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北大学姐向你透露学好语文的秘诀:积累 让你的语文无往而不利

2020-11-24 12:05:01
相关推荐

北大学姐向你透露学好语文的秘诀:积累,让你的语文无往而不利

其实,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考试就仅仅是将学系体现出来的过程。对于语文这门科目来说,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各种应试技巧,而是实实在在的素养。当然,这种积累过程带来的快乐和自由,也是不言而喻的。

命运好像开了一个玩笑,也才让我知道,高考这件事从来不只是实力的碰撞,心态、运气,都是最后时刻为你加持的砝码。我也才想起,老师在考前就告诉过我们,“其实心态和运气,也是你实力的一部分”。

一、心态的波动直接影响成绩

从小,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很早,我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北大,也ー直为之努力。初中时,语文有优勢,再加上其他科目也没有特别薄弱的,在1300多人的年段里常年排名年级前十,中考时也轻松升入本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并且是班级里的一号(中考成绩是班级最高分)。高一的期中考,我的成绩排在年级第三,并且在寒假时作为优秀学生被派往英国南安普敦的高中游学。

一切都进行得太过顺利,然而自己的麻痹大意、学科难度的提升、方法未能及时调整,种种原因造成高一后半段我的成绩直线下滑,跌至年级一百名之外。每每想到自己的理想学府高高在上,而自己似乎再难找回原本的状态,就有心塞难言之感——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努力了一个学期,中间的辛酸曲折也不必赘述,但终于在高一最后一次考试,回到年级30名左右,然后以6号的身份进入了文科实验班。高二的文科学习于我,其实是如鱼得水又乐在其中的,很快我就拿到了年级第一。

作为本地最好的中学,学校每年都有北大优秀中学生体验营的名额分配给高二的学生。其中文科一名、理科两名,让学生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到北大校园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那时的我志在必得,认为自己一定会参加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却没有得到这个唯一的文科名额。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因为一直自认为这个机会本来就该是属于我的,那是一种努力没有得到认可的心情,让我无比失落。心态的波动在成绩上一下子就体现了出当年的期末考我跌出年级前十。高二的暑假过得不可谓不低落。其实越是临近高三,学生的心态就越脆弱,这也是很正常的表现。所幸我的父母对我实在是非常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我走过了低谷。

高三一年,因为各种加分政策、自主招生和一些别的因素,自己也碰到了几次曲折。现在想来,每次都是外部因素导致自己心态波动,就出现了学习状态的不稳定。最重要的一次大概是在高三下学期,几分之差错失了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第二轮面试的机会,所有的加分都与我无缘了。而我一直知道,高考裸分进入北大,非常难。自主招生成绩公布时正值全省统一质检考试的温书复习假期,一种梦想破碎般的心情使我哭了很久。但奇迹的是,就是那股子破釜沉舟一鼓作气的劲儿,让我在那次质检考试拿到了全市第一,当时离高考也只有两个月了。那之后,我不断告诉自己定要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别人拿了多少加分与我无关,不要对比,我只需要做好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和状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考。而我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之后就是稳稳当当地踏人了梦想六年的学府。当年班上综合排名前五、曾有志于进入北大的同学里,最后似乎也只有我做到了;而从没有想过自己能考入北大的同学,最后却在高考的考场上超常发挥,进入了这所最高学府。

二、语文,重要的学科之母

我是文科生,对于文科生来说,语文可谓是学科之母。

不仅文字理解和阅读能力直接关系着文科综合的理解,文字论述和表达的能力更是直接关系着综合题的答题。而我的高中老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语文学得好,英语也不会差,因为语言都是相通的。”这话听来也不无道理。对于理科生来说,大约就如我曾听说过的,顶尖高手的最终对决往往就是语文上的差别。这样说来,语文这个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看来,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作为母语,语文这门学科是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包括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在这里,将我的一些经验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的语文学习带来可能有女生的先天优势,我从小对语言就比较敏感,也些帮助。

一直喜欢语文这门学科。我始终认为,语文学习不能仅仅通过一朝一夕的试卷分数来评判,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的是素养的提高,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冰冻三尺,非ー日之寒”。其实,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考试仅仅是将学养体现出来的过程。对于语文这门科目来说,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各种应试技巧,而是实实在在的素养。当然,这种积累过程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阅读的积累如何做

