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旺家花园:做足“三帮一转”文章 让群众日子过得“旺”

2020-11-24 12:15:01
相关推荐

错落有致的楼房、花园式的小区绿化、全方位的就业保障、软硬件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近日,媒体记者走进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见闻。

旺家花园

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663亩,总建筑面积109.7万平方米,地处万山区的黄金地段(丹都街道),毗邻木杉河湿地公园,位居万山行政中心、创业园、商贸城、彩虹海游乐园中间,均相隔两三公里,离铜仁客运南站仅仅50多米。于2017年开始建设,已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贫困群众4232户18379人。

对土地资源紧张的万山来说,能拿出城区中心一大块平地来安置搬迁群众,是一个很大的执政考量,拿出最优地段、建设漂亮小区、实现最好保障。

自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迁入住以来,旺家花园扎实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重点围绕帮就业、帮就学、帮就医、转身份“三帮一转”做文章,助力群众日子过得“旺”!

引企业,助力群众事业旺

易地搬迁微工厂产业园

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是大事。万山在安置点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扶贫微工厂产业园,已引进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装等7家企业,可解决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2600元以上,目前已有360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

“最难的就是没钱,没钱怎么说‘旺’嘛。”说起搬迁前在老家的生活,代秉翥直言不讳。

搬迁前,代秉翥家住印江沙树镇对马村。对马村处在一个大山腰上,由于自然条件不好,导致住在这里的群世代与贫穷为伴。

自今年2月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迁入住到万山区往家花园社区安置点后,在工作队和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很快在家门口的“微工厂”苗绣厂里找到工作。

搬迁群众既能陪伴孩子又能务工

她以前都在老家种地,不懂技术。政府就按每天5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让工厂以工带训1个月。

“按一朵苗绣成品花50至70元计件算,外加上1200元每月的保底工资,自8月以来已领到7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代秉翥说,靠技术挣钱,事业才能旺了起来嘛。

旺家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何英告诉记者,在苗绣企业员工有搬迁群众固定的有7个,没固定的12人,人均月工资2500以上。

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微工厂”

搬迁前,左章芬家住印江杨柳镇白沙村,今年2月一家4人欢欢喜喜的拎包住进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

在旺家花园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到“微工厂”锦航服装厂找到了一份2300元每月的“铁饭碗”,加上老公也在社区就业,供养两小孩读书的同时,还能满足其他的支出。

锦航服装厂总经理廖景伟告诉记者,他们今年以来,旺家社区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施培”的方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劳动就业培训13个班次,涉及制衣、水电工、家政、厨师、刺绣等,就近安置就业1100余人次,加上劳务输出,全社区已实现以搬迁家庭至少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

此外,还向东部地区输出务工人员4600余人、引导自主创业360余人。

万山区“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的实践探索于2019年4月12日得到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重教育,助力群众学业旺

铜仁市第八中学

走进搬迁户马绿林家里,电视机、热水器、沙发等家居用品有序的摆在80平方米的小屋里。

在采访中记者,在未搬迁到旺家花园社区安置点前,马绿林和家人住在思南县宽坪乡良田坝村谢家组。

与其它偏僻山村一样,谢家组也是一个闭塞落后贫穷的地方。

“不光是穷,连小孩读书都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去上学。”马绿林一边辅导正在写作业的女儿,一边说。

搬迁来后,马绿林女儿就到走路只需要十来分钟的铜仁24小学读五年级。

“到这里来读书,不光是方便了,女儿的成绩也旺了很多,每科都考80分以上。”马绿林笑着说。

为了让更多搬迁群众子女的学业旺起来,近年来,万山区开通学籍绿色通道,新建城区幼儿园7所、小学3所、初中2所,增加学位1.45万个,乘公交车10分钟可到周边的铜仁市第八中学等八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就学。

