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今年中高考延期!毕业班老师给2022届中 高考生的3个月冲刺建议

2020-11-24 06:30:01
相关推荐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今天最新消息,高考时间除湖北、北京外调整到7月7日至8日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整体推迟1个月。本科录取预计在8月底结束,专科录取在9月中旬结束。

至于中考时间,教育部在今天就2020高考工作答记者问中回应:各地中考原则上还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今天在就2020高考工作答记者问中,介绍了今年中考的安排。该负责人表示,中考一般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试时间,以往各地中考基本上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考虑到今年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等特殊情况,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加强省级统筹,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确定中考时间,原则上还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

从今天起,高考倒计时98天!大部分地区的中考也接近百天冲刺。

受疫情影响,2020届初、高三毕业生有些刚刚回到校园、有些还没有回到校园,大家的复习进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同学的复习心态也岌岌可危。

科科老师找到了一位初三毕业班的物理老师,给2020届高三、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一些复习建议。无论你现在是已经已经回到校园的那小部分“幸运儿”,还是仍然在家原地待命的“焦虑一族”,我都希望你能看看、去做做。相信它们能够让你用行动代替焦虑,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上。

2020年的中高考很特殊,但中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同学们把最该做的事情做完了、把最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相信你的中、高考一定可期!

01

放下“磨洋工”,分析真题,找考查热点

比起做一百道不知道中、高考是否会考查的题目更有价值的是找到中、高考的常考点和考查方式,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问问自己,自己真的知道每科的常考模块是什么吗?知道每个单元的知识会在试卷的哪部分出现吗?知道那些所谓的常考知识能有几种常见问法吗?

如果现在的你脑子中对此仍然是一片空白或者混沌模糊,接下来这件事对你就尤为紧迫:找到近3年的中高考真题,赶紧对试卷结构分析一番。

以初三物理学科为例。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年物理,不希望同学们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我期待大家都能达到的境界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1 首先,同学们要了解试卷的题型、分值构成。

这是2019年我所在的省份的中考理综试卷的题型和分值情况。

理综试卷满分120分,从试卷的题型分布来看,物理部分大约占到60分,分为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四种主要题型。

02 整理题型、知识点、年份,找到各类题型在“考什么”?

大纲中物理试题部分主要考察三部分内容: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物理规律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答题习惯

这些过于抽象,那么如何快速知道具体考哪些内容呢?

同学们需要整理出近几年的试卷真题,根据题型、年份以及考查知识点列表整理,然后提炼出常考热点。

下面我带大家看看我是如何做的。

如上不难得出,选择题经常考察的热点有:01 数据估测(长度、时间、温度、质量等);02 力与运动(惯性、参照物、弹力等);03 光的反射与折射(或填空作图题);04 物态变化;05 透镜成像;06 声与电磁波;07 密度浮力压强;08 电路动态变化;09 电和磁。

这是近几年填空题的考点分布。

从近几年的考查对比来看,填空题经常考查的热点有:01 速度、参照系、机械能;02 光的反射、折射、作图题;03 电能表、电功率、焦耳定律、电路故障判断;04 热学中有沸点、比热容、热机;05 功率、效率等。

探究题的考查重点:32题一般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的拓展实验,33题一般是力学实验探究,34题一般是电学实验探究。

计算题近几年一般是37题考查力学、38题考查电学。但是2019年两个题的考查点发生了变化。

力学综合题考查经常考查的知识点有:浮力、压强、机械等。电学综合经常考察的知识点有动态电路、分类讨论,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串并联、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等。

同理,其他学科乃至文科的复习中同学们都可以采用这种将题型、考查点、考查年份相结合的方式找到中高考的考查热点。

02

从考场暴露问题给出三点复习建议

从近两年中考理科阅卷情况看,同学们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公式没有记住,基本方法不熟练,丢分就成为了自然。二是书面表达不规范,实验探究的现象分析、道理表述不严谨、不准确,导致丢分。三是综合问题分析能力较弱,应对综合分析感觉很吃力。四是规律运用不熟练,不能得心应手、随机应变。五是实验探究能力较差,理解、推理、分析等科学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六是数学运算能力差,注意提升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对2020年的中、高考复习提出3个建议。

01 一是仔细研读教材,夯实基础,构建有自己个性的知识和方法体系。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公式、基本计算永远是中高考的核心。离开具体的知识的考查是虚无缥缈的,中高考分数的差距往往不是在难题上拉开的,所有的解题技巧都是以基础知识为前提的。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以熟练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居家自主学习的时间,将全部的基础知识梳理一遍。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提醒大家,你是学习的主人,一定要自己动手动脑总结归纳,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

比如,我们可以按照声、光、热、力、电五大板块进行总结。也可以按照知识的类型进行总结,比如:现象、概念、规律、公式、实验、方法、题型、易错点等。可以列表总结,也可以画成知识树状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

