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写绿色文章 绘就生态画卷

2020-11-24 11:40:02
相关推荐

绿意盎然的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 资料图片

初秋时节,绿意依旧。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弥漫着清新空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宜人的环境让人无不陶醉在这幅生态画卷当中。

近年来,花溪大学城着力建设绿色城市,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绘就一幅可圈可点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画卷”。

排查排污管网。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河长制守护城市“血液”

“几年前,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有污水和异味,现在环境状况好多了。”8月15日,从贵阳市到夜郎谷游玩的几名游客聊天时如是说。

河水绕城、草木青葱。思丫河作为花溪大学城的“母亲河”,在各级河长的共同努力下,水质明显好转,河面无白色垃圾及水草等,达到Ⅲ类水河道。

夜郎谷内,小桥流水、枝叶扶苏,青石堆砌的雕塑在水光山色中显得神秘莫测。这寻幽探胜的大好风景从何来?花溪大学城河长制给出了答案。

“河长制”的实施,是打开水环境治理的一把“金钥匙”。花溪大学城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的贯彻落实,按照要求分别明确了“总河长”“双河长”“副河长”和“段长”,明确河段管辖范围,并制订一河一策方案,开展了清河行动,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和举报电话。

聘请专业河道保洁人员对思丫河采取“日巡查、周检查、月督查”的方式加强河道巡查,总河长每季度对河道进行巡查,河长每月对河道进行巡查,在巡查过程中,相关单位将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履行监管、保护、协调等职责,严格落实河道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加强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河道两侧绿植保护和两岸居民生活垃圾管控工作;建立完善的组织协调机构,加强河道日常巡视巡查,不断提升河道环境保护成效。

“看着河水一天天清爽起来,真心感到幸福。”生活在花溪大学城的人们纷纷感叹。

一河一策,每条河有人管、有人治,河长制正带领花溪大学城走上治水管水常态化的道路。

为扎实推进河长制的开展,花溪大学城还设立“双总河长”制度,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作为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河流(河段)日常管护工作,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并做好相关巡查记录监督河流保洁员及时清理河流及河岸垃圾,发现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及时向河长制办公室报告。

如果说山是城市的“脊梁”,那么水就是城市的“血液”。为了努力实现“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目标,花溪大学城当好河流保护者,各级河长认真履行职责,主动认河、巡河,逐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及时解决河湖管护突出问题;通过切实履行监管、保护、协调等职责,严格落实河道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报、整改;加强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河道两侧绿植保护和两岸居民生活垃圾管控工作。

晴空碧水间,花溪大学城生态空间格局日渐清晰,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核查高校排污管网整改进度。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环保监测“耳聪目明”

“大学城城门正常,师大屋顶空气质量正常……”

一早,袁星星上班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电脑查看前一天的每日数据统计表。袁星星是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城市管理部生态环保科的工作人员,监测污水流量和空气质量是他每天的职责。

环境问题重在监管,监测便是一双“眼睛”。花溪大学城从提升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入手,推进基础设施全域智能化、功能高端化,打造“互联网 城市”样板,在智慧监测系统建设上,涵盖了对排污、工地等的监测。

为准确统计污水收集情况和检测河水水质,花溪大学城实施污水流量远程监控,在污水管网主要节点上安装了污水电磁流量计,实施远程实时监控污水流量情况。同时,通过聘请有资质的公司对区域内重要节点的排污管网出口进行采样检测,并在花燕路、付家桥段各安装电磁流量计,现已接收临时污水提升泵站管理,每天派专人对其查看污水的提升量。

此外,花溪大学城还利用远程监控,在大学城区域内重要节点、地段安装7个PH扬尘监测仪,全面检测空气质量状况。

现在,只要打开电脑,工作人员就能在线实时监测各个点污水排放情况,当日流量和污水厂流量一目了然。在空气质量方面,扬尘检测器监测到的大气温度、湿度、噪音、PM10等数据也都能读取。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工作人员还能通过“贵安河长制”APP查看各项指标情况,做到随时随地监测。通过智慧监测平台的使用,花溪大学城有效实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大数据调度和管理,让河长巡河、公众监督、流域管理更加智慧、高效,真正实现了“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智能化就是治理环境的利器。你看,表上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借助大数据和现代信息网络,相关信息得到实时共享,工作更加快捷高效。”袁星星说。

据介绍,空气和水质,用感官无法感受到它是否受污染,但通过数据检测出哪些项目超标,便可以分析出是否有工地在悄悄施工或排放污水等,找到问题所在。智能化的监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水和空气质量监测的精准度,24小时监测能更好地反映情况。

作为新区“一城一带”建设的主战场、高校聚集地,花溪大学城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广招商、招大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完善余下的污水流量计和环境监测点的安装,并根据情况进行优化改进,对花溪大学城的环保工作布下一张‘监控网’。”袁星星说。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花溪大学城一直在努力为可持续发展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努力,绘制秀美的生态画卷。

花溪大学城沿途绿树成荫。 刘先诚 摄

“清肠”运动声势浩大

8月14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31处排污管网整治工作启动,这是该校暑期需要整改修复的最后一处存在问题的污水管网。

