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轼: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在赏月上了

2020-11-24 10:40:01
相关推荐

鲁迅先生被人夸写作天才,他回答道:"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这句话想必苏轼一定心有戚戚然:"世上哪有什么谪仙,我只是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在了赏月上!"

确实如此,苏轼这文采华美,风度飘逸的谪仙,最喜欢的就是在月夜闲逛,然后夜深人静之际,写下一篇篇传世佳作。

01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下如积水空明

看,苏轼本来要睡觉了,看到皎洁明月,忍不住出来闲逛,自己逛就算了,还拉上好朋友一起。月色清凉空明,如一汪清澈积水,交错的竹柏影时静时动,如水中摇曳的水草。这番美景,让两位夜游人的心闲到极致,静到极致,淡到极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不过有的人看看就回去睡觉去了,而有的人赏月之后会写下来。

02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月夜

夜深人静了,皎洁的月色给万物蒙上一层圣洁的白色,空气中飘来若有若无的花香,静耳聆听,从远方传来时断时续的歌乐弦关之声,空荡荡的秋千,将小院衬的更幽静。

看吧,夜深之际,很多人选择缩进温软的被窝里密会周公,当然不喜欢周公的也不少,不过有人听戏赏曲,有人喝酒会友,而苏轼是一边赏月一边写诗。

03《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有月,有花

同样又是深夜,有风,有花,有月,还有不睡觉的苏轼,最佳拍档。在承天寺是不让好朋友张怀民睡,这次是不让花睡——燃上又大又亮的蜡烛照着你,看你怎么睡!

0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文人遇上了酒,往往能诞生佳作,苏轼大醉之际就写下了这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也许是郁闷的睡不着,只能喝酒,可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舞的苏轼,貌似什么都看的很开,想想却有点孤单可怜。

05 《石钟山记》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节选)

山水

苏轼写《石钟山记》,前因是他不明白这座山为什么叫石钟山,山为什么要用"钟"做名字呢?于是"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在一个月黑风高夜,他拉着他的大儿子苏迈,做着小船,到石钟山探了一回险。这个过程虽然很恐怖,苏轼也吓的打退堂鼓,最终还是诞生了这篇《石钟山记》。

06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节选)

赤壁

《赤壁赋》开头第一句就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恐怖的七月十五夜里,艺高胆大的苏轼,不但不早早睡觉,还带着朋友们一起去赤壁泛舟水上。吹风一起吹,赏月一起赏,酒也喝了,洞箫也听了,玩累了,朋友们都睡了。

最后苏轼将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这篇《赤壁赋》——估计在他挥毫泼墨的时候,他的朋友们也在补眠吧。

07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节选)

赤壁

写了《赤壁赋》的三个月之后,这年的十月十五,因为月色太美,苏轼和朋友忽然玩心大发,先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最后发展到"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三个月的时间,苏轼居然有物是人非的感慨,于是又有了这篇后《赤壁赋》。

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轼一生经历不可谓不复杂,跌宕起伏,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所幸他是个性情中人,在夜深人静的月下闲逛一下,无论多少闲情愁绪,都随风消散了。

我是晓芬克爱读书,学习,成长,做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小女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人好事作文600字 关于分歧的作文 开门见山的作文开头 作文可爱的熊猫 猫和狗的童话作文 描写自然美景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运动英语作文 作文动画片 写艺术的作文500字 课余生活作文300字 合川钓鱼城作文 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美丽的花园作文500字 这一刻作文600字 在党的阳光下成长作文 持之以恒作文400字 立夏作文 描写黄瓜的作文 绵山一日游作文 2018全国一卷英语作文 探索作文800字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作文 我多想当一名老师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五年级 读书笔记作文 创造一个节日作文 观赏荷花的作文 堆雪人的作文100字 介绍妈妈的作文300字 家风家训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