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蒙牛“高考押题奶”引爆关注:解析品牌借势营销的成功与跟风

2020-11-24 08:05:01
相关推荐

对于品牌来说,高考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借势营销节点,因为高考的话题不仅仅只涉及到考生和家长,而是一个全民参与讨论的社会话题。

今年高考也不例外,各式优秀作品涌出,然而让我们印象最深的,个人觉得当属作为乳业老大哥的蒙牛。高考来临前,蒙牛推出了“高考押题奶”,将各科知识点印刷在包装上,同时也借助《后浪》的梗推出了《后蹄》短片,通过IP形象牛蒙蒙为万千考生加油打气。

这一波操作,让“营养你的要强”、“高考押题神器”等话题纷纷上了热搜,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聊聊蒙牛这波营销操作,到底有哪些亮点?以及对企业借势营销有何借鉴意义?

01

前期:产品变媒介,赋予产品社交属性

很多时候,包装对产品来说是说明书,对品牌来说是视觉资产,它可以瞬间抓住消费者,从而促进消费者与品牌的连接。但更重要的是,包装还可以成为品牌传播的媒介。

我们所熟知的江小白,曾经就通过表达瓶的走心文案,红遍了大江南北。可口可乐也通过昵称瓶的个性化产品,获得大量讨论和关注。其实,这些案例都是将产品变成媒介的成功案例,在产品销量和品牌认同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一次,蒙牛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推出“高考押题奶”,将考题印在产品包装上,并通过精心设计,将学科知识点分为三类:一是取巧型的简单题目,比如语文卷的多音字、数学卷的几何题等;二是公式知识点联想到正能量文案,比如物理的“充满电,让未来发光”、化学的“做努力成功的一‘分子’”;三是找来真正顶尖的高中教研老师出题,而要求就是尽可能的难。

同时,蒙牛还结合上面的这三个类型的包装,进行一系列的互动营销活动,比如微博里面的答题送奶活动。除此之外,蒙牛还将“蒙什么都牛,做什么都对”等文字,以答题卡的形式印在包装上,通过这种美好的寓意,为考生带去好运。而消费者,则可以通过变换牛奶盒的顺序,组成与官方截然不同的句式,比如“牛蒙蒙什么都牛”、“牛蒙蒙会做牛奶”等。

其实,蒙牛的目的很明确,希望通过这些不同的玩法,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相比多数品牌只是借助热点作为打折促销的噱头不一样,蒙牛这次将产品包装与品牌传播进行完美的结合,不仅好玩,更是赋予了产品社交属性。当产品具备社交属性之后,势必也可以带来话题关注度和带动销量增长,网上那句“高考送礼,就送押题奶”,也印证了此。

这种将产品包装变身媒介,并通过文案创意赋予其社交属性,其正是蒙牛这个案例的第一大亮点。

02

中期:巧用“梗”元素,让广告更具传播性

五四青年节,B站发布了一支《后浪》短视频,在全网引发热议,虽然广受争议,但“后浪”一词似乎以流行词的身份继续在传播。而此次,蒙牛也抓住了“后浪”这个话题,推出了风趣幽默的《后蹄》短片。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借助“后浪”这个话题并没有什么,但给人意外的是,整个短片中置入了大量的“梗”元素。

首先是押题的谐音梗。视频中的“压蹄”,是“押题”的谐音。视频中牛蒙蒙的一个蹄压着另一个蹄,将严肃的“押题”变得好玩了起来。我看到朋友圈还有人摆出了牛蒙蒙同款造型,预祝考生押题成功,考出好成绩。

其次是高考的回忆梗。视频中“三长一短选一短”、“不会选时就选C”等答题技巧,其实是属于我们每个人学生时代的共同记忆,就算高中知识全都还给了老师,但这些答题的梗却能唤起我们的回忆,击中我们的情感。

除此之外,视频也沿用了《后浪》的演讲风格,虽然文案沙雕,但通过牛蒙蒙这一憨厚的IP形象出镜,成功的将牛蒙蒙IP形象置入消费者心智。极具亲切感的IP名“牛蒙蒙”和其憨厚形象,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更为蒙牛带来了更多的品牌附加价值。

站在广告传播的角度,成功的广告要不就需要引发消费者情绪共鸣,要不就是让消费者感觉好玩有趣。而我们回看蒙牛此次推出的《后蹄》短片,可谓是既击中了我们关于高考回忆的情绪,玩了波回忆杀,也通过沙雕文案和谐音梗,让消费者觉得更好玩。

