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讲一堆话不听 别人讲几个字就乖乖听话 家长要警惕超限效应

2020-11-24 04:30:01
相关推荐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超限效应"是否出现在了你的孩子身上

经常会收到来自一些父母的反馈,说他家的孩子似乎有性格问题,很简单的事情他说了N次似乎不明白或者拒绝执行,跟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让父母很苦恼。其实,回想起我们小时候,似乎父母也很厌倦这样的"唠叨",但当他们成为父母后,却第二次改变"唐僧",仍然不停地跟孩子说话,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别担心,这种情况意味着你的孩子可能受到了"超限效应"的影响。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太多、太强烈或作用时间太长,导致心理十分急躁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有了孩子后,父母对孩子不得不说的事情呈指数级增长。有时母亲和孩子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效果不好。有时候可能孩子的父亲说了几句话,孩子马上就把事情做完了。长词不如简单的交流有效,这就是"超限效应"的缘由。

1.超限效应是普遍存在的

当父母们哀叹他们的孩子不听的育儿难题时,即使他们说了100遍,孩子也听不进去。这可能就是超限效应在作怪。

与说话太多的父母表现得不合作,这在孩子和青少年时期很常见。

2.父母越说话,孩子越不理解

许多父母为了加深孩子对真理的印象,使他们更能理解真理的内涵,把同一个道理说上一百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受超限效应的影响,孩子们往往无法理解父母的表情。

3.父母谈话越多,孩子合作的可能性越小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明显。这说明超限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刻。当父母首先指出自己的错误时,孩子会有内疚的心理,但当父母多次批评孩子时,孩子的心理内疚会逐渐消退,直到孩子内心的叛逆表现出来。

可见,超限效应是家长教育过程中的一块绊脚石。那么什么样的养育方式能让父母对孩子有超限的反应呢?

父母的哪些方式会造成超限效应的发生

当父母给孩子过多的批判性教育、过于紧张的教学和教育时,孩子会受到更强烈的负面刺激。孩子最初的不耐烦发展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反弹,这是超限效应的一种表现。

而超限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与不恰当的教养有关。父母的唠叨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明显的。

1. 无止尽的唠叨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不停地唠叨。父母认为只有不断的唠叨孩子们才能听得进去。

但事实上,父母的唠叨会让孩子感到更无聊。在行为表达上更不愿意配合父母的指导。

2.严厉的批评

父母的批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孩子的错误。但是严厉的管教会给孩子的心脏带来最大的压力。当父母给予孩子过于强烈的负面环境刺激时,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得到反映。

3.贬低孩子的想法和表情

很多家长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成长,认为孩子的想法和表达很幼稚。因此,当父母权衡利弊时,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当孩子表达想法时,父母很容易轻视他们,很快地便否决孩子的想法。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在心里可能会对父母这样的行为产生仇视感,从而导致超限效应的发生.

超限效应反应出父母存在着一些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父母喜欢和孩子说话,想让孩子听话,这其实是一种"控制欲"的表现。这反映了他们喜欢干预孩子的生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从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断地督促孩子的行为。

一旦一个孩子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会大叫阻止,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超限的效果。这其实就是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起作用。

2. 不注意方法和手段

小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写过一篇作文,叫做《妈妈的唠叨》。这也反映出我们绝大多数的母亲都喜欢唠叨,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然后,仅仅因为它是普遍的并不意味着它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会很反感,妈妈唠叨的事情往往是不听的。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成功的母亲通常不会唠叨。他们也会和他们的孩子交流,但他们非常和谐和有效,而受教育的孩子往往非常理想。

3.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超限效应"通常是由于父母不理解孩子,不愿意与孩子沟通与了解孩子的需求,找出错误的原因。相反,他们只是不停地唠叨,指责他们的错误行为。这不仅让父母感到无能为力,也伤害了孩子的成长。

这需要父母学会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思考孩子的真实内心想法。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理解孩子,换位思考,这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合格的成年人。

怎么样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

1.下指令简单明了

许多父母抱怨他们的孩子没有正确地执行任务,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指令有多糟糕。指令就像裹脚的布一样又臭又长,就是不去管他,就是东拉西扯,抓重点,孩子听了一脸困惑,难怪会失去耐心。

来自父母的指示应该是简单和具体的,如如何做,多长时间做,以及实现什么目标。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远比唠叨好。

2.客观、不带感情地描述事实

控制你的情绪,而不是释放你的坏情绪。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得不好时,他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例如,当孩子很晚还在做作业时,母亲不禁说:"早叫你做作业是懒懒散散,没完没了,你能考上重点大学吗?"你知道吗?"孩子们肯定会怨恨它,然后双方就会争辩说作业还没有做完。

在交流中,家长应该尽量客观地描述,换句话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不了,预习就得推迟到明天早上,妈妈不想一再催促你早起,好吗?"要相信这个孩子对这种说法不会有多大的抵触。此外,父母应该杜绝贴标签的行为,不要给孩子贴上"懒惰"、"贪婪"、"不好"的标签。

另外,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应尽量配合他们的语境来表达,语言准确,使孩子更容易理解你所说的话。

3.批评要中肯,表扬要有具体内容

批评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散布批评与取笑你的孩子,不要不断重复唠叨着孩子的错误等类似的事情,批评应该是关于主题的,一个讨论的问题,而且要中肯,才能让孩子信服。

同时表扬应该有具体的内容,不漫游赞美,不要漫无边际地夸奖,也不要缺乏具体内容的褒扬。比如说"你今天表现真好啊,你好棒啊"类似的话语,既没有良好的示范效应,也容易让孩子误以为这只是妈妈心情好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超限效应"的具体传播过程,我们了解了超限效应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要让你的孩子停下来,给出清晰的指示,保持描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学会如何表扬和批评。做到这些,相信你的娃就不会在中招了。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