在这里,我想谈谈在知识积累方面自己做过的尝试和些体会。小学时我就特别喜欢阅读,除了文学类书籍,如小说、散文等等,也喜欢天文地理探索类的科普书。而小学阶段比较扎实的知识积累和长期阅读培养下来的语感,对我中学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上初中之后,开始阅读《红楼梦》。

初中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周都要做读书笔记,我就一边读《红楼梦》,一边在读书笔记中抄下书中的各类诗词,比如金陵十二钡的判词、大观园诗会上姐妹们作的诗词边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红楼梦》激发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喜爱,之后又自己读了《西厢记》《牡丹亭》,找各种楚辞唐诗宋词的典籍来自学,周末和假期时,就会自己做摘抄和背诵,甚至还尝试根据词牌的平仄要求自己填词玩。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得其乐。还记得那是2007年前后,那阵子特别流行古典诗词通俗解读的书,偶然读到市面上特别流行的对纳兰性德诗词和生平解读的书,又将我的视野拓宽到了“清词中兴”的时代。

而当时十分红火的央视《百家讲坛》对《论语》《庄子》的解读,也激发了我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学说的兴趣。特别是《庄子》文本,其汪洋恣肆的笔法和广阔无垠的想象力,与别的诸子文本非常不同,其精神特质也是独孤一绝的,后来的唐宋大家如李白、苏轼,身上都有他的影子。这些文本我读得津津有味,培养起了我对传统文化整体脉络的把握,更培养了我对古典文学孜孜不倦的热爱。事实证明,这些积累和功夫,使我在上高中之后,对古诗文阅读的直觉非常好,在诗歌鉴赏考察中,对诗人词人常常抒发的情绪和感情,也能够有比较准确的理解语文考试中,对读题和答题能力也有所考察。

对此,我有一点经验之谈。在每次考试之后,可以认真研读一下主观题的答案,归纳哪一类的题型有哪一种专门的答题语言,答案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思考得来的,这对于现代文阅读部分非常有益。例如阅读题中的主旨大意类,大概就是“本文通过讲述……揭示了一个……的道理”的模式,小说阅读中场景的作用、某类描写的作用、作者抒发的独特思想感情等等。

再来说说作文的问题。就像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积累对于高中应试作文来说非常重要。平时老师评讲的优秀作文、作文书上的精彩片段,以及别人的巧妙结构、论述方法、经典素材,都是值得积累的,活学活用,都能成为自已的亮点。此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知识面会让我们的视野更高,思考问题的方式会更全面、更灵活,在作文中的引用也会更加精彩。我的高中班上就有许多非常喜欢读书的同学,他们写起议论文来议论深刻,针砭时弊;引用起名人名言来,动辄就是福克纳、索尔仁尼琴……这些都源于他们在阅读上的积累和素养。

如前面说的,我个人喜欢古典文学,古文的特点就是简洁素雅,因此我在写文章时会化用一些小众的古典词句,使得文章的语言大气简洁,又读来雅致。在举例论证时,我也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小众而经典的素材,偏向古今中外的各种名家大师,而较少时下的娱乐明星等等。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使用古典类、文学类的素材。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所熟悉、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而任何一个你喜欢和擅长的领域,都可以成为议论文写作中素材的来源。

比如,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特别说过,喜欢NBA、喜欢足球的男生,体育明星的例子在他们手中用来也可以非常打动人。她当时还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本拾萃簿”,将自己喜欢的、擅长运用的素材摘抄下来,坚持不儫地积累。不过,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同学用起来效果却大相径庭。其实,素材不是“引用”即可,而是要“叙述”化为自己的语言,使素材为观点服务,而不是独立于文章之外。这需要我们对素材的内容和方向有准确的把握,并在审题和构建作文框架的过程中充分贴合地使用,配以自己叙述语言的风格,就会让自己的议论文非常出彩。