这是我以物理学科为例做的总结,供大家参考总结方法。

首先,我根据初中物理的内容,将考查内容大致分为3个板块,一是物质、二是力和相互运动、三是能量。接下来围绕这三大基本板块进行延展。

比如,比较简单的声现象。主要的知识及考查点如上图。

光从光源发出后,如果是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传播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就会发生反射、折射,这些现象有很多应用,比如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因为凸透镜成像是常历来考查的热点,所以可以单独整理。

热学部分也比较简单,考查的重点是物态变化、内能、比热容、热机的效率等等。

这是力学部分的知识小结,计算题常常会把力和运动、密度、压强、浮力甚至简单机械合在一起进行考察,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三种电磁现象需要把握它们的本质。电流的磁效应是电生磁,主要应用是电磁铁,最早的发现者是奥斯特;电磁感应是磁生电,主要应用是发电机,最早的发现者是法拉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应用是电动机。

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尝试着自己做这样的知识框架总结和细节填充,这样便于记忆及应用时的提取。

对于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等我们也要注意加以总结、区分。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体系、公式或者是总结归纳的内容我们都最好可以用语言去表述,因为用语言去表述有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

这一步也可以结合中高考考查热点以及常考方式加以总结。

文科的复习同样也需要同学们架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语文可以分题型整理,整理出文学常识的常考范围、病句的常考类型、阅读理解的常考问法及答题套路;英语要整理常考的单词、语法、阅读和作文的类型等,相应地找到需要积累的词汇以及易考点;历史需要按照时间段完整表述出朝代更替关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政治同样体系性很强,要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串联起每本必修的重要知识点;地理的答题套路同样不容小觑。

02 二是理科要重视实验复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理科实验复习的三个重点是:一是基本的实验仪器;二是教材中的基本演示;三是学生探究的实验原理和一些基本操作。

建议同学们分板块整理,以初三物理为例。

首先找到不同板块的常考实验。(可以根据教材、笔记、真题、错题本加以总结)

力学实验的常考点有: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浮力的大小、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滑轮的机械效率、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等。

电学实验专题: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探究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

开放性试题: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

其次明确实验试题的答题规范。

实验题目的考查重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会使用仪器、记录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对结果能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能够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

这些都是我们规范答题、整理答题套路的依据。

最后,对于创新型实验,不管千变万变,把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关键。

比如测量密度,无论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基本的思路和方法,这些是同学们在冲刺阶段需要加以总结的。

测量固体密度,同学们需要总结出常规法、等体积法、浮沉法、两次测量法、漂浮法、杠杆两次平衡法等等。

液体密度同学们也需要整理出等体积法、等压强法、两次漂浮法、三次测量法。

同样,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探究部分也需要同学们分板块整理常考点、答题规范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

03 第三个建议是通过强化训练,熟悉和归纳常见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相信假期的时候,老师们也会布置很多的习题训练。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一定要重视反思:做错了究竟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做对了也要进一步地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无论是数学还是理综,计算都在中高考中占据的半壁江山。同学们特别需要根据题目类型加以总结方法。

还是以初三物理为例。

首先明确不同板块知识考查的计算点。

力学计算一般涉及到速度路程、功和功率、密度压强、杠杆滑轮、机械效率等。电学计算一般涉及到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等。

其次要结合平时学习的错题本,要总结一下不同题目的计算题的一般思路。比如:

浮力的计算方法包括两次称量法、上下压力差法、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法等。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P= ρgh机械效率:关键是找准有用功,分清额外功杠杆问题:找准力臂……

计算题上,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审题要稳妥、规律要准确、答题要规范、心态要平和。

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加以总结整理,才能做到考场不慌、胸有成竹。

03

居家学习不要慌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认真上好网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限时训练,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凡是发现错误和不足就是你进步的开始。如果学习累了,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身边的小器具进行一些小实验,既放松了大脑又提高了学科兴趣。

二是希望大家放平心态,乐观平和,即使是考试时遇到了难题、新题,也不要轻言放弃:你难、我难、大家都难,肯定不是难你一个人;你会、我会、大家都会,关键是看谁做得对。

三是要更新观念。在家学习只是把集中学习变成了分散学习,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听课、学习的地点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训练的途径不仅仅是做题、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分数、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看眼前。

最后提醒大家,人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人可以低落,但不可以堕落。也许老师不能时时刻刻监督你、也许家长不能寸步不离盯着你,你的努力就是你的责任和担当,你的自律会让你每天进步和成长。

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科学面对疫情,积极面对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美好的生活。我们期待着等你返校归来之日,就是你破茧成蝶之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传统文化的作文 随笔作文 年的味道作文600字 写母亲的作文 高中作文题目 感恩父母作文600字 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 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环卫工人的作文 登山作文 童年回忆作文 甜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400字 关于写景的作文 家乡的变化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 观后感作文 畅想未来作文 我成功了作文 描写风景的作文 我的祖国作文 母爱的作文 毕业作文 我的作文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六年级 十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关于合作的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 团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