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热点」教师节 倾听这四位教师的心声~

2020-11-24 11:20:01
相关推荐

你是春蚕,你是蜡烛;

你是园丁,你是母亲;

从踏入学校的第一天起,便有一盏明灯在前方引路。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最早启蒙我们的那个人,也是我们最想感恩的人。

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每一位教师都在用爱与责任践行教师担当,奉献自己,为我市的教育贡献力量,谱写教育新篇章。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特邀四名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中无私奉献的精彩故事。在此,为默默奉献在一线的教师送上最真诚的致敬。

王满义、闫凤萍夫妇:

共守乡村学校30载

用爱点亮希望明灯

如果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反映了教师默默无闻、潜心育人的最高境界,那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疑是教师们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执教于准格尔旗第四中学、准格尔旗柴登希望小学的王满义、闫凤萍夫妇就是这样,用爱谱写了一首感人的敬业奉献之歌。

准格尔旗第四中学和准格尔旗柴登希望小学位于十二连城乡,是两所乡村中小学校。每天6时许,王满义、闫凤萍夫妻二人便踏着晨曦开启了“忙碌模式”,拿着备课本、教学用具赶往学校,这对教师“夫妻档”此种工作状态持续了30年。

王满义:为家乡做点事,让乡村学生都被温柔相待

1989年,王满义从包头师范学院毕业,那年他21岁。出生在农村的他,见证了农村孩子的求学路。因为懂得,更加坚定,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扎根乡村的一所中学任教。

土坯房、大通铺、24人的宿舍、火炉子……学校里一切还是自己念书的模样。17班,60余名学生,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这个他教书生涯的第一个班级,环顾讲台下的一张张脸庞,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里面有自己曾经的影子。此刻,王满义笃定信念:守护乡村的孩子们!

时光荏苒,王满义已经50岁,除了时光的流逝,没变的是他一直都是一名乡村教师,还有心底的那份信念。

村里师资较为匮乏,实行“包班制”,一个人担任数个科目的教学。那时候,王满义担任1个班级的班主任、6个班级的生物、2个班级的英语,同时担任学校的团委、大队辅导员、学生会工作,还管理着学校粮库、图书室……1天24小时,1年两个学期,他就像一个陀螺旋转在学校里的各个角落。

城里寻常的的音乐、美术、照相……村里的孩子们没见过,更没听过。王满义是一个知识渊博、兴趣广泛的老师,他决定挤出时间,用自己所学开拓一片新天地,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他省吃俭用把工资积攒起来,购买了照相机、电子琴、葫芦丝,创办校刊、成立军乐团、校园广播站、自学五线谱……把所有知识掏给学生。学校里除了琅琅书声,还有了歌声舞声游戏声,充实了校园生活,开拓了学生视野。

“在农村能教出来啥人才呢?你能有啥成就感?”“呆在农村有啥意义?”……从教期间,王满义有过多次调动机会,他都不为动摇,面对质疑声,王满义总是微微一笑,说他们不懂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我出生在农村,热爱这份故土。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愿做春泥的乡村教师。”

王满义一边传道授业解惑,一边用相机记录着学校的印记。走进学校的校史展览室,历届师生留念、历届毕业照片、学校历史变迁、校园文化……照片分门别类,一目了然,透过照片看到了学校从土坯房到楼房,从24人住的大通铺到8人宿舍,从枯燥乏味的校园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王满义像珍爱宝贝一样呵护着这些老物件,像抚摸自己孩子一样摩挲着它们,因为自己是记录者更是见证者,对他越发弥足珍贵。

闫凤萍:他值得山里的孩子托付,值得我托付

90年代初的准格尔旗,交通不便,大风肆虐,一踏入准格尔旗境内,便给闫凤萍脑海里留下了准格尔“印象”。1994年春天,闫凤萍经人介绍认识了王满义,期间,两人通过书信往来联系感情,纸短情长,俩人互生好感。当年秋季,王满义写信给闫凤萍说学校需要聘用老师,希望她辞掉老家的教书工作,与自己来同一所学校任教。就这样,闫凤萍辗转来到了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

