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心理学|陪孩子写作业的正确姿势:家长不可不知的“心流”

2020-11-24 04:30:01
相关推荐

01

1、一位“老母亲”的焦虑

周末朋友来家里玩,我叫女儿出来和阿姨打声招呼,她打过招呼玩了会儿,又回去写作业了。朋友震惊:“周末都不让孩子休息,真是灭绝师太啊你!”

我也很“委屈”,天地良心,我可没有逼迫她在周五写作业;况且一年前的女儿,才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都说“医者不自医”,其实我一直很怕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白天上课,晚上有时要看晚自习,平时在家也有很多学生作业需要批改,分给自己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女儿上小学之后,写作业有各种坏习惯,有时陪她写作业,我就在旁边批作业,她自己摆弄铅笔上的橡皮擦,能半天玩得不亦乐乎。我急得不行,但又不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怕这种焦虑情绪影响到她。

孩子不爱写作业,即使家长陪着,也经常磨磨唧唧消磨时间

直到去年寒假前,学校请了两名考上清华的学生,回校为他们的学弟学妹做了一次演讲,作为老师,我也参加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两名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心流”,一个学生是在做数学卷子的时候,容易体验到“心流”状态;另一个是在解答物理竞赛题的时候容易体验到。

那次演讲结束之后,我查了很多有关“心流”的资料,才确定这两个学生学业上的成功,确实和这种状态有关。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了解“心流”状态,并从中受益,所以决定先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开始试验。

02

2、什么是“心流”?

“心流”是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它是“心流之父”希斯赞特米哈伊,在访谈了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十位各个领域的引领者后,历时三十年整理出来的理论。以下是“心流”状态的特征:

“心流”状态:1、在做某件事时完全投入,忘记了时间流转,忘了自己的喜怒哀乐;2、能力刚刚好能胜任这件事,而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3、当事情结束之后,会感受到一种持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孩子通过打游戏、追剧获得的快感,远远无法和“心流”获得的满足感比拟。

这种状态我们并不陌生。人生数十载,总会有那么几次,工作或学习起来异常投入,忘却自己,一气呵成,事后回想起来,心满意足。

我们常说,要想有所成就,就得“干一行爱一行”。因为越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的人,就越是能够经常体验到“心流”状态,获得持久的满足感、幸福感。所以他很愿意投入自己的大把精力和时间,也就更容易取得成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家长,与其盯着孩子写作业,不如让她自己乐于写作业,让她从学习本身获得很大的乐趣。当然,我知道这非常不容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力量在斗争:睡觉、追剧、打游戏很快乐;掌握一门新技能、取得成就也很快乐。一种是休息、保存体力带来的满足;另一种是学习、拓展新的领域带来的乐趣。

所以,要想让孩子学习好,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得让他自愿选择第二种。

表扬是一种方法,但是还不够,一个需要外界不断肯定的孩子,注定是走不远的;一旦成绩下滑,得不到肯定,孩子会感到压力和恐慌,就像汽车的“引擎”坏了,跑不动了。

因此,孩子更需要的是内驱力。“心流”的状态,可以让孩子获得比玩耍、比被夸奖更强烈、更持久的满足感;增加孩子体验到“心流”的经历,可以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主动去追求这种愉快的体验。

03

3、怎样增加孩子“心流”体验的经历?

就像那两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他们学习时会主动创造条件,追求更多的“心流”体验;我们通过为孩子创造合适的条件,也可以增加孩子的“心流”体验。

要做的这点,首先要知道“心流”产生的四个主要条件:

1、明确的目标: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掌握的是什么;2、及时的自我反馈:让孩子知道怎么获取评价的标准,学会自己评价作业和学习效果;3、预留成长的时间:让孩子知道能力的增强,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最开始的时候是最枯燥、困难的;4、高度专注:在孩子学习时,尽量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达到“心流”状态不容易,但打破这种状态却很简单。

接下来,就需要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为孩子创造这四个条件:

(1)明确的目标

女儿之前写作业时,其实是比较被动的。老师让抄单词就抄单词,让做题就做题……完成了就算结束了。但是单词抄了很多遍,依然没有记下来;做了很多题,碰到变型还是不会。这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对目标不够明确。

抄单词是为了巩固记忆,没有记下来,就算抄得再工整也没有用;做题是为了掌握知识点和解题的方法,不把这些归纳出来,这些题也白做了,现在会做,过一个月又忘了。

后来我收到作业消息后,会逐条给女儿分析:他们老师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才算“真正地完成作业”。时间长了,学习效果确实比之前好。

现在她看到作业,也懂得了区分哪些是需要记忆的,哪些做完要及时总结的,还有一些是课外要拓展阅读的。

拿到作业,首先要会分析:老师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才算“真正地完成”了作业

有一回,老师给她们布置了一篇有关母爱的小作文,她写了一篇记叙文。后来因为时间比较充裕,我又带她从网上找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作文看:有的是从小事入手讲母爱润物细无声,有的从原则入手讲母亲严格的爱;有的从孩子的角度写,也有从母亲的角度写的……

之所以带她拓展阅读,是因为老师让孩子写这篇文章,除了锻炼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弄明白母爱是什么。

