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经典文学作品是这样创作的 这些作家值得敬重

2020-11-24 05:40:01
相关推荐

经典文学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获得了很多的精神力量,都是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得到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是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尤其是那些作家更是为之付出了很多,值得人们尊敬。

1953年,19岁的王蒙感受着新中国的蓬勃和青春,开始写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抒发了杨蔷云、李春、郑波、苏宁、袁新枝、吴长福、呼玛丽等的情感、苦闷及向往; 赞美了她们不断探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如诗似歌般的青春热情; 那种快乐、向上、充满朝气的情绪,始终洋溢在字里行间。

1956年,徐怀中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写出了踊跃支边的年轻人对新中国、对西藏建设赤诚的投入与奉献。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文学,一大批长篇小说接连出版,以文学特有的力量,激励着为新生活奋斗的人们。当家做主的喜悦、开创伟业的勇气、昂扬拼搏的精神,通过这些作品,长久地铭刻在史册和人们心中。

1952年,为了更好地创作,陕西籍作家柳青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带着一家人从北京回到了西安,把户口落在长安县的皇甫村,过上了地道的农民生活。当年一段纪实影片记录了作家柳青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握笔的手拿起了锄头,踩着柏油路的脚又一次扎进了泥土里。作家和农民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共同感受着生活的艰难与欢欣。

很多作家,都在奋进的热潮中用作品回应燃烧的时代,报答脚下的热土。有人回到故乡,也有人远赴边陲。刚刚迎来新中国,徐怀中便去了西藏的筑路部队,和战士们一起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与牺牲,哪怕高原反应已经危及生命,也坚决不撤回后方。奋斗是幸福之母。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己。

作家王蒙回忆自己阅读外国文学的经历:“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果戈理这都是如数家珍的,有的甚至于反复地读,有的还能背下来。”在那个渴望文学、亟需文化滋养的年代,外国的新思想、新观念伴随着新书译作纷至沓来。卡夫卡、波德莱尔、萨特、弗洛伊德等在中国掀起文学热潮。80年代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由作家出版社“内部出版”,米兰·昆德拉出现在大众视野。

我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读书,尤其是阅读那些文学经典,更是让人获得正能量,让人受到阳光的照耀。生活中即使具有很多的无奈,我们也不能随波逐流,也要有自己的理想,也要坚持读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童年作文结尾 体育素材作文 老师作文800字 冬天景色作文 桃花源作文 高中作文摘抄 项羽 作文 小猫作文300字 作文这一天 愤怒作文 60字英语作文 榕树作文 初中作文摘抄 梦境作文 作文600字写人 什么真什么作文 叙事文作文 竞争的作文 体育作文素材 作文畅想未来 陶瓷作文 写我的家乡的作文 发现什么作文 400个字的作文 春天作文开头 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作文发表 作文题目五年级 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 作文关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