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南非遗家底有多厚 如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这篇文章值得一看

2020-11-24 06:15:01
相关推荐

“第十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现场

大河网讯 (政务记者 康世甫 孟媛)三月的淮阳,分外热闹。为期一个月的第十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自3月8日开幕以来,人气火爆、高潮不断。

青海花儿、蒙古马头琴、河南泥泥狗……在淮阳县羲皇广场,来自青海、内蒙古、河南等10个省、自治区的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轮番亮相,日均吸引游客30万人。作为河南省非遗展示展演三大品牌活动之一,“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不仅展示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民俗文化,还将原本冷门的非遗真正融入了百姓生活。

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河南非遗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在保护传承上存在哪些难题?日前,大河网政务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价值高、分布广,河南拥有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728个

一块平淡无奇的胶泥,在张华伟的手里经过搓捏、上色等工序,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泥泥狗。泥泥狗,是淮阳县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独特的民间艺术,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47岁的张华伟是泥泥狗非遗传承人之一,从15岁开始接触,如今他已跟泥泥狗打了30多年交道,他的泥泥狗曾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美过。

张华伟在创作泥泥狗

在河南,像泥泥狗这样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像张华伟这样的非遗传人很多。据了解,截至2018年,全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代表性传承人84名,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代表性传承人832名,市级代表性项目2596个、代表性传承人3013名,县级代表性项目9021个、代表性传承人8515名。可以说,在全省众多市、县,甚至很多村庄都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河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单是数量多,涉及的面也很广,而且价值高、影响大。据统计,全省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达22万多条,很多项目,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价值。比如,少林功夫、太极拳、木版年画、传统戏曲等非遗项目,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承

“以前都没人要,这两年比以前强多了!”谈起毛笔销量,汝阳刘毛笔第66代传人刘好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汝阳刘毛笔是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的传统手工艺品,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制作历史,汝阳刘村素有“毛笔之乡”“妙笔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非遗展演活动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生活,原本冷门甚至濒危的非遗项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刘好勤对此深有感触,这些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制笔公司,不仅将汝阳刘毛笔行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市场形势好转,但非遗项目的大众普及率、知晓度还不够高。让刘好勤更发愁的是,在技艺传承上,愿意从事毛笔制作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汝阳刘毛笔制作精细,从头到尾有128道工艺,全靠人工制作。“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枯燥都不愿意做,干这活一坐就是一天,有时候夜里还得加班,也挣不住钱。”刘好勤坦言。

刘好勤查看毛笔质量

这种现象不是汝阳刘独有的,在今天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冲击下,糖画、民间剪纸等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这一困境。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就是如何将这些传统手工类项目,在不失其本的前提下改进设计、改良材料、提高品质,以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

普及非遗知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参加像淮阳这样的展演活动,对于普及非遗知识,扩大影响很有必要,5月份我们还要去深圳参加文博会。”刘好勤已经定好了最近的宣传计划。“不仅要让泥泥狗走进中小学校,还要走进大学校园。”张华伟的2019年计划也开始提上日程。而这只是河南非遗保护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河南非遗项目的生存、传承、发展虽然遇到了困难,但随着我省政策、资金、法律等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态势向好——

利用春节、“文化遗产日”等大型民俗节庆日,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不断扩大非遗影响力;

2016年河南启动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建立了省级非遗专项资金制度,每年有1400万省级非遗专项资金扶持我省省级代表性项目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类别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模式,相继启动实施“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等行动;

……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明脉络,我们要运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说,我们还要不断地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使非遗“薪火”代代相传下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300字 假期感想作文800字 2016安徽高考作文 我的小发明作文400字 描写梅花的作文400字 迎着风作文800字 品味成长作文600字 春节小作文150字 搓丸子作文 初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写过年的作文 美丽的春天10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篇写事的作文500字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