带孩子看看不同形式的母爱,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母亲,这样孩子在生活中就有了观察和体会的方向,以后再遇到这个题目,就更有话说。而且母爱会写了,以后遇到父爱、友情这些题目,孩子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2)及时的自我反馈

以前我陪女儿写作业,她做完之后都是我给她检查的,反正学生作业也批了,不差这一份。结果孩子越来越依赖我的评价,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交过来给我看,如果我不说好,她心里就觉得不安。

有天晚上我梦见在喂一只小奶猫,吃一口奶就看我一眼,非得等我点一下头,才肯吃下一口,那个小眼神和女儿一模一样。我心里知道说,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太依赖别人的肯定是走不远的,得让孩子学会自己给自己反馈。

后来我就在孩子写完作业后,拿出参考答案,和孩子一起研究。比如,一份好的语文作业,首先是知识点正确(5分),其次无错别字、字迹工整(3分),最后看逻辑清不清晰、是否有新颖的观点(2分)……让孩子一条一条对照自己的作业,给自己的作业打个分。

现在她的作业都是自己检查的,有了不懂的知识点、或者不知道怎么总结错题才来找我。相对于以前那种“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中”的可怜样子,现在女儿自信多了;有了更强的掌控感,她写作业、预习也比之前更积极。

(3)预留成长的时间

因为我一直教的是高年级,进度比较快,所以刚开始陪女儿写作业,真的是一种煎熬。一小段课文翻来覆去,怎么就背不熟呢?这么简单的一个计算,竟然也要看半天?那段时间,我非常焦虑。

数学刚学应用题的时候,她不理解题目,有个题目讲了很多遍都听不懂,最后她自己急哭了,我反倒冷静了。如果以大人的标准来看待孩子的进步,那么不管孩子怎么努力,都是蜗牛一样的速度。

我意识到她对很多知识的了解,就像一张白纸那样干净,而要让她自己在白纸上写下第一个字,往往是最难的。这个过程很枯燥,可能要经历很多次重复,而且充满了挫败感。

我真庆幸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对她发脾气。因为她本身已经尽力,有了挫败感。我如果在这时骂她不动脑筋,那就是雪上加霜,今后她想起写作业的体验,肯定非常糟糕。

成长曲线:刚起步的时候,是最困难的,要经历很多次重复,很枯燥;后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

后来,女儿学习上又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把这个“成长曲线”和她分享了。

“妈妈以前学数学的时候,也有一段时间跟不上,那时候真的特别难过。但是我又不想服输,所以放学后反复看数学课本,踏踏实实地积累了一段时间。当熬过这段黑暗期之后,做题越来越顺,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了。所以,我们一起努力,扛过这段黑暗的积累期好不好?”

现在女儿学习上越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已经很少闹情绪了,因为她有了处理这样的情况的经验。有时候她会把这个曲线画在草稿纸上鼓励自己,看着她不服输、认真思考的样子,真的感觉很欣慰。

(4)高度专注

让孩子进入“心流”的状态很不容易,但是要打破这种状态却很简单。时不时地给他送个水果、送杯牛奶,都有可能打扰到她的思考。最好是让孩子在休息时吃水果、喝水,或者让他提前把水端回房间。

除此之外,让孩子难以专注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些成长期的烦恼:比如家庭问题(父母吵架)、成绩问题(不知道怎么面对挫折)、异性困扰(青春期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异性的关系)……

这些因素,就需要我们及时和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分享一下自己以前的经历,及时疏导和解决。如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给与孩子支持和理解,说实话,孩子最渴望的就是被父母看见,被父母理解。

04

4、总结

“陪孩子写作业,结果父母气出病来”,这类新闻并不少见。然而父母本是一腔爱意,孩子本来怀有满心期待,这样的结果确实让人唏嘘。

我也曾是一个焦虑的“老母亲”,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想要让孩子有好的成绩,首先需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体验,比如说被夸奖,尤其是体验到“心流”。这样才能在“娱乐”和“学习”这场拔河中,让孩子自愿选择“学习”。

要想增加孩子的“心流”体验,我们可以从有效地陪孩子写作业做起:

1、拿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先陪孩子逐条分析,明确目标:该记的记牢,该总结的总结到位,该拓展的就手把手教孩子查阅资料。2、写完作业后,和孩子一起检查作业。对照参考答案,让孩子清楚一份优质的作业的标准,学会自己给自己反馈。3、当孩子学习遇到瓶颈时,理解他正在度过一个黑暗的积累期。在这个过程中,他在不断反复尝试,越来越熟练,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时,不服输的态度是最重要的。4、当孩子有了明确的目标、懂得自我评价、经过了一段积累期、有能力解决现在的学习瓶颈时,如果这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就很可能体验到“心流”。

“心流”的体验,是给孩子认真学习的最好奖赏

“心流”的体验,是给孩子认真学习的最好奖赏,也会反过来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得到这份奖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天作文100字 生日的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纸 生活体验作文 我爱春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丰收的秋天作文 民间艺术作文 以爱为主题作文 职业体验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 面对失败作文 变形记作文六年级 五年级的作文题目 生日作文500字 故乡作文500字 刘胡兰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 以我为主题的作文 自信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700 陪你一起 作文 创新发展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 诚信的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600字 过年的作文三年级 幸福的时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