“你难道要一辈子选择在这山窝窝里教书?”不便的交通、恶劣的自然环境、破旧的宿舍……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虽说自己也出生在农村,但平坦的河套地区环境要好于这里,眼前的一幕幕,闫凤萍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这里是我的家乡,正因为家乡落后,才需要我们建设,要有人付出,这里虽说条件简陋,但人朴实善良,你会爱上这里的。”王满义的话语重心长。他的善良和对事业的执着深深吸引了闫凤萍,看着恋人渴望而坚毅的眼神,闫凤萍心动了,正如王满义所说,闫凤萍因为一个人爱上了这个山窝窝。

就在这个秋季,俩人在学生和乡亲们的祝福中举行了简单而热烈的婚礼,这个小家也成为了学生们经常来求教的“小教室”。

1994年,闫凤萍成为了准格尔旗第四中学的一名语文聘用教师;2006年,参加全旗考试,她成为了一名正式老师,被重新分配到了准格尔旗柴登希望小学,仍教授语文并兼班主任工作,从中学到小学,她坚守山村学校27年。

王满义、闫凤萍:夫妻教师双双守望山村学校

为了乡村孩子能学到文化知识、走出大山,王满义夫妇从进入乡村学校任教起,就把家安在了学校。无数个寒来暑往,夫妻俩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用赤诚之心照亮山里孩子的求知求学之路。

乡村的孩子很多家境贫寒,父母在外地打工,内心缺乏亲情交流,闫凤萍自制带锁的“心情盒”,学生有什么喜怒哀乐,可以不署名写在小纸条上,放进小盒子里,由她与学生共同分享、化解。一天,盒子里的小纸条写着“因为爸爸生病,没钱上学,要辍学了”。闫凤萍感到事情非常严重,便马上核实信息并单独与这位学生进行了谈话。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丈夫,二人整夜未眠,商讨着解决办法。

“组织捐款!”王满义突然说。闫凤萍也感觉此办法可以试试,就这样,第二天,募捐活动启动。那时,闫凤萍还是一名聘用职工,每个月只有90元的工资,她第一个拿出了50元投入到了募捐箱。此次募捐,挽救了这名孩子的学习生涯。

对于缺失父爱和母爱的孩子,闫凤萍更是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回到正确的人生轨迹上来。她教授的一名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上到三年级,突然就没有再出现在教室里,一天、两天、三天,闫凤萍坐不住了,嘀咕着这孩子出啥事了,怎么突然就不来上课了?放学后,迫不及待步行几里路,跑到男孩家里,得知,孩子父亲不务正业,整天沉迷赌博,把家里积攒的积蓄全部败光,母亲无奈,不让孩子念书,男孩每天去山上放牛。

“我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我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闫凤萍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孩子的妈妈,同时还积极为她寻求帮助。最终,这个差点辍学的孩子不仅顺利考上市一中,还考上了中央民大,如今找到理想工作,支撑起家庭生计。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一个学生都在这灿烂的阳光下接受新的知识,开拓眼界,健康成长。闫凤萍夫妇在从教生涯中以严父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在这对教师夫妇身上,我们感受到用坚守和爱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原到每个人的内心。

“家庭和工作如何兼顾?”谈及到自己的孩子,闫凤萍却潸然泪下。夫妻二人孕育一双儿女。女儿5岁那年,夫妻俩都忙于工作,中午放学,闫凤萍急忙回到家里做饭,女儿哭闹不止,一向很乖的女儿异常反应,也没有引起闫凤萍太多的注意,脑子里还是想着下午还有课要上,有个孩子学习成绩下滑需要给他补补课等问题。突然听不到女儿的哭声,转头才发现孩子抽搐已经昏厥,这时她才急忙喊邻居过来帮忙,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此时,丈夫还在学校里张罗筹划着五一活动的事情。

