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诗词大会:学霸对决才女 遇盲点草率抢答 令康老师生无可恋

2020-11-24 11:55:01
相关推荐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开播的时候,有一个点一直被吐槽,就是选手太弱!

说实话,我也感觉有点。在第一期里就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当清华研究生大卫和小才女邓雅文,在争夺擂主的时候,竟然都遇到了知识盲点。

最后大卫勉强给出了一个答案,立马把现场的人都惊呆了。让现场的康震老师表情复杂,很有一种生无可恋之感。

那么这究竟是一道怎样的题目呢?竟然难住了那期里实力最强的两位选手!

这是一道文字线索题,是“根据线索说出一个节气名”。董卿缓缓念出的第一个提示项,“元稹说这个节气‘万物含新意’”。这诗似乎有点陌生,我没见过。

立春正月节 元稹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估计大卫和邓雅文也不会背的,要是会背,一想起题目就立马猜出答案了!

但是从“万物含新”上来说,这肯定是关于最早的“春”的节气吧!大家首先会想到哪个?猜出答案应该是不难的。

我们看第二个提示项,“罗隐说这个节气‘万物生芽是今日’”。

京中七日立春 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物)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这是科考了十四次之多还不中的罗隐,滞留在长安百无聊赖时候写的。开头一句“一二三四五六七”,好像开玩笑哈,其实它是化用隋朝著名文士薛道衡的“入春才七日”。

人日思归 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这第二个提示项已经很明显了啊,可能是这两个选手,压根就没有了解过节气是什么,他们心中对节气根本没什么概念!

我们看第三个提示项,“杨万里说这个节气‘东风巳动万花知’”。

立春後一日和张功父园梅未花之韵_杨万里前夕三更月落时,东风巳动万花知。江梅端合先交割,春色如何未探支。只欠梁溪水柱句,追还和靖暗香诗。家剩有葱根一指,不把琼酥滴一枝。

这又是一首关于立春的是句,从“东风已动”上来说,稍微有点常识的应该也会猜出答案。可是大卫和邓雅文就是迟迟不按抢答键,着实让人着急啊!

终于董卿念出来最后一个提示项,“春到人间草木知”是描写这个节气的名句。”

立春偶成 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已经“春到人间”了,估计稍微了解点节气的,闭着眼蒙也蒙到“立春” 上了吧,可是两个选手还是不见动静。他们真是太慎重了!

终于,大卫按下了抢答键,迟疑了一下,笑着说出是“清明节”!

现场的人,顿时都表现出不可思议,所以这就有了开头康老师那生无可恋的表情!

只能说,原谅人家大卫是个外国人吧!原谅小雅文才是初二的小学生吧!

董卿也为他们开脱说,可能他们两个是对节气不熟。

毋庸置疑,他们两个确实是不熟!但是反过来问下自己,我熟吗?对于在过去,中国老百姓都知道的二十四节气,我一口气能说上来吗? 即使说上来,我都知道它们具体所指吗?又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吗?

所以,因为自己的无知,我去好好的补了一下,发现早有细心之人给做了个详细的总结,那就是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我们只要会背这开头四句,基本上就记住二十四节气的所有名字了,这个我曾经在学校背过,但是只是背过,当时根本就没有再进一步。下面我们就一句句的来看一下啊!

“春雨惊春清谷天”,指的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指的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指的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指的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我们都知道了,记住这个不难,但是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他们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的运行来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并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上半月的叫“节”,下半月叫“气”,这就是“每月两节不变更”。

上半年的基本是在每个月的6号和21号,下半年的基本上是在8号和23号,所以说是“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速度基本不变,所以每个月节气也不变。上半年和下半年有变化,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时,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近日点会快,远日点会慢些,速度发生变化,所以时间发生变化,但最多只是一两天的差别。

我们中国的很多诗词都涉及到了节气呢,像大卫和邓雅文答到的这道题的提示项里的诗句,都是很细微生动的在描写着“立春”的特征。

我们现代人对它们陌生,一是因为我们没有读过这些诗,最重要的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远离了自然,对万物的变化异常迟钝。

在写《中国诗词大会》的过程中,不停的看到这样的评论“背诗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本事自己写啊!”感觉这也算是一种声音,是一种对这个时代写不出伟大作品的失望声音,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铺天盖地的信息,麻木了我们的所有敏锐!我们又忘记了我们的本源。没有了本源,所以我们的作品都是空中楼阁,没有生命力!

没有了生命力,何谈伟大?

中国诗词大会:机器人女博士对战双胞胎姐姐,狭路相逢,刀光剑影

中国诗词大会:要“通中国”的小哥又来,董卿很感动,深情寒暄

中国诗词大会:小帅哥对决小才女,追的真紧,追出漫天诗词火花!

中国诗词大会:心急陈更犯低级错误,董卿笑场,我们每人都有弱点

中国诗词大会:空姐飞花令,引出苏模棱,世上难有十全十美者

中国诗词大会:文艺委员一首歌,令人潸然落泪,董卿的话好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