所以,我们说蒙牛此次借势营销,不但借好了势,更是以幽默的方式对高考话题轻松表达,与年轻消费群体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广告更具趣味性,更具传播性。而这,可以说是这个案例的第二大亮点。

03

后期:紧跟新热点,强化品牌价值观主张

从2018年开始,蒙牛就提出了“要强”的品牌主张,其随后的品牌推广也大都围绕这点进行。而此次高考的借势营销案例,蒙牛更是将这一品牌主张进行了放大和传播。因为高考无疑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重大转折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营养”,也需要精神上的“营养”。

所以,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高考押题奶”和《后蹄》短片,蒙牛更是在高考语文结束后,第一时间以北京卷作文话题为例,晒出了题目叫《每一颗都有用,每一滴都要强》的小作文,向消费者讲述了《后蹄》短片的拍摄经历。

这篇作文读下来风趣幽默,既结合了考卷材料,还点明了自身品牌主张。比如标题结合了话题和内容,以及通过对拍摄过程的细节描述,强化了“要强”的精神,作文结尾处也巧妙的以“几滴”对“两小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凸显产品功效。让消费者读起来印象深刻,不知不觉中也强化了其品牌的“要强”精神。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是,蒙牛的这篇作文发出来得很及时,在7月7日上午语文卷考试结束后2小时之内便推出了这篇作文,成功的抢占了大家讨论高考作文的热点。

通过这种及时性,以及结合品牌价值主张和话题热点的方式,再次引起消费者的讨论,这可以说是这个案例的第三大亮点。

04

从蒙牛高考借势营销的亮点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借势热点的营销方式,不仅成本低,而且还可以迅速发酵,通过消费者对热点的关注,成功的把品牌价值和情感传播出去,从而达到吸引消费关注、获得好感度和高效曝光的目的。

但我们也在很多借势热点的营销案例中发现,很多都是生搬硬套,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输出,只是跟风蹭个热度而已,这样的借势当然只能是昙花一现,终归难谈效果。

然而,蒙牛借势高考,以“押题奶”为核心展开,将高考知识点印在包装上,让产品和热点进行巧妙结合。同时也借势B站推出《后蹄》短片,通过幽默沙雕的表达方式,让传播深入人心。

这样有着深刻洞察和创新玩法的营销案例,当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关于借势营销的思考:

其一,差异化才会获得关注。

说起高考,大多数品牌的方式都是各种祝福和加油,于是最终呈现出的方案就只有传播正能量这一个点。但蒙牛却不一样,从“押题”这一与高考相关的元素切入,以“要强”的品牌精神作为核心输出,同时还结合沙雕文案的表达,成功的输出了品牌价值观,还有差异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所以,在借势营销过程中,有时候并不一定只有直接与热点相关的点可以作为创意来源,我们更多的需要打破思维定势,找到自身品牌与热点相关的元素,并结合深刻洞察和巧妙组合,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更大的关注。

其二,会调情才能打动用户。

在借势营销中,要想渠道好的效果,就必须得打动用户,而如何调动和击中用户的情绪是最重要的一点。

对于高考这个热点来说,虽然看起来是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但实际上我们通过调动大众对于高考时代的回忆,则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所以蒙牛便巧妙额抓住了这个点,通过消费者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一些“梗”,比如考试技巧中的答题方法,还有考试过程中某题不会做等,都可以让消费者会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岁月,很好的将消费者代入到这种情绪当中。

其三,有价值才有品牌印象。

前面我们也提过,很多品牌在借势的过程中,因为思维限制等因素,大部分的内容输出都较单一和雷同,这也导致了其输出的内容缺乏价值。

但蒙牛却巧妙的通过前期的“押题奶”,中期的《后蹄》短片,以及后期的高考作文三个阶段和方式,不只是喊喊口号、发发海报,更重要的是结合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和热点,既输出了品牌价值,又让消费者能通过其广告获得心理“营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这种真正具有价值的广告进行传播之后,不但为品牌带来了曝光,更重要的是还提高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好感度,加深了品牌印象。

05

结语:要借势,不要跟风

当下,多数品牌都一窝蜂的扎堆热点,匆匆推出无价值的内容,其实反而不如不借势,因为粗制滥造的内容输出,反而会为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而反观蒙牛这样的借势营销案例,其从前期、中期、后期都有节奏有质量地推出了合适的内容,可见其策划过程中对于消费者和热点的深刻洞察。这样的热点借势,既能获得了曝光和传播,也获得好评和价值扩散。

所以,品牌在借势营销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深刻洞察和结合,才可以获得真正的成功。

正所谓,要借势,不要跟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