当别人问起闫凤萍,为什么不选择离开,而是坚守?她的回答很令人动容:山区的孩子机会本来就少,加上家庭认识的局限,他们更加渴望能有学习的机会。他们本来并不比城里孩子差,就是因为没人栽培,而耽误了。如果我们教师都走了,也许孩子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更少了。

单调的教学生活,或许旁人看起来会觉得有些枯燥,但闫凤萍夫妇却感觉非常充实而满足,三十年,教出一万余名学生。从青春韶华,到年过半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尽心尽力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直到一拨又一拨的孩子跟他们挥手告别走出校门,走出这偏僻的小山村。他们用坚守诠释了乡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齐井荣:

用爱与责任等待花开

“学生在校成长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用心去对待,用爱去感化,用责任去教育,静静等待学生成长,等待花开。”这是康巴什区第二中学教师齐井荣在育人过程中秉承的信念。因爱与责任,所教学生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她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初次见到齐井荣时,她刚下课回到办公室,没有片刻休息,拿起教材,又为第二天的教学做准备。谈及教学时,她表示,“在教学的路上,我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借鉴经典教学方案,只愿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经典。”

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齐井荣已经在三尺讲台站立十多个春秋。随课改的步伐,她逐渐转变教育理念。她认为,做好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好学生,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

近几年来,齐井荣一直带毕业班,对教材早已烂熟于心,但备课时,她依然会认真读四五遍。她说:“每读一遍教材,会有不同的感受,多读几遍,或许能想到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何让一堂初中三年级的物理课生动而有趣,成为齐井荣每天备课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首先,她会登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寻找“一师一优课”栏目,学习相关课程的优质课,包括视频、教学设计、教学方案、PPT等,她都会重复学习好多遍,不断从教学设计中领悟设计技巧。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物理原理又抽象,怎样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出隐含的物理原理呢?

《家庭用电》这一课,以前是简单使用电笔插进插座,展示家庭用电。而家庭用电的线路大多采用暗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其用电原理。为了让这堂课生动、形象,齐井荣提前从网上购买了家庭用电的电路板,包含有电能表、电灯泡、三脚插座等零部件,并找学校电工师傅把电路板在上课前装好。

上课时,齐井荣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教具,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跟随课堂的节奏,学生拧拧灯泡,拔下开关,探索着家庭用电原理的奥妙。

课后,学生还追着老师,想要再玩这个模板。“这个模板很有意思,我们直观看到家庭用电的整个线路,做题时,回想一下这个家庭电路板,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周星宇说。

每一堂教学课,齐井荣都把它当做一次对自己教学的大考,认真准备。日复一日,她都在备课、上课,在重复的过程中,履行作为教师的责任,用爱和责任呵护学生成长。

“初中三年级,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岔路口走错,将影响他们以后更多的选择。把握当下,需要我把更多的经历放到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赢得一个锦绣前程。”齐井荣说。

每个工作日,中午放学后,在教室的角落里,依然能看到齐井荣的身影。“看第三题,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丢分的?……”空荡荡的教室里,齐井荣讲题的声音格外响亮。有同事闲聊起来问她:“中午,不着急回家做饭吗?”她说:“我家还有两个孩子呢,小的才两岁,怎么不着急。争取在12点30分之前,指导学生把错题改了,不然越积越多,学生落下知识点,就跟不上学习进度了。”

近几年来,齐井荣担任毕业班老师,总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2018年6月,她已怀孕九个月,到了该请产假的时刻。为了不耽误学生中考的复习进度,她克服身体变化带来的种种疲惫,依旧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的中考想要站完最后一班岗。

今年,齐井荣继续教授毕业班学生,肩上的任务依然很重。对此,她毫无怨言,积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的责任。“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中考又充满诸多挑战,站在这个关键是时刻,用爱与责任,把学生送往更成功的方向。”齐井荣无怨无悔。