当然,素材的积累是一方面,怎样将素材灵活准确地运用则是另一门学问。这就与在考场上的审题和框架搭建有关。对于议论文来说,一个明晰的结构是成功的开端。这要求我们在认真审题之后构建大致的提纲和框架。对于考场作文来说,立意不必刻意求新,稳妥才是最好的。充分提炼题意,确立最佳立意,明确文章论点,想好文中准备提出哪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用哪些素材。这样一来,也就能保证作文结构是大体框架,素材是砖石,我们的叙述方法则如水泥,将素材有机粘合,成就宏伟的工程。考场中能够快速构建起来的议论文框架也是有模式的,常见的分论点并列式层层递进式、正反对比、先破后立等等,都需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观察、揣摩,最终熟能生巧,形成自己的方法。

关于阅读的问题,有些同学会觉得,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里根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但是,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保持阅读的习惯,的确是无比重要的。所以,当时我坚持每周都抽一点时间出来读报纸和期刊,这些时间完全可以是零碎的;在时间碎片化这个基础上,我每天花几分钟了解一下时事新闻;当做作业、背书太累了的时候,我就去读书,因为读书既放松心情、舒缓大脑,也收获新知。高三时,语文老师还坚持为我们班订阅《三联生活周刊》《看天下》和《中国青年报》,并要求我们阅读,一是上面的时事和知识开阔视野是这些杂志报纸上刊登的议论文简洁大气力道又足,非常值得学习。阅读这些并不只是为了提升微观的语文功底,还让我具备了宏观看问题的思维,能够更客观,使我学习语文也具有逻辑思维。我初中读一些书籍的时候感到很难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能生出自己的独特体会,我坚信在高考结束之后,甚至更长远的人生里,都将成为自己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源泉。

对于语文这个学科而言,不仅仅是方法重要,心态同样重要。因为语文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程,高三的语文复习更是一场艰辛的旅途,其间需要持续承担着不小的内心和外部压力。在复习期间,大家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或者感到焦躁和厌倦,这都是很正常的。所以,知识的持续积累、方法技巧的训练之外,我们还需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放弃。其实,久经考场的学生都知道,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成绩的波动是很正常的。既如此,何不淡化分数,更注重考试本身所反映的问题?老马亦有失前蹄的时候,平和的心态才能使我们以始终如一的热情投人到学习中。对待成绩,应理性分析,始终明确自己之后努力的重点与目标,而不要让成绩本身影响了自己的方向。

所以,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是在漫长的高考拉锯战里无时无刻都需要的,这可能比多做几本练习册更加重要。在这里,也真诚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充实快乐地度过高中三年,实现自己最理想的目标,在盛夏六月的考场上惊艳绽放!

现代文阅读:在每次考试之后,认真研读主观题的答案,归纳哪一类的题型有哪一种专门的答题语言,答案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思考得来的,例如阅读题中的主旨大意类,大概就是“本文通过讲述揭示了一个……的道理”的模式。

文言文阅读:在积累中培养起语感,古文背通和朗读大有裨益。记忆也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字音字形,遵循“记少不记多”“记特殊不记一般”等原则,自然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一词多义,当然是重点记忆最特殊、容易被忽略的那种用法,等等。

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所熟悉、擅长的领域也不样,而任何一个你喜欢和擅长的领域,都可以成为议论文写作中素材的来源。素材不是“引用”即可,而是要“叙述”,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审题和构建作文框架的过程中充分贴合地使用。

建构作文框架:对于考场作文来说,立意不必刻意求新,稳妥才是最好的。充分提炼题意,确立最佳立意,明确文章论点,想好文中准备提出哪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用哪些素材。考场中能够快速构建起来的议论文框架也是有模式的,常见的分论点并列式、层层递进式、正反对比、先破后立等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值得600字初中作文 鸡鸣阁作文 韩语小作文 我的学霸同桌作文 我的好朋友和我英语作文 筷子英语作文 我想飞作文 写雪的作文 作文做家务 收获幸福作文500字 我要好好学习作文 享受快乐作文600字 四年级小学生优秀作文 童年记事作文 字典的自述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600字初中 消防安全的作文题目 我的家乡小作文 信念为题的作文 我的零花钱作文 介绍山西的英语作文 气象作文 美好瞬间作文600字 家乡变了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歌曲作文 再见了老师500字作文 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 玩溜溜球作文 妈妈作文800字 高中语文作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