1私教,改为1:2,1:3,1:5,或者1:20呢?这不就复制了吗?这就是小班课。

小班课的本质,就是用“稀释”服务的方式,小幅度牺牲个性化,大幅度降低成本。

那如果继续稀释呢?能不能稀释到1:100,1:500,甚至1:2000呢?

这就是直播大班课。

一个老师,同时面对2000人讲课。1:2000的杠杆足够大,所以商业效率足够高。

但是,也因为稀释得太厉害,教育的个性化几乎完全丧失,其效果越来越接近标准化的出版。

那怎么办呢?

能不能保留大班课的低成本,高效率,但同时加入个性化,提升教育效果呢?

那就是双师大班课:1个大班讲课名师 + 1个小班答疑老师。

1、大班讲课名师。先请一个教学功底扎实、讲课生动、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讲课名师,给2000人大班讲课,获得标准化带来的最大商业效率。2、小班答疑老师。再把学员分成100个20人的小班,每个小班配一个相对成本低、可以复制的答疑老师,获得个性化带来的最大教育效果。

双师大班,不是通过学员数量的杠杆来“稀释”老师,而是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复制”老师。

1:1私教 → 小班课 → 直播大班 → 双师大班。

创业者们永不停歇,从服务的最左端,一步步向右,不断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服务的可复制性。

知识服务从右向左,双师大班从左往右。

那么,他们会最终会师吗?

—3 —

我不知道。

但是,有道精品课的“互动大班教学”,让我看到了会师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来自人工智能等技术。

先列举几个普遍的学习场景:

在过去,讲课名师是这样布置作业的:

这5份卷子,今晚一定要做好,明天交给答疑老师。

第二天,答疑老师收上来100多份卷子,批改了2个小时。一个答疑老师2小时,100个答疑老师,就是200个小时。

批改作业这项“服务”,边际时间成本依然太高。

如果用类似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呢?

有道精品课,有一款连接手机的“智能笔”。

学生用这款智能笔在试卷上答题,他的每一次书写,都被自动记录,上传到云端,并用光学识别技术(OCR)把笔迹识别为文字,然后接受人工智能的自动批改。

这道题计算有错误,那道题证明不完备。人工智能批改完试卷,提交给答疑老师。

答疑老师用20分钟,完成了复查。

原来2小时的批改,被缩短为20分钟。答疑老师,是“可复制的服务”。

但是因为人工智能,这个服务的复制成本,大大降低。

再比如,在过去,讲课名师怎么布置背诵作业?

回去请背诵今天的课文“分封制与宗法制”。一定要背熟。明天检查。

第二天,答疑老师要逐个检查,或者按比率抽查。边际时间成本很高。

现在呢?

现在有了“人工智能互动教学”。

你在有道精品课里点击“开始背诵”,人工智能打开麦克风,自动检查你背诵内容的准确度,熟悉程度,并打分。

检查背诵这项服务的成本,几乎降为零。

有一次,我儿子让我帮他检查英文作业。我把这段作业,复制到了有道词典里,一点“确认提交”。

然后我就惊了。

有道词典,指出了这段作文的语法错误,并给出修改建议,综合维度打分,列出参考范文,最后总体点评。

这些是在课堂外。

在课堂内,尤其是网课内呢?

隔着屏幕,无法抓住学生注意力,家长不知道孩子到底听进去没有,一直是家长眼中网课最大的“弊病”之一。

人工智能和互动技术,能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什么帮助呢?

在有道精品课里,我看到了一种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的、学生和技术自主互动的学习场景。

△滚筒题

△搭配题

从探索中获得乐趣,是人的本性。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是探索。

用探索的乐趣,取代老师的他律,从而提升注意力,对缺乏自律能力的小学生,尤为有用。

而和技术互动,这项“可复制的服务”,是没有边际时间成本的。

这种种尝试,给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利用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不断通过替代人工、或者至少减少人工参与的时间,降低“可复制的服务”的成本。

教育的未来,从来都不只是把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而是如何把个性化教育低成本复制的不停探索。

最后的话

教育到底是服务,还是产品?

服务更加个性化,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产品更加标准化,成本低,但是效果差。

各有利弊。

但是,鱼与熊掌,就真的不可兼得吗?服务和产品的探索之路,最终会会师吗?教育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服务和产品会师的地方,也许是:可复制的服务。

个性化的服务,效果当然最好。但只有降低成本,服务才可复制。

但是,怎样才能降低复制的成本呢?小班课?直播大班?双师大班?

这些都是特别好的尝试。但也许,人工智能,才是降低复制成本的终极武器。

有道精品课的尝试,给创业者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但这条路上还有很多奔跑者。

祝福有道精品课,祝福所有奔跑者。

因为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许最终会因为你们的努力,而消失。

加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庭分波作文 文学类作文 付出总会有回报作文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九月份的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35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600 小学三年级作文关爱 推荐一篇文章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好标题 浮生若梦作文 黄冈优秀作文 运动员作文 茉莉作文 海滩之旅作文 我的朋友乐于助人作文 作文春游 观影感作文 军训团结作文 中考常考作文 她感动了我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要写题目吗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500字作文 不虚此行作文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写大自然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