据悉,今年暑假,花溪大学城内共有146处问题管网需要整改。

“地下的排污管网像人体血管一样分布各处,淤泥多了就容易堵塞;超过负重就容易垮塌或出现裂缝,导致泄洪不畅或污水渗漏。”袁星星介绍,管网堵塞和渗漏都有可能造成对思丫河的污染。

据介绍,思丫河全长10.7公里,是流经花溪大学城的主要河流,河流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一份专门针对思丫河水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报告显示,思丫河的污染源主要为沿岸各高校和附近村庄的生活污水排放,虽然较工业排放相对容易分解,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对此,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会同贵安新区环保局、农水局等部门,对花溪大学城内的9所高校进行全方位的雨污管网运行情况排查。

排查工作5月中旬启动,委托第三方行业专业公司进行排查。整个排查工作历时40天,出动专业人士200余人次。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城市管理部生态环保科工作人员和各高校后勤或基建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组成4人一组的排查工作组,共排查管道90余公里。

经排查,各高校确实存在排污管网堵塞、渗漏、雨污混排等现象,且污水已排入思丫河,对河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汛期后就是暑假,花溪大学城利用暑假,对存在问题的雨污管网进行整改,一场声势浩大的“清肠”运动就此展开。

“整改工作保证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暑假前夕,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专门召开了各高校雨污管网整改专题会,各高校分管领导、基建处或后勤负责人纷纷在会上作出表态。

贵州师范大学堵塞、渗漏、雨污混排共14处,贵州民族大学堵塞、雨污混排共7处……各个高校根据前期排查出的问题清单进行各个击破的整改。

排查工作组每天都要到各高校对整改进度进行核查,并将整改情况报送新区领导和相关部门,而且每周更新整改计划,避免因监管不力而延误工期。

“排污管网也要做好日常管养,就好比家里的卫生一样,要经常定期清理才能保持良好的环境。只是管网的护理需要请专业人士进行清理才行。”袁星星介绍,此次大排查整改后,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将每年对各高校进行一次污水管网排查,做到一年一排查、一年一整改。

清理后的思丫河。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精心呵护“城市绿肺”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8月的花溪大学城迎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

8月16日中午12点,记者在贵州财经大学安保处下属保安队驻点经理姚宗帆的带领下登上了花溪大学城的斗篷山。

斗篷山位于花溪大学城与桐木岭之间,是周边海拔最高点。为了加强对斗篷山的管护,花溪大学城管委会将周围两千多亩的斗篷山划给贵州财经大学代管。

沿着位于贵州财经大学校内的盘山公路曲折向上,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至山腰处,四周景色尽收眼底。

斗篷山上多灌木鲜有大树,姚宗帆告诉记者,他听附近的村民说以前山上也有大树,因缺乏管理,几场大火就烧没了。如今的斗篷山上生长起来的除了一些杂草灌木外,便是这几年新种植的小树苗,没有大树涵养水源,山上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去年,斗篷山就发生了一次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不得不封山清理。

在斗篷山山顶,记者碰到刚刚巡完山准备下山吃午饭的沈世平和汤良,每天从早上7点30分到晚上8点,他们顶着烈日管护着山林,晚上则会有另外的同事来接替他们的工作,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斗篷山上绿色常在。

姚宗帆告诉记者,斗篷山离花溪大学城各个学校都比较近,上山游玩的学生和游客比较多。为了加强管理,贵州财经大学专门配备了安保人员,对其进行24小时看管和值守。

“我们在进山口设置了岗亭,对每一个进山的人员进行登记检查,不允许带火种上山。此外,我们还在山上设置了3个观察哨,24小时派人值守。为了支持我们管护山林,花溪大学城还出资帮助我们修建了观察哨。”姚宗帆介绍,自从贵州财经大学代管以来,斗篷山上再没发生过大的火灾,山上灌木丛生,新种植的树木茁壮成长。

不仅斗篷山上绿意盎然,站在观察哨俯瞰整个花溪大学城,绿色将整个花溪大学城笼罩,一所所高校坐落其间,为高校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据了解,花溪大学城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大力实施“一区一景、两河两园、多山头生态”工程,计划对全域44个山头进行绿化,目前已完成11个,正开展5个;大力实施“绿色大学城”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各类社会群体围绕“大生态、大学生、大学城”三大要素开展“人人参与”系列植树活动,建设了一批“高校林”“教授林”“博士林”。

“各高校区域内的林木由各高校负责管护,其他的归我们管护。”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城市管理部城市管理科科长孙成茂说。

除了每年开展植树活动,花溪大学城还组织力量对新植树木加强管护,不栽“无主树”不植“无主林”,将新植林木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落实到具体责任主体,确保有人栽、有人管,栽得下、管得好。

如今,金牛湖公园、思丫河沿岸、各高校区域内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经过几年的建设和精心管护,花溪大学城正逐渐变成“绿色大学城”。(何林青 于涛 秦声 刘伊伊 范良丽)

来源:贵安新区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