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香山观叶可追溯至金代 杨朔这篇文章让它声名鹊起

2020-11-24 05:55:01
相关推荐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1956年秋,作家杨朔在《北京日报》上发表《香山红叶》一文。这篇散文名篇引发了无数人对秋赏红叶的美好向往。

叶红似火,层林尽染。北京浓烈秋色中的七分颜色大抵都要归属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如今,上百处景点已让北京人“登高赏红”从香山红叶到山山红叶。

2016年秋,进入最佳观赏期的香山红叶。吴镝摄

香山红叶声名鹊起

杨朔1956年香山赏红并留下佳作,使得香山红叶在全国声名鹊起。这一秋景逐渐成为国人乃至国外游客对北京美景的一大念想,登山赏红叶也被视作一种时尚。

1956年秋,作家杨朔在《北京日报》上发表《香山红叶》一文

香山红叶并非一夜成名。在已有的记载中,香山有红叶可观的历史可追溯至金代。金代诗人周昂在《香山》一诗中写道:“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野水趁人如有约,长松阅世不知年。”诗中点出了当时香山的四大景观:红叶(黄栌)、黄花(野菊花)、泉水、古松。

幸运的是,这四大景观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其中,香山红叶作为一种活体植物,历时800多年,仍然颇具规模,实在是弥足珍贵的活文物。

曾经不少人以为红叶就是枫叶,其实构成香山红叶景观的主要树种是黄栌。黄栌属漆树科,叶状呈椭圆形,由于其木质含有大量黄色素而得名。据资料记载,香山黄栌的大面积人工栽植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完成的,后来,西北风年复一年地将树籽吹向东南的山坡上,到1979年时香山形成了94000余株的黄栌林带。

1986年,香山红叶与天安丽日、紫禁夕辉、白塔堆云、圜丘清音、卢沟狮醒等景观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游客到香山观赏红叶。李士炘摄

叶儿为什么这样红

面对金秋时节的漫山红叶,好奇的人便不禁要问,叶儿为什么这样红?

包括黄栌在内的红叶树种的叶片内,含有大量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春夏两季光照充沛,光合作用促使叶绿素合成,叶片呈绿色。当气温下降至5℃到6℃时,叶绿素合成停止,绿色渐褪,叶片中的花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渐渐显现,而根据色素成分的含量,叶子会分别呈现出黄、橙、猩红等颜色。

陈毅元帅曾写诗赞道:“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这句“霜重色愈浓”对于香山红叶变色过程的形容,最是形象。

为了不让游客跑冤枉路,香山公园在秋天还会发布红叶变色率,作为游客赏红的风向标。

2008年9月18日北京日报3版的报道

愿君莫采撷

于北京深秋徜徉在红叶美景中,乃一雅趣,但有人的行为着实煞风景:折枝采叶,把自己装扮一番,或是带回家去。

1983年作家朱述新目睹这一幕后,在《北京日报》头版“文明小议”栏目中发表短文,呼吁“愿今年的香山红叶不受人为的摧折”。文章末尾还特意“剥”一首唐诗凑成四句作结:“红叶生西山,秋来发万枝。愿君莫采撷,公物不可私!”(1983年9月13日《北京日报》1版,《愿君莫采撷》)

1983年9月18日北京日报的报道

大部分游客住了手,但红叶又被人当作了“商机”。

“红叶还没透红,树叶就快被人摘光了!”2001年秋天,好些市民拨打《北京日报》社会新闻热线反映。

其实,在香山每一条登山道两旁,都立着一块“禁止攀折红叶”的警示牌。一位来此登山赏叶的老人叹道:“把这些树叶摘了,还叫人们怎么赏叶?”

“鸡尾酒疗法”拯救黄栌

“我们一直在用技术手段绑住香山红叶。”2013年,香山公园绿化科科长、有“红叶博士”之称的周肖红告诉北京日报记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山东等地的黄栌林因枯萎病出现了大面积的枯死现象,香山也未能幸免,年枯死的黄栌一度达到数千株。

为抢救黄栌,香山科技人员做了许多工作。优化引种、有机堆肥、病虫妨害……这些抢救红叶的方法被比喻为“鸡尾酒疗法”,即通过混合多项技术手段,保持并扩大红叶林区面积。

周肖红介绍,201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对黄栌枯萎病的防治进入可控阶段,每年枯死的黄栌从数千株降为三四百株,枯萎病不再是黄栌的“不治之症”。此外,每年入夏以后香山还会释放几十万只瓢虫,对红叶的两种主要害虫木虱和跳甲进行生物防治。(2013年10月29日《北京日报》9版,《香山红叶“鸡尾酒疗法”治枯萎病》)

2013年10月29日北京日报的报道

赏“红”不只去香山

人们对于香山红叶的喜爱,也使得香山植被与环境不堪重负。难道想赏红叶,登香山是唯一的选择吗?

2000年后,北京市启动了彩叶林造林工程,各个郊区开始有意识地种植红叶树种,发展红叶经济。

到了2006年,北京诞生了许多赏红胜地。比如,颐和园向北3公里的百望山;离颐和园18公里的鹫峰;位于昌平十三陵水库坝东的蟒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红叶景区;距离市区最近的红叶观赏地八大处公园等。

如今,北京的彩叶林分布面积已超过40万亩,有上百处彩色景观点。正可谓:赏秋不必都挤一条路,京郊层林尽染叶正红。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选择作文500字 优秀作文四百字 成考语文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 我的校园生活作文 端午600字作文 五年级读后感作文 打乒乓球的作文 初中600字优秀作文 瞬间作文800字 四年级写事作文 留白作文 忐忑不安作文 四百字优秀作文 什么是爱作文 拔萝卜作文 如何制作文档 游重庆作文 科技强国作文 惜作文 拖地的作文 尊重他人作文 作文《我的初中生活》 植物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三年级 我爱写作文 去动物园的作文 冬天的风景作文 郁金香的作文 三年级写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