马言国:不平凡的守巢人生

一间教室、三尺讲台,不仅是教师奋斗一生的舞台,更是培育国家栋梁的基地。很多人觉得做老师很轻松,认为有些老师一天一节课就下班了,有双休、寒暑假,令人羡慕……事实真是这样吗?老师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日前,笔者来到康巴什区第三中学,零距离记录了初中班主任马言国一天的工作。

清晨6:50,和往常一样,马言国领着上小学的女儿急匆匆地来到康巴什区第一中学东校区的食堂,简单地吃完早点,就将孩子送到相邻的康巴什区第六小学。此时还没到小学上课时间,马言国只能把孩子放在学校门卫室,赶快返回学校,准时出现在自己所带的九年级一班教室。

7:30正是早读时间,马言国站在讲台前,默默地注视着他的“孩子们”,犀利的眼神洞悉着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学生们的晨读课主要对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习,学生互相背诵、互相检测,最终评选出班级的“背诵大王”“记忆之星”。

看到学生早自习状态很好,马言国放下心来。然而,作为一名九年级班主任,马言国繁忙的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为了准备上午的第三节课,他回到办公室便一头扎进教案当中。

下课铃声响起,马言国并没有回到办公室休息,而是径直奔向教室。课间出现在班级里,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作为班主任,班级就是家,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时看不到心里就发慌。”马言国笑呵呵地说。看到班级秩序良好后,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上午第三节课是马言国的语文试卷讲评课,他走进班级,跟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聊了几句,便开始上课。与其他讲评课的单调和枯燥不同,马言国的课多以讨论形式开始,仿佛这不是一节试卷讲评课,而是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给学生带来非常愉悦的体验。他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上午的课紧张而有序,等孩子们都离校回家后,马言国匆匆吃完饭后径直去学生宿舍督促孩子们休息。“现在的每一天都处于备考阶段,孩子们的压力很大,所以休息很重要。”他匆忙说了几句后,就一个宿舍一个宿舍检查孩子们的午休情况。

下午13:50,学生们已经陆续返回学校,刚刚安静下来的校园瞬间又变得活跃起来。马言国赶在学生上课前来到教室,一方面是为了查看教室纪律,另一方面也方便随时为学生解答疑惑。学生们开始上课后,马言国又回到办公室开始制作课件,做试卷,上网查阅资料。

18:00,自习课开始,这时的马言国仍然没有闲着,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全年级40名学困生进行集中辅导,找出学困生的“病源”,进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在之后的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晚上一、二、三节自习课,是老师们集体备课的时间。同事帮忙把女儿接到学校,马言国一边备课,一边辅导女儿做作业。

23:00,督促学生入睡后,紧张而辛苦的一天也终于要落幕了。

“刚才去马老师办公室拿水杯时,看到了他一个月前做的眼部疾病检查报告单,他一直没有再去找医生复查,作为家长我们很是担心。这两年下来,孩子的进步都离不开马老师的悉心教导,马老师对孩子的爱真是让我们家长感动和汗颜。”来听课的学生家长杜一鸣感动地说。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就是教师平凡而伟大的生活。讲台上,书桌旁,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在时光的长河里,把一个个45分钟,用汗水编织成耀眼的光环,用智慧创造出多彩的人生,这就是马言国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生日作文 记事优秀作文 各种英语作文 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作文 蒲公英的自述作文 作文写景的 榴莲的自述作文 关于坚持作文的结尾 在逆境中成长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老师 看烟花的作文 推己及人作文 坚持的作文题目 青年 作文 化腐朽为神奇作文素材 新闻类作文400字 给妈妈洗脚作文450字 一次快乐的经历作文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夏至的作文 春节600字作文 爱画画的同学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 网络暴力英语作文 信心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宠物的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四百字 关于性的作文 关于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