配医疗,助力群众健康旺

万山区人民医院

在万山区人民医院,医生问诊,群众看病,一派繁忙景象。

“医院为搬迁群众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档案,他们在医院可以享受先看病后付费政策。”万山区人民医院一医生介绍,前来看病就医的搬迁群众只需做好审核和登记,便可通过绿色通道“一路绿灯”。

为了让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身体健康旺,就医方面,万山区旺家花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建成7个卫生服务室、1所综合卫生服务中心。此外,群众乘公交车1站可到万山区人民医院。

转身份,助力群众生活旺

四点半学校

农村搬城市,农民变市民,让群众生活越来越旺。旺家花园安置点着力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五个体系”,群众身心皆安!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小区广场一楼建立1个占地5000平方的综合超级市场、1个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党组织,设置社保、就业、教育、卫计、民政、残联等服务窗口,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让搬迁群众实现由“农民”到“居民”的转变。

同时,还配置微工厂产业园、四点半学校、休闲广场、篮球场、乡愁馆、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医务室等基础设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民生服务需求。

旺家花园安置点是万山区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的易地扶贫安置点之一,更是贵州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在全省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广发党员干部正在努力为搬迁群众书写一个更大更多的“旺”……

【短评】想让安置点群众跟着旺?用用”三帮一转”又何妨。

“三帮一转”来自哪里?

贵州省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腹地,地形地貌差异较大,西边五县(沿河、德江、思南、印江、石阡)地形多大山河谷,东边县区(松桃、碧江、万山、玉屏、江口、大龙开发区、铜仁高新区)地势相对平缓,相比西边五县开发较早。

一边是大山深处,山高谷深,耕地贫瘠,交通不便,就业机会少,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富余劳动力无施展平台。一边是主城区,交通通达,人口稠密,商业发达,企业密集,就业面广,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劳动力市场缺口大。

如何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实现人口资源的最大整合。铜仁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将西边五县部分贫困人口搬迁到东边的县区,为西边五县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为东边县区带来人口红利,实现移民群众快步脱贫、搬出地减负前进和迁入地加速发展三方共赢。

而万山区的旺家花园安置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迎来了铜仁市西边的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贫困群众4232户18379人入住。

人来了,要吃、要穿、要行、要住、要劳动。不但要吃得饱、穿得暖,行得畅、住得好、劳有酬,还要生活旺、事业旺、健康旺、就学旺,要是哪点做不到位,保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因此,经过不断的努力,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就摸索总结出了“三帮一转”的妙法。

“三帮一转”是什么?就是帮就业、帮就学、帮就医、转身份,说白了就是帮助搬迁群众有事做、子女有书读、身体不舒服了有地方看病,进了城不让人看不起还叫乡巴佬。

“三帮一转”有什么用?有大用!

首先,它让远道搬迁而来的群众不迷茫,每天都有事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只要有事做就有人民币拿。有人民币领,一家的开支就有着落了。一家人的开支有着落,自然说明事业就旺了。

其次,它让随监护人而来的上学适龄儿童有书读。孩子有了书读,子女今后就有改变穷苦命运的能力,说不定还能成为人中龙凤。

再次,它让身体长期患有疾病或突发疾病的搬迁群众有了廉价优质的就医场所。这不但能减轻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还能让病患搬迁群众延年益寿。

最后,它让搬迁群众脱掉了“乡巴佬”的衣帽,找回了“我也是城市人”的信心。过去,土得掉渣的“农民”、傻不拉几的“乡巴佬”,刺痛了成了多少进城打拼农村人的心。曾几何时,这一批批进城的乡下人由于改变不了身份,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很多发家致富的机会和优惠政策的眷顾。

综上所述,要想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用用”三帮一转”又有什么不可以么呢。

作者单位:多彩贵州网

供图: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 审:张奇 肖璐

编辑:夏明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写一种植物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 母亲作文800字高中 脚踏实地作文800字 一本好书作文400字 描写乡村生活的作文 快乐的元旦节作文 生活需要坚持作文 怎样学好英语的英语作文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